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gdp排名 > 商洛各县gdp排名

商洛各县gdp排名

发布时间:2020-12-08 17:07:05

❶ 商洛经济在全省排第几位

陕西公布2009县域经济发展状况 五强区尽在西安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山区县凤县跻身陕西十强县

西部网讯(记者 钱海峰)2009年度陕西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表彰大会今天(4月10日)上午在西安举行,2009年度“十强县”、“五强区”等备受关注的榜单也同时出炉。

经对全省83个县(市)经济发展、经济结构、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等31项指标进行综合监测和排位,2009年度,名列前10位的县(市)依次是:府谷县、神木县、靖边县、志丹县、高陵县、吴起县、韩城市、黄陵县、凤县、安塞县,即2009年度“陕西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十强县”。

经对全省24个区经济发展、经济结构、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等30项指标进行综合监测和排位,2009年度,名列前5位的区依次是:雁塔区、未央区、莲湖区、碑林区、新城区,即2009年度“陕西省城区经济社会发展五强区”。

2009年,按照新的监测考评办法,对监测考评部分指标进行了调整。根据新的指标体系测评,“十强县”和“五强区”及其位次发生了新的变化:一是凤县和新城区分别跻身全省强县强区,二是府谷县以其快速的经济增长和良好的社会指标由上年的第三跃居第一,取代了神木县连续五年名列全省之首的地位,同时在“十强县”中,部分县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位次也有所后移。

2009年,“十强县”人口占全省的6.2 %,创造了17.4 %的GDP,县均实现GDP142.75亿元,为83个县(市)平均水平的2.9倍;实现工业增加值1059.38亿元,占全省县域工业增加值的49.4%,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74.2%,比全省平均水平高30.5个百分点;人均GDP达到61731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2.8倍,全国水平的2.4倍。

2009年,“五强区”人口占全省的10.4 %,GDP占全省的 21.5 %,“五强区”平均实现GDP351.49亿元,较上年增加 84.96亿元,为24个区平均值的2.1倍。人均实现GDP 44658 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2.1倍,全国的1.8倍。

2009年陕西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综合排名

位次 县(市) 位次 县(市) 位次 县(市)

1 府谷县 29 旬邑县 57 平利县

2 神木县 30 城固县 58 富平县

3 靖边县 31 蒲城县 59 宜君县

4 志丹县 32 蓝田县 60 商南县

5 高陵县 33 勉 县 61 淳化县

6 吴起县 34 华阴市 62 白河县

7 韩城市 35 千阳县 63 永寿县

8 黄陵县 36 甘泉县 64 洛南县

9 凤 县 37 陇 县 65 绥德县

10 安塞县 38 米脂县 66 宁强县

11 彬 县 39 长武县 67 延长县

12 兴平市 40 麟游县 68 山阳县

13 定边县 41 旬阳县 69 紫阳县

14 凤翔县 42 富 县 70 留坝县

15 岐山县 43 石泉县 71 白水县

16 三原县 44 澄城县 72 吴堡县

17 户 县 45 潼关县 73 佛坪县

18 洛川县 46 汉阴县 74 清涧县

19 泾阳县 47 略阳县 75 镇坪县

20 眉 县 48 周至县 76 宁陕县

21 礼泉县 49 宜川县 77 合阳县

22 乾 县 50 太白县 78 镇巴县

23 扶风县 51 大荔县 79 镇安县

24 南郑县 52 西乡县 80 黄龙县

25 武功县 53 洋 县 81 岚皋县

26 横山县 54 子洲县 82 丹凤县

27 华 县 55 延川县 83 佳 县

28 子长县 56 柞水县

2009年陕西省城区经济社会发展监测综合排名

位次 城区 位次 城区

1 雁塔区 13 阎良区

2 未央区 14 临潼区

3 莲湖区 15 宝塔区

4 碑林区 16 陈仓区

5 新城区 17 杨陵区

6 渭滨区 18 耀州区

7 长安区 19 王益区

8 秦都区 20 汉台区

9 金台区 21 临渭区

10 渭城区 22 印台区

11 榆阳区 23 汉滨区

12 灞桥区 24 商州区

❷ 陕西商洛现在穷吗

嗯,2011年gdp排名倒数第二,发展速度高出全省平均水平。国家级贫困地区。而且工业底子超内差,和同地区的容汉中没得比。和安康差不多。反正陕南是中线工程水源地,限制粗放发展。国家发展规划里是“”适度发展“”

❸ 我想知道商洛的经济状况.发展到什么程度了.有谁能告诉我吗谢谢

发展要看和那里比!我在商洛转了两天,有天像发展好点的县城!

❹ 大家来说说商洛经济以后会发展起来吗

以我个人觉得会起来的,商洛未来就是西安的后花园,现在关中—天水经济区也有一部分在商洛啊,还有比亚迪在商洛也有电池厂的,所以是有一定的发展潜力。

❺ 榆林经济好还是商洛经济好

榆林,毕竟那边资源比较丰富啊!而商洛主要是山,环境优美经济欠发达

❻ 陕西商洛市的经济状况怎么样。。。。

商洛对外贸易经济从无到有,由小变大,逐步发展。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我市对外贸易按照计划指令组织生产和加工,主要以核桃、核桃仁、水貂、牛羊皮等农副产品为主,出口供给省级专业外贸公司实施外贸出口。1993年获准外贸自营进出口权, 1994年成立商洛地区进出口公司并开展自营出口业务,当年出口创汇100.3万美元,实现了商洛自营出口零的突破。随着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的推进,商洛外贸经济逐渐步入正轨,经营主体由过去单纯依靠少数国有企业转变为以非国有制企业为主;出口方式由以地产品加工代理出口为主转向以地产品自营出口为主;出口商品由出卖原料和粗加工型逐步向精深加工和科技含量较高的产品发展,出口货源稳定,基本形成了以工矿产品、农副产品和医药、轻纺产品为主体的对外贸易体系。其特点是:一是自营出口保持平稳增长。2006年全市实现出口总316.66万美元,同比增长1.6倍,预计2007年有望实现400万美元,增幅达30%。二是出口产品门类增加。主要出口商品有天然硫酸钡、高纯工业硅、原料药高三尖杉酯碱、核桃仁、白瓜子、手工针织绣品、嵌花装饰毯、毛巾等10余种。三是出口专业队伍扩大。目前全市已有进出口企业24家,其中有出口实绩的企业9家,基本形成以非国有制民营企业为主的多元化出口专业队伍。四是出口市场发生变化。商洛地产品飘洋过海,已由以往的香港、台湾、日本、韩国、朝鲜、沙特阿拉伯等亚洲地区和国家,转变到远销欧、美、非市场。主要国家和地区有俄罗斯、荷兰、英国、以色列、意大利、美国、南非、埃及等,市场涉及面更宽更广。

❼ 商洛的经济概况

2014年完成生产总值576.27亿元、增长%,位居全省第四;财政总收入42.17亿元、增长6.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9.04亿元、增长13.1%;预计城乡居民收入分别为24930元、7094元,分别增长12%、14%;城镇登记失业率3.22%,物价上涨1.7%,明显低于控制指标。 轻工业
商洛轻工业是在传统手工业基础上以农林牧产品加工为主,依托当地资源开发而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大致经历了传统手工业的恢复和发展阶段(1950~1970年)、以县及县以上国有和城镇集体轻工业为主的起步阶段(1971~1980)、轻工业的发展阶段(1981~1990年)、轻工业的改革改造和调整阶段(从1991年起)。
效益较好的是以利用当地野生水果资源而形成的食品饮料业,以利用当地麦草及野生纤维资源而发展起来的造纸及纸制品业;以利用当地畜产品资源而发展起来的屠宰、制革业;以利用当地蚕桑资源而发展起来的生丝加工业;以利用当地木材及藤条资源而发展起来的木器家具及工艺编织业;以利用当地非金属资源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玻璃陶瓷工业。
重工业
商洛重工业起步于20世纪五十年代中期。
六十年代,重工业以原煤生产、土铁冶炼、火力发电、栲胶生产、炸药制造成为重工业主体。七十年代,全区重工业依然是按照支援农业,服务农业的思路进行建设和安排生产。作出大办地县工业,大办社队工业决定。在全区重化工业中规模较大的主要是:以农用氮肥及氨水生产为主的化学工业;以采煤炼焦为主的煤炭工业;以农机生产、修配为主的机械工业;以采选冶铁为主的冶金工业。到七十年代末,全区有重化工业29户,职工25460人。固定资产原值4463万元,工业总产值(70年不变价)2492万元。八十年代中期,抛弃了过去建厂只注重社会需要而忽视经济效益,只讲政治,不算经济账的做法,企业讲究经济效益的观念基本确立。在投资政策实行“拨改贷”后,重工业发展开始转向以有色金属采、选、冶为主的矿产资源开发上。从八十年代中期至九十年代,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为主的重化工业有了较快发展,“六五”至“七五”期间,建设了商洛冶炼厂、商州市致冷剂厂、洛南寺耳金矿、山阳县精细化工厂、柞水大西沟铁矿采场、商州市金属化工厂、柞水银铅冶炼、商南人造水晶厂、地区建筑陶瓷厂、商州市电化厂、山阳中村钒矿、丹凤皇台铜矿、丹凤县石榴子石研磨材料厂、镇安柴坪砂金矿等22个基建技改项目,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1985年,全区地、县(市)属(以下同)重工业产值6669.5万元,其占全部工业产值的比重的40.5%。1998年重工业产值73726.8万元,其占全部工业产值的比重的76.3%。在乡以上269户重工业中,加工工业116户,占43.2%,加工业工业总产值占重工业的比重为80.4%,重工业中加工业从业员占60.4%。九十年代中期,重工业形成了以矿产冶金为主的结构格局。1995年,在全区乡以上436户重工业企业中,采掘工业158户,占36.2%;原材料工业131户,占30%;加工工业147户,占33.8%。重工业产值57180万元中,采掘工业产值占39.3%,原材料工业占39.5%,加工工业占21.2%。至1999年,全区工业总资产中重工业占83%。在重工业内部,采掘、原料、加工工业比重为42∶39∶18。轻重工业产值比重为1∶3.61。全区共有重工企业361户,从业31799人,产值110925万元。完成工业总产值51292万元,占重工业产值的46.24%。原材料工业企业135户,占重工业企业户数的37.40%。原材料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5672万元,占重工业产值的41.25%。加工工业企业92户,占重工企业户数的25.48%,加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3691万元,占重工业产值的12.59%。从业人员31799人。 1956年,农业合作化,提出“向荒山要粮,让石头搬家,叫土地翻身”的口号,发动群众修坡式梯田。
1958年全区开展数万人的治山治水群众运动,至1960年全区修埝40万条,修石坎坡式梯田60万亩,修石谷坊8万余条,闸沟94万余条,增加沟台地10000亩以上。
1964年,全区各地采用常年基建队修地与农闲突击修地相结合的办法,上劳力32.6万人,投工2192个,移动土石方1754万立方米,新修梯田19130亩,修复河滩地13430亩,新增沟台地6900亩。
1965年10月,商洛专署在丹凤县棣花公社牛头岭召开全区农田基建现场会,形成冬季农田基建的高潮,日上劳29万人。全区组织常年基建队600个,固定劳力11000余人。
1968年8月,商洛专区提出“以土为主,水土结合,因地制宜”的农田水利建设方针。1970年北方地区农业会议后,抽调大批干部到第一线,投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掀起冬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高潮。经过10年奋战,全区新修基本农田65万亩。其中水平梯田27.75万亩、沟台地22.68万亩、河滩地4.64万亩。
1981年,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分户经营。农田基建面临“劳难抽,地难留,钱难筹”等新问题,一些地方农田基建出现放任自流状态。针对新情况,各地采取不少新办法,仍坚持修地不动摇。到1982年,全区总计新修基本农田30万亩,减掉因灾废弃、基建占地,实际净增10.6万亩。
1989年,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决定》,抽调5000名干部到农田基建第一线,组织群众,上劳力60万人,坚持统一规划,连片治理,以村、组为单位进行大会战。当年兴修基本农田5.93万亩,净增5.07万亩。1990年新修地7.96万亩,净增7.26万亩。
1994年,地委、行署提出实现人均一亩基本农田的奋斗目标,1995年又提出户均一亩水浇地的目标,并作出“加快农田水利建设,确保实现‘双一亩’的决定”。全区各地紧紧围绕“双一亩”的建设目标,坚持按照“沿山、沿路、沿沟”的布局,主攻“假平地、坡座子、旱改水”等措施,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力度,使商洛农田建设每年突破10万亩大关。1991~1999年间共修地99.53万亩,净增73.82万亩,基本农田累计达到209.44万亩,农业人口人均0.97亩。其中水浇地达到48.75亩,户均0.88亩。镇安、洛南和商南县实现人均一亩基本农田。
2014年新增各类市场主体1.3万户,其中企业1735户、个体工商户1.1万户。非公有制经济占比达到51.58%,位居全省第三。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65亿元、增长17.8%,外贸进出口总额3.62亿美元、增长5.76倍。金融机构新增存贷款余额82.08亿元、37.04亿元,分别增长13.93%、14.93%。

❽ 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经济如何

镇安县.位于商洛市 经济状况真一般 本人感觉那里适合居住 但不适合最生意之类的 人少大多都是山 比较偏僻。

阅读全文

与商洛各县gdp排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