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哈萨克斯坦领土面积那么大,为什么人口只有1000多万
要说起世界最大的内陆国家,不少人可能一时半会想不起来,其实就是我们的邻国哈萨克斯坦。哈萨克斯坦位于中亚地区,领土面积跟印度差不多,超过了272万平方公里,但是人口却和印度相距甚远。在面积差不多的情况下,印度有13亿人,而哈萨克斯坦仅仅只有1000多万,是印度的130分之一,还不如中国一个大市的人口数量多。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哈萨克斯坦人口这么地少呢?
除了这三点外,在苏联时期,哈萨克斯坦还是作为罪犯的流放地和和试验场地,由此可见当初这里的条件有多么地恶劣,人口少想想也是必然的。不过人少也有一个好处,哈萨克斯坦借助有优势的石油资源,让国家的经济稳步上升,目前的人均GDP指数已经俄罗斯和比我们国家还要高,在原先的苏联国家里头,算得上最富有得了,如果同样的GDP总量换成印度的人口,估计就没那么乐观了。不知道大家对此现象,又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独特见解。
2. 2017年GDP增速超预期是因为什么
国家统计局公来布数据显示,初源步核算,2017年国内生产总值82712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9%。对此,专家表示,2017年GDP增速完全超出年初各研究机构的预测,可以说稳中向好、好于预期,是2017年世界经济发展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谈到2017年中国经济为什么能够有6.9%增速的好成绩时,专家表示,“主动作为”是2017年中国经济实现稳中向好、好于预期的主要因素。从政策规划制定、落实到市场主体发挥活力,从中央到地方、到各经济主体,全社会秉持“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精神,主动作为,全方位系统性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实现了2017年经济好成绩。
3. 哈萨克斯坦的经济
哈萨克斯坦经济以石油、天然气、采矿、煤炭和农牧业为主,加工工业和轻工业相对落后。哈萨克斯坦工业基础极为薄弱,发展缓慢。大部分日用消费品依靠进口。哈萨克斯坦独立后实施经济改革,分阶段推行市场经济和私有化。
由于受前苏联影响,哈萨克在独立后才推行市场经济和私有化。截至2002年12月、哈萨克的国内生产总值为37472亿坚戈;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则为252677坚戈。
金融危机爆发后,哈经济增长速度骤减。2008年GDP增幅降至3.2%。2009年上半年GDP为负增长,但进入下半年经济滑坡势头基本得到扼制,全年GDP维持1.2%的增长。2010年至2012年,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国际市场需求恢复以及能源和金属等国际价格稳定,哈经济开始强劲反弹,出口开始增长。此外,主要贸易伙伴国的经济恢复、需求增长一定程度上也促进哈商品出口。关税同盟的深入发展,对哈贸易增长亦有一定贡献。
美联储本月可能加息的会议还开,新兴市场货币哈萨克斯坦坚戈已经撑不住了。自三个月前哈萨克斯坦允许汇率自由浮动以来,坚戈贬值将近40%。面对恶性通胀,昨日哈萨克斯坦宣布发行面值2万坚戈的纸币,是此前纸币最高面值的两倍。
昨晚哈萨克斯坦央行发布了2万面值坚戈的纸币,称自次日、12月1日起成为合法纸币。在此之前,哈萨克斯坦纸币的最高面值为1万坚戈,而一张1万坚戈的纸币按目前汇率仅可兑换到33美元。去年8月20日,哈萨克斯坦宣布从当天起取消汇率波动区间限制,实行浮动汇率,当日坚戈对美元汇率暴跌30%,次日又猛跌23%。在放弃汇率管制前一日,坚戈兑美元为188,截至昨日坚戈累计贬值超过50%。
今年8月20日,哈萨克斯坦宣布从当天起取消汇率波动区间限制,实行浮动汇率,当日坚戈对美元汇率暴跌30%,次日又猛跌23%。坚戈对美元汇率跌至377.6:1的创纪录低位,当日跌去4.6%,为去年8月哈萨克斯坦取消汇率限制以来的第六大单日跌幅。累计暴跌120%左右。 2012年外贸总额为1368亿美元,增长9.8%;其中出口923亿美元,增长5.3%,进口445亿美元,增长20.2%。贸易顺差478亿美元。
哈同期与关税同盟成员国俄罗斯、白俄罗斯双边贸易俄为246.26亿美元,同比增长6.9%。进口对象国前三位分别是:俄罗斯(38.4%)、中国(16.8%)和乌克兰(6.6%)。
从商品结构上看,主要出口商品:矿产品占75%(包括石油及石油产品),金属及其制品占13.1%,化学制品塑料和橡胶占4.2%,动植物产品和成品粮占3.4%,机械、设备、交通工具、仪器和仪表占1.4%,其他占2.9%。主要进口商品:机械、设备、交通工具、仪器和仪表占40%,化工产品(包括橡胶和塑料)占12.9%,矿产品占12.7%,金属及其制品占12.3%,动植物产品和成品粮占9.5%,其他占12.2%。
4. 黑龙江省gdp比2017下降了好像哈尔滨市gdp比2017下降了,为什么东三省负增长
从个人角度来讲:“投资不过山海关”,这句话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对的。“朝中有人好办事”。权钱交易还是很普遍的现象。这样很难有一种好的营商环境。即使政府政策好,也会让有实力、有关系的人利用。再者。关于GDP这样的数据准确率是不是很高还待考虑。如果统计各省GNP。那东三省可能就不会那么低了。因为东北对人才重视度还是不够。本地毕业大学生都觉得外省更好发展。外省毕业生普遍不会认为东北的发展前景会好,稍有点闯荡精神都去外地发展。然后,老龄化还是比较严重。还有好多好多历史问题都造成现在的状况。但是,以后一定会越来越好。无论身处哪里。大趋势不是自己不努力的客观因素。
5. 哈萨克斯坦将确保到2025年GDP年均增速超5%,实现几率有多高
由于受到疫情影响,所以这个目标还是比较难实现的。哈萨克斯坦总统在出席代表大会的时候表示,哈萨克斯坦将继续实行原定的经济计划,保证到2025年的时候,该国的GDP增速可以达到5%。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表示,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全球多个经济体已经陷入到了某种程度的衰退了,而哈萨克斯坦也不能幸免,今年哈萨克斯坦的经济依然面临着较大的下滑压力,但危机也会促进我们自身的改革,希望哈萨克斯坦能够在这个期间,完成政府的改革转型,为经济发展提供助力。
未来哈萨克斯坦还将加大工业化方面的投入,为企业经营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同时政府将明确,任何妨碍企业正常经营的行为和举动,都属于违法犯罪行为,警察将对这类事件介入调查。
6. 2017年GDP为何能实现6.9%的增长
据报道,201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突破82万亿元,同比增长6.9%,实现2011年以来的首次增长提速。
5年来,中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国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超过11%,科技进步贡献率从52.2%提高到57.5%。“互联网+”与实体经济加快融合发展,共享经济、移动支付、基因检测等新业态走在世界前列。据有关机构估算,新动能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
希望2018年中国的GDP可以创造更多的奇迹!
7. 中国2017年gdp增长为什么下降0.2
1.政经结合及官员无风险操作国家投资是GDP增长的绝对力量中国经济发展是由政经结合,经行政首长谋划的,结合政治任务,以政治前程为激励力的官场商场结合的投资型增长经济。在执行层面,由政体辖区内的官员发令,形成了人财物层层响应的规模、复制、官商一体的项目开发型,以公共消费为切入点快速走向国际标准的裙带关系经济。其表现为粗放型的投入性的大消耗的低起点上的规模迅猛扩张,还没有顾及社会效率和利润,尚未完全认识到更没有做到生产为消费服务。相反,生产劳动束缚人的自由,迫于生计或追求升官发财梦而努力读书拚命劳动,为生产而生产为学历而读书。国家力量是任何个人或组织不能相提并论的,政治业绩与经济收益兼得之激励力是任何行业都无可比拟的。经济由政府官员控制,具有政治色彩;升官发财需要大搞项目,搞获取回扣旱涝保收项目,搞那些规模大、价格可随意拔高的公款公共消费项目。搞项目由政府出面银行出资且官员无风险操作是市场经济中绝无仅有的,加之成本、回扣和造价失控,政治业绩和经济回报必然双双丰收,从而大开发大投资之势自然不可当。当升官发财成了人生最大追求的时候,在政治前程离不开项目经济的情况下,以社会基础建设和公共、官商等的高消费为基本内容的GDP增长就是绝对的结果。因而说,政经结合及官员无风险操作国家投资是GDP增长的绝对力量。这是突破常规经济律建设中国特色道路的创举。2.复制先进的科学技术、学习市场经济的管理方法和融入世界、引进外资是GDP增长的高平台新起点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下,通过购买世界先进的生产线,然后模仿制造、改进工艺并学习配套的市场经济管理方法等,所造就的现代化生产水平和规模是GDP增长的高新基础。生物科技引入农业使粮棉畜牧林产量翻番增长,不仅解决了衣食温饱问题降低成了生活品产出成本,而且留给发展城市和交通道路、房地产的用地大幅增多。中国开放早期就强调引进外资,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积极融入世界市场,同国际接轨。这在经贸和资金及其运作上,在经济管理体制上形成了GDP增长软设施。如此十几年下来,很快就缩短了与先进国家的距离,同时通过科教兴国培植民族创新能力以赶超世界水平。这是走捷径实现经济腾飞的英明之举。3.农民及廉价民工等绝对多数人的勤俭节约和国家资源存量变现、高物价是GDP增长的实质所在农民和广大低薪劳动者节衣缩食支持了大出口大加工赚外汇,从而储蓄了劳动成果积累了资本,支持了货币信贷过多、外贸顺差过多和公共设施建设。这样就填充了GDP总量猛增的空虚。同时,十多亿人的勤俭节约支持一、二亿人的共产主义生活,必然出现古今中外绝无仅有的城市亮丽门面效应。存量变现和高物价意味着物资总量未变,以货币标记的GDP和财税帐面却平地起大厦。物资采购、项目发包中的回扣交易使价格大幅度增长,货币贬值;行业垄断收入和房地产等的高物价形成充货膨胀。此二者造成货币标记的GDP高增长,货币需求和发行量不断增加。4.汽车住房带动的路桥建设和造城运动所形成的公共规模消费是GDP进入高速增长的新龙头力量衣食经济反映在恩格尔系数上,是温饱先行经济。由于其规模小,占用资金量不多,基本上属改革开放早期目标和私营经济活动范围,是中国改革开放前十年GDP增长的龙头力量。改革开放的后十年阶,住行经济由于级差大规模大投入大,可以说是豪华型经济。房地产由国家控制,汽车则属大企业,养车费用高昂,路桥建设涉及到地产。在这种背景下,政府大幅度介入使得官场与商场结合,大手笔项目规划经济推动GDP空前高涨。加之低利率房贷车贷政策形成的高超消费,吸入高收入人士和年青一代涌入高消费群,成功地刺激了内需,使GDP高增长有了着落点。
8. 影响2017年经济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影响我国经济政策的因素:
一、长期因素,中国经济已经出现了周期性下行,从高位向中位下行似乎是一种趋势。
1、总量方面,经济增长将从高速向中速转换。
2、在结构方面,中国再想像过去一样靠高投资带动经济增长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我国的投资规模已经50万亿了,63.6万亿GDP中有如此大的投资规模,再扩大投资规模将受到空间限制。还有产业结构调整,我国制造业规模发展得过大,再继续刺激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增长,也受到国际市场和国内需求不足的强烈约束。由于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长期过剩,新兴产业成长缓慢,结构调整将面临剧烈阵痛。
在调整过程中,传统产业首先要淘汰或转移,这会使一部分人的利益受损,而另外一部分人通过创新将会获益,这种博弈跟过去30多年以来不一样,过去是各个行业都在扩张做大,大家都能赚钱,差距不过是你赚得多、他赚得少而已。
现在,结构调整到了传统产业被淘汰转移,会使一部分人丧失就业岗位而利益受损;新兴产业成长上升,又使一部分人从发展创新中受益,但由于新兴产业成长是慢变量,获益必须经历一个过程。因此,本阶段产业转型中,新兴产业的成长和扩张,必然要以一部分传统产业淘汰为代价,比如网络销售(O2O)给传统商业带来极大的冲击。
二、消费增长缓慢。
我国需求结构转换已经爆出好消息,消费占GDP的比重有了微弱上升,投资的比重下降了。但是,与同等发展水平国家相比,我国的投资占GDP比重依然太高,居民消费占GDP比重太低。当前我国遇到一个最大的问题是在压缩“三公”消费之后,私人消费没有及时补上,造成总消费增长缓慢。压缩“三公”消费,把以往豪华的、奢侈的、超常规的GDP挤掉,使膨胀的消费消了肿。
但消肿以后,私人消费增长填补不了公共消费减少的那一块,所以总消费“池”的水没增加多少。当前和今后,我国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投资能不能再增长,而是消费在需求结构转换中不能实现正常上升。
居民消费倾向低影响消费。2014年第四季度央行对50个城市的两万居民问卷结果显示,81.3%居民愿意多投资多储蓄,仅有18.7%的居民倾向更多消费。这么多人愿意多储蓄,消费增长能加快吗?储蓄等于什么?储蓄长期等于投资,投资等于产能,产能等于国内消费加出口,当国内消费不足、出口乏力时,我国将面临严重产能过剩压力。居民消费不足,消费动力不强,关键是我们的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还有社会保障水平太低。我国城乡居民现在面临的问题,一是没钱不能消费,二是有钱不敢消费,关键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滞后。
实际上,引起中国消费动力不足的关键是,有40%的中低收入阶层的人,没有解决消费动力问题。我国40%的中低收入阶层,除了日常消费外,一生只能干四件大事,买房子或建房子,结婚生子,子女教育,看病养老。如果这些人收入水平不提高,后顾之忧解决不了,消费正常增长将是不可能的。
我国的GDP绝对不能与美国以及发达国家比,其原因:
1、在GDP中我国的投资比重过高,西方国家是消费比重高,GDP中消费比重越高与居民福利距离就越近。因为,消费特别是家庭消费,本身就是居民的直接福利。
2、我国的GDP质量差,发达经济体盖栋房子一百年不拆,我们盖一个房子几十年就拆了;建一座桥一百年不拆,我们有的不到两年就塌了。
3、我国投资中还有许多“高大上”建设,跟居民特别是低收入人群福利太遥远,大广场、现代化剧院、豪华政府大楼、摩天大厦、各种现代化会议中心等,给低收入人群带来的福利是非常少的 。
所以长期高投资并不能将中国带向发达的高收入国家行列,必须提高消费在GDP中的比重。当前我国消费和储蓄比,储蓄永远快于消费。过去14年中国总消费增加了5.7倍多,储蓄增加了8.2倍。消费慢于储蓄,最后结果只能是储蓄支撑投资加快增长,投资加快增长加剧产能过剩矛盾。
三、落后产能淘汰后,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成长缓慢,导致经济增长乏力。
从生产投资看,当传统的产业被淘汰或转移之后,新兴产业成长缓慢,传统产业改造滞后,导致经济增长率下滑。落后产能是污染、坏的GDP,当这些坏的GDP被淘汰后,绿色的、好的GDP没上来,最后经济增长必然要下滑。因为落后产能淘汰是快变量,产业升级改造和新兴产业成长是慢变量,快慢之间必有一段空档期,在空档期缺乏接续产业条件下,经济增长是不会太快的 。
四、房地产。
房地产市场可能不会出现明显抬头倾向,一、二线城市可能趋稳,三、四线城市还会延续微弱下行,全国总体趋稳,既不会出现大幅度上升,也不会出现大幅度滑坡。但是,房地产和制造业投资一般要占我国总投资的55%以上,制造业不景气,房地产不回升,总投资也难以有起色,这将直接影响今年经济增长。
9. 请问哈萨克斯坦目前的经济状况
根据哈萨克斯坦国家统计署2010年2月16日公布的数据,2009年哈萨克斯坦国内生产总值比年实际增长1.2%。
分季度来看,一季度下降2.2%,二季度下降2.6%,上半年下降2.4%(初值下降2.3%);三季度增长0.3%(初值为下降2.0%),前三季度下降1.5%(初值下降2.2%);四季度增长9.3%。
初步统计,全年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为158877.822亿坚戈,同比名义下降1.0%;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实际增长1.2%,比前三季度提高2.7个百分点。
GDP结构中,商品生产占43.8%,其中第一产业占6.3%,第二产业占37.5%,服务占54.8%。
在第二产业中,采矿业占GDP的比重为16.5%,制造业占11.0%,电力、燃气及水供应业占1.9%,建筑业占8.1%。
按照哈萨克斯坦央行发布的坚戈兑美元年平均汇率147.50计算,2009年哈萨克斯坦国内生产总值为1077.14亿美元,比2008年的1334.41亿美元下降19.3%。
按照统计署公布的人口统计,哈萨克斯坦2009年12月31日时的人口总数为1599.95万人,按此计算,2009年哈萨克斯坦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6732美元。
全年哈萨克斯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7.3%,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22.0%,农产品价格指数同比上涨3.1%,建筑价格指数同比上涨5.8%,商品批发价格指数同比上涨0.4%。
全年对外贸易总额716.04亿美元,同比下降34.4%。
其中,出口431.96亿美元,同比下降39.3%;进口284.09亿美元,同比下降25%;全年顺差147.87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