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陕西榆林的经济发达不
榆林经济开发区是在国家将榆林确定为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之后,陕西省委、省政府为加快榆林优势资源开发,推动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强化榆林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地位和作用,于一九九九年二月批准设立的省内唯一以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为主体的省级经济开发区。它既是榆林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的重要载体,也是榆林市区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能源重化工产业开发区、开放型经济聚集区和现代新城区"三位一体"的战略地位,对加快实现榆林"两区一市"跨世纪发展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开发区位于榆林市西南郊,规划总面积18.4KM2,起步建设区5 KM2。地处煤、气、油、盐四大资源主储区的中心,北邻榆林航空港和榆林铁路客运站,西依包西铁路,南连榆林铁路货运站,东傍榆溪河与榆天化隔河相望。210国道纵贯南北,尤家峁水库就近供水,330变电站设专线供电,邮电通信有保障,开发建设条件十分优越。
榆林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重点突出能源化学工业和环境绿化,体现"1312"的功能架构(即:一心--综合指挥中心;三区--南部能源重化工工业区、中部多功能中心区、北部生态观光区;一带--纵贯开发区南北的景观序列带;二圈--环沙河、榆溪河、210国道、神延铁路的两个防护绿化圈)。区内规划主、次干道和支道32条,总里程78.11公里;配建三大广场、五个区级公园和多处观赏景点。开发区产业结构一、二、三产之比为1:6:3,人口规模控制在6万人以内。
榆林经济开发区遵循"抓住机遇,更新观念,发挥优势,突出主体,一区多园,滚动发展"的宗旨,以能源重化工建设项目为主体,以荒沙地综合开发治理、生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为突破口,紧紧坚持政策推动与体制创新并举,产业发展与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并举、自主建设与招商引资并举,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实现人口、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增长。建设原则是:市场经济为主;效益优先;高标准、高起点;统一规划、分期实施;与城市相衔接、基础先行;可持续发展等。
开发区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和与国际惯例相接轨的全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行 "封闭式管理,开放式运行,一站式服务",强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功能开发,具体分三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从"九五"末至"十五"期间,为启动建设和功能开发阶段,主要结合15万吨醋酸项目和铁路站场的建设,以210国道两侧为起步区,完成大部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着力改善投资环境,有步骤、有重点地加强重点项目的前期工作,吸引或启动一批项目开工建设,初步构筑开发区雏形;第二阶段为实现建设目标和功能完善阶段,利用10年左右时间,强化和扩大资源的深加工,加快工业结构升级和高效化,增植一批在国内外市场有较高知名度和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第三阶段为持续增长、功能成熟完善阶段,开发区产业进一步长级或优化,国家特大型现代化能源重化工基地完全形成并发挥重要作用。具体实现基础设施超前化、生态环境优美化、空间形态、景观序列化个性化三大目标。力争用10-15年左右时间,将开发区建成集农业、工业、商贸、科技、教育、居住、娱乐、旅游为一体,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善,支撑服务体系化建全,功能结构布局合理的既具榆林独特风格、又有现代特色的综合型对外开放的窗口示范区。
开发区享受省级经济开发区优惠政策,开发区管委会享有地市一级经济管理权。凡进入开发区的企业除享受国务院、陕西省人民政府规定的各项优惠政策外,还可享受地方制定的土地、税收、技术人才引进和资源开发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目前,开发区启动建设工作进展顺利。一是完成了开发区总体规划、北区西片控制性详细规划、绿化实施方案及基础设施可行性研究报告等的编制工作。二是初步建立了管委会组织机构,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先后成立了开发区建设领导小组、开发区管委会、开发区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形成了"决策-管理-经营"三级管理体制。研究制定了开发区管理暂行办法、工作职能、项目入区条件和审批及管委会各项内部管理制度等。三是土地统征已与榆阳区、横山县政府签订了统征协议,已征回土地17000余亩。四是绿化工程已经启动。2000年4月,在沙河南岸绿化带植树3万株,完成防护绿化面积700多亩。发区首期绿地建设招投标工作开已经结束,计划投资130万元,今年秋季全面实施。五是积极引进入区项目。目前,区内已建成中央直属粮库、210国道道班、农业科技扶贫示范园。新近入区的有长庆第二采气厂生产倒班点、开发区110千伏变电站、华栋中学三个项目已正式动工建设。六是开发区北区基础设施建设前期准备工作基本就绪。编制完成了开发区北区道路、给排水、供热、燃气、电力、电信等市政基础设施和沙河大桥初步设计以及沙河路、榆溪大道、机场路北段及配套地下管网、沙河大桥施工图设计,"三路一桥"招投标工作全部结束,计划投资4200万元,现已动工建设。
Ⅱ 内蒙古与陕西及鄂尔多斯和榆林的GDP比较和对两地经济结构的观点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与陕西榆林市自然环境,资源条件都很相似,都地处中国西北,毛乌素沙漠边缘,资源以煤炭,天然气为主,经济快速发展,最有趣的是车牌号都是“K”字开头,下边列举一些我找到的一些资料,并没有挑拨的意思,其实两市还都是西北落后地区,并没有什么比较的资本。
我是鄂尔多斯的,下边资料鄂市的大部分是05年的,榆林的有很多04年的,(在网上实在找不到榆林05年的一些资料,部分政府网站的资料好久都没有更新了,如果有朋友找到,可以继续补充)
鄂尔多斯市2005年末全市户籍人口137.9万人,增长1.4%。年末常住人口为149.5万人,城镇化率为54%,同比提高
3个百分点。
榆林市总人口337万,其中城镇人口50.5万人,占15%,农业人口286.5万,占85%,
鄂尔多斯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03.7亿元,同比增长53.7%,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84.1亿元,位列全区第三位,同比增长65.4%,利用外资取得稳步进展。全市新签利用外资合同项目达19个,合同外资金额1.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金额2.6亿美元,增长3.5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025元,增加2255元,增长25.7%。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工薪收入8898元,增长24.9 %;经营净收入1322元,增长69.3%。
榆林市2004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170亿元,增长16%,预计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5亿元,增长19.8%。全年签订招商引资项目41个,实际利用外资227万美元,外贸出口创汇5119.7万美元,增长30.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00元,增加了406元。
鄂尔多斯市的上市公司:
内蒙古鄂尔多斯羊绒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鄂尔多斯羊绒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伊泰煤炭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亿利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远兴天然碱股份有限公司
榆林市没有上市公司
鄂尔多斯市已探明煤炭储量1244亿多吨,约占全国总储量的1/6,全市70%的地表下埋藏着煤。天然气这是近年来在鄂尔多斯发现的新型资源。这一资源主要位于境内的中西部的乌审旗、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我国最大的世界级整装气田——苏里格气田就在鄂尔多斯境内,探明天然气储量7504亿立方米,2005年煤炭产量超过一亿吨,成为我国第一产煤大市。(资料为探明储量)
榆林市全市预计煤炭储量2714亿吨。天然气预测储量5万亿立方米,石油预测储量10亿吨。2003年,这个市煤炭产量达7168万吨,成为我国第一产煤大市。(资料为预测储量) 榆林05年的数据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继续扩大。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11.52亿元,比上年增长30.28%,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0.16亿元
对外经济贸易取得可喜成绩。对外贸易出口总值突破6000万美元大关,达6105万美元,较去年增长37%
招商引资活动取得巨大成绩。在第九届东西部合作和投资贸易洽谈会上,我市共签订招商引资项目31个,其中合同项目15个,协议项目16个,投资总额127.95亿元,签订贸易合同11个,金额42360万元。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100元,较上年增加387元,增长6.8%;城镇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人均为4710元,增长3.8%。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803元,较上年增加151元,增长9.14%,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2028元,增长29.9%。
Ⅲ 2017全国各地GDP年报出炉各省份排名如何
2017各地经制济年报出炉,山东省突破7万亿元排名全国第三,赶超浙江等省份。
2017年多个省份GDP迈上新台阶,突破3万亿元大关的省份共有11个,分别为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四川、湖北、河北、湖南、福建和上海。
Ⅳ 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区的经济状况
“提起家来家有名,家住在绥德三十里铺村……”这首唱出了黄土地、唱遍了全中国的民歌就出自陕西省绥德县。绥德位于榆林市东南部,交通区位优势得天独厚,盐岩等矿产资源蕴藏丰富,源远流长、原汁原味的黄土文化,使这座“天下名州”闻名于世,这里历代英才辈出,民歌荟萃,商贾云集,曾是陕北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
2000年以来,绥德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建设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的历史机遇,深入实施城镇带动战略,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山川秀美建设、扶贫开发步伐,确立了“工业强县”的奋斗目标,改革和发展社会各项事业,使经济社会步入了良性发展的快车道。2006年,全县实现GDP10.2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亿元;完成财政总收入1184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0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00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亿元。
一、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一)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情况。
近几年以来,绥德县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引导群众按照“近抓羊草、远抓枣桑、常抓劳务”的战略思路,重点发展劳务输出、红枣、畜牧三大主导产业;生态建设以小流域治理为基础,相继建成了辛店乡龙湾、义合镇和合峁、中角流域等八大综合治理区,生态体系正趋向良性循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水、电、路、讯等为重点,通过实施水窖、水井建设以及防氟改水工程和城乡电网改造等项目,有效解决了广大城乡居民的饮水用电问题。全县农村公路在榆林市南六县率先实现了乡乡通油路的战略目标。
(二)城市经济建设情况。
2000年以来,县委、县政府结合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和绥德优越的地理位置,大力实施城镇带动战略,把城市当作国有资产来经营管理,建立健全市场融资机制,拓宽融资渠道,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城市建设,探索出了穷县财政不拿钱搞建设的路子。几年来,绥德县先后投入5亿多元,建成了7段总长为7650米的集防洪、交通、休闲、娱乐、旅游为一体的滨河、神龙、学子、永乐四条河堤大道;完成了白家湾小区开发建设工程、体育场和旧城改造工程;启动了五一小区、学子小区、雕阴小区、永乐小区等多项建设工程。
与此同时,绥德县坚持以项目建设为龙头,把抓项目作为抓绥德经济的重头戏,针对不同的项目,制定出了不同的优惠政策,确定了100万吨纯碱、20万吨电石、5万吨氯酸钠“一大两小”项目为近期主攻目标,包装了一批较有前景的项目。几年来,先后签订大小项目25个,引进了华龙洗煤厂、物流园区、5万吨氯化钠等20个项目,到位资金2亿多元。
(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情况。
连年来,绥德县高考及名牌大学录取率始终位居全市前列;文化事业以建设文化大县为目标,挖掘整理了大量优秀民间艺术资源;计划生育建成自治示范村70多个,正向综合示范县的目标迈进;公共卫生和农村卫生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就医条件逐步得到改善;广播电视网络改造工程全面完成,电视普及率达到95%;各项社会保障制度正逐步得以落实。
二、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优势
一是交通区位优势。“十一五”时期,GZ35高速公路、太中铁路将全线贯通,榆绥高速公路、西包铁路复线开工并建成,区域铁路网络绥德枢纽站将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编组站,绥德县的交通区位优势将更加凸显。
二是资源优势。在盐岩资源方面,据地质资料表明,绥德县位于陕北石盐矿床的中心地带,氯化钠含量最高达99.8%;在天然气资源方面,通过实地勘探证明,绥德县境内储藏着天然气资源;在焦煤资源方面,测算出绥德河底和佳县螅镇一带预测资源量为21.57亿吨。
三是人文优势。绥德是陕北地区唯一的全国文化先进县,是民歌《三十里铺》的故乡。境内民风淳朴,黄土文化积淀深厚,文化文物遗存丰富,尤以出土的500多块东汉画像石在全国享有盛名,陕北民歌、石雕、唢呐等优秀民间艺术精彩绝伦、独一无二,文化产业“黄土地艺术团”、“绥德汉唢呐团”多次赴省内外演出,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红色旅游景点和旅游资源与周边省、市旅游景点成点成线,开发前景十分可观。
三、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
未来的几年,是绥德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绥德县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大交通带动大流通、工业化促进城镇化为发展总思路,着力加强陕北的物流中心,盐化工中心,南部县区教育中心和区域中心,以及黄土文化的传承、传播基地、陕北轻工、化工、农副产品的加工基地等“四大中心两大基地”建设,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
Ⅳ 陕西榆林的经济发展实力如何呢
另外榆林还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比如白云山或者镇北台等地都是理想的去处,可以见证到众多特色的美景。虽然现在它的经济总量不是很高,但人均GDP却很出色,然而到目前为止它依然还是三线城市,相对来说还是有些不可思议了。不过榆林还是有很多的特色之处,除了旅游资源,还是属于粮食产地,同时还拥有了世界上最大的煤田,矿产资源丰富,如果之后把这些优势凸显出来,相信能够带来更好的发展。对于陕西最有钱的城市,人均GDP碾压省会西安,至今只是一座三线城市,不知你怎么看?
Ⅵ 陕西榆林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穷嘛经济状况怎么样
榆林是陕西省下辖地级市,榆林位于中国陕西省的最北部,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地交界处,是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区。
榆林并不穷,而且经济还不错。2017年,榆林市生产总值3318.39亿元,比2016年增长8.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7.68亿元,比2016年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2086.08亿元,比2016年增长6.0%;
第三产业增加值1064.63亿元,比2016年增长11.8%。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5.1%、62.8%和32.1%。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97811元,约合15033美元。
(6)2017年榆林市全市gdp扩展阅读:
榆林的位置境域
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西邻甘肃、宁夏,北连内蒙古,东隔黄河与山西相望,南与陕西省延安市接壤。地理座标:北纬36°57′~39°35′,东经107°28′~111°15′。
榆林市行政区划版图形似三角形。榆林最东端为府谷县皇甫乡段寨村,最北端为府谷县古城乡刘家坡村,最西端为定边县刘峁塬乡,最南端为定边县白马要乡铁角城。
东西最大长度309公里,南北最大宽度295公里,总面积43578平方公里,约占陕西省21%,居陕西省10个地级市之首。
Ⅶ 陕西省榆林市下面哪个镇的经济好
孙家岔镇,位于榆林市神木县城以北40公里处,总面积422.1平方公里,有常驻人口1.2万人,流动人口8000多人。该镇地处神府煤田腹地,交通发达,煤炭资源极为丰富,是民营经济投资的理想环境。该镇在2017年全国千强镇的排名中位列第18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