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内蒙古城市排名
排名如下:
1、鄂尔多斯市:GDP总量为3579.81亿元,人均GDP为173046元。
2、包头市:GDP总量为2753.03亿元,人均GDP为95668元。
3、呼和浩特市:GDP总量为2743.72亿元,人均GDP88087为元。
4、赤峰市:GDP总量为1406.84亿元,人均GDP为32605元。
5、通辽市:GDP总量为1222.62亿元,人均GDP为39078元。
6、呼伦贝尔市:GDP总量为1185.86亿元,人均GDP为46887元。
7、锡林郭勒盟:GDP总量为769.09亿元,人均GDP为73135元。
8、巴彦淖尔市:GDP总量为740.14亿元,人均GDP为43930元。
9、乌兰察布市:GDP总量为721.18亿元,人均GDP为34301元。
10、兴安盟:GDP总量为417.92亿元,人均GDP为26052元。
11、乌海市:GDP总量为410.08亿元,人均GDP为73085元。
12、阿拉善盟:GDP总量为256.43亿元,人均GDP为103399元。
(1)内蒙古1981年gdp排名扩展阅读:
内蒙古自治区,通称内蒙古,简称“蒙”。首府呼和浩特市。内蒙古横跨中国东北、华北、西北三大地区,接邻八个省区,是中国邻省较多的省级行政区之一。
内蒙古下辖9个地级市、3个盟;另外有满洲里、二连浩特2个计划单列市(县级市);52个旗(其中包括鄂伦春、鄂温克、莫力达瓦达斡尔3个少数民族自治旗),17个县,11个盟(市)辖县级市,23个市辖区。
内蒙古地处亚欧大陆内部,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全国总面积的12.3%;截至2017年底全区常住人口为2504.8万人;全区基本上是一个高原型的地貌区;全区由于地理位置和地形的影响,形成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的复杂多样的气候。
内蒙古资源储量丰富,有“东林西矿、南农北牧”之称,草原、森林和人均耕地面积居全中国第一,稀土金属储量居世界首位,同时也是中国最大的草原牧区。
《经济蓝皮(2015~2016)》认定内蒙古为中国大陆6个步入高收入阶段和工业化后期阶段的省级单位之一。 2016年10月8日,内蒙古自治区被批准为大数据基础设施统筹发展类综合试验区。
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103.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6年增长4.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47.2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6408.6亿元,增长1.5%;第三产业增加值8047.4亿元,增长6.1% 。
Ⅱ 为什么美国的经济社会在1981-1982年商品和劳务的总产出会大幅度下降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ct,简称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它不但可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更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一般来说,国内生产总值共有四个不同的组成部分,其中包括消费、私人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额。用公式表示为:GDP = CA + I + CB + X 式中:CA为消费、I为私人投资、 CB为政府支出、X为净出口额。(一)国内生产总值是SNA核算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综合性指标,也是我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核 心指标。 (二)国内生产总值是反映常住单位生产活动成果的指标。常住单位是指在一国经济领土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经济领土是指由一国政府控制或拥有的地理领土,也就是在本国的地理范围基础上,还应包括该国驻外使领馆、科研站和援助机构等,并相应地扣除外国驻本国的上述机构(国际机构不属于任何国家的常住单位,但其雇员则属于所在国家的常住居民)。经济利益中心是指某一单位或个人在一国经济领土内拥有一定活动场所,从事一定的生产和消费活动,并持续经营或居住一年以上的单位或个人,一个机构或个人只能有一个经济利益中心。一般就机构(单位)而言,不论其资产和管理归属哪个国家控制,只要符合上述标准,该机构在所在国就具有了经济利益中心。就个人而言,不论其国籍属于哪个国家,只要符合上述标准,该居民在所在国就具有经济利益中心。因为常住单位的概念严格地规定了一个国家的经济主体范围,所以其对于确定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口径,明确国内与国外的核算界限以及各种交易量的范围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究竟处于增长抑或衰退阶段,从这个数字的变化便可以观察到。一般而言,GDP公布的形式不外乎两种,以总额和百分比率为计算单位。当GDP的增长数字处于正数时,即显示该地区经济处于扩张阶段;反之,如果处于负数,即表示该地区的经济进入衰退时期了。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定时间内所生产的商品与劳务的总量乘以“货币价格”或“市价”而得到的数字,即名义国内生产总值,而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等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之和。因此,即使总产量没有增加,仅价格水平上升,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仍然是会上升的。在价格上涨的情况下,国内生产总值的上升只是一种假象,有实质性影响的还是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变化率,所以使用国内生产总值这个指标时,还必须通过GDP缩减指数,对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做出调整,从而精确地反映产出的实际变动。因此,一个季度GDP缩减指数的增加,便足以表明当季的通货膨胀状况。如果GDP缩减指数大幅度地增加,便会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同时也是货币供给紧缩、利率上升、进而外汇汇率上升的先兆。至于原因,我觉得有以下几点:1、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起步比较晚。2、我国的经济发展的基础比较薄弱,因此,即使人家的速度不如咱,但人家的基数大增长总量也就大了。3、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4、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没有健全的法律保障。5、长期以来的经济发展中,美国成为了世界经济的中心,而且技术水平,资本实力都强于我国,再者,美国的信息比我国更加灵通。6、长期的经济发展形成的世界经济格局也有利于美国经济的发展。
Ⅲ 1981年长三角区域GDP是多少
80年代我国经济刚刚开始恢复发展,那个时候GDP还是比较低的。而且也没有长三角这个说法。
Ⅳ 一九八零年中国gdp总直
4545亿美元
Ⅳ 1981-2010中国的GDP是
这有
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