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gdp排名 > 2015中国东部人均gdp

2015中国东部人均gdp

发布时间:2020-12-15 00:06:39

1. 河北省是不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最穷的省份

中国东部的沿海省份,去除港、澳、台地区,还有:辽宁省、河北省、天津市、山东省、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海南省、广西省(似乎应该算西部了,暂且去除不算)。

要说上述哪个省是最穷,要看从哪个角度来说,衡量一个地方的穷富,可以有多个指标,例如:GDP、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财政收入……等等。

如果从省级行政区划的GDP总量来看,河北省不是最穷的。
例如:以2007年为例:
辽宁省GDP总量是10418亿元;
河北省GDP总量是13387亿元;
天津市GDP总量是5014亿元。
山东省GDP总量是25326亿元;
江苏省GDP总量是24738亿元;
上海市GDP总量是11658亿元;
浙江省GDP总量是17633亿元;
福建省GDP总量是8440亿元;
广东省GDP总量是29863亿元;
海南省GDP总量是1121亿元。
显然,河北省的GDP总量不是最少的,不仅高于福建和海南,甚至高于经济发达的上海,最穷的三个省份是海南省、天津市、福建省!

但是从人均GDP来看,同样是上述省级行政区划,数据为:
辽宁省人均GDP是24645元;
河北省人均GDP是19363元;
天津市人均GDP是47972元;
山东省人均GDP是27148元;
江苏省人均GDP是32985元;
上海市人均GDP是65473元;
浙江省人均GDP是35730元;
福建省人均GDP是23663元;
广东省人均GDP是32142元;
海南省人均GDP是13361元。
最穷的也不是河北省,而是海南省。当然除了海南省,最穷的就是河北省了。

以2008年数据为例:
辽宁省GDP总量是13461亿元,人均GDP是24945元;
河北省GDP总量是16188亿元,人均GDP是19588元;
天津市GDP总量是6354亿元,人均GDP是53175元;
山东省GDP总量是31072亿元,人均GDP是33083元;
江苏省GDP总量是30024亿元,人均GDP是33089元;
上海市GDP总量是13698亿元,人均GDP是73124元;
浙江省GDP总量是21486亿元,人均GDP是42214元;
福建省GDP总量是10863亿元,人均GDP是30255元;
广东省GDP总量是35696亿元,人均GDP是37588元;
海南省GDP总量是1459亿元,人均GDP是13361元。
显然从GDP总量来看,最穷的是海南省和天津市;从人均GDP来看,最穷的是海南和河北。

2. 2011年东部地区的人均GDP是多少

省市 GDP(亿元) 常住人口(万) 人均GDP(元) 人均GDP(美元)
天津 11190.99 1294 86496 13392
上海 19195.69 2302 82560 12784
北京 16000.4 1961 80394 12447
江苏 48000 7866 61022 9448
浙江 31800 5443 58791 9115
内蒙古 14000 2471 56666 8773
广东 52673.59 10430 50500 7819
辽宁 22025.9 4375 50349 7795
福建 17500 3689 47433 7344
山东 45000 9579 46976 7273
吉林 10400 2746 37870 5863
全国 471564 133972 35198.57 5449.71
重庆 10011.13 2885 34705 5373
湖北 19594.19 5724 34233 5300
河北 24228.2 7185 33719 5221
陕西 12391.3 3733 33197 5140
宁夏 2060 630 32692 5062
黑龙江 12503.8 3831 32637 5053
山西 11000 3571 30802 4769
新疆 6600 2181 30257 4685
湖南 19635.19 6568 29893 4628
青海 1622 563 28827 4463
河南 27000 9402 28716 4446
海南 2515.29 867 29012 4429
江西 11583 4457 25988 4226
四川 21026.7 8042 26147 4048
广西 11714 4603 25449 3945
安徽 15110.3 5950 25395 3932
西藏 605 300 20152 3120
甘肃 5020 2558 19628 3009
云南 8750.95 4597 19038 2952
贵州 5600 3475 16117 2495赞同1| 评论

3. 河北省是不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最穷的省份

中国东部的沿海省份,去除港、澳、台地区,还有:辽宁省、河北省、天津市、山东省、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海南省、广西省(似乎应该算西部了,暂且去除不算)。

要说上述哪个省是最穷,要看从哪个角度来说,衡量一个地方的穷富,可以有多个指标,例如:GDP、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财政收入……等等。

如果从省级行政区划的GDP总量来看,河北省不是最穷的。
例如:以2007年为例:
辽宁省GDP总量是10418亿元;
河北省GDP总量是13387亿元;
天津市GDP总量是5014亿元。
山东省GDP总量是25326亿元;
江苏省GDP总量是24738亿元;
上海市GDP总量是11658亿元;
浙江省GDP总量是17633亿元;
福建省GDP总量是8440亿元;
广东省GDP总量是29863亿元;
海南省GDP总量是1121亿元。
显然,河北省的GDP总量不是最少的,不仅高于福建和海南,甚至高于经济发达的上海,最穷的三个省份是海南省、天津市、福建省!

但是从人均GDP来看,同样是上述省级行政区划,数据为:
辽宁省人均GDP是24645元;
河北省人均GDP是19363元;
天津市人均GDP是47972元;
山东省人均GDP是27148元;
江苏省人均GDP是32985元;
上海市人均GDP是65473元;
浙江省人均GDP是35730元;
福建省人均GDP是23663元;
广东省人均GDP是32142元;
海南省人均GDP是13361元。
最穷的也不是河北省,而是海南省。当然除了海南省,最穷的就是河北省了。

以2008年数据为例:
辽宁省GDP总量是13461亿元,人均GDP是24945元;
河北省GDP总量是16188亿元,人均GDP是19588元;
天津市GDP总量是6354亿元,人均GDP是53175元;
山东省GDP总量是31072亿元,人均GDP是33083元;
江苏省GDP总量是30024亿元,人均GDP是33089元;
上海市GDP总量是13698亿元,人均GDP是73124元;
浙江省GDP总量是21486亿元,人均GDP是42214元;
福建省GDP总量是10863亿元,人均GDP是30255元;
广东省GDP总量是35696亿元,人均GDP是37588元;
海南省GDP总量是1459亿元,人均GDP是13361元。
显然从GDP总量来看,最穷的是海南省和天津市;从人均GDP来看,最穷的是海南和河北。

4. 中国东部人均Gdp。和中部GDP西部gdp相差多少。

贫富差距很大啊! 根据《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初步核算结果,2008年有12个省市区人均GDP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个直辖市人均GDP超过5万元,其中上海72,536元,北京63,029元,天津55,473元,依次列第1至3位。浙江、江苏、广东、山东、内蒙、辽宁6省市区人均GDP超过3万元,其中浙江42,214元,江苏39,112元,广东37,588元,山东33,083元,依次列第4至7位。除贵州人均GDP低于1万元以外,其余21省区人均GDP超过1万元。 ——2008年人均GD按美元折算: 2008年31个省市区人均GDP均超过1千美元。 1、人均GDP超过5千美元6省级行政区:上海过1万美元,北京过9千美元,天津过7千美元,浙江过6千美元,江苏、广东2省过5千美元。 2、人均GDP超过4千美元4省级行政区:山东、内蒙古、辽宁、福建。 3、人均GDP超过3千美元3省级行政区:吉林、河北、黑龙江。 4、人均GDP超过2千美元14省级行政区:山西、新疆、河南、湖北、陕西、江西、重庆、宁夏、湖南、青海、海南、四川、广西、安徽。 5、人均GDP2千美元以下4省级行政区:西藏、云南、甘肃、贵州。

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取得的成就

具体如下:

1、经济方面:

1978年到2006年间,中国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国内生产总值从亿元增长至21,0871亿元,增长近60倍。中国的经济成就不仅写在了中国历史之上,也在世界历史上刻下了辉煌的一页,过去25年全球脱贫所得成就中,近70%的成就归功于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2、思想方面:

改革开放给中国人民面貌带来的历史性变化,还不仅仅是在生活水平的提高,还有精神生活和思想观念的巨大转变。30年改革开放的一个最大变化就是打破了过去那种单调、统一的带有个人崇拜和违背人性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精神和文化生活日趋多样化,思想观念日益多元化。

3、经济增长方面:

我国经济不仅实现了长期、持续、快速增长,而且实现了平稳增长。这里所说的经济平稳增长,主要就是指经济周期实现了由建国以来多次发生的超强波周期(波谷年与波峰年经济增速落差在20个百分点以上)、强波周期(落差在10个百分点以上)、中波周期(落差在5个百分点以上)到轻波周期(落差在5个百分点以下)的转变。

4、政治方面:

实施依法治国方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日益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日益完善,一国两制制度解决了香港、澳门的回归和平稳过渡。

5、教育方面:

目前,中国高等教育规模世界第一、博士生数量世界第一、大中小学生数量世界第一;政府先后在农村和城市推广了免费义务教育,中国在实现教育公平上迈出了第一步。中国教育不断的进行改革,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方面稳步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是当下的大势所趋。

6、科技方面:

从1979年远程火箭发射试验成功,到2003年“神五”升天,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再到2005年神舟六号载人航天卫星顺利返回,中国航天人在摸索中让祖国一跃成为航天科技强国!2018年,中国探月工程将实现新突破。嫦娥四号任务将于今年实施两次发射任务,实现国际上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并巡视勘察,谱写月球探测历史新篇章。

(5)2015中国东部人均gdp扩展阅读

关于改革开放的三个重大转折:

1、第一个伟大转折就是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2、第二个伟大转折是从封闭半封闭的社会向全面开放的社会转变。

3、第三个伟大转折是人民的生活从温饱转向基本小康的社会转变。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就不可能实现三个伟大转变。

(参考资料:网络:改革开放)

6. 我国西部地区在历史上占全国的经济比重最高曾达到多少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得到了优先发展,在即将来临的新世纪,发展中西部
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现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各自具有的优势、劣势、差距何在
与几何?应该有一个系统的数量界定。为了给发展起步一个清楚的基点和科学的依据,我
们依据1999年《中国统计年鉴》等有关数据资料,按照东、中、西部地区分类统计分析
,包括几个大类、若干方面、几十个观察点。在此提供给专家学者、决策者、经营者、
实际工作者参考。
比较分析之一:人口、面积、自然资源
一、人口与面积
1.人口密度:我国总人口为124810万人,总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全国平均人口
密度为130人/平方公里。东部为389人/平方公里,中部为168人/平方公里,西部为5
3人/平方公里。可见东部人烟稠密,西部地广人稀,中部接近于全国的人口密度。东部
的人口密度约为西部的7.34倍,中部的人口密度约为西部的3.17倍。
2.各地区面积占总面积的比重(%):东部为11.98,中部为31.77,西部为56.2
5。可见,东部地域相对狭小,只占国土面积的12%;中部适中,约占国土面积的1/3;
西部地域宽广,约占国土面积的一半还多。
3.少数民族人口占民族自治地方总人口的比重(%):全国1998年少数民族人口为
7577.45万,占民族自治地方总人口16607.91万的45.63%。其中:东部地区5个省
区为 0。29—49.97%;中部地区6个省区为20.56—70.56%;西部地区9个省区为3
4.63—96.99%。
4.全国大中小城市地区结构与规模:1998年我国大中小城市668个,人口向城市聚
集趋势迅速,城市化步伐加快。我国2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多半在东部,中小城市多半
在中部,而西部的中小城市仅占全国的1/4左右。详见下表:
5.全国乡村人口和乡镇地区结构:1998年我国乡村人口为91960.1万人,占总人口
的 73.7%,地区分布,东部占有1/3,中部占四成,而西部只占有1/4左右。但是
,西部乡村人口占其本地区总人口的78%,说明其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水平不及东
部与中部。农村基础组织乡镇为45462个,其中:镇为19060个,占乡镇总数的42%,而
且,镇的40%分布在东部,东部的镇数占本地区乡镇总数的近60%,中部占近40%,西
部只占30%强。
二、自然资源
6.大陆架和岛屿海岸线:全国共有大陆架海岸线1.8万公里,岛屿海岸线1.4万公
里,还有岛屿5400个(计为3.87万平方公里),还有大陆架渔场面积28万千公顷,除属于
中部的河北省有500公里海岸线外,绝大部分为东部所有。可见海洋在东部地区发展牛的
地位,地少人多,科技发达的东部地区应继续向海洋进军,开展近海养殖、大陆架石油
开采、远洋近海捕捞等,以改变地少人多的劣势。
7.海域面积(平方公里):全国海域面积达473万,唯东部独有,多分布在东部各沿
海省市:渤海7.7万,黄海38万,东海77万,南海350万。以上两项的面积大大补偿了东
部地区地少人多的劣势,大于本土四倍多的广阔海域和丰富的海洋动植物、矿物资源增
加了东部的发展空间与潜力。
8.宜农宜林及可利用草地的资源:全国宜农荒地为3535万公顷,宜林山地和荒地为
6303万公顷,可利用草地为31333万公顷,多分布在中西部。这些资源如果充分利用,可
为贫困的西部带来生机和活力。
9.林木资源:全国活立木总蓄积量为117.85亿立方米,森林总蓄积量为101.37亿
立方米,也多分布在东北、西南的中西部地区。我们对于这些宝贵的资源如果加以养护
,防止滥砍滥伐,它们将会源源不断地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优质的建筑材料和生
活资料,并能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10.水利资源:我国大陆地表水资源总量为28124亿立方米,可供开发水资源蕴藏量
为 3.79亿千瓦,内陆水域可养殖面积为1747万公顷。水利资源多分布在中西部地区
,尤其可供开发的水利资源均在大江大河上游的中西部地区。
11.矿产资源(保有储量):全国煤为10070.7亿吨,铁矿石458.9亿吨,磷矿石为
132.7亿吨,钾盐为4.6亿吨,盐为4048.2亿吨,还有天然气、石油等能源资源。除了
盐以外,也是大部分布在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的优势就在于是我国矿产资源的宝库

12.边境线:西部边境线长达几万公里,与东北亚、中亚、西亚、东南亚十几个国
家接壤,边境贸易口岸多、联系广,历史上有“丝绸之路”,有利于对外开放。尤其是
中西部拥有名山大川,名胜古迹众多,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比较分析之二:经济结构与收入分配
三、经济实力
13.GDP总量:1998年全国为79395.7亿元,其中:东部占53%,中部占33%,西部
只占14%。
14.GDP人均量:1998年全国平均6392元,东部为9364元,中部为5139元,西部为3
838元。东部是中部的1.82倍,是西部的2.44倍,西部仅为全国平均量的60%左右,中
部也仅为80%左右。
15.第一、二、三产业在GDP构成中的比重(%):1998年全国第一、二、三产业在GDP构
成中比重分别为18.4、48.7和32.9。
16.第一、二、三产业地区分布(%):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第三产业所占比
重越来越大,我国东部第三产业比重超过中西部10—20个百分点,大有占据国民经济半
边江山之势。详见下表:

四、投资与消费
17.1998年GDP中资本形成投资率(%)和最终消费率(%):1998年全国投资率为38,
而消费率为58,净出口为4。GDP中形成投资率的比重,中西部超过东部8—10个百分点,
最终消费率的比重,倒过来是东部超过中西部,西部则以净出口负值为维持其最终消费
率62%的水平。详见下表:

18.居民消费人均量(元):1998年我国人均居民消费为2972元,相当于GDP的46.5
%,其中农村为1859元,城镇则为6182元。东部人均居民消费为4160元,占GDP的44%,
上海人均消费高达万元以上,中部人均居民消费为2472元,占GDP的48%,最低的是山西
农村只有1120元,西部人均居民消费为1958元,占GDP的51%,最低的甘肃农村人均消费
只有962元。
19.1998年各地区农村、城镇居民人均全年家庭收入悬殊,少者不足千元,多者近
万元,东、中、西部有相当差距,并且,农村与城镇的差距更大。详见下表:
五、从业人员结构
20.1998年在总人口中有从业人员69957万人,我国从业人员比重最高的是东部达到
68%,而中西部仅为总人口的一半左右,而从业于第一产业的东部为最少,西部高
达65%,从事第三产业的以东部为最多,占29%左右。但是,这个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
,还是较低的,从未来发展观察,必将是第一、二产业缩小,第三产业扩大的趋势。
21.从业人员在城镇与乡村的比重:1998年全国从业人员中城镇与乡村的比重是30
:70,其中,东部地区的比重为38:62;中部地区为26:74;西部地区为20:80。
22.从业人员对老年与少儿的负担系数:1998年全国15—64岁人口对少儿负担系数
为 35.61%,对老年负担系数为10.89%,合计总负担系数为46.5%。其中:东部
地区15—64岁人口对少儿负担系数为35%,对老年负担系数为12%;合计负担系数为47
%。中部地区负担系数分别为35%、9.8%和44.8%。西部地区负担系数分别为37.5
%、10.5%和48%。
23.从业人员中大专以上教育程度的比重:1998年全国从业人员中大专以上教育程
度占 3.5%(男性占4.1%,女性占2.7%),我国从业人员接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程
度的比重的多少,是关系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大事,也是科教兴国的基础,从地区分析,
东部占有明显的优势,但是,应该指出:经济发展较快的福建等东南省区高级人才比重
是偏低的,而西部的新疆比重位居前列,并且,女性从业人员的文化教育程度不亚于男
性,这是新疆的特殊之处。
六、职工人数与工资
24.职工人数按经济类型分布构成:全国职工总数为12336.6万人,其中:东、中
、西部分别占42%、39%和19%。按经济类型分:国有单位占72%,城镇集体单位占15
%,其它单位占13%。各个地区职工人数占全国职工人数的比重详见下表:
25.职工人均年工资金额(元):全国1998年职工人均年工资金额为7479,其中:国有
、城镇集体和其它单位分别为7668、5331和8792;职工人均工资东部高于西部,西部高
于中部;基本上是其它单位高于国有单位,国有单位高于城镇集体单位。详见下表:
比较分析之三:财政收支与固定资产和更新改造投资
七、财政收支
26.地方财政收入规模与结构:1998年财政收入为9875.95亿元,占当年GDP的12.
4%,而地方财政收人为4983.95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的50.46%,从东、中、西部各
占比重(%)分析,分别为58.29和12。关于地方财政收入九项来源的结构,详见下表:

27.地方财政支出觌模与结构:1998年全国财政支出为10798.18亿元,占当年GDP
的13.6%;其中地方财政支出为7672.58亿元,占全国财政支出的71.05%,从东、中
、西部分析,各占比重(%)分别为49.31和20。关于地方财政支出的结构组合,详见下
表:

28.实行财政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原则:按照我国实行的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全国
各地区人均公共服务水平应该大体上是相同的原则,我国从1994年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
革以后,实施分级预算分税制度。中央财政加大了对地方财政尤其中西部地区的转移支
付力度。但是,目前东、中、西部地区在财政人均公共服务水平上仍存在着较大差距,
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还有较大活动空间,需要今后加深改革与操作。详见
下表:

八、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更新改造投资
29.固定资产投资的地区分布和经济类型构成:199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28406
.17亿元,占当年GDP的36%。从地区来分析,东部在固定资产投资总体上占一半以上的
比重,中西部合起来只占四成多点。从经济类型比较,国有经济西部占到2/3以上,中
部下降10个百分点,东部更低于西部20个百分点。相对来说,非国有经济的比重西部明
显处于劣势地位。
30.基本建设投资资金来源及项目隶属关系:1998年我国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为1191
6.42亿元,按地区分析;这项投资东部占50%以上,中西部只占四成左右;投资资金来
源,自筹占40%,贷款占25%,利用外资占10%,国家预算内不足10%。因此,项目地
方占大头,中央占小头。不分地区项目则是90%以上隶属中央。详见下表:
31.更新改造投资资金来源与项目隶属关系比重:1998年全国更新改造资金为4516
.75亿元,从地区性分析,东部占1/2以上,中部占1/3左右,西部只占17%;资金来
源于自筹占2/3以上,贷款占1/5左右,外资和其他投资共占10%,国家预算内只有1%
强点。中央地方项目基本上是四、六开,西部则是对半开。详见下表:
九、房地产开发经营
32.房屋竣工面积和价值:1998年全国房屋竣工面积17566.6万平方米,竣工房屋
价值为21391927万元,全国房屋竣工面积大部分集中在东部,中西部只占1/3强,而且
,房屋峻工价值全国只有每平方米1218元,东部高200元,中西部少200元左右。这一数
据比目前楼房被炒得大几千元一平方米,实在费解。详见下表:

33.房地产经营:1998年全国房地产经营总收入为30583079万元,我国房地产总收
入达3000多亿元,构成我国经济的新的增长点,是非常有发展前途的基础产业。但是,
总收入的80%集中在东部,中西部只占20%,在房地产总收人中商品房屋销售收入占80
%以上,国家税金占4.5%,比较起来是不高的,全国房地产经营利润仅占3.2%,但
是,中西部地区全是亏损,只有东部取得盈利。详见下表:
比较分析之四:产业布局与产业结构和经济效益
十、工业产业
34.全社会工业企业户数与总产值地区结构(%);1998年我国全社会共有工业企业
7974565户,其中:东、中、西部分别占39、45和16,总产值(当年价格,下同)为11904
8.15亿元,其中:东、中和西部各占61、30和9。
35.国有与非国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类型结构:1998年我国国有与国有控股工
业企业加上集体企业的户数占68%,总产值占67%,也就是说公有工业经济占了主体地
位,从地区分析,我国的非国有和非公有工业经济在东部占全国的70%、80%、90%以
上,在西部只占20%或10%以下。因此,东部在吸引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办企业,发展
经济,参与国际大市场等方面,占有绝对的优势;详见下表:
36.我国各地区轻、重工业的比例:1998年东部的轻、重工业总产值在全国均占60
--70%的高水平,中部只占30%左右,而西部仅有10%左右。
36-A.各地区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
(1)我国1998年工业总资产贡献率为7.12%,按地区分析,西部(云南除外)低于中
部,中部低于东部,相差1—3个百分点左右。详见下表:

(2)我国1998年工业资产负债率为63.74%,按地区分析,东部低于中西部(云南除
外),相差10个百分点左右。详见下表:

(3)我国1998年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为2.35%,各地区成本费用利润率普遍偏低,
比我国银行当年一年期存款利率4.77—5.22%和贷款利率6.93—7.29%都低许多。
从地区分析,全国有10个省区为负利润率运行,其中:中西部有6个省区。全国除云南省
工业利润率高于同期银行存贷款一年期利率外,其它多不及。相对来说,工业企业利润
率仍然是东部高于中西部。
(4)我国1998年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6.52%,全国以上海为最多,东部高于中西部,
但是,除了西藏外差距并不算太大。详见下表:

(5)我国工业企业1998年全员劳动生产率(元/人·年)为31346.86元,全国以上海
为最高,江西为最低,总的说还是东部高于中西部。详见下表:
36—B.各地区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的主要经济效益指标:
(1)1998年国有工业总资产贡献率为6.51%,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的总资产贡
献率低于规模以上的全部国有和非国有工业企业。各地区情况,详见下表:
(2)1998年国有工业资产负债率为64.26%,负债率以上海和西藏为最低,其他省区
均在60—70%左右。详见下表:

(3)我国国有工业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为1.61%,利润率偏低,比其他经济类型也
低。详见下表:
(4)国有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7.41%,按地区分析,东部最高,上海为全国第一
,中西部略差一些,详见下表:
(5)国有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元/人·年)为29053.87元,全国以天津为最低
,只有2582.54元,以上海、云南为最高,达到6万多元,按地区分析,也是东部高于中
西部。详见下表:

作者: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王石生 余天心 来源:《城市经济、区域经济》

7. 中国十大穷省排名是怎样的

中国十大穷省排名: 江西省、安徽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山西省、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黑龙江省、云南省、甘肃省。

3、西藏

地理环境太恶劣了,同时环境不行,人口又超级少,是整体人均都不行。 国家每年还是很重视,投了不少钱,但GDP还是偏低,可能和与世无争的宗教信仰也有关吧,虽然人均GDP不行,但估计幸福指数还是很高的。未来还是需要国家大力扶持的。

8. 求1978-2006年中国东部和西部的gdp和东部和西部人均gdp

这个数据可能不好找到结果,1978年中国人还没好好研究GDP吧,最好是去国家图书馆找找没有经济研究的书。

阅读全文

与2015中国东部人均gdp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