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什么我国人均gdp比马来西亚的还低
根据IMF统计,2011年,马来西亚人均GDP为9700美元,位列世界第64位,中国人均GDP5414美元,位列世界第88位。
2010年,马来西亚人口是2833万,而中国是13.4亿。中国经济总量比马来西亚大很多,但是人口基数大,所以计算人均指标时就很低。
日本的人口是1.28亿,不到中国的十分之一,而中国的GDP比日本多得不多,2010年刚刚超过日本。所以日本的人均GDP应该是接近中国10倍的样子,2011年为45920美元。人口总量,是个很重要的因素。
2. 我国如何计算人均GDP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 总产出(即 GDP 总额,社会产品和服务的产出总额)/ 总人口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Real GDP per capita),也称作“人均GDP",常作为 发展经济学中衡量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标,是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之一,它是人们了解和把握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有效工具。将一个国家核算期内(通常是一年)实现的国内生产总值与这个国家的常住人口(目前使用户籍人口)相比进行计算,得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3. 谁知道2000年到2010年各年我国人均GDP
年份 人均GDP(美元) 人均GDP(人民内币容)
2000 949 7858
2001 1042 8662
2002 1135 9398
2003 1274 10542
2004 1490 12336
2005 1732 14185
2006 2070 16500
2007 2652 20169
2008 3414 23708
2009 3748 25605
2010 4394 29748
4. 怎样才能快速提高我国人均GDP
一方面有必要继续大力发展经济,做大GDP与人均GDP,另一方面,还有必要进一步扩大向民资开放领域,大力破除垄断,让民资能够进入更多的行业领域做大做强;
政府还应进一步加大减税力度,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在社会保障上承担起更大的责任,不断提高老百姓直接到手的收入,促进消费。
不断提高GDP与人均GDP的“含金量”,提高老百姓的收入水平,促进消费,让改革与发展的成果在更大程度上惠及民众,才能不断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平。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Real GDP per capita)是人们了解和把握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有效工具,即“人均GDP”,常作为发展经济学中衡量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标,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之一。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总产出(即GDP总额,社会产品和服务的产出总额)/总人口
5. 我国人均gdp水平低说明我国什么基本国情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6. 我国人均GDP说明了什么
(回答这样的问题要首先从“人均GDP”这个词语上面解释。)
人均GDP是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以某地区一定时期国内生产总值(现价)除以同时期平均人口所得出的结果。
(既然是政治题,不可避免的要吧政治因素加入进去)
人均GDP,这一词在以前是没有出现过的。而现在出现了这一新词。可以说明一下几点
一、政府从以前的注重国家整体的发展过度到每一个国民的发展。也体现出了国家,政府和党对民计民生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二、逐渐与发达国家接轨。我国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并且初步的完成了小康生活的建设。而现在而要将国家的建设的方式与类型等,逐渐的转变。
。。。。
。。。。
(政治题的回答,一定要加入自己的观点,不然很难拿高分)
一、他体现出我国的经济水平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
。。。。
(切忌不要忘记说一句终结的话)
因此“人均GDP”不仅仅是一个词语,他代表着我国的发展,。。。。。。
你要标准答案。。我找不到。但是有政治题的万能公式。。。希望能帮上忙。
可以的话,给个小红旗吧
7. 去年度我国GDP和人均GDP分别是多少什么是绿色GDP
201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63.61万亿元。
绿色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考虑了自然资源(主要包括土地、森林、矿产、水和海洋)与环境因素(包括生态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影响之后经济活动的最终成果,即将经济活动中所付出的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降级成本从GDP中予以扣除。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在绿色GDP的研究和推广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近年来,我国也在积极开展绿色GDP核算的研究。2004年,国家统计局、国家环保总局正式联合开展了中国环境与经济核算绿色GDP研究工作。
绿色GDP核算中主要涉及的几个基本概念有:绿色GDP总值、绿色GDP净值、资源成本和环境成本。
1.绿色GDP总值(GeGDP)
绿色 GDP等于GDP扣减具有中间消耗性质的自然资源耗减成本。
2.绿色GDP净值(EDP)
绿色 GDP净值等于绿色GDP减去固定资产折旧和具有固定资产折旧性质的资源耗减和环境降级成本。
3.资源成本
资源成本又称自然资源耗减成本,是指在经济活动中被利用消耗的价值。根据自然资源的特征,有些自然资源具有一次消耗性质,如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部分可再生的森林资源(用材林)和北方及西部的水资源,这些资源的使用为资源耗减成本,具有中间消耗的性质。有些自然资源具有多次消耗性,如土地资源、部分可再生的森林资源(特用林、防护林等)和南方的水资源,这些资源多次消耗的使用类似于固定资产使用的性质,其资源耗减具有“固定资产折旧”的性质。
4.环境成本
环境成本又称环境降级成本,是指由于经济活动造成环境污染而使环境服务功能质量下降的代价。
环境降级成本分为环境保护支出和环境退化成本,环境保护支出指为保护环境而实际支付的价值,环境退化成本指环境污染损失的价值和为保护环境应该支付的价值。自然环境主要提供生存空间和生态效能,具有长期、多次使用的特征,也类似于固定资产使用特征。这样,由经济活动的污染造成环境质量下降的代价即环境降级成本,也就具有“固定资产折旧”的性质。
8. 我国2006年人均GDP是多少需要权威一点的数据
我国2006年人均GDP 16165 RMB
http://219.235.129.54/cx/table/table_sc.jsp?bh=0000000000007821&dzm=000000000
9. 到两千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已达到多少美元
上世纪80年代中央提出,到200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800~1000美元内的目标。容
2000年已经过去了。
200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达1.2万亿美元。按13亿人口计算,人均GDP大约923美元。
10. 我国历年每个月的人均GDP哪里有
到国家统计局网站,里面有个统计年鉴,你找找,可以找到的,这方面的资料我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