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初级发达国家的标准是人均gdp一万美元这个标准是什么时候制订的
初级发达国家的标准是人均GDP一万美元这个标准是(2010年)制订的。
人均GDP过万是世界银行在2010年的界定标准,2012和2013年,世界银行规定人均GDP在12600美元以上的是高收入国家。根据世界银行的标准,中等收入是指人均GDP在1000~12000美元之间。
人均GDP只是衡量一国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但不是唯一指标。尽管人们认为这样的指标水准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但仅用这一单个数据来说明一个国家的富裕程度,说服力还略显单薄。于是,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比重,成为学界认可的另一个重要指标。供参考。
2. 人均GDP10000美元是个进入发达国家的坎吗
不是,进入发达国家的指标是各种数据的整体,人均GDP只是其中一项,虽然沙特这些产油国人均GDP远超一万美元,却没有人认为他们是发达国家。
GDP越高就表明一个国家生产的产品越多,创造的财富也越多。但是,是不是一个国家生产的产品越多,它创造的利润就越大呢?那可就不一定了。就好比是一家企业,它生产了很多产品,产值很高,但是如果产品价格很低,或者都卖不出去,那这家企业就没有很好的利润,就不能说企业有很好的经营状况。同样,我国虽然GDP很高,但如果这些GDP不能为人民带来很好的利润,不能实实在在地增加人民的收入,片面追求GDP就失去了它的意义。从我国GDP增长的实际情况看,有很大的比例是通过出口和投资实现的。出口的产品多集中于劳动密集型的,低价值,低利润的产品。甚至还有的企业出口产品售价低于成本,只是为了获得国家的出口退税,这样的产品获得的利润很少,甚至没有什么利润。相反,它挤占了国外发达国家的市场,挤垮了一些国外企业,引起了很多贸易纠纷,对人对己都不利。投资是扩大生产规模的一种方式,也能带来GDP的增长,但是,投资的目的是为了盈利,能盈利的投资才能带来可持续性的GDP的增长。然而在我国,盲目投资的项目很多,有的项目,如钢铁项目,在国际市场已经产能过剩,在这样的项目上投资只能造成国内企业之间竞争,价格下降,利润率下降。最后只能是GDP增加了,利润却不能同步增加,国民无法获得实际利益。
3. 中国人均GDP何时超过一万美元分析
截至目前,我国已有京津沪等六个省市区人均GDP超过一万美元,率先进入了“中等发达国家阶段”。但与此同时,由于经济结构不合理,居民实际收入占人均GDP比重为例仅40%,远低于55%的平均水平。六省市进入“一万美元俱乐部”按照世界银行的衡量标准,人均GDP超过一万美元是公认的从发展中状态进入发达状态的标线。以时间节点来算,上海是中国内地第一个人均GDP超过一万美元大关的省份。2008年,上海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13698.15亿元,以半年以上常住人口计算,2008年上海人均GDP达到10529美元,首次突破一万美元大关。紧随其后的是北京,北京市统计局2010年年初发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全年北京GDP达到11865.9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同时,全市人均GDP达到68788元(按年均汇率折合10070美元),突破一万美元大关。2010年天津人均GDP达到70402元,首度突破一万美元大关。值得一提的是,尽管进入一万美元大关的时间节点落后于上海和北京,但随着近年来天津一系列大项目的落地和显效,天津人均GDP“后来居上”,超越北京和上海,目前以15383美元位居各省份之首。2012年,江苏、浙江、内蒙古三个省份也加入“一万美元俱乐部”。至此,江浙沪人均GDP皆突破一万美元,长三角集体进入到“发达状态”。尽管2013年的整体数据尚未出炉,但人均GDP“一万美元俱乐部”将很可能进一步扩大。辽宁2012年人均GDP达9352美元,2013年预计可突破一万美元大关。紧随其后的广东、福建也正在逼近这个大关。预计到2014年,广东、福建和山东人均GDP将突破一万美元。也就是说届时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将集体进入“发达状态”。居民收入仍“不发达”据第一财经日报,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称,中国多省份突破一万美元大关,一方面得益于这些年经济增长较快,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人民币对美元不断升值,对内却不断贬值。当一些发达国家人均GDP突破一万美元大关后,产业结构会比较合理、社会民生等问题都解决得比较好。但我国的产业结构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到现在变化都不大,居民实际收入仍很低,离发达状态尚远。暨南大学教育学院韩兆洲表示,以居民实际收入占人均GDP比重为例,发达国家这一比例一般都达到了55%,但目前国内很多地方居民收入占GDP比重只有四成左右。像广东2010年只有44.4%。
4. 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意味着什么
通常来说,人均GDP水平的高低反映了当前地区经济发展阶段的定位。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表示该地区已基本完成工业化。在20世纪80年代,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先后达到人均GDP1万美元水平。人均GDP1万美元发展阶段后主要发达国家和国际大都市的经济社会均有趋同的发展轨迹:从生产为主向消费为主转变,从工业为主向服务业为主转变,从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变(胡鞍钢)。作为一个省来说,浙江省已经达到人均GDP1万美元,基本接近高收入发达国家行列,可以说当前是工业化已经基本完成,正加速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将加快由工业为主向服务业为主、生产为主向消费为主、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变的步伐。
5. 中国人均GDP超过一万美元的城市有哪些
在2016年的人均GDP统计中,天津、北京、上海三大直辖市均突破了11万元,位列前三,换算成美元,这三大直辖市人均GDP都超过了1万美元。同时还有江苏、浙江、福建、内蒙古、广东、山东这6个省份都纷纷跻身人均GDP一万美元俱乐部。
6. 人均GDP一万美元是月收入还是年收入
人均GDP一万美元是按年收入来算的。
7. 2020年中国人均GDP可以达到“一万美元”吗
现在可以告诉你,一点问题都没有,2019年就可以达到
8. 我国人均GDP不到一万美元,为何西方非说我国是发达国家呢
要成为发达国家,最起码要达到一定的收入和发展条件。而我国人均GDP不到1万美元,明显不符合发达国家的标准,但是为何西方非说我国是发达国家呢?
我国历经40年改革开放,经过40年的高速发展,到现在也才9000美元的人均GDP,可以说已经是世界发展的奇迹了。但是即便如此,我国离发达国家的水平其实还差很远,最起码到人均GDP2万美元,还差很多,最起码一倍以上。所以我国在世界的收入水平,都是排在100位之后的,可以说还是世界的穷国,所以当然是发展中国家了。
也就是说我国一旦上当,承认自己是发达国家,那么我国就会立刻未富先衰,不但享受不到照顾政策,而且反而承担更多的责任,对于经济而言,无疑是重大的打击。不过随着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肯定在不久的将来从发展中国家转变为发达国家!
9. 人均GDP超过一万美元意味着超大市场优势进一步显现对吗
理论上是这样的,不过,这种理论提出都超过好几十年了现在的经济的发展了10,000美元,也不意味着太好的市场。
10. 人均GDP10000美金代表什么
人均GDP10000美金是衡量是否达到进入发达国家的一个指标。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Real GDP per capita),即“专人均GDP”,常作属为发展经济学中衡量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标,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之一,它是人们了解和把握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有效工具。将一个国家核算期内(通常是一年)实现的国内生产总值与这个国家的常住人口(或户籍人口)相比进行计算,得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各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标准,为了更加客观的衡量,经常与购买力平价结合。世界银行数据显示,2014年人均GDP7300美元,2013年中国大陆人均GDP为6807美元,2012和2011年则分别为6093美元和5447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