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谁能讲讲人均gdp的意义,结合下面例子来讲,这样容易理解,超级外行,汗!
这一抄年中,卢森堡的物质生活水平强于美国..
什么叫物质生活水平?物质生活水平包括了这一年中你所有的收入以及支出.这一年卢森堡国民平均的收入和支出要高于美国,这就意味着这一年卢森堡的人民为生活比美国人民投入了更多的资源..
⑵ 我国人均GDP说明了什么
(回答这样的问题要首先从“人均GDP”这个词语上面解释。)
人均GDP是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以某地区一定时期国内生产总值(现价)除以同时期平均人口所得出的结果。
(既然是政治题,不可避免的要吧政治因素加入进去)
人均GDP,这一词在以前是没有出现过的。而现在出现了这一新词。可以说明一下几点
一、政府从以前的注重国家整体的发展过度到每一个国民的发展。也体现出了国家,政府和党对民计民生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二、逐渐与发达国家接轨。我国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并且初步的完成了小康生活的建设。而现在而要将国家的建设的方式与类型等,逐渐的转变。
。。。。
。。。。
(政治题的回答,一定要加入自己的观点,不然很难拿高分)
一、他体现出我国的经济水平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
。。。。
(切忌不要忘记说一句终结的话)
因此“人均GDP”不仅仅是一个词语,他代表着我国的发展,。。。。。。
你要标准答案。。我找不到。但是有政治题的万能公式。。。希望能帮上忙。
可以的话,给个小红旗吧
⑶ 请问人均GDP是什么意思,通俗易懂的理解是不是,在一定的时间内花了多钱,消费了多少钱
人均GDP是只国内生产总值除以公民数。国内生产总值就是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产品的总价值,一般是一年,也有季度和月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⑷ 人均GDP是什么有没有什么通俗易懂的话来解释人均GDP百度百科说的比较难理解,人均GDP是怎么
人均GDP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以某地区一定时期国内生产总值(现价)除以同时期平均人口所得出的结果。例如,2001年,初步统计北京市国内生产总值为28175700万元,年平均户籍人口为1112万人,那么,人均GDP=28175700÷1112≈25338(元)/人,折合成美元(年平均汇率8.276)。
⑸ 人均GDP是什么概念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Real GDP per capita)是人们了解和把握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宏观经济回运行状况的有效工具答,即“人均GDP”,常作为发展经济学中衡量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标,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之一。
⑹ 人均GDP能说明什么,易懂
就是说,国家所有人每年新生产那么多东西(包括商品与服务),平均到每个人(本国常住居民)头上,即每个人每年对国家的贡献是多少。
这与国民收入不是一个概念,不代表人均的可支配收入,也不是说人均gdp高这国家就一定很强,比如中东产油国,人均相当高,但贫富差距相当大,国力也不能算一流,幸福这东西靠gdp是衡量不出的。
so除资源国以外的绝大多数工业化国家,人均GDP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定国家社会的发展水平和发展程度。人均GDP与工业化进程和社会稳定,也具有一定内在联系。但即使最推崇人均GDP指标的人,也只是把人均GDP作为某种发展水平、状况的重要参照指标之一,并没有谁把人均GDP简单等同于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
⑺ 人均GDP是什么意思
人均GDP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以某地区一定时期国内生产总值(现价)除以同时期平均人口所得出的结果。例如,2001年,初步统计北京市国内生产总值为28175700万元,年平均户籍人口为1112万人,那么,人均GDP=28175700÷1112≈25338(元)/人,折合成美元(年平均汇率8.276),即25338÷8.276≈3060(美元)/人 随着经济日渐成为人们生活的焦点,经济领域的一个重要指标———GDP(国内生产总值)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尽管大多数人都听说过GDP,但真正能明白的人恐怕并不多。日前有报道说我国的GDP中有约10%—20%是无效成本,这具体是怎么回事呢?记者采访了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司长许宪春博士。 内在含义是什么 许宪春介绍说,GDP是宏观经济中最受关注的经济统计数字,因为它被认为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最重要的一个指标。GDP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的简称,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它涉及的是经济活动,是实实在在的。一般来说,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与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驻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创造的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货物和服务最终使用减去货物和服务进口。 不应混淆概念 针对日前有关报道说,我国市场交易中的无效成本占GDP的比重至少为10%—20%的问题,许司长说,国家统计局作为GDP发布的权威机构至今从未公布过这一数据,无效成本是经济学名词,国家统计局在统计GDP时从未使用过这个术语。虽然在核算GDP时,疏漏和重复在所难免,但使用无效成本来衡量是不恰当的,至少有关GDP三种形态的计算中都不涉及无效成本的概念。 有关报道中还提到,我国每年因为逃废债务造成的直接损失约1800亿元;国家工商总局统计,由于合同欺诈造成的直接损失约55亿元,还有产品质量低劣和制假售假造成的各种损失至少有2000亿元,由于三角债和现款交易增加的财务费用约为2000亿元,由于不合理的税外收费和不必要的审批造成的各种费用约 3000亿元,另外还有逃骗税款损失以及发现的腐败损失等,正是这些因素造成无效成本占了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至少为10%—20%。 对此,许宪春说,上述报道中提到的概念很混乱,它们和GDP不是一个口径,比如三角债、逃废债务造成的损失、欺诈造成的损失等,这些概念和GDP都不是同一类概念。通常我们在计算GDP时使用的数据是来自统计部门、财政部门和各有关部门,如金融保险系统、铁路系统、民航系统、邮电系统等,这些部门的数据均不会讨论无效成本的概念。当然,GDP也不是万能的,并非什么数值都能往GDP上靠,否则容易造成混乱。 GDP值是如何确定的 国家统计局每年公布GDP数据是怎么得到的呢?许宪春说,GDP计算需要经过以下几个过程:初步估计过程、初步核实过程和最终核实过程。初步估计过程一般在每年年终和次年年初进行。它得到的年度GDP数据只是一个初步数,这个数据有待于获得较充分的资料后进行核实。初步核实过程一般在次年的第二季度进行。初步核实所获得的GDP数据更准确些,但因仍缺少GDP核算所需要的许多重要资料,因此相应的数据尚需要进一步核实。最终核实过程一般在次年的第四季度进行。这时,GDP核算所需要的和所能搜集到的各种统计资料、会计决算资料和行政管理资料基本齐备。与前一个步骤相比,它运用了更全面、更细致的资料,所以这个GDP数据显得就更准确些。 此外,GDP数据还需要经过一个历史数据调整过程,即当发现或产生新的资料来源、新的分类法、更准确的核算方法或更合理的核算原则时,要进行历史数据调整,以使每年的GDP具有可比性,这是国际惯例。如美国在1929年至1999年之间就进行过11次历史数据调整。 总之,每个时段公布的GDP都有其特定阶段的含义和特定的价值,不能因为在不同时间公布的数据不同,而怀疑统计数据存在问题。当然,我国在GDP的计算体系上也有一些缺憾,例如我国长期采用的原产生于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的统计核算体系,从实际情况看,不少地方已经滞后于时代的发展了
⑻ 人均GDP是什么意思
人均复国内生产总值(Real GDP per capita)是人们了解制和把握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有效工具,即“人均GDP”,常作为发展经济学中衡量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标,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