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gdp排名 > 中西部城市gdp排名

中西部城市gdp排名

发布时间:2020-12-08 06:15:42

⑴ 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经济各差多少年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经济凋敝,交通闭塞,社会制度落后,人民生活困苦。在工业发展指标方面,地处东部沿海地区的辽宁、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7省和北京、天津、上海3市,集中了全国75%以上的工业总产值,而占全国总面积60%以上的少数民族地区则仅拥有3.8的全国工业总产值;东部地区的上海、辽宁、天津3省市在1949年的工业总产值分别为35.06%、11.91、6.93亿元,而全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工业总产值1949年会计只有5.4亿元。工业总产值最高的上海与最低的宁夏相比,两者竟差292倍。
第一,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某些扩大地区差距的因素将逐步消失。例如;价格的生成机制将发生变化。价格生成的人为机制将逐渐削弱以至消失,市场在价格形成中将起到主导作用,符合市场经济的价格生成机制必将担价格扭曲的现象得到纠正,使农产品、能源、原材料和加工工业间形成合理的比价体系。

第二,经济的发展将导致某些缩小地区差异的因素逐步形成市场经济是一种开放的经济,市场经济的发展将导致区域要素流动的加强,区域间联合和协作趋于活跃。区域间的联合将有力地缩小地区差距。另外,产业在地域上的梯度转移是一种经济规律,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东部地区的一些产业将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使中西部的资源优势逐步转变为经济优势,从而使东中西部经济差距缩小。
但中东部差距也在十年以上,东西部差距25年左右。

⑵ 新疆,甘肃,四川(含重庆)三省的所有中型城市GDP总数都达到8000亿元,中国中西部经济实力强吗

新疆,甘肃,四川(含重庆)三省的所有中型城市GDP总数都达到8000亿元,中国中西部经济实力强吗。当然很强。

⑶ 中国中西部的经济中心是哪座城市最大最好最发达的城市是哪座

国家没有明确定位:西部是重庆中部是武汉。而这两座城市目前都还没有实力影响整个中西部。

⑷ 对于经济落后的中西部!国家怎么安排的啊!

造成西部经济的落后,有自然的因素,有历史的因素,也有政策的因素。缩小东西部差距,需要投资向西部倾斜,更需要政策向西部倾斜。如果我们过度强调市场经济规律,完全按照市场配置资源的原则,社会资金就很难大量流向西部。因此,必须制定相应的政策甚至法律,来确保政府投资向西部的倾斜,给西部以比东部更优惠的政策,在产业政策上对新疆、西藏、青海、甘肃这些幅员辽阔、人口分散、经济落后的偏远地区以特殊对待。 ■步德迎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三年来,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拉大的趋势得到抑制,但东西部经济发展绝对水平仍在继续拉大。加入WTO后,国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市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不利于东西部地区差距的缩小。因此,应结合西部大开发和加入WTO的实际,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实事求是地对东西部地区的关系进行研究,在正确认识开发西部对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制定符合WTO原则的加快西部经济发展的政策。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的主要原因1、自然、历史和政策的差别造成东西部经济差别拉大。东部气候条件、交通条件、生活环境、经济基础以及与国际市场的联系都优越于西部地区,而且在改革开放之初国家选择了东部沿海地区的十四个城市作为对外开放城市,给予了较优惠的经济政策。因此,东部地区在改革开放的20年中,经济增长远远快于西部地区。2、市场经济只是在静态上按照效益最大化原则配置经济资源。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几年,越来越强调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特别是九十年代中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更将市场作为配置资源的主要手段。这相对于计划经济体制是认识上的一大进步。但在许多同志的思想上,没有看到市场配置资源的局限性,即市场配置资源只能做到静态最优,而做不到动态最优,只能做到短期最优,而做不到长期最优。因此,在地区经济布局上宏观调控不够有力,导致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拉大。3、在市场配置资源的同时人力资源却没有按照市场原则进行配置。严格的户籍制度限制了西部普通劳动力向经济发达的东部的流动,加大了东西部地区人均占有资源的差距,同时,东部地区凭着较高的工资待遇和优越的生活条件,吸引了大批西部高素质的人才,形成所谓“孔雀东南飞”的现象,使西部经济发展更加困难。4、西部地区的贫困与封闭造成西部人信息缺乏和观念的落后。由于我国经济发达、开放度较高的城市集中在东部地区,因而各种新观念、新信息、新技术也大都集中在东部。西部地区则由于距离遥远,获取信息的成本较高,造成信息缺乏和观念的落后,进而影响到经济的发展。5、长期的计划经济对以资源开发为主的西部地区影响深远。一是由于价格的不合理使西部为东部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牺牲,即东部创造的财富中有相当一部分实际上是西部人民贡献的。二是计划经济时期的工业布局是按照西部资源、东部加工的格局安排的,造成西部经济基础的落后,资源开采多,产品加工少,粗加工多,精加工少,因而西部工业的附加价值较低。6、统一的产业政策未考虑地区差别,制约了西部地区的发展。我国目前的产业政策没有考虑西部地区幅员辽阔、人口分散、经济落后的特点,不论是西部落后地区还是东部发达地区,都一刀切地采取同样的政策,如规定许多产品的最低生产规模过高,限制了西部企业的发展空间,再如国家的土地政策是建立在全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之上的,而西部大量的戈壁荒滩却要与东部的土地实行同样的政策,制约了西部招商引资。此类情况很多,极大地限制了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7、现行税收制度造成西部地区大量税收流向东部。由于西部的生活环境较艰苦,许多西部优势企业将总部注册到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按照现行税收制度,企业所得税在企业注册地上缴,因而造成西部地区大量税款的流失,加大了东西部经济的差距。由上分析看,造成西部经济的落后,有自然的因素,有历史的因素,也有政策的因素。缩小东西部差距,需要投资向西部倾斜,更需要政策向西部倾斜。如果我们过度强调市场经济规律,完全按照市场配置资源的原则,社会资金就很难大量流向西部。因此,必须制定相应的政策甚至法律,来确保政府投资向西部的倾斜,同时给西部以比东部更优惠的政策,在产业政策上对新疆、西藏、青海、甘肃这些幅员辽阔、人口分散、经济落后的偏远地区以特殊对待,从而改变西部在生产经营和吸引资金方面的劣势。对保护西部经济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根据我国的现实情况,建议国家对西部地区实行以下特殊政策:1、采取适当的税收优惠政策,同时规范地方政府管理地方经济的行为。国家应适当降低中西部地区企业应交纳的国税税率,并通过法律赋予地方政府制定地方税税率的权力,通过税收的优惠抵消西部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吸引外商和东部的企业到西部投资。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得到加强,使西部的投资硬环境得到改善,但还无法改变西部企业与东部企业在资金、管理、技术、人才、运输等许多竞争条件方面的不公平状况。只有在增值税率和所得税率方面都给西部企业以一定的优惠,才能使西部企业获得相对公平的竞争条件。只有在对西部实行企业税收优惠的基础上,严格禁止西部地方政府实行非税收性质的地方保护政策才可行,才能在西部市场上使外地产品、国外产品与当地产品享受同等待遇,形成真正的全国统一的大市场。应当指出,给落后地区企业在税收上以优惠待遇应有一些行业限制,对那些对集中度要求较高、资金技术密集、协作条件要求高的产品如汽车,就不应给予优惠待遇,以促进行业的快速集中。2、需要国家财政加大对经济落后地区的转移支付。这与中央对西部企业实行税收优惠一起,是中央促进西部经济发展的两条腿,缺一不可。从世界经济发展过程看,完全按照市场规律来配置资源,必然导致经济集中化趋势日益明显,地区差距越来越大,而地区发展水平的过度分化会造成总需求不足,影响经济的增长。所以,几乎所有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都由政府采取各种不同措施促使部分产业向不发达地区转移,并扶持不发达地区企业的发展,而不能依赖于市场做这些事。这些措施之一就是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具体用途,一是加快落后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完善落后地区的社会保障体系,三是支援落后地区发展教育,同时支持一部分工业从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的转移。对待地区结构的调整和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有一个重要的认识问题需要解决,那就是如何看待它的投资效益。在开发西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中,对西部直接投资的效益低于东部是不可避免的,但从长期看,维持一个相对均衡的经济布局对于改善各地区居民的生活环境、充分利用国土资源、实现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都具有重要意义。3、在产业政策和技术政策上应充分考虑西部地区的特殊性,不搞一刀切。目前国家的产业政策和技术政策都是针对全国的普遍情况而制定的,许多政策并不适应西部的特殊情况,如国家为了保护土地限制生产和使用黏土砖的政策,在黄土高原和新疆、青海、甘肃就不适用,在那里由于缺水,大片黄土岗寸草不生,用来生产黏土砖并不会减少耕地资源,为什么不能与东部地区区别对待呢?还有环境政策,西部地区特别是新疆地广人稀,远离人口密集的地区,空气的自我净化能力较强,不应要求这里的企业与东部执行同样的废气排放标准。还有对小水泥、小火电、小钢铁等的限制政策,也不适应西部特别是新疆城市分散、距离遥远的特点。4、加快西部城市化步伐,采取有力措施促进西部中等城市的发展。研究经济发展,对于资金、技术、原料、能源、运输条件等生产要素的重要性都能达成共识,但人们往往忽略了一个重要条件,就是人口数量和密度。西部大片地区地广人稀,根本不具备发展现代工业的基本条件。因此,开发西部的过程,主要就是西部地区城市化的过程。没有城市化,就没有工业化,也不会有农业的现代化。西部地区的一些大城市已具有较强的经济基础,完全可以凭借自身实力和优惠的政策获得较快发展,并对整个西部经济产生带动作用。开发西部地区的中央财政投资应首先向中等城市倾斜,支持中等城市的经济较快发展,并向周边小城镇辐射,带动小城镇经济的发展。此外,应选择大中城市周边的小城镇加以扶持,使之尽快发展成为一个个经济圈,形成对周围更强的辐射能力,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5、下大力气解决落后地区政府机构臃肿的问题,加强对地方领导的选拔、任用和监督。一个地方经济的发展,除了天赋的自然条件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方国企的改革、民营企业的活力、科学的区域规划、高效廉洁的地方行政管理及由此而形成的改革意识和良好社会风气,而这些都决定于这个地方的主要领导人和领导班子的政治素质和专业素质,这就要求探索一套对地方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和监督的机制,真正做到能者上庸者下。从各方面反映的情况看,越是经济落后的地区,政府机构臃肿的问题越严重,机构越臃肿办事效率就越低,已形成恶性循环,必须下大决心加以解决。6、加强地区间经济协作,促进东西部企业联姻。西部有许多国有企业发展困难、改革滞后,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应承担起所有者职责,推动企业的改革和合作,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帮助西部企业与东部优势企业联合,以资产为纽带,实现资产重组,利用东部企业在技术、资金、管理、品牌方面的优势,使西部企业得到快速发展。(作者单位:新疆自治区发展计划委员会) [稿源:中国经济时报] [作者:步德迎]

⑸ 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较大的原因(在线等 要快)

我觉得主要是国家政策导向和地域优势两方面原因

⑹ 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地带有哪些省级行政区

1、东部沿海地带:辽宁、北京、天津、上海、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12个省、市、自治区;

2、中部地带:黑龙江、吉林、山西、内蒙古、安徽、河南、湖北、湖南、江西9个省、自治区;

3、西部地带:重庆、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中西部地带又分为3个经济区:

1、黄河上中游经济区:包括陕西、甘肃、宁夏、山西与河南5省区。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煤炭开采和煤炭深加工基地,天然气和水能开发基地、钢铁工业基地、有色工业基地。以西安、兰州为核心进一步聚集生产要素,建成中西部装备制造业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发展区。

2、长江上中游经济区:包括四川、重庆、湖北、湖南、安徽和江西等6省市。建设以水稻和棉花为主的农业地区专业化生产基地,以及建立在农产品基础上的深加工工业。

建设以钢铁和有色冶金为主的原材料基地,以及全国第三大汽车工业基地(武汉)以及其它交通设备工业基地(重庆的摩托车制造)。

3、珠江上中游经济区:包括云南、贵州和广西3省区。建设成为中草药和生物制品研发与生产基地,以桂林山水、昆明春城风光、贵州黄果树瀑布以及少数民族风情为特色内容的沿珠江旅游风景带。

(6)中西部城市gdp排名扩展阅读

经济地带划分依据:

中国第七个五年计划时期,主要是根据地理位置、经济建设条件和现实的经济技术水平,所存在的地区差异等,将全国划分为三大经济地带。

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可以充分发挥各带优势,进行科学地域分工,实现各部门、各地区、各层次的生产布局的有机联系,求得整个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使各地明确各自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和经济技术特点,便于国家对各地经济规划进行分类指导;可以推动横向经济联系,促进地区分工合作、联系,利于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各地共同繁荣。

⑺ 未来中国中西部经济能超过东部吗

中国实施的对外开放政策是从东部沿海开始的,为发展经济,中国中央政府提出了“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的战略,并于1984年将东部沿海地区的大连、天津、上海、温州、广州等14个城市定为开放城市,实行与内陆不同的优惠政策,吸引外来投资。

这一政策被后来30多年的中国经济增长证明是正确的,东部沿海地区得到了长足发展,形成了环渤海、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三个经济圈,成为带动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核心区。2008年,东部地区GDP占全国54.3%,比1978年上升了10.9个百分点。

在东部地区经济发展中,中国还出现了天津、上海、广州、深圳等许多国际化大都市,给中国社会以及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带来极大改变。

随着东部地区的发展,中西部地区明显落后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差距越来越大。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涌入东部沿海地区。贫富差距也导致在教育,医疗,住房,交通等一些方面发生不公平的现象,导致了更多社会矛盾的产生。

为改变这种状况,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相继作出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一系列重大决策。这些政策使得中西部地区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快速向东部地区接近。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数据,在2006年到2010年的5年期间,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持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年间西部地区地方生产总值平均增速为13.9%,比全国平均增速高0.9个百分点。西部地区的地方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逐年提高,5年间其所占的比重分别为17.11%、17.33%、17.58%、18.14%、18.33%、18.68%。

“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快,波动幅度较小,稳定性好,宏观经济运行的潜在风险相对较小,保持了持续稳定、快速增长态势。”《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2011》对2006年到2010年间的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这样的高评价。

就在中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东部地区的经济却因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遇到了麻烦,或者说是遭到了打击。

由于东部地区从一开始采取的就是严重依赖以出口初步加工产品为经济增长的模式,除国际需求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外,其产品高科技含量不高,大多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以低廉的价格为赚取利润的模式。这样一旦产品制造环节中成本增加,如人工、材料等费用增加,或者国际经济形势严峻,产品需求量饱和或减少时,都会给东部地区的经济带来冲击。

2008年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使得中国出口大幅下滑,甚至出现了负增长。此外为抗击金融危机,美国采取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中国出台了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这使得国际国内货币流动出现严重过剩,造成了通货膨胀。不仅带动了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也推升了劳动力成本,加上东部地区已经没有了更多可利用的工业用地,于是,最近两年东部沿海地区出现的“用工荒”、“用电荒”、“用地荒”不断加剧。

这些原因,使得中国东部地区GDP增速放缓,在2009年甚至出现大幅回落。从2009年上半年起,西部地区GDP增速开始普遍超过东部地区。

⑻ 一些东部强地级市经济实力比很多中西部城市经济实力还强,例如江苏南通,徐州,山东烟台,潍坊等经济实力

放屁,江苏的徐州和南通在建地铁,徐州的1,2,3号线3年内通车

⑼ 中国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的界限

区域的划分是随经济发展水平,政策倾向的变化而变化的;
目前,国家统计局的对东中西部划分的解释还是按照2003年发布的标准:
http://www.stats.gov.cn/tjzs/tjcs/t20030812_97125.htm
分析中经常提到的东、中、西部地区是怎样划分的?
我国大陆区域经济的产生,应该说是依据其经济发展水平与地理位置相结合长期演变而形成的,我国大陆区域整体上可划分为三大经济地区(地带)。三大经济地区由于自然条件与资源状况的不同,因而有着各自的发展特点。
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广西、海南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积为129.4万平方公里,占我国全部国土面积的13.5%

东部地区背负大陆,面临海洋,地势平缓,有良好的农业生成条件,水产品、石油、铁矿、盐等资源丰富,这一地区由于开发历史悠久,地理位置优越,劳动者的文化素质较高,技术力量较强,工农业基础雄厚,在整个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龙头作用。
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9个省、自治区;面积为281.8万平方公里,占我国全部国土面积的29.3%
。中部地区位于内陆,北有高原,南有丘陵,众多平原分布其中,属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和各种金属、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占有全国80%的煤炭储量,重工业基础较好,地理上承东启西。
西部地区包括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9个省、自治区;面积为541.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56.4%
。西部地区幅员辽阔,地势较高,地形复杂,高原、盆地、沙漠、草原相间,大部分地区高寒、缺水,不利于农作物生长。因开发历史较晚,经济发展和技术管理水平与东、中部差距较大,但国土面积大,矿产资源丰富,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⑽ 西部城市中,哪个城市综合经济实力最强为什么

成都第一,这不就是你想说的吗?
天天吹什么新一线第耳五城、吹得人的耳朵都起茧了。
你这么天天吹就成第一了

阅读全文

与中西部城市gdp排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