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超发货币与GDP快速增长的关系,有什么危害!
钱多了 GDP不就多了
Ⅱ 为什么我们国家要年年超发货币,货币增速是GDP的3-6倍。
中国过去几年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速过快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外部失衡,央版行买进巨额国际权收支顺差形成的外汇,同时以当时的汇率等价地向国内发钞。
这部分发钞占了多少,你可以用中国近n年内的外汇储备增量乘以n年平均汇率再乘以平均的货币乘数来计算,中国外汇储备这几年从1万亿到3万亿,增加2万亿,平均汇率按7计算,平均m2乘数按4计算,这样估算下来投放的M2达52万亿之多。
顺差的来源包括贸易顺差、FDI、热钱流入等等。
二是信贷泛滥,尤其是09年初开始银行体系过于泛滥的信贷投放。
Ⅲ GDP总量与货币总量的关系
GDP总量与货币总量有者非常密切的关系,货币总量的多少是影响GDP总量的重要因素;货币总量是指投入流通中的纸币的总额。是对不同层次货币供给量的计算标准。货币总量就是按不同货币供应层次计算的货币量。
对货币供应进行分层次研究和计算总量,有利于分析各种不同层次的货币供应对商品流通和经济活动产生的不同影响,有利于国家货币决策机构控制货币供应量,以有效地调节经济活动。
无论是在我国,还是在欧美国家,各个国家的GDP总量与货币总量的总是保持着流量动态的关系。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核算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综合性统计指标,也是我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核心指标,它反映了一国的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
(3)2017货币增长和gdp扩展阅读:
GDP总量的核算范围:
一、生产范围:
1、生产者提供或准备提供给其他单位的货物和服务的生产。
2、生产者用于自身最终消费或资本形成的所有货物的自给性生产。
3、自有住房拥有者为自己最终消费提供的自有住房服务,以及付酬的自给性家庭服务生产。生产范围不包括不支付报酬的自给性家庭服务、没有单位控制的自然活动(如野果或野浆果的自然生长,公海中鱼类数量的自然增长)等。
二、地域范围:
GDP核算范围原则上包含了位于中国经济领土范围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所有常住单位的经济活动。本报告中的季度GDP数据是由国家统计局负责核算的全国数据,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的地区生产总值数据。
Ⅳ 关于经济增长与货币贬值之间的关系
不是的,题主混淆了名义与实际的关系,名义增长就是GDP数值上的增长率专,但是考虑到通胀属的存在,所以还会计算实际增长率,的确简单的算法就是名义增长率-通胀率,但是这两者的关系比题主描述的要复杂得多。若题主描述的情况为真,那人民生活水平是完全没有变化的。而且题主的例子较狭隘,都是价格弹性偏低的食品类,并不能完全体现通胀程度。
Ⅳ GDP增长与汇率
一国的GDP大幅增长,反映出该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国民收入增加,消费能力也随之增强。在这种情况下, 该国中央银行将有可能提高利率,紧缩货币供应,国 家经济表现良好及利率的上升会增加该国货币的吸引力。反过来说,如果一国的GDP出现负增长,显示该国经济处于衰退状态,消费能力下降,这时,该国中央银行将可能减息以刺激经济再度增长。利率下降加上经济表现不振,该国货币的吸引力也就随之降低了。
因此,一般来说,高经济增长率会推动本国货币汇率的上涨,而低经济增长率则会造成该国货币汇率下跌。例如,1995--1999年,美国GDP的年平均增长率为4.1%,而欧元区11国中除爱尔兰(9.0%)较高外,法、德、意等主要国家的GDP增长率仅为2.2%、1.5%和1.2%,大大低于美国的水平。这促使欧元自1999年1月1日启 动以来,对美元汇率一路下滑,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贬值了30%。 但实际上,经济增长率差异对汇率变动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1、是一国经济增长率高,意味着收入增加,国内需求水平提高,将增加该国的进口,从而导致经常项目逆差,这样,会使本国货币汇率下跌。2、是如果该国经济是以出口为导向,经济增长是为了生产更多的出口产品,则出口的增长会弥补进口的增加,减缓本国货币汇率下跌的压力。 3、是一国经济增长率高,意味着劳动生产率提高很快,成本降低,因而改善本国产品的竞争地位而有利于增加出口,抑制进口,并且经济增长率高使得该国货币在外汇市场上被看好,因而该国货币汇率会有上升的趋势。在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由商务部负责分析统计,惯例是每季估计及统计一次。每次在发表初步预估数据(the preliminary estimates)后,还会有两次的修订公布(the first revision & the final revision),主要发表时间在每个月的第三个星期。国内生产总值通常用来跟去年同期作比较,如有增加,就代表经济增长较快,有利于其货币升值。如减少,则表示经济增长放缓,其货币便有贬值的压力。以美国 来说,国内生产总值能有3%的增长,便是理想水平,表明经济发展是健康的,高于此水平表示有通胀压力,低于1.5%的增长,就显示经济放缓和有步人衰退的迹象。
Ⅵ 请问数学: 它说的“名义增长”是这样 名义GDP(Nominal GDP)也称货币GDP,是用
名义GDP即未剔除价格因素的GDP。
举例:
第一年实际产量为100,单位价格为10, GDP等于1000。
第二年实际产量为100 ,单位价格调涨为11,GDP等于1100。产量不变,但因为价格调涨GDP数据增加。这是价格调整引起的名义GDP变化。
实际GDP以基期价格为计算标准,假设是这里第一年的10,则产量不变,实际GDP也没变。
Ⅶ 想问一下M2(货币增发指数)增长为13%,GDP增长为(国民生产总值)7.5%,经济是增长了还是下降了。
第一,统计作假复方面不说。国制家统计局公布的gdp数据是真实gdp,第二货币增发与经济增长没有必然联系。这里的gdp,由于是国家发布,所以是真实gdp增长率,所以按国家意思来说是增长了,但实际是不是,就不一定了
Ⅷ 中国货币的增长与中国GDP,PPI的关系
不是很明白您这货币的增长是什么意思?是说M2吗?
根据凯恩斯的理论:GDP=C+I+G+(X-M)
PPI是指专的生产者物价指数属,说的是成本方面的
或许您的意思是说中国实行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可能会引起“普遍”的物价上涨,而郎咸平等专家眼中的建立在钢筋水泥之上的中国GDP,会因此而增加?
如果是这样,还应该考虑到物价上涨之后消费的疲软,所以。。。他们也只是指标,
Ⅸ gdp的增长导致货币供应量发生怎样的变化
此题考察公抄式MV=PQ,其中P是价格,袭Q是产出数量,P*Q就是GDP的近似了。
左边,M增长20%,V下降30%,所以名义GDP是原来的(1+20%)*(1-30%)=84%
即,名义GDP是原来的84%,比原来下降16%
Ⅹ 货币剩余是(M2增速-GDP增速-CPI增速)么,货币剩余的实际意义是什么,谢谢
货币剩余=M2增速-GDP增速-CPI增速 实际意义是
大于0,代表资金宽松,可促进下一步gdp增长,但也可内能推高物价;容
小于0,代表资金紧张,会束缚经济的进一步增长,但有利于控制物价;
绝对原创,非自己都不理解的拷贝粘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