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厦门人均gdp是中国第几啊
第五左右应该是有的。
厦门经济总量比较小,是副省级城市里面最少的。
可是厦门的人口也是很少的,所以人均还是蛮高的。
厦门就是太袖珍了。总的来说还是很不错的。
『贰』 新中国取得的成就
1、政治方面的成就:
港澳回归,一雪百年耻辱;一带一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亚洲投行,由中国主导,打破日本美国控制的亚洲开发银行对亚洲基建方面的垄断;杭州G20峰会,促进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一票否决。
2、经济方面的成就
中国GDP超10万亿美元,是世界上10万亿俱乐部成员,是日本GDP的2倍。高铁2万公里,占世界6成。钢铁产量,世界16亿吨,中国占8亿吨;中国高速公路12万公里,占世界的52%,力压美国占世界第一;有六个世界之最的港珠澳跨海大桥。
3、科技方面的成就
中国天眼,世界最大的望远镜;北斗卫星,世界排名第二位;神舟飞船,载人航天;我国是世界第三个把飞行员送入太空的国家;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太空进行试验;神威·太湖之光计算机,计算能力世界第一。
4、体育方面的成就
成功举办北京奥运;男足曾实现历史性突破,闯入2002年韩/日世界杯赛;跳水从梦之队时代到里约奥运会中国队的金牌第一的超级梦之队;中国横扫世界乒坛;中国女排东山再起,两夺世界冠军,更夺得了里约奥运会金牌。
5、军事方面的成就
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航母服役;四代重歼,世界第二个能造四代重型歼击机的国家;双体穿浪导弹艇,世界上第一种双体穿浪军用船只;机动登陆平台舰,世界上只有美国和中国有的半潜式运输舰;蛟龙600,世界最大的水陆两用飞机。
(2)厦门人均gdp2013扩展阅读:
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1、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三座大山统治,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了国家的主人。中国的历史进入一个新纪元。
2、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开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3、占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的大国,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叁』 上海适合居住吗
上海宜居保障力与纽约、伦敦、巴黎、东京存在一定差距,但上海宜居保障力增长速度快于对标全球城市,具有较强发展潜力;基于未来没有情景变化的假定前提下,上海宜居保障力不断接近四大全球城市。但是,上海作为新经济体向发达经济体过度过程中,可能出现重大情景变化(如,休闲旅游度假需要的不断增加;创新创业对经济驱动与产业附加值递增的力量日益加大;随着经济发展、收入增加、流动人口增加,上海会出现犯罪率由低到高的现象;上海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提高;世界正在从物质文明走向生态文明;国际通行规则要求上海制度国际化;上海将形成多中心城市;上海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的必然趋势;应对气候变化的弹性城市建设的必然性;上海巨大的人口规模形成交通拥挤压力提出了对建设产城融合的紧凑性城市的迫切需要,原有发展进程可能被打破。那么,上海建设全球城市的宜居保障力发展对策。
首先,建设全球城市平台,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全球城市。宜居经济发展保障力层面,虽然上海在利用外资总量和经济总量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但是人均GDP指标偏低,仅为纽约的1/10,缺乏经济实力的支撑。纽约是世界级的科技创新中心,处于世界产业链的高端。借鉴纽约的经验,上海应充分利用自由贸易区机遇加快经济体制改革,降低寻租成本,建设全球科学技术创新中心,提升个人与企业创业创新能力,抢占产业链高端,提高产品附加值,切实提高GDP总量与人均GDP水平,为上海提升全球城市宜居保障力提供经济支撑。
2050年,上海城市人口将进一步提高,亟需解决住房需求,需要通过更新现有城市建成区,实现特定区域高密度住宅改造以容纳未来的人口增长。为解决交通瓶颈问题,节约居民工作的通勤时间,住房与工作空间毗邻建设,做到产城融合发展,建设满足居民综合性需要、生活与工作空间紧凑型的宜居社区。同时,应对上海人口老龄化趋势,未来住房供给应关注居民对不同类型住房的需求。
最后,引导公众参与环境治理,促进可持续发展。在宜居环境资源保障力方面,上海是对标城市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存在较大追赶空间。①强化、细化法律体系,而且能够有效实施。个人、企业与机构对自身产生的负面环境效应行为承担法律责任,做到不能、不敢产生对环境有负面影响的行为。②强化行政管理、推动公众参。③引进生态税收提升环境质量,支持新能源项目建设,减少碳排放,提升空气质量;鼓励公共交通,实现交通节点便捷转换和无缝衔接;限制私人汽车的使用,提升公共交通使用效率,建设步行、自行车公共道路和街区。
『肆』 长沙市的人均gdp高还是厦门市的人均gdp高
长沙人均更高一些。
2013年,长沙人均GDP达1.65万美元。而厦门是人均生产总值(GDP) 76759.40元,折合12212.14美元。
『伍』 厦门的GDP是多少
2005年,厦门市实现生来产总值(GDP)自1029.55亿元,历史上首次突破千亿大关。同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403元,比上年增长13.6%,农民人均纯收入6230元,比上年增长10.3%,增幅均为“十五”期间的最高记录。昨日下午,厦门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市统计局局长陈金标在会上透露了上述消息。
陈金标介绍,2005年,厦门市经济发展正处于新一轮增长周期的上升期,全市经济总量持续扩大,在2005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厦门以最小生产总值(GDP)总量冲入前10位,综合竞争力排名全国第9位,比2004年排名前移4位。
据悉,厦门的GDP增长速度在省内九地市名列第一。以前,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厦门原来是唯一一个GDP没有上千亿元的,但去年成功实现了这一历史性突破。“十五”期间,厦门年平均增长达15.3%,经济增长速度是较快的,尤其是后三年平均增幅都在16%以上。2005年厦门市人均生产总值(常住人口)为45758元,比上年增长13.98%,人均生产总值超过5000美元,达5659美元。
『陆』 珠海与厦门的人均gdp多少
2010年厦门地区生产总值(GDP)2053.74亿元,全市户籍人口180.21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253元。GDP人均11万多、
2010年珠海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202.58亿元,全市户籍人口156.02万人,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382元.,GDP人均7.7万
『柒』 昆山和厦门的人均GDP那个多
人均GDP肯定还是昆山更多。
2016年,昆山常住人口约200万,当年GDP总值约3000亿元;
2016年 ,厦门常住人口约为回400万,当年答GDP总值约为3800亿元。对比一下结果就知道。
昆山是传统上的苏南经济重镇,轻工业发达,工厂很多,虽然城市规模赶不上二线城市厦门,但是经济上绝对是一个强项。而厦门作为经济特区,经济却过多依赖房地产、旅游业等产业,发展前景和后劲都明显不足。16年,厦门房地产在GDP生产总值中占到了25%,房价排名全国第5,可想而知。厦门是明显被高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