⑴ 深圳GDP超香港没
根据香港统计处2月28日发布的地区生产总值,按当天港元/人民币的中间价来算深圳首超香港。实际上,按官方算法,根据当天汇率计算不对,应该按2017年年均汇率来算,目前深圳GDP仍未超香港,不过深港差距进一步缩小。
虽仍未超,但深港GDP差距进一步缩小。差额比2016年数据缩小超一半,由2016年的1305亿元差额缩小到2017年的611亿元。
⑵ 深圳GDP已经超过香港了吗
日前来有媒体报道,根据香港源统计处2月28日发布的地区生产总值,按当天港元/人民币的中间价来算深圳首超香港。深圳统计局方表示,按当天汇率计算不对,应该按2017年年均汇率来算,目前深圳GDP仍未超香港,不过深港差距进一步缩小。
希望深圳的GDP可以早日赶超香港!
⑶ 香港和广东那个地方的经济更强一点有差距的话差距是多少倍
以发展水平来说,广东和香港完全不是一个等级的,广东差远了!香港人类发展指数是广东的2.4倍(香港0.89;广东0.397)但以总体经济总量来说,广东大于香港(广东是一个省,香港是一个特别行政)广东经济总量约是香港3倍(广东28800亿元;香港10000亿元,实际上也大不了多少,因为,人口上广东都是香港的14倍,面积上广东更是香港的20000倍!
所以,香港经济总体上明显强于广东
对问题补充的答复:
香港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城市,各项设施完备,如果与大陆上的任意一个城市比较,香港明显要好。但是,如果与广东整个省比,香港就不行了。原料上,广东十分丰富,而香港土地狭小,资源贫乏,从生产上说,香港生产的产品数量明显少于广东,销售上,广东的产品由于价格便宜,很受消费者青睐(虽然里面不乏假货)香港只有股市上要稍强于深圳。人口上香港更少。所以香港总体实力要弱于广东。
⑷ 深圳的经济已超越香港,有可能取代香港在国际上的地位吗
如果指的是GDP的话,不用10年,就在今年深圳就会超过香港。根据公布的数据,2017年深圳经济总量为22438亿人民币,同比增长8.8%。而香港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为26626亿港元,同比增长3.8%,折合人民币23049亿元。目前香港GDP仅比深圳高出611亿人民币,按照两座城市目前的发展速度看,再加上目前为止人民币汇率相比去年平均水平有所升值,所以2018年深圳经济总量铁定会超过香港。
如果指的是人均GDP方面,那么深圳10年内很难超过香港。截止2017年深圳常住人口1252万,香港总人口约741万,深圳人口是香港的1.69倍,所以在人均GDP方面,深圳与香港的差距非常明显。2017年深圳人均GDP为17.91万人民币,香港则是31.10万人民币,香港人均GDP是深圳的1.74倍。香港虽然经济增速不如深圳,但每年仍能实现超过3%的经济增速,而且随着经济总量的扩大,发展空间受限,未来10年深圳要保持目前的经济增速是比较困难的,所以10年内,深圳的人均GDP方面很难超过香港,但是差距会缩小。
⑸ 深圳去年GDP有没有超香港
2月28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统计处发布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26626.37亿港元。当天下午,有媒体据此计算得出:深圳GDP首次超过香港,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经济总量第一的城市。不过,深圳这个“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第一城”的位子还未坐热48小时,3月1日晚间,深圳市统计局就进行了回应,低调地表示深圳与香港的GDP尚差611亿元。
是什么导致深港GDP排名的争议?在人民币近期大幅升值的背景下,采用何种汇率换算方法,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2月28日采用的是当日汇率计算,于是得出深圳2017年GDP领先香港;而深圳市统计局则是按2017年的平均汇率换算,于是结论是深圳还未超香港。
对此,有业内人士解释,算资产价格时可按即时汇率计算,但算存量数据时,一般采用年平均汇率计算。
实际上,在国家(地区)的综合实力对比中,除了汇率换算法,联合国统计署、世界银行等还公布过另一种评价方法,即用购买力平价换算法来衡量GDP规模(购买力平价PPP是根据各国的价格水平计算出来的不同货币之间的等值系数,用来衡量对比国之间价格水平的差异)。该方法将物价和通胀等因素囊括其中,可以改善宏观经济数据的可比性。
以下,用三种方法呈现深圳和香港GDP对比的不用结果。
按年平均汇率计算:深圳GDP暂未超香港
数据显示,2017年,香港GDP为26626.37亿港元,深圳GDP为22438.39亿元。2月28日的港元/人民币的中间价是0.80858,则香港去年GDP约折合21529.55亿元人民币
3月1日晚间,深圳统计局发布官方回应称,2017年,初步核算并经广东省统计局核定,深圳生产总值22438.39亿元,同期香港本地生产总值26626.37亿港元。按照2017年港元/人民币平均汇率0.86565折算,2017年香港GDP为23049.14亿元人民币。这一数字,要比2月28日汇率版本高出1519.59亿元人民币,相当于2017年西藏的GDP。
为什么不同口径变化会这么大?原因是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人民币对美元大幅升值,2017年全年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累计升值6.16%,创九年来最大年度涨幅。而港币与美元锚定,因此,2017年人民币对港币的汇率也发生较大波动,导致分别用当日汇率和年平均汇率将香港GDP换算成人民币时,结果差距较大。
世界银行公布的按购买力平价衡量的GDP前十国家排名
查阅了前瞻数据库中各国(地区)的购买力平价转换率数据,按购买力平价计算,深圳GDP规模在2016年就超过了香港。2016年,中国(内地)购买力平价转换率为4.36本币/国际元,换算后深圳GDP规模为4605.18亿国际元;香港购买力平价转换率为5.77本币/国际元,香港GDP规模换算为4316.64亿国际元,深圳领先香港288.54亿国际元。2017年,根据各自的转换率计算,深圳GDP领先香港559.66亿国际元,优势进一步扩大。
不过,当前对用购买力平价衡量GDP规模的算法存在争议。国家统计局曾表示,这个研究项目主要是为了便于国际比较研究,并不是用来替代原有的GDP核算。
“这样的算法实际也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深圳的物价高于全国水平,这样算出来的结果高估了深圳的GDP规模。国际上比较的时候,一般用汇率计算即可。”一位长期从事国际经济研究的人士表示。
深港GDP之争的背后,是外界对深圳发展潜力的期待。2017年,国家统计局改革GDP核算方法后,对研发支出未计入GDP部分进行补充核算。深圳2016年GDP首次突破2万亿,跃居广州之前,成为内地城市中经济总量排名第三的城市。深圳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GDP增长的目标为8%以上,按照这一增速,2018年深圳GDP将达到24233.46亿元。
而纵观近十年来深港GDP的增长,深圳10年来增长了近1.9倍,香港则增长了0.5倍。按照这样的发展速度,深圳把香港甩在身后,只是时间问题。
⑹ 深圳香港GDP哪个强
2015年,深圳GDP总量超越香港,但是人均和香港还有较大差距。
2014年,深圳GDP为16001.98亿元人民币,香港GDP为17144亿元人民币。
⑺ 深圳经济现在比香港如何
深圳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介绍:
25 年来,深圳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保持了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综合经济实力迅速跻身全国大中城市前列。1980-2004年,深圳GDP年平均增长28%, 工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长 40.2%,地方财政收入年平均增长 35.2%, 出口总额年平均增长37.9%。2004年 ,全市实现 GDP3423 亿元 , 在内地大中城市中名列第5位;人均 GDP 超过 7100美元,居第1位;外贸 出口总额 778亿美元,连续 12年居全国首位;全口径财税收入1183亿元,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22亿元,居全国第 3 位.
2004年,深圳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到 3266 亿元 , 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0.2%,其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比重达 56.7%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351 亿美元 ,占全市出口总额的45%,占全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1/5 强。深圳的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创建自主创新型城市已显雏形。近 5 年,深圳新技术研发投入超过400亿元 ,专利申请和授权量逐年快速增长,发明专利的比重不断提高,成为全国第三大专利申请城市,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已跃居全国第一。涌现出以华为、中兴为代表的一批以自主创新为特征、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和全球影响力的民族高科技企业。以电子计算机、通信设备、视听产品、软件等为主体的IT产业产值约占全国的15%,在平板显示、存储技术等一批电子信息产业高端领域已初步形成发展优势,生物制药和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高技术产业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从1999年起,深圳已成功举办六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深圳作为高科技城市的影响力正在不断扩大。
深圳已基本建成以银行、证券、保险为主体,其他多种类型金融机构并存,结构比较合理的现代金融体系,初步成为具有全国影响的区域性金融中心。深圳的金融机构密度、外资金融机构数量在内地大中城市中位居前列,金融业的创新能力、服务水平、赢利水平和先进技术的应用均处于领先地位。2004年,深圳国内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在大中城市中排第4位,证券交易、基金、创业投资、黄金、债券和外汇市场都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以港口运输为龙头的深圳现代物流业发展迅猛。深圳港是华南地区连接世界市场的枢纽港,2004 年港口集装箱吞吐量1366万标箱,居全球集装箱枢纽港第 4 位。深圳机场是中国大陆第四大繁忙空港,机场旅客和货邮行吞吐量分别进入全球 100 强和50强。
文化产业正迅速发展成为深圳第四大支柱产业。2004年深圳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4.77%,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初步形成了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文化娱乐服务、传媒、创意设计、影视动漫制作等有一定优势和潜力的行业。
良好的产业结构产生了良好的发展质量和效益。2004年,深圳每平方公里土地上产生 1.75 亿元的GDP和6000万元的税收,每万元GDP能耗只有 0.55 吨标准煤(全国为 1.4,上海、北京均为1.07), 万元GDP用水量47.2立方米,全口径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达34.6%,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今年上半年,我市每万元工业增加值耗电量又比上年同期下降了3.8%,每万元GDP耗水量下降了13%。此外,深圳还是全国第一个实现工业污染全面达标排放的城市。可以说,相对国内其他地区而言,深圳走的是一条低投入、低能耗、高产出、高效益的经济增长路子。这样一条发展道路,使得深圳能够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2004 年 , 深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76 万元 , 比 1985年提高了13倍。已形成了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保覆盖率不断扩大,保障水平逐步提高。截至 2004年底,全市户籍职工五大社会保险参保率均达到98% 以上,并逐步建立了外来务工人员养老、工伤保险。大力实施富裕工程,切实解决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真实施食品放心工程,建立完善公共危机处置机制,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大力实施文化立市和科教兴市战略,文艺精品不断涌现,荣获包括五个一工程奖在内的各类国家级以上奖励600多项 ,成功举办首届文博会。基础教育发展迅速,成为广东省第一个教育强市,六个区全部建成省教育强区。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公共卫生健康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http://news.tom.com/1002/20050819-2402118.html
香港经济情况:
香港是一个经济高度外向型的城市,过去20年来,整体经济增超过两倍。人均GDP(2003年为23,030美元)在亚洲仅次于日本。香港的经济实力雄厚,截至2004年8月底,外汇储备为1,185亿美元,居世界第五。香港的经济结构以服务业为主,第一、第二及第三产业在经济中所占比重分别为0.1%、13%和87%左右,其中,金融业、房地产业、贸易及物流业比重较大,占GDP的35%左右。
香港是亚太地区主要的国际金融、贸易、航运、旅游和信息中心,目前是世界第十一大贸易实体、第十二大银行中心、第六大外汇交易市场以及亚洲第二大股票市场,拥有全球最繁忙的货柜港,亦是主要的黄金交易中心。香港是世界上经济最开放的地区之一,商品、资金进出自由,连续多年被国际机构评为全球经济最自由及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之一。
香港的政府一向奉行市场主导的自由经济政策,创造有利的营商环境,鼓励公平竞争,并在国际上捍卫和促进香港的商业利益。自1983年10月起,香港实施与美元挂钩的联系汇率制度,把港元汇率固定于每7.8港元兑1美元,目的是维持货币汇率稳定。
香港实行简单低税制,采用地域来源税制概念,即只有来自香港的收入才需交税。主要税种有利得税、薪俸税及物业税、博彩税、物业及股票买卖印花税、以及对若干指定商品如烟、酒、碳氢油等征收的税款。政府其它收入来源还有政府服务各项收费、差饷、土地基金、物业及投资回报、来自土地交易的收入等。
香港的服务业在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金融服务业主要表现在发达的银行业,世界前100 家大银行中有74家在港营业,业务以对外为主,约55%以外币为单位,主要从事零售及批发性银行业务;香港同时还是全球最开放的保险业中心之一。服务贸易主要包括民航、航运、旅游、与贸易有关的服务及旅游服务,以服务出口总值计算,香港在亚太区内仅次于日本排名第二,在世界则排名第九。香港的服务业经过近20年的发展,占本地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80年的67%上升至2002年的87%。目前,香港共有27万多家服务业机构,约占全港商业机构总数的94%,雇用约195万名工人,约占全港商业机构雇员总人数的89%。
自1978年祖国内地实行改革开放后,香港与内地的经济联系日趋密切,贸易及投资均大幅增长。内地是香港最大的贸易伙伴,香港也是内地第三大贸易伙伴和第二大出口市场。香港是内地最大的外资来源地,除提供直接投资外,还在为内地筹措资金,筹资方式主要有银行贷款、发行债券及股票等方式。直接投资方面,截止到2004年6月底,香港在内地的已实现直接投资金额达2,330亿美元,占内地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44%左右。内地在香港也有巨大的投资,目前,经国家正式批准的在港中资企业有2000多家,总资产2,200亿美元。中资企业已经成为香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业务几乎涉及各个领域,中资企业在航运和旅游业的市场份额约占25%左右。中资银行的存款额占香港银行存款总额的23%,而贷款额则占22%,中资建筑行业的市场份额约占15%。到2003年10月底,共有247家内地国有企业和驻港中资企业在港上市,占香港上市公司总数的24%;市值约为14,398亿港元,占香港股市总市值的28%。
http://www.tlbook.net/hk97/ShowArticle.asp?ArticleID=8301
⑻ 深圳GDP会超过香港吗
1、2016年,深圳1.93万亿,同比增长9%,按照1:6.6的兑换比例,大约是2900亿美元!
按照2016年增长速度,深圳2017年为为3100亿美元
2、2017年,香港预估生产总值为3200亿!换句话说,2017年深圳赶不上香港,2018年也肯定赶上了!
⑼ 香港和深圳的GDP差多少
香港和深圳今年的GDP已经相差不大了,专家预计2018年,深圳全年GDP将超过香港。
⑽ 深圳全年GDP总量超过香港了吗
2月28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统计处网站28日发布数据显示,2017年香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626.37亿港元,按照28日港元/人民币的中间价计算,折合人民币约21529.55亿元。数据显示,深圳2017年的GDP总量为22438.39亿元,首次超过香港,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经济总量第一的城市。
香港大公网报道称,陈茂波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对香港而言,有双市场、创新科技产业和土地资源等三大优势。大湾区6800万人口,生产总值14000亿美元,为香港金融和高端服务业提供庞大的市场。香港可以和内地企业并船出海,开拓市场。此外,大湾区既有汇聚多家龙头科创企业的深圳,亦有多个正向先进制造业转型的城市,在科创产业上与香港互助互辅,可以成就一个人才、科研机构与企业汇聚的国际创科中心。大湾区也有丰富的土地资源,随着多项交通基建落成通车,往返区内各地非常方便,若能在政策上有所突破,香港人可以更便捷地在区内营商、学习、就业和生活。
对于2018年的经济前景,香港特区政府认为,环球经济扩张势头持续,加上内部需求强劲,预计会在未来为香港经济提供有力支持。只要外围不出现重大突变,香港经济继2017年实现3.8%的增幅后,预测2018年本地生产总值将会增长3%至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