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人均GDP怎么计算
GDP核算有三种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三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国民经济生产活动成果。
㈡ 人均GDP和人均收入有什么联系
人均GDP和人均收入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指标。
人均GDP是反映按人口计算的全社会新创造的价值,从分配的角度来说,它包括国家收入(也就是各项税收)、企业收入(也就是企业利润以及固定资产折旧)和劳动者收入,因此人均GDP的概念要大于人均收入,也就是说,个人收入(包括城市和农村居民的收入)只是GDP中的一个构成要素。
举例说明:
2014年,中国人均GDP排名最高的是克拉玛依、鄂尔多斯、阿拉善三个资源型城市,人均GDP分别为22万元、20万元、19万元,大大高于深圳的15.5万元。
其中,克拉玛依产石油,鄂尔多斯产煤炭,阿拉善产煤炭。
克拉玛依人均可支配收入不到3万元,鄂尔多斯不到4万元,阿拉善不到3万元,均低于深圳。
一个地方的GDP=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查看等式发现,人均GDP和人均劳动者报酬,两者并不具有一致性。因为还有“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三个变量。
人均GDP与人均收入不一致或者严重背离,说明经济的循环效率低。
(2)人均生产总值是不是gdp扩展阅读
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总和,常被认为是衡量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的指标。
GDP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的总体经济状况重要指标,但不适合衡量一个地区或城市的经济状况,因为每个城市的生产总值上缴上级或国家的量都不同,所以在每个城市留下的财富就不一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2016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为744127亿元,比上年增长6.7%;全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3980元,比上年增长6.1%。
国家统计局2018年1月5日发布公告,经最终核实,2016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现价总量为743585亿元,比初步核算数减少54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7%,与初步核算数一致。
2017年中国GDP总量为827122亿元,首次登上80万亿元的门槛;GDP同比增长6.9%,增速较2016年提高0.2个百分点。这是自2010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首次加速。
㈢ GDP是什么意思
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总和,常被认为是衡量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的指标。
生产法计算GDP是从各个部门在核算期内的增加值的角度来计算的。GDP=各部门的总产出-各部门的中间消耗=各部门的增加值,其中总产出就是产品产量 × 单位价格,中间消耗就比如是对生产设备进行定期的保养和修理等。
(3)人均生产总值是不是gdp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反映经济的统计指标有许多,GDP是其中重要指标之一。GDP的诞生源于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需要,帮助判断经济是在萎缩还是在膨胀,是需要刺激还是需要控制,是处于严重衰退还是处于通胀威胁中,避免决策者陷入杂乱无章的经济数据中而不知所措。
GDP的核算范围涵盖了国民经济各个行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
㈣ “人均GDP”意味着什么这能代表所有人吗
人均GDP是指人均国民生产的总值,通常被认为是发展经济学里面来衡量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准则,也是人民了解一个国家或各个地方经济的运行状态的一种工具,所以就意味着一个国家或者地方在一定的计算期内所实现的生产总值和所属的一定范围内价值范围,也就可以看出这个国家或者地方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标准。
就从别的因素考虑,就当今的科技确实发达但是呢我可以肯定的是,还有有的地方并没有计算的,就拿偏远山区来说吧,直到现在我国政策的开放,确实是百分之90甚至以上的人得到了福利,但是还有许多地方我们不能缺少的,所以就是意味着我们考虑不能太过片面,那么就导致我们所说的人数并不能全部的计算进来,致使得出来的值就会偏大,那么就不可以看出这个国家或地方的人民生活水平,也就失去了这个考察的意义。
㈤ 国内生产总值(GDP)具体指的是什么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ct,缩写:GDP)是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内的经济活动中所生产出之全部最终成果(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market value)。
第一,国内生产总值是用最终产品和服务来计量的,即最终产品和服务在该时期的最终出售价值。一般根据产品的实际用途,可以把产品分为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所谓最终产品,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可供人们直接消费或者使用的物品和服务。这部分产品已经到达生产的最后阶段,不能再作为原料或半成品投入其他产品和劳务的生产过程中去,如消费品、资本品等,一般在最终消费品市场上进行销售。中间产品是指为了再加工或者转卖用于供别种产品生产使用的物品和劳务,如原材料、燃料等。GDP必须按当期最终产品计算,中间产品不能计入,否则会造成重复计算。
第二,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各种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是在市场上达成交换的价值,都是用货币来加以衡量的,通过市场交换体现出来。一种产品的市场价值就是用这种最终产品的单价乘以其产量获得的。
第三,国内生产总值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那些非生产性活动以及地下交易、黑市交易等不计入GDP中,如家务劳动、自给自足性生产、赌博和毒品的非法交易等。
第四,GDP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因而是流量而不是存量。
第五,GDP不是实实在在流通的财富,它只是用标准的货币平均值来表示财富的多少。但是生产出来的东西能不能完全的转化成流通的财富,这个是不一定的。
㈥ 什么是人均GDP 怎么算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Real GDP per capita)是人们了解和把握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有效内工具,即“人容均GDP”,常作为发展经济学中衡量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标,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之一。
㈦ 人均GDP是什么概念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Real GDP per capita)是人们了解和把握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宏观经济回运行状况的有效工具答,即“人均GDP”,常作为发展经济学中衡量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标,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之一。
㈧ 国内生产总值和地区生产总值是一回事么
国内生产总值和地区生产总值是两个不一样的概念。
国内生产总值:简称GDP,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GDP常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这在全世界都是通用的。
地区生产总值:是指本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地区生产总值等于各产业增加值之和。
(8)人均生产总值是不是gdp扩展阅读:
国内生产总值的主要特征:
局限性:
由于GDP用市场价格来评价物品与劳务,它就没有把几乎所有在市场之外进行的活动的价值包括进来。特别是,GDP漏掉了在家庭中生产的物品与劳务的价值。
GDP没有包括环境质量。设想政府废除了所有环境管制,那么企业就可以不考虑他们所引起的污染而生产物品与劳务。在这种情况下,GDP会增加,但福利很可能会下降。空气和水质量的恶化要大于更多生产所带来的福利利益。
GDP也没有涉及收入与分配。人均GDP告诉我们平均每个人的情况,但平均量的背后是个人收入的巨大差异。
由此可见,就大多数情况,但不是对所有情况而言,GDP是衡量经济福利的一个好指标。
GDP概念是源自于交换产生财富的原理。这个原理的基本条件是:一是交换必须自愿,二是交换必须不妨碍第三人,三是交换必须在两个清晰的产权主体之间真正发生。假定不符合这三个条件,那么所得出的GDP数值的准确性恐怕就得大打折扣,或者说GDP的数据就会有瑕疵。如强制交易的GDP、妨碍他人的GDP、出口创造的GDP、投资产生的GDP 、消费带来的GDP等等都会影响GDP的总有效积累。
可比性: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采纳了联合国1993年《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的基本核算原则、内容和方法,因而GDP数据具有国际可比性。
在开展全国经济普查或计算方法及分类标准发生变化后对季度GDP历史数据进行了修订,因此1992年1季度以来的季度GDP时间序列具有可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