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上海的GDP
2001年,全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3.73万元,比2000年增加2700元,继续以人均gdp超过3万元的实力,居全国省级地区之首。按当年汇率折算,上海人均GDP已突破4500美元,总量5000亿人民币
到2003年,上海的GDP总量已超过750亿美元,人均GDP超过5300美元。
㈡ 上海人均GDP为什么这么低
你好,中国在城市GDP排名中,上海排30多名,北京排30名。能拿到30多名也很了不起了,中国约有300个城市(不含县级市)。
可能你会问,为什么北京上海的人均收入这么高?应该是北京和上海,太多国企扎堆和国家机构扎堆了吧!要知道国企和国家机构都是福利多元化·待遇好·工作时间短!而民企却是福利单一·工作时间长·资薪又不高。
如:北京国企比深圳多好几倍,所以深圳人均GDP比北京高很多,但人均收入却是北京高于深圳。
㈢ 上海市的 各区、县 最新财政收入、GDP排行
地区 GDP(亿元) 户籍人口(万) 人均GDP
浦东新区 3100 177 25643美元
徐汇区 1136.3 89 18692美元
黄浦区 1014 62 23940美元
杨浦区 1012.5 108 13726美元
闵行区 920 75 17960美元
虹口区 897 79 16627 美元
长宁区 735.6 61 17657美元
普陀区 689.3 85 11872美元
宝山区 568.4(1264) 85 10221(21773)美元
(括号内数据表示算上宝钢集团)
静安区 556.6 32 25467美元
卢湾区 514.4 33 22823美元
㈣ 昆山为何人均GDP远超上海,而人均可支配收入却低于上海
2005年底,昆山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27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393元 未成年人的抚养费是要具体情况具体计算的,没有固定的格式.
㈤ 上海各区人均GDP排名是怎么样的
上海各区人均GDP排名从低到高有长宁区、徐汇区、黄浦区。
黄浦区:
经济稳定发展,商业繁荣,豫园外滩,南京路步行街,人民广场,新天地,淮海中路,都是黄浦区的,可以说是上海的老区代表。保留着很多老城厢的历史文化风貌,以及上海租界时的建筑风貌。他的繁华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黄浦区也是[贫困]人口最多的区。
经济:GDP总量为2104.44亿元
㈥ 上海的生活水平是多少
上海(Shànghǎi)是中国第一大城市,世界第八大城市,中国中央四个直辖市之一。有超过2000万人口居住和生活在上海及其附近地区。上海位于中国的华东地区,地处长江和黄浦江入海汇合处,是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一部分。
昔日的上海,只是一个以渔业和棉纺织手工业为营的小镇。全市人口1888.46万(2008年末,中国省级行政区第25名),其中,户籍常住人口1371.04万人。人口密度2,638人/平方公里(2008年,中国省级行政区第3名)。其中市区人口1453万(2007年,中国城市第1名)。全市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2.72‰,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0.75‰(2007年)。
19世纪,由于上海良好的港口位置使其开始展露锋芒。1842年《南京条约》签定后,上海成为中国开放对外通商的口岸之一,并很快因成为东西方贸易交流的中心而迅速发展。至20世纪30年代,上海成为跨国公司开展贸易和商务的枢纽,是亚太地区最繁华的商业中心,被誉为“东方巴黎”。
鸦片战争后,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依照1842年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上海成为五个对外通商口岸之一,允许英国上海设立租界。后来,又陆续有了其它列强的租界。当时上海的租界地区享有完全独立的行政权和司法权。租界的存在使得上海未被战火所波及,并享有实际独立的地位和充分的国际联系,带来了近代上海的繁荣。这一点,和现在的吸引外资是一个道理,外国人打开中国的国门,和后来日本侵华战争不一样,他们是为了打开一个市场,给他们的贸易带来利益。所以,上海得到了这个契机,作为贸易中转站,不但有大量的进出口税额,还有很多外国的投资商在上海进行各种各样的投资,正是如此,开埠后的近代上海成为远东最繁荣的港口和经济、金融中心,是近代亚洲唯一的国际化大都市。当然这些利益都不归大清国所属,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租界和洋人在华的贸易带动了上海的建设和发展。而在民国时期到后来的抗日战争,由于虹口、杨浦两区后来被划为日军防区,成为日本势力范围,在淞沪会战期间和华界一样受到重创。
但在1949年建国之后,外国人几乎全部离开了上海,上海随即没落。改革开放后的1990年,上海又开始重现往日的繁华,成为了今日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和全球最大的贸易港口。
今日的上海,不光是中国重要的科技、贸易、金融和信息中心,更是一个国际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地方。上海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全球重要的经济和贸易中心。一些提案也提出上海会成为未来的全球城市。国际主流媒体更将上海形容为“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典范”。
正在向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目标迈进的上海,肩负着面向世界、服务全国、联动“长三角”的重任,在全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这个土地面积仅占全国0.06%、人口占全国1%的城市里,完成的财政收入占全国的八分之一,港口货物吞吐量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口岸进出口商品总额占全国的四分之一。
浦东开发
浦东因位于上海的母亲河——黄浦江的东岸而得名。20世纪90年代前,这里曾是大片的农田、渔村,经济社会发展远远落后于浦西。1990年国家实施开发开放浦东战略,1993年浦东新区管委会正式挂牌成立,历经17年的大开发、大开放、大建设,浦东初步建立起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新城区框架,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
上海相当于葡萄牙, “2008年全年上海GDP达到13698.15亿元,比上年增长9.7%”。上海人均GDP破1万美元 达中等发达经济体水平。相比2007年,在2008年上海常住人口人均多创造GDP1800美金。
落后“四小龙”十年以上
亚洲“四小龙”跨越人均GDP1万美元的时间,中国香港和新加坡都是1988年,中国台湾是1992年,韩国是1996年。张军认为,当人均GDP为2000美元时,人们更多关注的是就业和增长。而当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以后,社会的服务性需求会上升,收入分配、福利等问题更受关注。
因此,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以后,也意味着GDP超常增长的阶段已经结束。未来10年,上海可能维持8%~9%的平稳增长。
上海人类发展指数
0.913(高,2005年,中国省级行政区第3名,次于香港、台湾)
人类发展指数(HDI,Human Development Index)是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1990年人文发展报告》中提出的用以衡量联合国各成员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指标,是对传统的GNP指标挑战的结果。
人类发展指数的原则
①能测量人类发展的基本内涵。
②只包括有限的变量以便于计算并易于管理。
③是一个综合指数而不是过多的独立指标。
④既包括经济又包括社会选择。
⑤保持指数范围和理论的灵活性。
⑥有充分可信的数据来源保证。
人类发展指数由三个指标构成:预期寿命、成人识字率和人均GDP的对数。这三个指标分别反映了人的长寿水平、知识水平和生活水平。
人类发展指数是在三个指标的基础上计算出来的:健康长寿,用出生时预期寿命来衡量;教育获得,用成人识字率(2/3权重)及小学、中学、大学综合入学率(1/3权重)共同衡量;生活水平,用实际人均GDP(购买力平价美元)来衡量。
为构建该指数,每个指标都设定了最小值和最大值:
出生时预期寿命:25岁和85岁;
成人识字率:0%和100%;为15岁以上识字者占15岁以上人口比率。
综合入学率:0%和100%;指学生人数占6至21岁人口比率(依各国教育系统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实际人均GDP(购买力平价美元):100美元和40000美元;
对于HDI的任何组成部分,该指数都可以用以下公式来计算:
指数值=(实际值-最小值)/(最大值-最小值)
预期寿命指数 =
教育指数 =
成人识字率指数(ALI) =
综合粗入学率指数(GEI) =
GDP指数 =
LE: 预期寿命
ALR: 成人识字率
CGER: 综合粗入学率
GDPpc: 人均GDP(购买力平价美元)
人类发展指数从动态上对人类发展状况进行了反映,揭示了一个国家的优先发展项,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制定发展政策提供了一定依据,从而有助于挖掘一国经济发展的潜力。
通过分解人类发展指数,可以发现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预警。
㈦ 上海人均GDP有1万美元
是的,上海市统计局总经济师蔡旭初介绍说,2008年上海全年实现生产总值(GDP)13698.15亿元,以半年以上常住人口计算,2008年上海人均GDP达到10529美元,首次突破万元大关
但是,上海的贫富差距太大,在南京路上,有的人一年收入几百万,有的人一年收入才几万,什么叫差距?
所以,上海真正的人均gdp突破一万美元,还需时日
㈧ 上海和深圳分别有多少本地人口和外来人口面积分别多大GDP分别多少人均GDP呢
深圳2010年末常住人口1035.79万人,其中户籍人口251.03万人。包括流动人口的总人口数为1322万人。 全市面积2020平方公里,其中土地面积1952.84平方公里,GDP 9510.91亿,人均GDP 91823元。
上海2010年末常住人口2301.9148万,其中户籍人口1412万,全市面积6340.5平方公里,GDP 17165.98亿,人均GDP 74572.6元。
㈨ 上海的人均gdp被苏州超过了吗
2007年上海人均GDP达8594美元,同时期苏州人均GDP为5596美元。上海官方说法是上海人均GDP为中国城市之首。
苏州的GDP算法不同,超过上海的数字是苏州户籍人口人均GDP,2007年为12500美元,没有把所有常住人口算进去。还有苏州工业园区人均GDP达36000美元,接近新加坡,这数字也是很虚的。。。
上海是按照常住人口计算并公布人均GDP,常住人口是指居住上海半年以上的人口,这是国际上通用的算法。如果按常住上海1年以上的人口计算,那么2007年上海人均GDP是8949美元。
把外地人的贡献全部平均给户籍人口,这种数字是无意义的。GDP数字高的同时,收入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