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8年的伊拉克到底是怎样的一个状况
正在重建。
2018年2月12日,击溃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后的首次伊拉克重建国际会议在科威特开幕。为期3天的会议将讨论伊拉克恢复重建问题,伊拉克政府希望能筹集足够的外资,为重建工作注入“血液”。然而,绵延多年的战乱使伊拉克满目疮痍,人道主义危机触目惊心,重建工作举步维艰。
战争使伊拉克生灵涂炭。就在会议前一天,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布声明称,自2014年伊拉克与“伊斯兰国”武装分子开战以来,大量儿童深受其害,每4名儿童之中就有一人处于极度贫困的状态,另有近400万儿童急需救助,此数字占伊拉克儿童总数1/4。
儿童只是伊拉克内乱波及的一个局部群体。整个伊拉克都被战争和动荡毁坏殆尽,频繁不断的爆炸。无休无止的枪击,使伊拉克大量民众丧生,使经济坠入停滞甚至倒退的深渊,国家在恐怖和血泊之中挣扎。伊拉克总理阿巴迪说,战争让伊拉克损失了将近1000亿美元。
(1)伊拉克人均gdp增速扩展阅读
这次伊拉克重建会议由科威特、伊拉克、联合国、欧盟和世界银行五方共同主持,共有来自全球7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代表及千余家企业和社会组织出席,显示出国际社会对伊拉克重建工作的重视。
恐怖主义袭击不但造成数百万伊拉克人无家可归,而且严重毁坏了包括交通、水电、学校、医院等在内的伊拉克社会服务设施。对此,国际社会应协同努力,推动伊拉克经济恢复与发展。
伊拉克恐怖活动破坏地区重建基金会主席穆斯塔法·西提强调说,重建工作是实现伊拉克安全、稳定和繁荣的开端,这一工作主要包括人道主义重建、推动经济正常运转和恢复基础设施建设三个方面。
2. 伊拉克国民GDP多少
现伊拉克GDP大大超过美伊战争前的水平,并稳步快速增长据《ZAWYA》报道,伊拉克经济情况近年好转,部分经济指标已超过2003年美伊战争前水平。2002年伊拉克GDP仅为190亿美元。 2002-2006年部分经济数据指标,国内生产总值(GDP)近年大幅增长,为190亿美元、127亿美元、255亿美元、347亿美元(估计)、407亿美元(估计);同期经济增速有所恢复并略有增长,实际增长率为-14.2%、-35.3%、46.5%(估计)、1.5%、1.9%;通货膨胀大幅攀升,为26.3%、36.3%、31.7%、31.6%、53.2%,人口数量2660万人、2730万人、2810万人、2880万人、2940万人;出口商品(FOB价格)为122.2亿美元、97.1亿美元、177.8亿美元、230.3亿美元、311.4亿美元;进口商品(FOB价格)逐年增多,为 98.2亿美元、99.3亿美元、197.3亿美元、201.5亿美元、207.5亿美元;经常项目账户近年呈现顺差,为-7.82亿美元、-9.345亿美元、-97.28亿美元、17.95亿美元、70.8亿美元;外债规模逐年降低,同期为1125亿美元、1161亿美元、1091亿美元、9……亿美元、815亿美元;汇率一美元为1956.5第纳尔、1936第纳尔、1452.8第纳尔、1470第纳尔、1466第纳尔。 美国伊拉克经济关系密切,2005年伊拉克对外贸易主要出口国家中,美国等国家所占份额为,美国49. 4%、加拿大13. 5%、意大利12. 6%、约旦19. 7%;伊拉克主要进口贸易伙伴,土耳其22. 3%、美国20. 9%、约旦12%、越南5. 1%。原油无疑是美国从伊拉克进口的大宗商品。伊拉克经济情况的逐渐好转及美国伊拉克密切的经济关系或许成为未来美国伊拉克政策和伊拉克政治经济重建走向的一个注脚。具体情况请参考 http://sh.focus.cn/msgview/10620/100024369.html
3. 萨达姆时代,伊拉克的经济为何能够在十年的时间里翻了八倍
伊拉克经济能够在萨达姆政府被推翻后的十年内翻了八倍,其实是很正常的事情,因为伊拉克是一个很单一的经济结构体,就是依靠石油,只要没有了石油出口的限制,伊拉克想致富那根本不是什么难事,而在萨达姆倒台以后,国际上就已经对伊拉克的石油出口没有了限制,所以伊拉克经济大幅上升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伊拉克战争之后,伊拉克的石油工程和产业逐渐恢复了正常,产油量逐步增加,而且石油也没有了出口限制,伊拉克作为世界上的第二大石油出口国,通过石油出口就可以赚取大量外汇,所以十年的时间伊拉克的经济可以得到非常大的提高。
4. 伊拉克在战争前到底有多富裕
在面积广阔、环境相对恶劣的中东地区,如果说有哪一个国家可称得上阿拉伯世界的“天选之地”的话,那么我想,这个国家一定是位于两河流域的伊拉克。为什么这么说呢?
如今的伊拉克
而后,因萨达姆的另一项错误举措——武装入侵科威特,则将伊拉克彻底拉入了深渊。从此之后,几乎浮在石油上的伊拉克,不但没有了昔日的福利待遇,甚至很多时候连饭都吃不饱。
而这仍不算完,2003年,随着美国的入侵,伊拉克战争之后,伊拉克人连仅存的和平都没有了。到目前为止,伊拉克依然恐怖袭击遍地,人民朝不保夕。
5. 中国人均GDP比伊拉克还低
那很正常,单一的数据都不能说明全部问题,只看单一数据,还可能造成误导。
6. 伊拉克是一个富国吗有多富
伊拉克在战争之前是一个富得流油的国家,只是在战争之后就开始变得贫穷,因为那场战争持续了8年,而战争是一个非常消耗国家资源的事情,即使是伊拉克这样富有的国家仍然经不住这样的消耗。那今天这篇文章主要就讲伊拉克在战前有多富有。
伊拉克富裕程度不亚于沙特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伊拉克有大量的石油储存,伊拉克的石油储存量排名世界第五,占整个世界的13%。而在当时那个情况,国际石油价格不断被抬高,而伊拉克就是凭借着丰富的石油,储蓄量直接通过石油获得了高额利润,称为富的流油丝毫不过分。
教育普及
一个国家只有在经济足够的基础上,才能去发展教育。而伊拉克在80年代,就已经人人都上过小学,而这其中更是有55%的人可以上大学,伊拉克的文明程度非常发达,只有有了文明,有了教育才能够让人们的思想启蒙,诞生出更多高素质人才为国家谋福利,为国家创造价值。曾经伊拉克的人都可以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就可以知道伊拉克的教育有多普及。
而这一切的建立都得于发达的经济。如果没有经济作为支撑,那这一切都是空谈,经历过长达8年的两伊战争之后,伊拉克已经成为了被掏空的国家,曾经的一切都不复存在,轿车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件奢侈品。学校因为没有足够的师生资源而被迫关闭,人们重新回到了贫穷时期
7. GDP年均增速要达到14%以上,人均GDP要达到17——18%。这句话是否有语病
可以这样理解,GDP增速是按实际GDP算,人均GDP增长是按名义GDP算,名义GDP是算上通货膨胀的,今年通货膨胀可是将近4%
8. 伊拉克经济的变化
伊拉克经济概况
流通货币:伊拉克第纳尔,1第纳尔=1,000菲尔斯。
国内生产总值:219亿美元(1999年)
人均生产总值:976美元(1999年)
石油的开采和提炼是重要经济支柱。石油工业实现了国有化,伊拉克国家石油公司控制了国家的石油资源。还有钢铁、化工、炼铝、水泥、汽车装配、纺织、卷烟、制糖、制革等工业部门。主要农什物有小麦、大麦、棉花、椰枣等。粮食不能自给。椰枣平均年产约630万吨,占世界总产量40%。公路长40 000千米,铁路长2000千米。有先进的输油管道。
【经 济】 1990年8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后,联合国对伊实行严厉的经济制裁,伊经济遭受重大打击,基本陷于瘫痪状态。1996年12月安理会通过第986号决议(即“石油换食品”计划),允许伊出口石油,用以购买食品和药品等人道主义物资,伊经济状况稍有好转。伊拉克战争后,经济重建工作任务繁重。安理会于2003年5月通过第1483号决议,取消对伊除武器禁运以外的所有经济制裁。为发展经济,临时政府出台鼓励外国投资法,成立新的贸易银行,发行了新货币。
货币名称:伊拉克第纳尔(ID)。
【资 源】 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截止2001年,已探明石油储量达1150亿桶,主要分布在73个地区,现仅开采了15个地区。石油储量居世界第四位。天然气探明储量约3.285万亿立方米,占世界总储量的2.4%。磷酸盐储量约100亿吨。
【工 业】 伊拉克石油生产和出口在国民经济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为伊支柱产业。伊于1973年实现了石油工业的国有化,组建伊拉克国家石油公司(Iraq National Oil Company, INOC)控制国家的石油资源。两伊战争结束到海湾战争之前,伊拉克平均日产原油350万桶,最高时达450万桶。海湾战争结束后由于开采设备被毁和联合国制裁,石油日产量跌至30万桶。1996年12月安理会第986号决议实施后,石油生产开始恢复。2002年,伊平均日产石油约200万桶,主要通过伊土(耳其)石油管道和南部巴士拉港出口。2003年,由于战争及战后破坏原因,伊拉克石油生产急剧下滑,第三季度平均日产仅100万桶,其中日出口原油仅为40万桶。2004年产量约1亿吨,平均日产207万桶。目前,伊拉克石油生产正在逐渐恢复。
【农 业】 可耕地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27.6%,农业用地严重依赖地表水,主要集中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麦和椰枣等,粮食不能自给。由于改善了管理,2004年灌溉用地比上年增长了三分之一。农业逐步恢复。
【旅 游 业】 主要旅游点有乌尔城(公元前2060年)遗址、亚述帝国(公元前910年)遗迹和哈特尔城遗址(俗名“太阳城”),位于巴格达西南90公里处的巴比伦是世界著名的古城遗址,盛传的“空中花园”被列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交通运输】 国内交通运输以公路为主。公路网遍布全国,总长3.97万公里,多数建于1991年之前。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公路受严重破坏,战后多数得到修复。
铁路总长2027公里,主要有以巴格达为中心的三条干线:巴格达-基尔库克-埃尔比勒线,巴格达-摩苏尔-土耳其线,以及前苏联援建的巴格达-乌姆盖斯尔港线。2000年8月,伊叙之间的铁路恢复通车。2001年7月,伊土(耳其)20年来首次开放铁路运输业务。
水运:共有各类船只35艘,总吨位79.1万吨,内河航线总长1015公里,主要有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和夏台阿拉伯河及人工运河(萨达姆河)等部分水道。主要港口有乌姆盖斯尔港(年吞吐量500多万吨)和贝克尔港,贝克尔港为大型输油港,年输油能力84万吨。2003年伊拉克战争结束后,乌姆盖斯尔港被立即用于接收国际人道主义救援物资。同年6月,该港向商船开放。
航空:巴格达和巴士拉有国际机场,哈迪塞、基尔库克、摩苏尔有相对较小的民用机场。海湾战争期间,伊通讯设施破坏严重,加上美英两国在伊南北设立“禁飞区”和“安全区”,对伊进行持续军事打击,伊民航业务长期中断。2000年8月,伊重新开放关闭长达10年之久的巴格达国际机场,与约旦、叙利亚、埃及通航。11月,伊恢复巴格达至南部城市巴士拉和北部城市摩苏尔的国内航线。2003年,受伊拉克战争影响,伊拉克航空业再度陷于瘫痪。2004年开始恢复至约旦等地航班。
【财政金融】 伊入侵科威特后,联合国对其实行经济制裁,冻结了伊在国外的资产,伊财政枯竭,损失巨大,第纳尔不断贬值(官价不变)。2004年底伊外债超过1200亿美元。战后,成立了伊拉克贸易银行,具有政策银行的职能。2003年11月,伊拉克发行新的第纳尔,取代萨达姆政权时期的旧货币。
【对外贸易】 联合国制裁期间,伊拉克仅被允许在“石油换食品”计划内对外出口原油。随着2003年安理会第1483号决议取消除武器禁运以外的所有制裁,伊拉克的农产品也可向外出口。由于伊拉克国内工业部门不健全,多数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品需要进口。2003年伊拉克的主要进口国是约旦、越南、美国、德国,主要出口国是美国、加拿大、意大利、约旦。
【外国援助】2003年10月,联合国伊拉克重建捐助国会议在马德里召开,与会各方共向伊拉克重建认捐约330亿美元。
为协调国际社会对伊援助,启动马德里伊拉克捐助国会议核准的伊重建国际捐助基金,2004年2月,伊拉克、美国、英国、日本、韩国、加拿大、西班牙、印度以及联合国、世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阿盟、欧盟委员会等38个国家和国际机构在阿联酋举行了援助伊拉克重建基金国际协调机制(IRFFI)首次会议。各方共向IRFFI认捐10亿美元,其中美国、卡塔尔、瑞典、韩国、西班牙、挪威、印度、科威特、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欧盟、日本等13国成为捐助方委员会正式成员。5月,IRFFI在卡塔尔举行第二次会议,共有36个国家和欧盟、阿盟、世界银行、联合国等国家、国际组织与会。意大利和土耳其成为新的捐助国。10月,IRFFI在日本召开第三次会议,共有53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出席。伊朗成为新的捐助方委员会成员。日本向IRFFI的注资占其援伊总额的2/3,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分别为1/3到1/2不等。美国援伊总额约为180亿美元,但投给IRFFI的仅1000万美元。由于伊拉克安全局势持续动荡,援助资金落实进展缓慢。
9. 离开了萨达姆,伊拉克经济在十年时间之间翻了好几倍,如何看待
萨达姆是政治强人,也是伊拉克经济建设的强人,萨达姆倒台后年间,伊拉克的经济增长8倍左右,有人认为是萨达姆强权制约了伊拉克的经济发展,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不客观的。伊拉克在90年代以前是一个富有的国家,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属于发达国家水平,与美国相差不大。而这些成就大部分与萨达姆执政方针有关。之所以在被推翻前后经济发展大变样,与下边的因素有关。
推翻萨达姆以后,国内的秩序在战争之后开始恢复,国内各种石油设施也开始恢复实施重建等,从2004年以后解除了经济制裁以后,石油出口也恢复了,经济开始恢复了。在接下来几年时间内,由于石油价格的后一路走高,使伊拉克的经济发展得到有效的保证。所以说,战后伊拉克经济的迅速增长是有多种原因造成的,其主要原因就是伊拉克有基础,有石油做后盾,如果再有和平日子,赶上能源价格的走高,能这样高速发展不足为怪。
10. 伊拉克GDP超过中国了吗
2017年,我国GDP总额为122427.76亿,伊拉克GDP总量为1926.6亿,其与我国仍然相差甚远。
即使人均GDP方面,我国以9481.9美元排在全球70位,而伊拉克人均GDP是5416.4美元,排在93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