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关于用收入法核算GDP
GDP是一年创造的新价值,税收是从利润中扣除的,那么税收来自于利润,那么税收是不是这一年新创造的呢?显然一定是加上税前的利润,如果加上税后的利润的话,核算值见遗漏了新创造的“税收”了。
㈡ 用收入法计算GDP
根据定义,收入法核算GDP等于各生产要素的提供者的报酬之和,包内括工资(劳动力)、租容金(土地)、利息(资本)和利润(企业家才能),即GDP=工资+租金+利息+利润。在此题中只提到了工人工资和生产企业的利润,其中工资总和为12.5,生产企业的利润总和为27.5,所以总的GDP为40万美元。
GDP的核算方法有三种:收入法、支出法和生产法。运用它们核算GDP时一定要紧扣定义,按照定义来就不会出错。
PS: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的第一章对GDP核算有非常清晰和详尽的介绍,建议你看一看。
㈢ 请问宏观经济学中,利用收入法跟支出法核算GDP时,是站在什么角度核算的
GDP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分配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减去进口货物和服务。
在实际核算中,GDP的三种表现形态表现为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反映GDP及其构成。
(1)生产法是从生产过程中生产的货物和服务总产品价值入手,剔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产品的价值,得到增加价值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为: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将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增加值相加,得到GDP。
(2)收入法也称为分配法。按收入法计算GDP是从生产过程创造收入的角度,对常住单位的生产活动成果进行核算。按照这种计算方法,增加值由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四个部分组成。计算公式为: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增加值之和等于GDP。
(3)支出法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反映GDP最终使用去向的一种方法。最终使用包括货物和服务的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三部分,计算公式为:GDP=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
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反映GDP及其构成。目前我市在GDP年度核算中同时采用这三种方法进行核算,互相验证,以确保数字的准确性。
GDP的计算方法:
实际核算中,GDP就等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增加值之和。我们现行的GDP基本上是按国际通行的核算原则,对各种类型资料来源进行加工计算得出的。主要资料来源包括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统计资料,包括统计局系统的统计资料,如农业、工业、建筑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固定资产投资、劳动报酬、价格、住户收支统计资料,其他有关部门的统计资料,如交通运输、货物和服务进出口、国际收支统计资料;
第二部分是行政管理资料,包括财政决算资料、工商管理资料等;
第三部分是会计决算资料,包括银行、保险、航空运输、铁路运输、邮电通信系统的会计决算资料等。统计资料在越来越多的领域采用抽样调查方法和为避免中间层次干扰的超级汇总法。基本计算方法采用国际通用的现价和不变价计算方法。
收入法计算GDP是从生产过程创造收入的角度,对常住单位的生产活动成果进行核算。它由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四个部分组成。
劳动者报酬是指劳动者从事生产活动所获得的全部收入。它包括劳动者获得的各种形式的工资、奖金、津贴和其他收入,既包括货币形式的,也包括实物形式的。对于个体劳动者来说,其所获得的劳动报酬和经营利润不易区分,这两部分统一作为劳动者报酬处理。
生产税净额是指生产税减补贴的差额。生产税大致包括销售税金、进成本税及各种附加和规费,补贴视为负税处理,包括政策亏损补贴、粮食系统价格补贴、外贸企业出口退税收入等。
固定资产折旧反映了固定资产在当期生产中的转移价值。企业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按实际计提的折旧计算;不计提折旧的单位,如政府机关等按统一规定的折旧率计算虚拟折旧。
营业盈余相当于企业的营业利润加上生产补贴,但要扣除从利润中开支的工资和福利等。
㈣ 2018年中国GDP多少
据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8年GDP是90万亿元。
㈤ 计算GDP的三种方法(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楼主,据我所知计算国民收入核算法通常是两种:支出法和收入法。
至于生产法不是经常用到,个人认为不需要深入研究。
至于联系区别:
一般考试要求的多是支出法也有的学校爱剑走偏锋考收入法。
y=c+i+g+(x-m)这个你懂我不解释
我只要说下收入法,GDP=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
理论上讲它们是相等的,但是实际核算时常有误差存在,一般情况下在计算题中收入法会比支出法多出一点。
纯手打,希望楼主采纳,如有不懂欢迎追问
㈥ 简要说明收入法核算GDP时的内容。
采用收入法核算的GDP是企业从事经营活动时所付出的各种成本:包括付给劳动者的工资、付给土地所有者的租金、付给资本的利润等。这些经营成本也是家庭从企业那里所获得的各种收入。
㈦ 用收入法核算GDP以下哪些包含在内
GDP=工资+利息+利润+企业转移支付+间接税+资本折旧+租金
资本消耗补偿应该是算在了上年的GDP里,这内里再算就重复容
社保,个税都在雇员酬金里算过了。消费者支付的利息是什么?政府支付利息属于公债利息,在这里不算在GDP里,个人消费支出,国外要素支付净额在收入法不算
㈧ 为什么支出法和收入法核算出来的GDP是相等的
肯定是相等的,因为支出法和收入法只是GDP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
举个最简单内的例子。我容12月13日去理发,花了10元钱,这10元钱要计入今年的GDP(支出法)。如从理发师角度,他收入10元钱应计入GDP(收入法)。无论从支出角度还是收入角度,其实衡量的都是一件事——当年增加了价值10元的理发劳务。
而整个经济也是一样,有1元的支出,就会有1元的收入。所以支出法和收入法核算出来的GDP一定是相等的(当然,实际统计中会出现统计误差,但理论上肯定是相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