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个国家从事制造业的人口占总职工比例与人均gdp的关系是
世界银行关于中国GDP数据的调整及其存在的问题 本篇文章来源于 “论文地带”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注明出处 网址: (内容提要:论文深入研究了世行调整中国GDP数据的原因、方法和结果,系统地阐述了90年代初以来中国统计体系和价格体制改革所取得的巨大进步,以事实为依据,利用大量翔实的资料,对世行的调整方法进行了逐项剖析,揭示出其存在的问题,阐明了这种调整方法已经不符合中国目前的实际情况、世行不应再调整中国GDP数据的基本观点。 本文发表在《经济研究》1999年第6期。) 90年代初,世界银行派代表团对中国统计体系进行考察之后,发表了一篇考察报告:《转换中的中国统计体系》。报告认为,中国统计体系虽然进行了深入的改革,但其在基本概念、调查范围、调查方法等方面仍存在着很大缺陷:基本概念仍深深扎根于传统的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MPS),调查范围仍主要限于物质生产领域,调查方法仍以传统的全面行政报表为主;中国价格体制虽然进行了许多重大改革,但仍保留着传统价格体制的许多本质特征,许多产品的价格仍然处于政府控制之中。这些情况导致中国官方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数据的低估和速度的高估。1994年,世行发表了一篇专题报告:《中国人均GNP》。它以上述考察报告为依据,对中国官方1992年GDP数据进行了较大幅度的向上调整。世行公布的1993-1997年的中国人均GNP数据是在其调整后的中国1992年GDP(注1)总量数据和中国官方公布的经济增长率数据基础上计算出来的。因此,世行公布的中国1992-1997年人均GNP数据远大于中国官方人均GNP(注2)的美元折算数。本文阐述世行关于中国官方1992年GDP数据的调整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世界银行关于中国官方GDP数据的调整 世界银行对中国官方GDP数据的调整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致性调整、范围调整和估价调整,综合调整比率为34.3%。其中一致性调整和范围调整是关于统计体系的不完善所做的调整,估价调整是关于价格体制的影响所做的调整。 世行关于中国官方GDP数据的调整情况简要概括在表1中: 表1:世界银行关于中国官方GDP数据的调整 调整项目 调整幅度 对GDP的影响(%) 自产自用的粮食 上调20% +0.8 存货增加 下调1/3 -1.6 福利服务 10%企业劳动力从事福利服务 +1.6 亏损补贴 补贴视作政府最终支出 +0.8 一致性调整合计 +1.6 粮食产出 上调10% +0.9 蔬菜产出 上调30% +2.3 农村工业产出 上调10-15% +0.6 农村服务业产出 上调50-60% +6.5 住房服务支出 上调40% +1.5 范围调整合计 11.7 住房服务 179.8% 1.5 本篇文章来源于 “论文地带”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注明出处 网址: p; 全部其他行业 -12.1%-43.0% 16.6 估价调整合计 18.3% 18.3 总计 34.3 注:1、农村工业包括农村煤炭开采业、纺织业、消费品制造业和其他工业 2、农村服务业包括人文服务业、原材料服务业和其他服务业 3、全部其他行业包括粮食作物种植业、其他作物种植业、煤炭开采业、纺织业、消费品制造业、其他工业、人文服务业、原材料供应业、其他服务业 (一)一致性调整 从表1可以看出,世行关于中国官方1992年GDP数据的一致性调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农民自产自用的粮食 世行认为,中国统计体系以低于市场的价格估价农民自己生产自己消费的粮食。它假定对这部分粮食进行一致性估价将使其价值增加20%,这种调整使GDP上升0.8%。 2、存货增加 世行认为,中国对不能销售或不能按计算产出时所采用的价格销售的产出存货增加的计算存在严重的不一致性。它认为,一般来说,如果这些存货结转另一年,并最终被废弃或按大打折扣的价格销售,中国没有对GDP中的存货增加做相应的调整。因此,存货增加大于采用一致性估价所应有的价值量。世行因此将中国的存货增加调低1/3,导致GDP下降1.6%。 3、福利服务 世行认为,中国企业改革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将目前企业对职工提供的诸如住房、医疗等福利性服务市场化。这种改革的结果将导致GDP上升。世行假定有10%的劳动力从事相应的服务,并假定这些服务转向市场化。通过投入产出计算,这种假定使GDP 上升1.6%。 4、企业亏损补贴 中国统计规定,企业亏损补贴作为GDP的负项。世行认为,在许多情况下,企业亏损是政府价格政策的结果。从经济观点来看,这种补贴是对以优惠价格提供货物和服务的补偿,统计上应当处理为政府的货物和服务购买和政府对相应接受者的分配,即不应当作为GDP的负项,而应当作为正项包括在政府最终支出中。世行对这种处理方法进行了调整,结果使政府支出增加7%,导致GDP上升0.8%。 综合上述结果,世行将中国官方1992年GDP数据上调了1.6%。 (二)范围调整 从表1可以看出,世行关于中国官方1992年GDP数据的范围调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粮食 世行认为,中国的耕地面积被低估了十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与卫星测量的耕地面积相比);同时,样本产量可能被高估了,综合两方面因素,将中国的粮食产出调高10%,导致GDP上升0.9% 2、蔬菜 世行认为,中国蔬菜产出价值的计算没有反映单位面积的蔬菜实物产量随时间和收获周期而变化以及市场力量正在鼓励蔬菜的非旺季生产(此时价格较高)情况,同时,蔬菜耕地面积的测算也是不准确的。考虑以上各方面因素,世行将中国的蔬菜产出价值调高30%,导致GDP上升2.3%。 3、农村工业 世行认为,村及村以下工业的产出被低估,因为相应企业通常没有完整的财务报表和不属于国家统计局直接管理的统计调查系统。农村工业的迅速发展和一定程度的偷漏税情况影响到产出的低估。某些迅速增长的农村工业,如建筑材料工业,高价格和高利润鼓励了产出的低估。利润低的行业,如煤炭开采业,也有低报的刺激,因为煤炭的自由市场价格较高。另外,世行也指出,为了夸大地方官员的政绩,农村工业也出现了高估产出的现象。综合上述因素,世行将中国农村工业产出调高10-15%,导致GDP上升0.6%。 4、农村服务业 世行认为,农村服务业,例如农村卡车和拖拉机运输服务业发展的非常迅速,但是中国没有一套系统的测算方案;农村服务业统计基本上没有包括临时生活和工作在城市的农村人从事的服务活动,例如大量的个体维修店的修理人员、小贩、餐馆老板、理发师和家庭佣人,等等。考虑上述因素,世行将农村服务业产出调高50%-60%,导致GDP上升6.5%。 5、居民住房服务 世行认为,中国居民住房服务既存在范围方面的低估,也存在价格方面的低估。从范围方面讲,城市和农村住房服务统计都不完整。中国的住房服务价值是通过住房面积、造价和折旧率等资料推算出来的,但住房面积资料不完整,城市住房面积调查资料没有包括居住在城市里的农村居民住房面积,农村住房面积调查范围的不完整性更加突出。世行假定国家统计调查网络覆盖了中国所有住房的三分之二到四分之三,进而把中国的住房服务价值调高40%,导致GDP上升1.5%。 综合上述结果,世行将中国官方1992年GDP数据上调了11.7%。 (三)估价调整 世行认为,由于扭曲的价格体制和生产率方面的差异,中国工业的土地和资本回报率远高于其他行业,消费品制造业的回报率最高,服务业和煤炭行业的回报率最低,农业的回报率也比较低,中国进一步的价格改革将改变行业的营利状况。世行试图将各行业的土地和资本回报率调整到全国的平均水平。由于纺织行业在中国对外贸易中很重要,世行在估价调整过程中,保持该行业的价格不 本篇文章来源于 “论文地带”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注明出处 网址: 参考资料: 2
2. 中国2016年制造业占gdp有多少
国家的未来在哪里?答案是微小企业,微软、苹果这些公司都是从车库文化中发展而来,同样道理如果不是低估币值的人民币,哪有华为的今天?换言之,人民币国际化的道路上谁受伤最严重,还是华为这些外贸高依存的企业。假如,我是说假如,中国人民币国际化导致华为这些外贸企业倒闭,最后中国会收获些什么?所以说人民币贬值就是中国经济最大的利好。
今天的中国,就像当年的楚霸王在垓下一战,遭遇十面埋伏。
一是能源价格居高不下。
页岩气革命以后的能源价格,电网和电力价格国家垄断,石油国家垄断,天然气国家垄断,煤炭国家变相垄断,而且国家还可以通过资源税等方法进一步强化控制。美国的页岩气革命带来的能源价格只有中国的一半,而且还没有电价、石油、天然气、页岩气、煤炭的垄断,而能源最终决定大宗交易商品的价格。
价格倒逼改革,假如中国能把现有的能源价格打压到和美国同样的水平,或者比美国还低,那中国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方法(比如加快改革进度)提高社会生产效率,来对冲美国的能源价格优势,也就不需要人民币贬值。其实中央也在观望,那就是国际能源价格会不会进一步走低,假如进一步走低,那中央就绝对要动电网和电价,那就要反腐,反腐就要杀人,杀人就会见血。萌萌哒。
二是联系汇率,美元坚挺。
美国量化宽松的结束,意味着美国将进入一个美元坚挺的时代。那国际油价会不会进一步下跌?首先,美国刚刚完成一轮量化宽松,现在属于后量化宽松阶段,美元必然升值,美国也不会为了单一油价而改变国家既定的经济和货币战略。其二,油价暴跌带来的美元坚挺和美元坚挺导致油价暴跌,谁获益最大?答案是美国,由于页岩气革命和油价暴跌,美国大量的制造业开始回流美国,给奥巴马创造了700万个就业岗位,而且有相当一部分是从中国回流的。
3. 如何从gdp与人均gdp角度分析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历程呢
GDP核算有三种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国民经济生产活动成果。
生产法是从生产过程中创造的货物和服务价值中,剔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货物和服务价值,得到增加值的一种方法。国民经济各行业生产法增加值计算公式如下: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将国民经济各行业生产法增加值相加,得到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
收入法是从生产过程形成收入的角度,对生产活动成果进行核算。按照这种计算方法,增加值由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四个部分组成。计算公式为: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国民经济各行业收入法增加值之和等于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
支出法是从生产活动成果最终使用的角度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一种方法。最终使用包括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及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三部分。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季度GDP是以生产法为基础核算的结果。
在季度GDP核算中,行业划分依据中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和三次产业划分标准,并采用两种分类方式。
第一种分类是国民经济行业分类,采用国家标准管理部门2011年颁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在实际核算中采用两级分类。
第一级分类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门类为基础,分为农、林、牧、渔业,工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其他服务业等11个行业。其中工业包含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3个门类行业;其他服务业包含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等7个门类行业。
第二级分类在第一级分类的基础上,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一部分门类细化为行业大类。
第二种分类是三次产业分类,依据国家统计局2012年制定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服务业);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不含开采辅助活动),制造业(不含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是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剔除国际组织)。
GNP:国民原则;GDP:国土原则换算GNP=GDP+国外净要素收入
例如,中国诺基亚公司归芬兰人所有,所以该公司在中国经营得到的利润,虽是中国GDPー部分,但不被统计为中国GNP,而应归入芬兰GNP。类似道理,中国海尔在美国工厂的利润,应作为美国GDP一部分,但应被统计为中国的GNP。
随着国际经济联系加强,强调身份区别的GNP相对重要性下降,重视地域范围的GDP相对重要性上升,从而使GDP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总产出指标。以上供参考。
4. 为什么中国和美国的人均gdp差距大但媒体说中国的企业制造业成本接进美国
举个生产电脑的例子吧!
现在世界上生产电脑的原材料成本虽有差异,但是差异不大,看成相回等吧。
简单点理解把税答收、管理费、人工工资、销售费用等都算成人力成本。
假如人力成本和原材料成本各占电脑成本的50%。
美国1个工人每天能生产2台电脑,产值是4000元/台*2台/天=8千(美国人均GDP),制造成本是2000元/台,总成本是2000元/台*2台/天=4千,另外4千是美国老板的毛利。
中国2个工人每天能生产2台电脑,产值是4000元/台*2台/天=8千(中国人均GDP就是美国的1/2了),制造成本是2000元/台。总成本是2000元/台*2台/天=4千,另外4千是中国老板的毛利。
这样看来,中国人2个人的人力成本相当于美国人1个人,所以中国人的工资收入比美国人低。
5. 为什么美国的制造业在gdp中所占的比例百分之12远远低于中国百分之42
发达国家不就是这样么,第三产业的比重最多
6. 2011年中国GDP构成,例如机械制造业占GDP比例,2010年的都行
请下载2011中国统计年鉴(2010年数据),一回看便答知。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21051649.html?retcode=0
7. 我国制造业占国家GDP的比重是多少
2014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42.6%。
数据显示:
初步核算,回2014年全年国内生产总答值636463亿元,比上年增长7.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8332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271392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306739亿元,增长8.1%。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2%,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2.6%,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8.2%。
注:现在通行的说法,是将制造业理解为狭义的工业。统计数据以工业为准。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8.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人均gdp和从事制造业的人口数上存在什么样差距
(1)图示6个国家中抄,人均GDP最高的是德国;人均GDP最低的是尼泊尔;(2)从事制造业的人口占总职工的百分比最大的是德国;(3)圆圈甲内的三个国家均位于欧洲;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这些国家均属于发达国家;(4)圆圈乙内的三个国家均位于亚洲;其中人口数最多的国家是印度.故答案为:(1)德国;尼泊尔;(2)德国;(3)欧;发达;(4)亚;印度.
9. 一个国家的GDP与这个国家从事制造业的人口数有没有关系为什么
有关系,一个国家的GDP不仅与这个国家从事制造业的人口数有关系而且还与从事制造业人回的素质有关,再以答个就是制造业的水平。给你举个例子,美国的年生产总值是世界第一,而中国牌第三,论说中国人口最多,但GDP却赶不上美国,这说明中国从事制造业人的素质不如美国,再就是制造业的水平不如美国。中国在这几年发展很快,但是好几个中国人生产的价值才能赶上一个美国人生产的价值。
10. 对我国经济影响最大的是什么产业在GDP中具体比例制造业是否仍是我国的长项
的确是第二产业制造业 我国到现在都是世界工厂
目前中小企业还不多 影响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