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全国各省市综合实力排名
截止年2月全国各省市综合实力排名:
1、江苏省,GDP排名第二,高校数量167所,江苏省排名第一位,不管是从经济上还是教育上都没有太大异议,并且江苏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沿海省份,长江出海口,省内各市发展相对均衡,综合实力排名第一。
2、广东省,GDP排名第一,高校数量151所,广东的很的GDP长期排名第一位,尤其是珠三角区域十分发达,未来珠三角可能成为世界数一数二的大湾区,广东省的高校数量也很多,但是因为省内发展不均衡,还有很多落后的地方,所以综合实力排名第二。
3、山东省,GDP排名第三,高校数量145所,山东是儒家文化发源地,高校数量也很多。地理位置上和辽宁省公共拱卫京畿,作为工业大省,山东的经济虽然集中在传统领域,转型比较慢,但是山东是全国省内城市发展最均衡的省份,综合实力仍然排在第三位
4、浙江省,GDP排名第四,高校数量107所,浙江省地域面积不大,但是浙江省是一个富藏于民的省份,杭州、温州、宁波等城市发展非常迅速。在我国浙江是经济最活跃的省份之一,人均可支配收入长期位居第一位。综合排名第四。
5、台湾省,GDP排名第五,高校数量162所(数据不一定完全准确),台湾省在以前称之为亚洲四小龙,虽然目前经济增长乏力,但是台湾的各项实力不容小嘘,尤其高校、医疗等建设水平,还是十分有实力的,综合排名第五。
6、河南省,GDP排名第六,高校数量134所,河南是中原文化的发祥地,作为人口大省,很多人对河南存在不好的印象,其实河南绝对属于一个好地方,是中国中部最重要的省份之一,也是一个粮食大省,高校数量也名列前茅。作为中部大宗商品的集散地,河南工业实力很发达,综合实力第六。
7、湖北省,GDP排名第八,高校数量129所,湖北位居洞庭湖以北,素有千湖之省的称号,而且武汉有九省通衢的称号,而且湖北也是我国重要的科教省份,工业发达,近今年也在寻求转型大力发展高科技企业,综合实力排名第七。
2. 山东省泰安新泰市的人均GDP
新泰统计月报》2008年 1-12月
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发展信心不断增强
2008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全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国家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和措施,尤其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等不利因素,全市上下坚定信心,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发展信心不断增强。
一、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初步核算,全市实现生产总值43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3.7%。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8.2亿元,同比增长1.7%;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64.3亿元,同比增长13.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30.8亿元,同比增长18.4%。人均GDP达到31575元,比上年增加6177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1.9%。
二、农业生产稳定增长,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全市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和措施,粮食实现总产47.3万吨,同比增长0.1%。经济作物稳定增长,花生总产量7.1万吨,同比增长21.0%;园林水果和蔬菜总产量分别为11.0万吨、108.3万吨,同比增长10.0%和3.2%。畜牧业生产稳定,生猪、牛、羊、家禽出栏分别为101.9万只、3.0万只、40.3万只和3359.3万只;肉类、禽蛋、牛奶产量分别为12.3万吨、4.1万吨。渔业生产健康平稳,实现水产品总产量0.2万吨,同比增长2.8%。实现第一产业总产值68.4亿元,增长12.8%。
三、工业企业经受住危机考验,生产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74.2亿元,同比增长16.2%。其中,轻工业实现增加值27.5亿元,同比下降2.0%,重工业实现增加值246.7亿元,同比增长18.8%。工业效益状况较好,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22.6亿元,同比增长30.1%;实现利润68.2亿元,同比增长39.3%;实现利税119.0亿元,同比增长38.7%。
各企业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经受住了考验,将损失降到了最低,主要行业生产仍保持较快增长。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总产值同比增长45.9%,专用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36.1%,通用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33.9%,化工行业同比增长28.3%,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同比增长25.3%。制造业仍是拉动工业增长的主动力,实现增加值187.1亿元,同比增长21.2%,占规模以上工业的68%。 新技术产业比重持续上升,实现产值273.6亿元,同比增长27.4%,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1.6%,比重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实现产品产值226.5亿元,同比增长38.8%,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6.2%,比重比上年提高3.0个百分点。
四、投资结构趋于合理,总量稳定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势良好,增幅逐步上升,全年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5.0亿元,增长23.9%,比去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第一、三产业投资分别增长37.8%和52.3%,比上年依次提高61.6和15.2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投资比重由上年的3.0:66.6:30.4调整为3.4:59.7:36.9。
五、财政收入明显提高,金融运行平稳。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9.6亿元,同比增长20.2%。其中税收收入实现14.9亿元,同比增长26.4%。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合计298.0亿元,同比增长15.4%。其中,银行存款余额196.0亿元,比年初增长19.9%;银行贷款余额101.9亿元,比年初增长12.9%。存贷之比(贷:存)达52.0%,同比下降5.9个百分点。
六、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消费市场持续繁荣。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38元,同比增长19.0%;农民人均纯收入7316元,增长13.4%;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05.1亿元,同比增长23.7%,较上年提高6.7个百分点。批发和零售业实现社零额89.1亿元,同比增长20.1%。住宿和餐饮业实现社零额13.4亿元,同比增长58.2%。
总之,2008年全市经济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社会保持了稳定和谐,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进展。今年是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也是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下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一年。在当前比较严峻的经济形势下,全市经济面临的困难和不确定因素增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难度加大。因此,我们要继续坚定不移地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两个确保,两个率先”的总体目标要求,着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着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经济文化强市进程,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