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国的江浙沪经济最发达的3个地区,加起来能不能超过韩国全国的GDP
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地位一向为世人所公认,不管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从来没有人怀疑过。然而,这一地位近来却频频遭受质疑。一些发达国家开始质疑12月12日,日本媒体报道,日本政府将在2006年后,不再向中国提供新的无偿贷款。上月底,在缅甸出席东盟10+3首脑会议时,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曾对记者公开表示:“中国快到从ODA(政府开发援助)毕业的时候了,因为中国经济发展顺利。”之前,日本外相町村信孝在参议院回答质询时说:“由于中国经济的发展,今后对华政府开发援助将减少,日本认为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从ODA毕业是适当的。”12月7日,商务部在北京召开了第五届捐助国协调会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人口基金会、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银行、亚洲银行等国际组织,欧盟以及英国、德国、加拿大、比利时、日本、澳大利亚等二十多个援助国的代表出席了会议。欧盟驻华使团参赞曼特先生在发言中说:“许多欧洲人都认为中国经济发展得那么好,不需要国际援助了。要说服大家相信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处于发展中国家低端水平发展中国家是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的,指的是那些尚未跨进现代高度技术社会门槛的国家。联合国191个成员国中,发达国家不过三四十个,其余150个左右都是发展中国家。全球60亿人口中,发达国家人口占10亿,发展中国家占了50亿。而在全球社会财富占有方面,发达国家占了百分之七八十,发展中国家只占有百分之二十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很大成就,但是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相比,人均收入还处于较低水平。中国人均GDP排名,排在一百位之后。按照联合国的标准,中低收入国家为799至2990美元。中国人均收入刚刚超过1000美元,处于中低收入国家的低端水平,是一个刚刚进入中低收入水平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离发达国家还差得很远。环境质量和人民生活质量也是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衡量指标。根据世界银行的评估,中国幅员辽阔,环境问题也很严重,面临着“最严重的环境挑战”,“中国一些主要城市的空气和水污染程度是世界上最严重的”。中国部分地区居民的居住条件也相当落后。部分沿海地区先富起来并不能掩盖中西部地区仍然贫穷落后的现实。《日本经济新闻》12月3日的新闻解读栏目指出,中国部分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但许多农村地区却是需要援助的,因此,中国在整体上仍是发展中国家。文章说,面对地区差距较大的中国,日本不应以自己平衡发展的感觉判断和调整对华贷款。中国发展需要国际社会支持中国以发展中国家身份加入了世界三大经济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是多边和双边援助的受益国,也是国际开发协会优惠资金的借款国。1978年以来,中国享有几乎所有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提供的普遍优惠制待遇。二十多年来,中国共接受无偿援助56亿美元,实施了1000多个项目。近几年,接受的国际多双边援助金额每年稳定在近2亿美元。这些无偿援助项目涉及扶贫救灾、工业技术改造、农业、林业、畜牧业、教育、医疗卫生、艾滋病防治、环境保护、交通、能源、通讯、体制改革、司法合作、人力资源开发和提高政府管理能力等众多领域,其中70%的援助资金用于中国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中国商务部部长助理易小准在7日的协调会上说,中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水平落后,地区发展不平衡,在发展进程中还不断出现一些新的问题,比如,地区发展差距继续扩大、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持续增加、人口老龄化愈加严重、流动人口不断增多带来许多社会问题、社会保障能力不足等,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需要中国自身的努力,还需要继续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和支持。国际援助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发挥了其他渠道无法替代的作用。通过接受无偿援助,中国获得了适用的技术知识、必要的技术手段以及新思维和新观念,使中国的发展少走了许多弯路。今后,在平衡地区发展、加强公共卫生系统特别是重大疾病防治等方面,中国仍需要与多双边援助机构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和宽领域的国际合作。另外,中国的发展也是对国际社会的贡献,特别是在艾滋病防治、环境保护等需要全球共同努力的领域,更是如此。易小准认为,国际多双边援助的金额虽然不大,但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的关心,对于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十分积极。在艾滋病防治问题上,一些国际组织几年前就提醒要注意艾滋病在中国的蔓延,使我们尽早警觉起来。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仍将需要国际多双边援助机构的帮助;中国作为受援国,其发展水平离可以“毕业”还差得很远。
⑵ 粤港澳和江浙沪哪个更强,哪个更发达,GDP哪个高长三角呢
官方经济指标的对比,我确实没时间帮你一一列举出来,我的回答都是凭借经历和个人感受,不过我觉得这种个人感受应该也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利益相关:本人居住地深圳,经常往返广深,目前业务主要在珠三角和福建,在江苏、上海、浙江都有项目,跟这三地的客户、合作伙伴都有比较长时间的接触。
以下是个人基本论点:
1、粤港澳的经济总量应该不及江浙沪,如果有人能够给最新的官方数据,我会很感谢;
2、澳门和香港是比较特别的存在,纳入珠三角或者广东地区去跟其他区域比较,不太合适;
3、讲广东的时候,最好区分珠三角和非珠三角,这两个地区的差距根本就是两个世界,贫富差距远大于浙江和江苏省内;
4、在这里就不比谁更穷了,比发达的话,抛开港澳和非珠三角地区,所谓的广东发达地区也就是珠三角9市,所以跟长三角发达地区比较是不公平的;
5、如果单拿江苏跟广东比,即便广东发展极其不均衡,但经济机构、总量要比江苏好一些。
以下是个人对两地区的感受:
1、长三角交通更发达和便利,珠三角空气质量更好些;
2、长三角的工业区有大量的外企工厂,特别是无锡、江阴、苏州这些城市的工业区,这点跟广州、东莞、佛山很类似,工业园区长三角规划得更好,多数都有自己的土地,厂区也普遍较大,珠三角的工业区很多都是密集的挨着,而且大量的都是租用某个楼层,所以感觉人很乱和拥挤也不奇怪,长三角工业区总体面积比珠三角大了很多,这也是我为何直观上觉得经济总量上更大的原因,由于珠三角本土几个代表性民企的光环效应,很容易让人觉得珠三角经济更发达;
3、经商环境的话,个人觉得珠三角更好:无锡的朋友提醒过江苏很多业务的合同盖章后仍然面临不履行风险,钱到账了才真正安心,政商关系很密切;浙江的业务比江苏难做,普遍都是家族式,领导批一个项目来下,各个环节和链条都已经安排好各个亲戚朋友;珠三角的合同盖章后违约的风险小很多,香港老板、客家人和潮汕商人做生意更讲究诚信和契约;在江浙做业务,不管业务大小,饭局和酒局少不了,珠三角一般都是在办公室谈,觉得OK,回来就可以拟定合同了,不吃饭喝酒也没有多大关系,如果实在必须私下谈回扣,喝茶或咖啡就好;当然了,以上都不是绝对,仅仅是个人接触到的普遍的感受;
4、虽然本题下面对比经济因素,但考虑吸引人才方面的东西,还是要提一提人文历史,这一点长三角毫无疑问更好,广州也有人文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但个人觉得这
⑶ 江浙沪是什么梗
江浙沪是江苏、浙江、上海两省一市之合称。狭义江浙沪概念,在地理、文化、性格、语言相近,一般是指苏南、浙北、上海的方言、风俗、文化相近。纺织业,服务业,重工业为主,尤其是手工业发展有悠久的历史。同时也是旅游胜地。
广义的“江浙沪地区”就是指江苏省、浙江省和上海市两省一市所辖的所有区域,狭义的“江浙沪地区”通常是指以上海市为龙头的包含江苏省、浙江省所辖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共16个城市:上海市和江苏省的南京、苏州、无锡、南通、常州、 镇江、扬州、泰州;浙江省的杭州、宁波、绍兴、嘉兴、湖州、舟山、台州,被公认为全球六大都市圈之一。
(3)2019年江浙沪GDP扩展阅读
江浙沪,在地理、文化、性格、语言相近,纺织业,服务业,重工业为主,尤其是手工业发展有悠久的历史。同时也是旅游胜地。
自2013年起,江浙沪地区享受中国快递包邮服务。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中国经济最发达、城镇集聚程度最高的城市化地区。长三角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以仅占全国2.1%的国土面积,集中了全国1/4的经济总量和1/4以上的工业增加值,被视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是国际公认的六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并致力于在2018年建设成为世界第一大都市圈。
⑷ 江浙沪PK粤港澳(GDP)谁赢
单单比gdp总量的话当然是江浙沪赢了,而且江浙沪绝对优势比粤港澳多。如果比富裕程度就不好说,港澳肯定强一些,然后沪、浙、苏,最后粤。。。
⑸ 江浙沪是一个国家,相当于现在哪个国家的经济水平
2017年江苏GDP总额为8.296万亿抄人民币,折算袭12763亿美元;浙江5.1亿元左右,折算7858亿美元;上海3.0133万亿人民币,折算5000万美元左右。2017年,江浙沪GDP合计约2.5万亿美元,这个数量和印度(预测2017年经济总量2.6万亿美元)、法国(预测2017年经济总量2.59万亿美元)的GDP总量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