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均gdp和人均消费水平有什么区别这两个指标各通常用在什么领域要深刻一点的解释。谢谢
首先GDP是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GDP就是人均的生产值,意思就是指你在工作的时候可以回生产多少东西,这些东西的答真实价值就是你的人均GDP.很多人都把人均GDP和人均收入混为一谈,其实这是极端错误的,因为你的收入不可能等于你生产出来的东西的真实价值,收入等于真实价值减去剩余价值,因为公司要用剩余价值来维持它的运作,因为有剥削,所以收入会低于人均GDP,人均GDP反映的是生产者的生产力,收入反映的是生产者实际的待遇状况。
2. 论国家的实力,只看人均GDP有什么用
综合国力的抄大小强弱,反映着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决定着它满足国民需求、解决国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在根本上决定着它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一个国家的实力不仅仅是经济实力,尽管它是国家实力的基础。一个国家通过有目的的行动追求其战略目标的综合能力,即是它的综合国力。
只看人均GDP,无多大意义。
3. 人均GDP的PPP是怎么算的有什么用处
一种是按照市场汇率计算出来的,另一种是按照购买力平价法,也叫国际比较项目法(ICP)计算出来的。与比较某一国家不同时期价格水平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不同,购买力平价是比较某一时期两个或多个国家的综合价格水平。
好处:购买力平价汇率对于比较不同国家之间的生活水平。现行的货币汇率对于比较各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将会产生误导。
(3)人均gdp有什么用扩展阅读
存在缺陷:
第一,从理论基础上看,购买力平价说的基础是货币数量论,卡塞尔认为两国纸币的交换,决定于纸币的购买力,因为人们是根据纸币的购买力来评价纸币的价值的,这实际上是本末倒置。事实上,纸币代表的价值不取决于纸币的购买力,相反,纸币的购买力取决于纸币代表的价值。
第二,它假设所有商品都是贸易商品,忽视了非贸易商品的存在。
第三,它还忽视了贸易成本和贸易壁垒。
第四,它过分强调了物价对汇率的影响,汇率的变化也可以影响物价。
第五,它忽视了国际资本流动对汇率所产生的冲击。
第六,它只是一种静态或比较静态的分析,没有对物价如何影响汇率的传导机制进行具体分析。
4. 为什么人均gdp要用美元衡量
因为美元是国际通用流通货币,是和黄金、石油挂勾的!
5. 人均GDP的定义和用途
GDP是宏观经济中最受关注的经济统计数字,因为它被认为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最重要的一个指标。GDP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的简称,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它涉及的是经济活动,是实实在在的。一般来说,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与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驻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创造的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货物和服务最终使用减去货物和服务进口。
不应混淆概念
针对日前有关报道说,我国市场交易中的无效成本占GDP的比重至少为10%—20%的问题,许司长说,国家统计局作为GDP发布的权威机构至今从未公布过这一数据,无效成本是经济学名词,国家统计局在统计GDP时从未使用过这个术语。虽然在核算GDP时,疏漏和重复在所难免,但使用无效成本来衡量是不恰当的,至少有关GDP三种形态的计算中都不涉及无效成本的概念。
有关报道中还提到,我国每年因为逃废债务造成的直接损失约1800亿元;国家工商总局统计,由于合同欺诈造成的直接损失约55亿元,还有产品质量低劣和制假售假造成的各种损失至少有2000亿元,由于三角债和现款交易增加的财务费用约为2000亿元,由于不合理的税外收费和不必要的审批造成的各种费用约3000亿元,另外还有逃骗税款损失以及发现的腐败损失等,正是这些因素造成无效成本占了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至少为10%—20%。
对此,许宪春说,上述报道中提到的概念很混乱,它们和GDP不是一个口径,比如三角债、逃废债务造成的损失、欺诈造成的损失等,这些概念和GDP都不是同一类概念。通常我们在计算GDP时使用的数据是来自统计部门、财政部门和各有关部门,如金融保险系统、铁路系统、民航系统、邮电系统等,这些部门的数据均不会讨论无效成本的概念。当然,GDP也不是万能的,并非什么数值都能往GDP上靠,否则容易造成混乱。
GDP值是如何确定的
国家统计局每年公布GDP数据是怎么得到的呢?许宪春说,GDP计算需要经过以下几个过程:初步估计过程、初步核实过程和最终核实过程。初步估计过程一般在每年年终和次年年初进行。它得到的年度GDP数据只是一个初步数,这个数据有待于获得较充分的资料后进行核实。初步核实过程一般在次年的第二季度进行。初步核实所获得的GDP数据更准确些,但因仍缺少GDP核算所需要的许多重要资料,因此相应的数据尚需要进一步核实。最终核实过程一般在次年的第四季度进行。这时,GDP核算所需要的和所能搜集到的各种统计资料、会计决算资料和行政管理资料基本齐备。与前一个步骤相比,它运用了更全面、更细致的资料,所以这个GDP数据显得就更准确些。
此外,GDP数据还需要经过一个历史数据调整过程,即当发现或产生新的资料来源、新的分类法、更准确的核算方法或更合理的核算原则时,要进行历史数据调整,以使每年的GDP具有可比性,这是国际惯例。如美国在1929年至1999年之间就进行过11次历史数据调整。
总之,每个时段公布的GDP都有其特定阶段的含义和特定的价值,不能因为在不同时间公布的数据不同,而怀疑统计数据存在问题。当然,我国在GDP的计算体系上也有一些缺憾,例如我国长期采用的原产生于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的统计核算体系,从实际情况看,不少地方已经滞后于时代的发展了。
人均GDP就是国内生产总值除以人口数量
6. GDP到底有什么用
GDP就是国内生产总值英文的缩写,主要是用来衡量生活水平的,因为GDP反映了一个国家全部内生产容值,也就是国内生产总值。
GDP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意义也是非常重大的,GDP也通常作为衡量国家间经济实力强弱的工具。它不仅能够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也能够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国力和财富。
统计方法: 把以上部门生产的国内生产总值加总,再与国外要素净收入相加,也就是对于国家来讲就是国内生产总值,是各个地区生产总值加总。
(6)人均gdp有什么用扩展阅读
人均GDP更多属于西方的说法,这是与购买力相结合的一个指标,一定程度上确实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但并不能以偏概全。
反映了一个地区的人民生活水平。某地区可能因为面积、人口基数、发展策略等问题,GDP总量并没有上去, 但人均GDP上去了,最常见的就是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对应地反映了教育、医疗、生活等多方面都优于我国。
参考资料:网络——国内生产总值
7. 人均GDP作用
属于经济学的范畴。GDP即为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总量的指标。人均GDP则是人均数。与其相对应的是国民生产总值,即GNP。两者的区别在于统计口径不同。前者统计的是一个国家本土上不管是本国籍还是外国籍所共同创造的生产总值;后者是仅限于本国籍人所创造的生产总值。
据国家统计局上周发布的《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披露,我国2008年GDP总量达到300670亿元人民币,按2008年平均汇率6.948计,折合43274.32亿美元;依据2007年和2008年统计公报披露的年末人口统计数字计算,2008年我国平均人口为132465.5万人,以此为基数,则我国2008年人均GDP为3266.8美元。也就是说,我国人均GDP2008年登上了3000美元的新台阶,比此前专家学者的普遍预测提前了两年。
人均GDP的提高对于某些人来说是件天大的好事,可是,对于普通的老百姓来说却未必。不信,你随便到哪个城市去问那些因为被强制拆迁而没有房子住的普通市民,或者,你随便到那个农村,去问问那被强制征地而失去田地的农民,或者,你随便问问那些没有工作而到处奔波跑人才市场的那些男女老少们,这对他们有什么影响没有。再或者你去问问那些生活重污染地区的人们,那冒着黑烟的工厂里出来的GDP给他带来了什么?我们要的不是干巴巴的数字,而是实实在在的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环境的改善。
当然,我们绝对不是不要GDP,我们要的是能给我们带来美好生活的GDP。如果这GDP能与我们的幸福指数一起提高,那才是老百姓所希望的。
8. 人均GDP和人均收入有什么联系
人均GDP和人均收入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指标。
人均GDP是反映按人口计算的全社会新创造的价值,从分配的角度来说,它包括国家收入(也就是各项税收)、企业收入(也就是企业利润以及固定资产折旧)和劳动者收入,因此人均GDP的概念要大于人均收入,也就是说,个人收入(包括城市和农村居民的收入)只是GDP中的一个构成要素。
举例说明:
2014年,中国人均GDP排名最高的是克拉玛依、鄂尔多斯、阿拉善三个资源型城市,人均GDP分别为22万元、20万元、19万元,大大高于深圳的15.5万元。
其中,克拉玛依产石油,鄂尔多斯产煤炭,阿拉善产煤炭。
克拉玛依人均可支配收入不到3万元,鄂尔多斯不到4万元,阿拉善不到3万元,均低于深圳。
一个地方的GDP=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查看等式发现,人均GDP和人均劳动者报酬,两者并不具有一致性。因为还有“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三个变量。
人均GDP与人均收入不一致或者严重背离,说明经济的循环效率低。
(8)人均gdp有什么用扩展阅读
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总和,常被认为是衡量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的指标。
GDP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的总体经济状况重要指标,但不适合衡量一个地区或城市的经济状况,因为每个城市的生产总值上缴上级或国家的量都不同,所以在每个城市留下的财富就不一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2016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为744127亿元,比上年增长6.7%;全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3980元,比上年增长6.1%。
国家统计局2018年1月5日发布公告,经最终核实,2016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现价总量为743585亿元,比初步核算数减少54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7%,与初步核算数一致。
2017年中国GDP总量为827122亿元,首次登上80万亿元的门槛;GDP同比增长6.9%,增速较2016年提高0.2个百分点。这是自2010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首次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