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为什么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保持了快速增长怎样缩小我国人均gdp与西方国家的差距
因为中国人勤劳,而且以前的工业革命没有发生在中国。而西方国家的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相对饱和,发展潜力相对较小。所以,中国的发展潜力相对西方国家而言很大,中国的国内国外政局稳定,稳定的社会生活,没有战争的安全的生活环境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奠定了必要的基础。所以中国的经济增长很快速,但是中国政府的有些部门为了好的声誉,好的政绩,夸大了经济发展的水平,所以国家统计局的数字可能有点比实际情况夸张了一点。怎样缩小我国人际GDP与西方国家的差距这是我们经济学专业研究的问题,看上去简单,世界上很复杂,是经济学学者一个很棘手的问题,也是党和国家一直盼望的事情。“勿以善小而不为”我还是跟您讲一点最基本的方法吧!首先就是要支持国产、拉动内需。其次要兢兢业业、各司其职、相信党相信政府会慢慢地和我们一起实现我们共同的中华崛起的梦的。第三,保住中国的人才、金钱。不用让中国的人才、人民币外流。最后,从小事做起,温暖身边,为建设和谐社会出自己的一点点微薄之力。 当你看到不平的事情是,如果你有能力而没去打抱不平,那下一个倒霉的可能就是你自己。 我是学国际经济学的,现在也没什么成就,我们还是从小事做起吧!小事做多了就变成大事了。
B. 为什么中国的人均gdp在增长而社会保障支出的比重却在下降
要么是社会保障支出没跟上,要么是社会发展生活水平提高自然导致社会保障支出相对下降
C. 到如今,我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保持在年均百分之多少的增幅
2008年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物价总水平涨幅得到控制;财政收入6.13万亿元,增长19.5%;粮食连续五年增产,总产量10570亿斤,创历史最高水平。改革开放深入推进。财税、金融、价格、行政管理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新突破。进出口贸易总额2.56万亿美元,增长17.8%。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924亿美元。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城镇新增就业1113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8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761元,实际增长8.4%和8%。 2008年我国及时果断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全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2008年我们正确把握宏观调控的方向、重点、力度和节奏,采取一系列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下,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努力增强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和有效性。2008年年中,在国际能源和粮食价格处于高位、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针对沿海地区出现出口和经济增速下滑苗头,及时把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调整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并采取了一些有针对性的财税金融措施。9月份后,国际经济形势急转直下,对我国的不利影响明显加重,我们又果断地把宏观调控的着力点转到防止经济增速过快下滑上来,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三次提高出口退税率,五次下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四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暂免储蓄存款利息个人所得税,下调证券交易印花税,降低住房交易税费,加大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按照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的要求,迅速推出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争分夺秒地加以落实;接连出台金融支持经济发展、促进轻纺工业健康发展、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搞活流通扩大消费和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稳定就业等政策措施,加快制定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这些措施对缓解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增强信心、稳定预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6%以内;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4%左右;国际收支状况继续改善。 提出8%左右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综合考虑了发展的需要和可能。在我们这样一个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要扩大城乡就业,增加居民收入,维护社会稳定,就必须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只要政策对头,措施得当,落实有力,就有可能实现这一目标。 做好2009年政府工作,必须把握好以下原则: 一是扩内需、保增长。坚持把扭转经济增速下滑趋势作为宏观调控最重要的目标,把扩大国内需求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长期战略方针和根本着力点,增加有效需求,加强薄弱环节,充分发挥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作用。 二是调结构、上水平。坚持把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变压力为动力,坚定不移地保护和发展先进生产力,淘汰落后产能,整合生产要素,拓展发展空间,实现保增长和调结构、增效益相统一,增强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发展后劲。 三是抓改革、增活力。坚持把深化改革开放作为促进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力度,消除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创造活力。 四是重民生、促和谐。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关注民生,越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把促进增长与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追问: 汗 麻烦说的简单清楚点 我要的是准确的答案 回答: 8%
D. 如何解释中国人均GDP仅8000美元却拥有入门级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平
你所谓的入门级国家生活水平是什么情况?其实所谓的发达国家都是通过国家整体比版较出来的,权但是在中国给有像美欧那么发达的一线城市,也有像拉美的二线三线城市,更有像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地区,发展如此不均,根本谈不上什么发达国家生活水平。
因为中国发不发达,作为老百姓其实没有什么特别大的感受,像媒体上宣传的美国那样阶级分明的国家,肯定会有人看不起你,可是谁又知道中国是不是那样,甚至更糟了。
E. 中国人均gdp算社保了吗
那你就没有搞清楚GDP的含义!麻烦再看看
F. 为什么1990年我们的人均GDP增长率只有2.3%,而1990年以后都是保持每年7%以上的增长率
政府以发展经济为首要目标
中国基数较低,一旦提速,增速很高。
人民解脱了“思想羁绊”,可以放心大胆地追求物质幸福。
权贵垄断阶层看到了发财商机。
G. 2017人均GDP5万元是不是人均拥有财富5万元我们有4口人是不是20万就达到正常水平了
GDP不是说拥有财富,再说这个是人均水平,我和马云两个人人均几个亿。
H. 中国经济增长长期保持高速,但是人均GDP为什么还是这么低
“很简单,人口太多了,底子也比较薄 ?”
近30年中国人口增长率并不高,对人均GDP分散很回少。
只要是底子太薄了答,1978年人均GDP才225美元,美国是10000美元。
而且从1980-1994年人民币以平均每年13%的速度大幅贬值,反映在美元就是负增长。所以1992年中国的人均GDP跟1980年差不多,才赶上印度。
到1995年开始以美元计价的人均GDP才开始大幅增加。
I. 如何解释中国人均GDP仅8000美元却拥有入门级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平
人均GDP超过11000美元的国家为发达国家
较高的人均GDP(不是GDP总量)和社会发展水平。按内1995年前后的标准容,人均GDP在8000美元以上(按名义汇率计算)加上一定程度的社会发展水平就可基本定义为 发达国家。
J. 近年来,中国经济步入高速增长期,GDP年均增长率为10%左右。但是,我国人均资源拥有量很低,资源消耗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