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2015年天津人均gdp是多少
天津市东丽区: 预计“十二五”末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45亿元,年均增长13.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1.6亿元,年均增长20.3%;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3235亿元,年均增长21.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859元,年均增长10%。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20%,全面完成节能减排任务。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激发发展活力,促进结构优化,三次产业结构为0.4:53.6:46
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39亿元,同比增长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2.5亿元,同比增长11%;固定资产投资1000亿元,同比增长1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916元,同比增长9%;全面完成节能减排任务。
② 为什么天津人均GDP全国最高,而房价要比很多城市低
房价是被炒高的,大财团亲睐北上广深,那儿位置好,名气大
③ 天津市宝坻区2012年的GDP,三产比例,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城镇人均消费性支出分别是多少啊
2012年:
GDP为380亿元,同比增长28.7%。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000元,同比增长12.8%。
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50元,同比增长12.1%。
区域财政收入78.1亿元,增长30%。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06亿元,增长34.7%。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22亿元,增长13.9%。
其他的找不到了。
④ 1986年中国各个省份的经济数据(至少有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的GDP,人均GDP)
人均GDP:
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北京 2,836.000
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天津 2,352.000
国内生产总值:人均:河北 782.000
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山西 890.000
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内蒙古 888.000
国内生产总值:人均:辽宁 1,633.000
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吉林 977.000
国内生产总值:人均:黑龙江 1,189.000
国内生产总值:人均:上海 4,008.000
国内生产总值:人均:江苏 1,193.000
国内生产总值:人均:浙江 1,237.000
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安徽 738.000
国内生产总值:人均:福建 809.000
国内生产总值:人均:江西 652.000
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山东 956.000
国内生产总值:人均:河南 635.000
国内生产总值:人均:湖北 882.000
国内生产总值:人均:湖南 703.000
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广东 1,164.000
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广西 525.000
国内生产总值:人均:海南
国内生产总值:人均:重庆 611.000
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四川 614.000
国内生产总值:人均:贵州 467.000
国内生产总值:人均:云南 529.000
国内生产总值:人均:西藏 842.000
国内生产总值:人均:陕西 688.000
国内生产总值:人均:甘肃 684.000
国内生产总值:人均:青海 916.000
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宁夏 823.000
国内生产总值:人均:新疆 924.000
GDP:十亿人民币
国内生产总值:支出法:北京 28.490
国内生产总值:支出法:天津 19.467
国内生产总值:支出法:河北 43.670
国内生产总值:支出法:山西 23.510
国内生产总值:支出法:内蒙古 18.160
国内生产总值:支出法:辽宁 60.530
国内生产总值:支出法:吉林 22.720
国内生产总值:支出法:黑龙江 40.080
国内生产总值:支出法:上海 49.083
国内生产总值:支出法:江苏 74.490
国内生产总值:支出法:浙江 50.010
国内生产总值:支出法:安徽 38.280
国内生产总值:支出法:福建 22.250
国内生产总值:支出法:江西 23.082
国内生产总值:支出法:河南 50.291
国内生产总值:支出法:湖北 45.428
国内生产总值:支出法:湖南 39.770
国内生产总值:支出法:广东 65.100
国内生产总值:支出法:广西 20.550
国内生产总值:支出法:海南 5.310
国内生产总值:支出法:重庆
国内生产总值:支出法:四川 45.820
国内生产总值:支出法:贵州 13.957
国内生产总值:支出法:云南 18.228
国内生产总值:支出法:西藏
国内生产总值:支出法:陕西 20.830
国内生产总值:支出法:甘肃 14.070
国内生产总值:支出法:青海 3.840
国内生产总值:支出法:宁夏 3.454
国内生产总值:支出法:新疆 12.904
⑤ 2015年天津各区的人均GDP求解!
现在数据还没出来,估计得1月底吧。预计增长在6.9%左右的样子。这个增长率不算低了、2015年中国人均GDP预测:2014年中国人均GDP46531元,世界排名仍然落后。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29686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0%。据陕西省统计局发布的“2015年1-6月各省生产总值”显示(记者致电其工作人员,称该数据来源为国家统计局),全国31省市的GDP之和达到323974.17亿元。
⑥ 2014年天津市人均gdp多少美元
天津2014年人均gdp约为17300美元。
⑦ 中国人均GDP排名
截止到2020年8月7日,中国人均GDP排名为第72位。
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990865亿元,比回上年增长6.1%。人均国答内生产总值70892元,比上年增长5.7%。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Real GDP per capita)是人们了解和把握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有效工具,即“人均GDP”,常作为发展经济学中衡量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标,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之一。
(7)天津2016年人均gdp扩展阅读: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总产出(GDP总额,即社会产品和服务的产出总额)/总人口
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核算期内(通常为一年)实现的生产总值与所属范围内的常住人口的比值(当前流动人口成为全国或地区经济贡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决不能忽视,故用户籍人口作为比较指标是不科学的)。
⑧ 天津去年的人均GDP是多少在城市中排名如何
2006年城市人均GDP排名
1 深圳(粤) 136071.3
2 大庆(黑) 89962.56
3 珠海(粤) 66550.61
4 玉溪(滇)内 56307.54
5 克拉玛依(新) 50857.54
6 盘锦容(辽) 46543.21
7 广州(粤) 38568.37
8 厦门(闽) 38566.86
9 杭州(浙) 38246.9
10 无锡(苏) 37959.06
11 惠州(粤) 37163.62
12 上海 36206.43
13 宁波(浙) 35446.47
14 太仓(苏) 34813.67
15 江门(粤) 34200.3
16 昆山(苏) 33748.03
17 佛山(粤) 33121.47
18 东莞(粤) 32278.75
19 石狮(闽) 31714.78
20 福州(闽) 31582.03
不好意思啊。没看到天津的。北京都没看到。。。只找到前20。
⑨ 在我国,人均GDP高达2万美元的城市有哪些
关于中国东市现在的国家经济实力越来越强盛造成的就是我们现在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我们所接触到的冬季,我们所消费西也越来越多,但是雨下来造成的就是我们更多资源的一个浪费,例如食物资源,还有各种汽车的污染也越来越重。所以在现在我们再大力的进行保护环境的措施,那么在我国现在内部人均GDP高达2万美元的城市有哪些?其中城市有以下几个。
最后就是南部城市广州也是一个非常强盛的的城市,因为作为南部城市的主要城市,承接着深圳和广东省全部的一个经济实力,同时深圳和广州两个城市一起共力前行,收益2万美元的GDP城市,还有深圳也是有的。
⑩ 黄河三角洲各项经济发展指标数据(人均GDP、专利授予量等)怎么查
五)按经济带划分 1.东部沿海地区: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大连、宁波、厦门、青岛、深圳(18个省、区、市)。 2.中部内陆地区: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9个省、区)。 3.西部边远地区: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9个省、区)。 (六)按行政区域划分: 1.华北地区: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5个省、市、区)。 2.东北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大连(4个省、市)。 3.华东地区: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宁波、夏门、青岛(10个省、市)。 4.中南地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深圳(7个省、市)。 5.西南地区: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5个省、市)。 6.西北地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5个省、区)。 三、适用范围 (一)国有资产年报数据,国有资产季度监测数据汇总、分析。 (二)清产核资数据汇总、分析。 (三)各省、区、市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根据国有资产年报数据测算评价指标标准值。 按行政区域划分: 1、华北地区: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5个省、区、市)。 2、东北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大连(4个省、市)。 3、华东地区: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宁波、厦门、青岛(10个省、市)。 4、中南地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深圳(7个省、区、市)。 5、西南地区: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5个省、区、市)。 6、西北地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厦、新疆(5个省、区)。 中国经济区域划分 1 三大地带 东部地带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等11个省市; 中部地带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等8省; 西部地带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广西、内蒙古等12个省、自治区。 2 八区域 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总面积79万平方公里,2001年总人口10696万。这一地区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结构相近,历史上相互联系比较紧密,目前,面临的共同问题多,如资源枯竭问题、产业结构升级换代问题等。 北部沿海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二市两省。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2001年总人口18127万。这一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科技教育文化事业发达,在对外开放中成绩显著。 东部沿海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一市两省。总面积21万平方公里,2001年总人口13582万。这一地区现代化起步早,历史上对外经济联系密切,在改革开放的许多领域先行一步,人力资本丰富,发展优势明显。 南部沿海地区,包括福建、广东、海南三省。总面积33万平方公里,2001年总人口12019万。这一地区面临港、澳、台,海外社会资源丰富,对外开放程度高。 黄河中游地区,包括陕西、山西、河南、内蒙三省一区。总面积160万平方公里,2001年总人口18863万。这一地区自然资源尤其是煤炭和天然气资源丰富,地处内陆,战略地位重要,对外开放不足,结构调整任务艰巨。 长江中游地区,包括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四省。总面积68万平方公里,2001年总人口23085万。这一地区农业生产条件优良,人口稠密,对外开放程度低,产业转型压力大。 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广西三省一市一区。总面积134万平方公里,2001年总人口24611万。这一地区地处偏远,土地贫瘠,贫困人口多,对南亚开放有着较好的条件。 大西北地区,包括甘肃、青海、宁夏、西藏、新疆两省三区。总面积398万平方公里,2001年总人口5800万。这一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地广人稀,市场狭小,向西开放有着一定的条件 鉴于目前关于中国区域的各种划分方法存在众多弊端,不便于深入分析地区差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的课题报告《中国(大陆)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特征分析》提出了划分中国(大陆)区域的一种新方法。这种方法把中国分为八大区域,即东北、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南部沿海、黄河中游、长江中游、西南和大西北地区。报告指出,各地区在地域范围、人口规模和富裕程度上存在较大差别。大西北地区地域最为宽阔,西南地区人口最为众多,东部沿海地区最为富庶。综合各特征,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实力、产业能力最强,市场前景最大,是中国21世纪最有活力的地区之一。 中国是一个大国,幅员广阔,陆上国土总面积960万平方千米,2001年,人口达12.8亿。由于历史和现实诸多方面的原因,中国各地区之间存在着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如2001年,上海市人均GDP高达37382元,而贵州省人均GDP只有2895元,两者相差10倍以上。因此,研究中国的区域问题,必须把中国分成若干不同的区域。 20世纪50年代,有关方面曾经将中国大陆分为沿海和内地;60年代,曾经将中国大陆分为一线、二线和三线地区。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区域经济研究的活跃和深化,人们提出了多种多样的划分方法。主要有: (1)三大地带。这一方法将中国划分为东、中、西三大地带,但不同的时期,每个地带覆盖的地域范围不同。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三大地带覆盖的地域范围逐渐被确定了下来。东部地带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等11个省市;中部地带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等8省;西部地带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广西、内蒙古等12个省、自治区。 (2)六大综合经济区。包括东北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东南沿海、西南地区、西北地区。 (3)七大经济区。包括东北、西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 (4)九大经济区。这里有两种划分方法。第一种划法包括东北地区、环渤海地区、黄河中游流域、长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中游地区、东南沿海地区、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等。第二种划法包括东北地区、北部沿海、北部内陆、东部沿海、东部内陆、中部内陆、南部沿海、西部内陆和西南内陆等。 (5)九个“大都市经济圈”。包括沈大(沈阳、大连)、京津冀(北京、天津、唐山、秦皇岛、石家庄)、济青(济南、青岛、烟台)、大上海(上海、苏州、无锡、常州、宁波、杭州)、珠江三角洲(广州、深圳、珠海、汕头)、吉黑(长春、哈尔滨)、湘鄂赣(武汉、长沙、南昌)、成渝(成都、重庆)等。 总的来看,目前中国区域的划分方法比较零乱。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官方比较接受的是“三大地带”的划分方法。 区域划分既要遵循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要方便区域发展问题的研究和区域政策的分析。借鉴国际经验,结合中国国情,我们认为,为适应区域研究和区域政策分析之需要,中国区域的划分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空间上相互毗邻;(2)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结构相近;(3)经济发展水平接近;(5)经济上相互联系密切或面临相似的发展问题;(5)社会结构相仿;(6)区块规模适度;(7)适当考虑历史延续性;(8)保持行政区划的完整型;(9)便于进行区域研究和区域政策分析。 对照以上原则,可以发现,前面提到的各种划分方法均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有的区块过大,不便于深入分析区域差别;有的没有保持行政区划的完整性,不便于搜集整理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数据;有的没有考虑历史延续性,提出的概念与常识不符;有的覆盖的区域不全,不是完整的区域划分。 根据以上原则,考虑到目前各种划法的种种弊端,我们将中国大陆划分为如下八大区域: (1)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总面积79万平方千米,2001年总人口10696万。这一地区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结构相近,历史上相互联系比较紧密,目前,面临的共同问题多,如资源枯竭问题、产业结构升级换代问题等。 (2)北部沿海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两市两省。总面积37万平方千米,2001年总人口18127万。这一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科技教育文化事业发达,在对外开放中成绩显著。 (3)东部沿海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一市两省。总面积21万平方千米,2001年总人口13582万。这一地区现代化起步早,历史上对外经济联系密切,在改革开放的许多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