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2010年第二季度,按GDP总量计算,中国已成为了世界第几大经济体
早就超了日本,位居世界第二了!但距美国还有很大差距!
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⑵ 2018年以后货币供应回归比较正常的状态m二年增长率什么左右
我不好说,他都会在变化。
⑶ 什么原因导致日本二季度GDP创二战最大降幅
今年最大的话题就是新冠疫情了,新冠疫情现在成为了全球都在攻克的难题。由于病毒的传染性极强,而且还具有很强的变异性,让我们难以去琢磨,在病毒的控制上也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所以今年的新冠疫情给每个国家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
那么在今年日本二季度的GDP数值创二战最大降幅的原因就是新冠疫情了,主要从以下几点来分析:
1.也就是从第二季度开始,国外疫情渐渐开始严重,这其中也就包括日本。日本科技发达,但是由于地域狭小,国内加工生产企业较少,所以疫情的突然爆发,对于日本来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很多基础的医疗物资,不得不依靠进口,而在当时全球疫情都比较严重的情况下,从国外进口医疗物资肯定会是一笔很大的经济开销。
⑷ 2015年二季度gdp何时公布
已经发布了。
初步核算,2015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29686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0%。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7.0%,二季度增长7.0%。分产业看,
第一产业增加值20255亿元,同比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129648亿元,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146965亿元,增长8.4%。从环
比看,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7%。
⑸ 日本二季度GDP下降,GDP下降具体都体现在了哪些方面
今年由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全球各国经济也是受到全面冲击了宴知旁。日前,日本第二季度GDP正式公布了,结果显示第二季度GDP暴跌了将近28%,这也是有记录以来的最大降幅,创1980年有记录以来最差表现。根据日本内阁府在发布的数据中显示,日本2020年第二季度GDP下降了27.8%,不仅连续第三个季度出现下降,同时也是日本有记录以来单季度的最大降幅。据有关报道显示,日本之前的最大GDP降幅是2009年第一季度的17.8%,当时是受到了美国次贷危机的冲击。为抑制新冠疫情的蔓延,日本政府在今年4月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企业和消费者支出因此受到负面影响。此外,全球经济萎缩、外需不振也导致日本出口萎靡。
⑹ 我国2020年第二季度GDP增长率是多少
据国家抄统计局网站消息,初步袭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45661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下降1.6%。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长3.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6053亿元,同比增长0.9%;第二产业增加值172759亿元,下降1.9%;第三产业增加值257802亿元,下降1.6%。从环比看,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1.5%。
应答时间:2020-10-20,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⑺ 如何理解中国 2017 年第二季度 GDP 增速为 6.9
据报道,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今日发布了《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2017年中期)——反弹、分化与周期转换中的中国宏观经济》报告,报告预测2017年全年GDP增速为6.7%,CPI为2%,预计M2增长率为11%。
在此过程中,需要防止竞争式监管放大监管要求,需要更多的协调。同时,要加强货币政策对市场利率的关注,加快推进将市场利率设为基准利率。
⑻ 求中国第二季度GDP首超日本 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看法 在线等~~~~
任何事情都要从两方面看的
一是好的一面,说免党和国家的政策是内对的,改革开放容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中国已成为一个经济大国,是全体劳动人民辛勤奉献的结果。
二是需要谨慎对待。中国虽成为了第二大经济体,但不能高枕无忧,要看到我们的经济是用牺牲环境和资源换来的,人民的收入还不高,社会分配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矛盾,要居安思危,冷静对待
⑼ 中国第二季度gdp几点公布
初步测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8057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1.9%,比上年同期加快5.7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139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39072亿元,增长14.5%;第三产业增加值36366亿元,增长10.2%。1.农业生产总体基本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继续增加。预计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0946万公顷,比上年增加47万公顷。目前全国冬小麦一、二类苗比例82.9%,比冬前提高3.9个百分点。一季度,猪牛羊禽肉产量2104万吨,同比增长4.7%,其中猪肉产量1427万吨,增长5.2%。2.工业生产快速回升,企业效益大幅提高。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6%,比上年同期加快14.5个百分点。分登记注册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19.9%,集体企业增长13.0%,股份制企业增长20.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8.8%。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增长22.1%,轻工业增长14.1%。分行业看,39个大类行业全部实现同比增长。分地区看,东部地区增长18.3%,中部地区增长23.1%,西部地区增长20.2%。工业产销衔接状况良好,一季度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7.5%,比上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4867亿元,同比增长119.7%。在39个大类行业中,35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2个行业由亏转盈,1个行业亏损额减少。3.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房地产投资增速加快。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5320亿元,同比增长25.6%,比上年同期回落3.2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9793亿元,增长26.4%,回落2.2个百分点;农村耐粗固定资产投资5528亿元,增长21.0%,回落8.4个百分点。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9.7%,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2.4%,第三产业投资增长30.0%。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投资增长24.4%,中部地区增长26.2%,西部地区增长30.0%。一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6594亿元,增长35.1%,比上年同期加快31个百分点。4.市场销售平稳较快增长,热点消费快速增长。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374亿元,同比增长17.9%,比上年同期加快2.9个百分点。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累计30571亿元,同比增长18.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累计5803亿元,增长15.4%。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4077亿元,增长16.7%;商品零售32297亿元,增长18.1%。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12877亿元,增长29.6%。热点消费快速增长。其中,汽车类增长39.8%,家具类增长37.6%,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9.6%。5.居民中亩链消费价格同比上涨,生卖孙产价格上涨较快。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2%。其中,城市上涨2.1%,农村上涨2.4%。分类别看,八大类商品四涨四落:食品上涨5.1%,烟酒及用品上涨1.6%,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2.4%,居住上涨2.9%;衣着下降0.9%,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下降0.9%,交通和通信下降0.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下降0.1%。从环比看,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下降0.7%。一季度,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5.2%。从环比看,3月份上涨0.5%。一季度,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9.9%。6.对外贸易加快恢复,3月份出现贸易逆差。一季度,进出口总额6178.5亿美元,同比增长44.1%,比上年四季度加快34.9个百分点。其中,出口3161.7亿美元,增长28.7%;进口3016.8亿美元,增长64.6%。进出口相抵,顺差144.9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减少479亿美元;其中,3月份贸易逆差72.4亿美元。7.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长,转移性收入增长仍比较快。一季度,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5787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08元,同比增长9.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5%。在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同比增长9.7%,转移性收入增长13.3%,经营净收入增长7.5%,财产性收入增长17.0%。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1814元,增长11.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2%。其中,工资性收入增长16.3%,家庭经营收入增长7.6%,财产性收入增长15.6%,转移性收入增长13.8%。8.货币供应量增速高位回落,新增贷款同比减少。3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65.0万亿元,同比增长22.5%,比上年末回落5.2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22.9万亿元,增长29.9%,回落2.4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3.9万亿元,增长15.8%,加快4.0个百分点。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42.6万亿元,比年初增加2.6万亿元,同比少增2.0万亿元;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63.8万亿元,比年初增加4.0万亿元,同比少增1.6万亿元。当前,经济发展的环境仍极为复杂,经济回升向好的过程中还面临不少矛盾和困难。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决策部署,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新形势新情况不断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