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人均gdp跟人均可支配收入哪样更能反应当地人的真实生活水平
GDP是包含各行各业的,比如鄂尔多斯的挖煤产业就可以产生很多GDP。但当地的生活水平并不高。再比如,长沙和苏州的人均GDP也比上海高,但生活水平却低于上海。
我国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都是抽样调查得来的数据,而且还是居民自愿填写的数据,所以这些数据存在很大的水分。有一些居民不愿意暴露自己的真实收入水平,往往会填写一个假数据交给统计局。你看看某些城市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很低,但个税却很高。因为可支配收入可以造假,但个税无法造假。
❷ 中国的GDP收入与人均收入为什么不成比例
我的看法是,一个地方的私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越多,就业就越充分,创业活动也频繁。中小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较低,劳动在增加值中分得的比例较高,所以工资报酬相对大企业多的地方就比例高一些。大型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较高,劳动在增加值中分得的比例较低,工资报酬的比例当然比小企业占多数的地方低一些。可以验证:中国浙江的收入差距较低,而贵州等创业活动不活跃的地区,收入差距反而大一些。
❸ 人均GDP与人均收入的关系,或者说比例一般怎样才算是合理的
人均GDP和人均收入的关系,其实反应了劳动者是否分享了经济发展的果实。如果人均收入比回人均答GDP越高,那么劳动者分享的果实越多。他们的比例不能说多少才是合理的,因为每个国家的国情和发展状况不一样。像我们以政府投资为主导的国家,这个比例就很低,而像一些福利国家,北欧,即便是美国,这个比例也是很搞的。而发展中国家的比例也会低一些。
❹ 人均gdp和人均收入的比例能说明什么问题
从两个名称的意义上来看,人均GDP是一定时期内,某国某地区产生的总物质财富的人均分摊量,而人均收入指人们能够实实在在拿在手中使用的数量。如果这个比例较大,那么说明实际得到的量大大小于社会财富的人均分摊量,这个可以说明这么些问题:其一、政府及其公共部门收入太高,而人们收入较低;其二、此时期社会用于再生产的财富过多,这个现象更多出现在发展中国家;其三、此国此地区的财富外流较多,且这些人一般都是拥有巨额财富的人;其四、这个经济体消耗的固定资本较大,即折旧较大,用于重置投资(等于折旧)的部分较高。
❺ 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一个概念吗
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人均可支配收入指个人收入扣除向政府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遗产税和赠与税、不动产税、人头税、汽车使用税以及交给政府的非商业性费用等以后的余额。
GDP的定义为: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值。人均GDP即一个国家或地区一个时期内的GDP总值除以当期内的人口总数,
❻ 人均GDP 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有什么区别
就是你为公司带来的产值和公司发给你的工资的区别。
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GDP,这个比率还是很有意义的
❼ 知道人均收入,怎样计算人均GDP
没有办法,GDP和国民收入之间的差距并不是固定的。
❽ 人均收入,人均国民总收入,人均GDP有什么差别
三者有概念抄性的差别!
1、人均收入:指的是在一定核算期内一个国家(地区)居民在支付个人所得税、财产税及其他经常性转移支出后所余下实际收入的人均数。
2、人均GDP(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指的是一个国家(地区)经济在一定核算期内所有单位生产(服务)的最终产品的总量的人均数。
3、国民总收入(GNI):是指国内生产总值(GDP)加上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再减去对国外的要素支出。用公式表示为:国民总收入=国内生产总值+(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对国外的要素支出)
人均GNI就是将GNI除以年均人口所得数值。
❾ 人均GDP和人均年收入大概是个什么比例关系
1,
2007年,北京的数据:
人均GDP 56044元
人均可支配收入 21989元
2,
分子是北京市整个地区生产的价值,所有非常住人口生产也算进去了。
分母就是常住人口。
北京2007年户籍人口1213.3万,外来人口419.7万,所以常住人口是1633万人。
3,
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扣除应交纳的各种税、保险后,可以由各人随意支配的那部分收入。
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收入-个人所得税和养老、医疗保险等费用
资料来源:北京统计年鉴
http://www.bjstats.gov.cn/tjnj/2008-tjnj/
❿ 人均GDP与人均收入的意思有什么区别
比如你一年为你公司创造了10万的产值,该公司给你的工资是3万一年,前者就是你的GDP,后者就是你的收入。人均GDP没有什么实质意义,而且涉及常住人口统计问题,以及流动人口问题,一般都是不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