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人均收入 GDP 怎么算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公式是:实际GDP/ 人口。
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核算期内(通常为一年)实现的生产总值与所属范围内的常住人口的比值(当前流动人口成为全国或地区经济贡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决不能忽视,故用户籍人口作为比较指标是不科学的)。
(1)人均收入占gdp比重扩展阅读
国内生产总值减去固定资产折旧就是国内生产净值,即国内生产净值包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和劳动者报酬,上述三者基本上能反映最终的成果和服务在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
国民收入(National Income)是反映整体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因此常被使用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中,亦是国际投资者非常注视的国际统计项目。反映国民收入的两个主要统计数字是本地生产总值(GDP,即国内生产总值)及本地居民生产总值(GNP, 即国民生产总值),前者计算一段特定时期本地进行的生产,而后者则计算本地居民的总体收入。
两个统计数字都涉及生产的概念,是指投入资金、劳力及企业精神的结果,所以纯从资产价格变动而取得的利润并不计入。另外,关于本地居民是指所有以该国家或地区为经济利益中心的个人及机构,与其国籍及资金来源地无关,所以本地居民亦包括长期在该地区工作的外来劳工及外资分公司。
② 为什么我国的人均收入占人均gdp的比重远小于美国
个人消费占GDP比重中国是小一些,但是绝对没有50%-80%的差距。投资大是一方面版,但最主要的是税收。
美国个人所得税占税收的很大一部分,高收入的会交快一半的税。你说的2006年的人均收入是36276美元,这里人均收入应该是税前的。而中国个人所得税很少,听说只有30%的人交个人所得税。中国税收增值税占很多。
2006年美国GDP 13.2万亿,政府花费已经有2.5万亿,已经占19%了。而且这还不算投资。美权国2006净出口是负的0.7万亿,所以个人消费+政府+投资=13.9万亿,比GDP稍微高一点。个人消费不可能是86%GDP。
③ 中国的GDP收入与人均收入为什么不成比例
我的看法是,一个地方的私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越多,就业就越充分,创业活动也频繁。中小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较低,劳动在增加值中分得的比例较高,所以工资报酬相对大企业多的地方就比例高一些。大型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较高,劳动在增加值中分得的比例较低,工资报酬的比例当然比小企业占多数的地方低一些。可以验证:中国浙江的收入差距较低,而贵州等创业活动不活跃的地区,收入差距反而大一些。
④ 是看人均收入还是看人均GDP
人均GDP不是人均收入。
人均GDP是将一个国家核算期内(通常是一年)实现的国内生产总值与这个国家的常住人口(或户籍人口)相比进行计算,得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各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标准。
人均收入指人均可支配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指个人收入扣除向政府缴纳的各种直接税以及非商业性费用等以后的余额。
人均GDP是一种总量的概念,是把一国经济总量GDP平均分摊到每个人头上的数字。任何国家既不会将国家财富均分给每个人,也无法做到将国家财富均分给每个人。收入虽然包含在国民生产总值中,但显然是低于国民生产总值的。从GDP构成上看,我国工资占GDP的比重约占20%左右,而美国高达50%。
举例:
按照国家统计局2010年的统计,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才19000多元人民币,按美元计价是2900多美元,与4400美元的人均GDP相差近一半。人均GDP是国民财富创造能力体现,而人均收入是国民财富分配能力的体现。中国的人均收入与人均GDP还有一块相当大的差距。
⑤ 人均gdp和人均收入的比例能说明什么问题
从两个名称的意义上来看,人均GDP是一定时期内,某国某地区产生的总物质财富的人均分摊量,而人均收入指人们能够实实在在拿在手中使用的数量。如果这个比例较大,那么说明实际得到的量大大小于社会财富的人均分摊量,这个可以说明这么些问题:其一、政府及其公共部门收入太高,而人们收入较低;其二、此时期社会用于再生产的财富过多,这个现象更多出现在发展中国家;其三、此国此地区的财富外流较多,且这些人一般都是拥有巨额财富的人;其四、这个经济体消耗的固定资本较大,即折旧较大,用于重置投资(等于折旧)的部分较高。
⑥ 一般来说,人均可支配收入占人均GDP的比重大概是多少大概数字就行。
69.3%既gdp扣除个人所得税!低收入的扣的少,平均的话是69.3
⑦ 人均GDP与人均收入的关系,或者说比例一般怎样才算是合理的
人均GDP和人均收入的关系,其实反应了劳动者是否分享了经济发展的果实。如果人均收入比回人均答GDP越高,那么劳动者分享的果实越多。他们的比例不能说多少才是合理的,因为每个国家的国情和发展状况不一样。像我们以政府投资为主导的国家,这个比例就很低,而像一些福利国家,北欧,即便是美国,这个比例也是很搞的。而发展中国家的比例也会低一些。
⑧ 为什么中国人均GDP和人均工资基本持平呢
呵呵,兄弟,其实这个问题你随便找一本宏观经济学都能弄明白。
首先,中国目回前人均GDP按美元算估答计有6600美元左右,按目前汇率波动6.05-6.10,按人民币算估计有40000元,不过人均工资即个人可以稳当的拿到手的钱可以理解为除税、保险等之外的个人可支配收入,两者是不应该相等的。假设相等,那么全国这一年增加的财富都被人民平分了,哪儿来的政府财政收入和下一年全国的预算支出???
其次,GDP里面要减去资本(厂房、设备、土地等等)的折旧,才算是国内生产净值(NDP),之后再减去企业的转移支付和政府对企业的补助等才是国民总收入。而国民工资仅仅可以叫做“国民个人收入总和”,可以认为是国民总收入的一部分。
再次,你都已经说了中国居民收入占GDP比重为40%,所以以上说那些岂不是前后矛盾了。。。事实上,在中国以人均工资来衡量个人收入是不合理的,因为大家都知道,中国的行业、城乡、职业收入差距甚大,少部分人得到很高工资,而大部分的工资实际并不高(当然是相对的),所以,人均工资看起来那么高。
⑨ 我国目前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是多少
还真没有找到直接的数字,以下是我以前计算出来的结果,似乎内和他们的数据有一容些小差距,供你参考:
1,2007年数据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86元,城镇人口59379万人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140元,农村人口72750万人
加起来,2007年全国人民的收入为111978亿元
而07年中国的GDP为246619亿元。
除一下,07年中国GDP中劳动收入占比重为45.4%
2,2006年数据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59元,城镇人口57706万人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87元,农村人口73742万人
加起来,2007年全国人民的收入为94316亿元
而06年中国的GDP为210871亿元。
除一下,06年中国GDP中劳动收入占比重为44.7%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http://www.stats.gov.cn/
⑩ 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中第三产业应占GDP的比例是多少
?????????,这是什么问题????搞不懂,没有逻辑,统计年鉴只有统计回数据,没有答规范的应该是多少啊?你想算个最优的比例吗?那就参考发达国家的比列吧,比如找到美国的资料,然后对比中国哪些不足,急需提高或加强?不过结论很显然,第三产业占比重少?恩格尔系数摆在着吗?不用算!不过恩格尔系数得到的可能只是第二、三产业占支配收入的比重,不知道第三单独的比列。不过可以推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