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江苏常州;镇江;和南京哪个经济最发达哪个综合实力强
怎么排都是镇江最末啦。南京市是省会,区位交通各方面都有优势,自然是南京要强啦,但比起常州,南京的优势很微末。
沾了省会的光。
❷ 江苏常州和镇江哪个经济发达
2010年上半年江苏省各市gdp排名
1
苏州市
4200.08
14%
2
无锡市
2670.23
14%
3
南京市
2443.27
14.2%
4
南通市
1650.1514%
5
常州市
1422.26
14%
6
徐州市
1395.24
15.2%
7
盐城市
1066.11
15%
8
扬州专市
1000.07
14.5%
9
泰州市
970.31
14.6%
10
镇江属市
930.12
15.2%
11
淮安市
610.17
15%
12
连云港
540.23
16.1%
13
宿迁市
460.93
15.0
这是简单的一个排名。
镇江的话虽然地处苏南但是经济上不算十分发达,和扬州差不多。南通现在发展非常快。
❸ 常州经济在江苏排名第几常州有那些文化历史典故
楼上的看清楚,红梅绝对不在无锡。
常州第四-第五,无锡第二到第三。
常州中版华曙猿发祥地、龙城得名权是因为常州人萧衍(502——549年)由于六龙降临而代南齐称帝,所以把故乡常州称为“龙城”。
风景区:天目湖、恐龙园、天宁寺、天宁宝塔、红梅公园。
❹ 江苏常州和镇江哪个经济发达
苏锡常的工业底子厚,南通只是发展速度快,南通在往前房展,苏州无锡更是再往前发展,落后了人家太多,所以发展速度才会快!
中国经济每年增速那么快,日本英国之类的增速明显慢,你能说中国过几年就要超过英美日吗?人家英法德等老牌国家,殖民扩张时积累的那么多的财富,就算真死了,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这句话用来形容常州镇江还真行,有人说常州镇江垃圾了,我想说,常州等地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之一,谁说常州镇江现在不再发展???常州镇江的发展速度只是相对于苏州无锡来说较慢而已。找这个势头下去,南通超过常州,也是要一点时间的,更别说超过苏锡了。
另一个必须考虑的东西就是,苏州和无锡的下辖县级市,苏州下辖常熟太仓张家港吴江昆山五个县级市,无锡下辖宜兴江阴两个,你再去翻翻全国十强县级市里,苏州无锡占了几个,我认为经济发展,这个也要考虑进去。
楼主所说的问题,常州的经济要强于镇江,但是你说镇江烂,只是和苏锡常相比而言,他的经济实力依然强大。他的经济实力,不是苏北城市能比的。
江苏的经济带,准确的划分,应该为苏南四市加省会(苏南经济带),苏中三市(扬州泰州南通),苏北地区。
❺ 常州在江苏来说,综合实力排第几经济实力呢常州有什么强项
南通赶不上常州 还早了! 常州综合实力在江苏排个第四差不多了版 经济实力也在四权五的样子! 常州的强项轻重工业都有! 轻工业体现的布料衣服裤子的生产上 代表就是黑牡丹!
重工业比如常林 戚墅堰机车厂等等 LZ去网上翻翻早安江苏 在十一前每天一集 介绍江苏每个城市! 我看全的
❻ 常州经济在全国排名多少
1、上海市 13698亿元 增9.7% (沪)
2、北京市 10488亿元 增长9% (京)
3、广州市 8215亿元 增12.3% (广东1)
4、深圳市 7806亿元 增12.1% (广东2)
5、苏州市 6701亿元 增长13% (江苏1)
6、天津市 6354亿元 增16.5% (津)
7、重庆市 5096亿元 增14.3% (渝)
8、杭州市 4781亿元 增11% (浙江1)
9、青岛市 4409亿元 (山东1)
10、无锡市 4400亿元 (江苏2)
11、佛山市 4300亿元 15.4% (广东3)
12、宁波市 3964亿元 10.1% (浙江2)
13、武汉市 3960亿元 15.1% (湖北1)
14、成都市 3901亿元 12.1% (四川1)
15、大连市 3858.2亿元 增16.5%(辽宁1)
16、沈阳市 3855亿元 (辽宁2)
17、南京市 3775亿元 增12.1% (江苏3)
18、东莞市 3710亿元 (广东4)
19、唐山市 3560亿元 增13% (河北1)
20、烟台市 3460亿元 (山东2)
21、济南市 3017亿元 同比增13%(山东3)
22、郑州市 3002亿 同比增12.5% (河南1)
23、长沙市 3000亿元 同比增15%(湖南1)
24、哈尔滨市 2800亿元 增长13.2%(黑龙江1)
25、石家庄市 2770亿元 同比增11%(河北2)
26、泉州市 2700 同比增14% (福建1)
27、长春市 2588亿元 (吉林1)
28、南通市 2550亿元 (江苏4)
29、潍坊市 2500亿元 (山东4)
30、温州市 2430亿元 8% (浙江3)
31、淄博市 2300亿元 (山东5)
32、福州市 2296亿元 同比增13.1% (福建2)
33、绍兴市 2223亿元 (浙江4)
34、大庆市 2220亿元 (黑龙江2)
35、常州市 2200亿元 (江苏5)
❼ 江苏镇江和常州,徐州,南京,南通还有扬州哪个经济最发达镇江在江苏经济发达吗在苏南和苏北!
2010年上半年江复苏省各市GDP排名
1苏州市4200.0814%
2无锡市制2670.2314%
3南京市2443.2714.2%
4南通市1650.1514%
5常州市1422.2614%
6徐州市1395.2415.2%
7盐城市1066.1115%
8扬州市1000.0714.5%
9泰州市970.3114.6%
10镇江市930.1215.2%
11淮安市610.1715%
12连云港540.2316.1%
13宿迁市460.9315.0
这是简单的一个排名。
镇江的话虽然地处苏南但是经济上不算十分发达,和扬州差不多。南通现在发展非常快。
❽ 常州在全国的经济排行
05年的gdp排名
38常州市:1101+15.5% 苏
2006年全国各城市GDP排名
1上海市:7450+13.6% 沪
2北京市:4283+13.2% 京
3广州市:4116+15.0% 粤
4苏州市:3450+17.6% 苏
5深圳市:3423+17.3% 粤
6天津市:2932+15.7% 津
7重庆市:2665+12.2% 渝
8杭州市:2515+15.0% 浙
9无锡市:2350+17.4% 苏
10成都市:2186+13.6% 川
11青岛市:2164+16.8% 鲁
12宁波市:2158+15.5% 浙
13大连市:1962+16.2% 辽
14武汉市:1956+14.5% 鄂
15南京市:1910+17.3% 苏
16沈阳市:1896+15.5% 辽
17哈尔滨:1681+14.7% 黑
18佛山市:+16.3% 粤
19烟台市:1643+18.5% 鲁
20石家庄:1633+14.1% 冀
21济南市:1619+15.3% 鲁
22唐山市:1606+14.8% 冀
23泉州市:1603+14.2% 闽
24福州市:1548+13.0% 闽
25长春市:1535+13.5% 吉
26温州市:1403+14.1% 浙
27郑州市:1375+15.5% 豫
28绍兴市:1314+15.3% 浙
29潍坊市:1246+16.9% 鲁
30大庆市:1240+10.2% 黑
31淄博市:1231+17.0% 鲁
32南通市:1220+15.6% 苏
33台州市:1174+13.6% 浙
34东莞市:1155+19.6% 粤
35长沙市:1108+14.8% 湘
36保定市:1107+14.0% 冀
37济宁市:1102+ 鲁
38常州市:1101+15.5% 苏
另外,常州在长三角的表现
从市统计局获悉,2006年,我市国民经济延续了“十五”以来快速稳健的良性发展走势,市场化和外向化程度进一步提高,运行质量得到显著改善,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长速度创近年来新高,部分指标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进出口总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在长三角地区的排位明显前移。现根据收集整理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对我市在16城市中所处位置的变动情况作一简要分析。
——经济总量 分区域看,江苏8市实现GDP1.7万亿元,浙江7市完成GDP1.2万亿元,上海实现GDP1.0万亿元,占长三角地区经济总量的比重分别达43.9%、30.1%和26.0%;分城市看,以上海为中心形成四个经济实力层次,第一层次是上海,GDP已突破万亿元;第二层次是GDP在2000至5000亿元的苏州、杭州、无锡、宁波、南京,其中苏州已逼近5000亿大关;第三层次是GDP在1000至2000亿元之间的南通、绍兴、常州、台州、嘉兴、扬州、镇江和泰州8市,其中扬州、镇江、泰州三市首次突破千亿元关口;第四层次是GDP低于1000亿元的湖州和舟山。从排位情况看,我市经济总量继续在长三角列第9位,与第8位绍兴的差距由2005年138.3亿元缩小到118.2亿元,与第10位台州的差距由2005年54.8亿元扩大到92.5亿元。
——经济发展速度 2006年,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稳步向好,增长速度有所加快,全国按可比价计算墓?谏??苤翟龀に俣却?0.7%,江苏、浙江两省经济发展速度分别达到14.9%和13.6%,上海经济增长速度达到12%。与此相对应,长三角16城市的经济增长率均保持了二位数增长,其中江苏8市增长幅度相对均衡,最高的南通为15.7%,在长三角列第2位,最低的南京也达到15.1%,在长三角列第9位;浙江各市增幅差距相对较大,最高的舟山市增长17.5%,增幅跃升至16市之首,最低的绍兴增速为13.2%,与舟山的落差达到4.3个百分点。我市地区生产总值增幅在长三角16城市中列第5位,与上年相比后移1位。
——地方财政实力 2006年,长三角16城市共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759亿元,比上年增长17.8%。从总量看,基本呈三个层次分布,第一层次为千亿元级的上海,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600.4亿元;第二层次为百亿元级的6个城市,依次是苏州(400.2亿元)、杭州(301.4亿元)、宁波(257.4亿元)、南京(246.4亿元)、无锡(220.9亿元)和我市;第三层次是百亿元之下的9个城市。从增速看,浙江7市地方一般预算收入总体上呈现加快发展的态势,除湖州外其余6市增幅均较2005年有所上升,其中舟山提高的幅度最大,达到7.5个百分点;江苏8市除南通、扬州和镇江外,其余各市增幅均低于2005年,并且增长最快的南通仅比上年高出1.8个百分点。我市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18.9亿元,比上年增长25.2%,低于全省平均增速0.1个百分点,高于长三角平均增速7.4个百分点,在长三角16城市中总量列第7位,增速列第8位。
——工业经济规模 长三角地区16城市对工业经济的依赖度较高,工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均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2006年,长三角16城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2.8%,其中江苏8市、浙江7市和上海分别实现产值3.9万亿元、2.3万亿元和1.8万亿元,依次比上年增长26.1%、24.4%和14.7%,占长三角工业总量的比重分别达48.2%、29.0%和22.8%。从总量看,上海以逼近2万亿元的产值独占鳌头,苏州紧随其后,成为第2个产值突破万亿的城市,第3至第5位分别是无锡(7124.6亿元)、杭州(6839.9亿元)和宁波(5974.3亿元)。从增速看,除上海、南京外其余各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幅均超过20%,其中泰州、南通增速高达35.4%和35.1%,分列长三角第1和第2位。我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293.9亿元,比上年增长31.5%,在16城市中绝对量仍居第8位,但增幅排名由2005年的第10位跃升至第3位。
——固定资产投资 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措施的逐步到位,长三角地区大部分城市投资增速呈回落态势。2006年,长三角16城市共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1.9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增幅较2005年回落4.6个百分点。我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951.6亿元,比上年增长23.6%,在长三角16市中总量列第8位,增速列第6位。各城市中,投资总量列前5位的分别是上海(3925.1亿元)、苏州(2107.0亿元)、南京(1613.6亿元)、宁波(1501.9亿元)和无锡(1474.9亿元),增幅列前5位的分别是舟山(35.9%)、泰州(32.1%)、扬州(30.1%)、南通(28.7%)和镇江(23.8%)。与上年相比,增幅回落最快的是宁波,回落了12.7个百分点,其次是无锡,回落了9.4个百分点。
——消费品市场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稳步提高、消费需求的不断上升,带动了消费品市场发展稳中趋旺。2006年,长三角16城市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5%。各城市中,上海社会消费品零售额首次突破3000亿元,达到3360.4亿元,在长三角消费市场中所占份额高达27.2%;继南京之后,去年杭州、苏州两市零售额也双双超过千亿大关,三市分别达1166.9亿元、1112.4亿元和1055.4亿元,排名第2至第4位。从增速看,16城市消费市场发展较为均衡,多数城市增速在16%以上,零售额增长最快的是苏州,增幅达到16.6%,增速最慢的上海也达到13.0%。我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15.8亿元,比上年增长16.2%,总量在长三角16城市中排名第8位,增速列第4位,位次与上年相同。
——进出口贸易 2006年,长三角地区进出口贸易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16个城市共完成进出口总额5839.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4.4%,其中出口3553.7亿美元,增长28.8%。上海和苏州进出口总额均超过千亿美元,其中上海市完成进出口总额2274.9亿美元,与江苏8市之和仅相差489亿美元,是浙江7市之和的近3倍。我市进出口贸易总量和增幅在长三角16市中仍处于中下游水平,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104.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3%,总量居长三角第9位,增速居第10位,分别比上年前移1位和2位;其中出口78.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8.8%,总量居第9位,增速居第12位,比上年前移1个位次。
——实际到帐外资 2006年长三角16城市注册外资实际到帐 总额为315.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9.8%。分地区看,江苏8市总量为163.5亿美元,占长三角利用外资总量的51.8%,比上年增长32.1%;浙江7市总量为81亿美元,占长三角利用外资总量的25.6%,比上年增长13.9%;上海市实际到帐外资为71.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8%。由此可以看出,江苏利用外资增幅远高于上海和浙江,其中苏州到帐外资61.1亿美元,仅次于上海,占长三角到帐外资总量的比重达19.3%。我市全年实际到帐外资12.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1.1%,总量居长三角地区第8位,比上年前移了1位,增幅居16城市之首,比上年前移2位。16城市中利用外资总量居前五位的城市依次是上海、苏州、无锡(27.5亿美元)、南通(25.8亿美元)和宁波(24.3亿美元);增幅居前五位的城市是常州、南通(68.1%)、舟山(60.4%)、扬州(44.7%)和泰州(44.2%)。
——城市居民收入 随着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全面小康建设的扎实推进,长三角地区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从总量看,上海市居民人均收入首次突破2万元,达到20668元,继续领跑长三角地区;浙江7市居民平均收入18606元,江苏8市居民收入水平总体不及上海和浙江,平均收入为15610元。从增幅看,长三角16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0%,其中江苏8市平均增长14.4%,增幅虽比上年回落0.8个百分点,但仍高出上海、浙江3.6个和2.4个百分点。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649元,比上年增长14.1%,收入水平继续列第12位,比16城市收入平均水平低了588元,仅高于南通、镇江、扬州和泰州,增幅列第4位,比上年前移4位,低于南京(16.9%)、镇江(15.3%)和杭州(14.6%)。
❾ 常州在江苏来说,综合实力排第几经济实力呢常州有什么强项
以前前面是南京,苏州,无锡。现在和南通差不多,南通有赶超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