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人均实际GDP指数怎么算出来
你既没有指出GDP是名义还是实际,也没有指出平减指数占GDP的比例,因此这问题不可能得到唯一解。只能得到一簇函数。分类讨论如下:1.GDP是实际GDP,那么人均实际GDP不变。2.GDP是名义GDP,那么假设平减指数为a%,则人均实际GDP下降了a%。
B. 中国历年GDP及人均gdp一览和与52年不变价是多少人民币和美元
中国 由1952年不变价可见:1978--1952的27年中GDP增长.72倍;
2005--1979的27年中增长11.16倍。如果由美元算:1978--1952为
6.10倍;2005--1979的27中只有增长2.11倍。如果用当年值算:
人民为 1978--1952为5.37倍、2005--1979为45.52倍;用美元则为
1978--1952为6.95倍、2005--1979为8.61倍。改开没有明显增长。
可见物价和汇率对GDP影响很大。每十年算:1952不变价算:
第一十年 1961-1952十年增1.49倍、 第二十年1971--1962增2.28、
第三十年1981--1972增1.73、第四十年1991--1982增2.52、
第五十年2001--1992增2.34; 用美元分别为:
1.34、 2.13、 2.18、 0.84、1.56。因汇率关系,78年后的81、
85、86、90、91、94六年出现负增长。使91--82十年负增长。
从表上看是80--97十七年零增长。因80汇率1.49、而96是8.31。
在国际上是吃亏还是便宜?用人民币大眨值来开放?翻二翻
没实现! 所以下述名义增长速度是考虑当年民币值而不理国内物价增长和人民币国外贬值来算的:
1953-2013年,中国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11.7%;
1953-2013年,中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8.2%;
1953-201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年均变化:3.2%;
1953-2013年,中国美元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9.8%。
分阶段来看,改革开放前(1953-1977年):
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6.4%;
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5.9%;
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年均变化:0.5%;
美元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7.2%。
改革开放后至今(1978-2013):
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15.5%;
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9.8%;
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年均变化:5.1%;
美元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11.6%。
分五年计划来看
一五计划(1953-1957):名义GDP年均增速9.5%,实际年均增速9.2%,平减指数年均变化0.2%,美元GDP年均增速6.1%;
二五计划(1958-1962):名义GDP年均增速1.5%,实际年均增速-2.0%,平减指数年均变化3.6%,美元GDP年均增速2.6%;
调整巩固(1963-1965):名义GDP年均增速14.3%,实际年均增速15.1%,平减指数年均变化-0.7%,美元GDP年均增速14.3%;
三五计划(1966-1970):名义GDP年均增速5.7%,实际年均增速6.9%,平减指数年均变化-1.2%,美元GDP年均增速5.7%;
四五计划(1971-1975):名义GDP年均增速5.9%,实际年均增速5.9%,平减指数年均变化0.0%,美元GDP年均增速10.7%;
五五计划(1976-1980):名义GDP年均增速8.6%,实际年均增速6.5%,平减指数年均变化1.9%,美元GDP年均增速14.8%;
六五计划(1981-1985):名义GDP年均增速14.7%,实际年均增速10.7%,平减指数年均变化3.6%,美元GDP年均增速0.1%;
七五计划(1986-1990):名义GDP年均增速15.7%,实际年均增速7.9%,平减指数年均变化7.2%,美元GDP年均增速4.9%;
八五计划(1991-1995):名义GDP年均增速26.6%,实际年均增速12.3%,平减指数年均变化12.8%,美元GDP年均增速13.3%;
九五计划(1996-2000):名义GDP年均增速10.3%,实际年均增速8.6%,平减指数年均变化1.5%,美元GDP年均增速10.5%;
十五计划(2001-2005):名义GDP年均增速13.3%,实际年均增速9.8%,平减指数年均变化3.2%,美元GDP年均增速13.5%;
十一五规划(2006-2010):
名义GDP年均增速16.8%,实际年均增速11.2%,平减指数年均变化5.0%,美元GDP年均增速21.3%;
十二五规划(2011-2015)前三年:
名义GDP年均增速12.3%,实际年均增速8.2%,平减指数年均变化3.8%,美元GDP年均增速15.7%。
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前后
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前(1978-1992):
名义GDP年均增速15.2%,实际年均增速9.5%,平减指数年均变化5.2%,美元GDP年均增速7.1%。
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中(1993-2013):
名义GDP年均增速15.6%,实际年均增速10.0%,平减指数年均变化5.1%,美元GDP年均增速15.0%。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后
加入世贸组织前(1978-2000):
名义GDP年均增速16.1%,实际年均增速9.7%,平减指数年均变化5.8%,美元GDP年均增速8.7%。
加入世贸组织后(2001-2013):
名义GDP年均增速14.4%,实际年均增速10.0%,平减指数年均变化4.0%,美元GDP年均增速17.0%。
C. 实际GDP增长率是怎么算出来的
实际GDP增长率=(本期实际GDP - 上期实际GDP)/上期实际GDP×100%
实际GDP(Real GDP),是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当年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它衡量在两个不同时期经济中的产品产量的变化,以相同的价格或不变金额来计算两个时期所产生的所有产品的价值。
实质GDP和名义GDP通常是不等的(只有计算实质GDP的固定价格的基数年相等),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名义GDP增长率=[(1+实质GDP增长率)x(1+本地平减物价指数升幅)x100%]-1。
(3)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长指数扩展阅读:
实际GDP和名义GDP通常是不等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等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之和,由通货膨胀引发的价格变动,即使产量一直没有变动,名义GDP仍然会上升。
GDP缩减指数(GDP deflator)可以通过每年的实际GDP和名义GDP进行划分得到,基础年的GDP缩减指数为1,这体现了经济的价格变化(通货膨胀或紧缩)的整体水平。
某年的GDP平减指数=(该年的名义GDP/该年的实际GDP)×100,实际GDP的年度增长是经通货膨胀调整后的名义GDP增长率,通常是用百分数来表示的。
D. 为什么说人均GDP是一个国家衡量经济发展的最佳指标
第一,GDP指标是反映国民经济发展变化情况的重要工具。首先,GDP增长率是描述经济增长情况的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世界上几乎没有哪一个国家不关心经济增长,国为没有经济的适当增长,就没有国家的经济繁荣和人民生产水平的提高。目前,各国政府的统计部门都把GDP增长率作为描述经济增长情况最重要的综合性宏观经济指标。 第二,GDP指标是描述经济规模的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一个国家的经济规模是其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的重要标志之一。当然,经济规模与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并不是对等的。在同样的经济规模下,国为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以及经济增长的潜力不同,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存在较大差距。但是,没有一定的经济规模,就谈不上有经济实力,也很难在国际上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三,GDP指标是描述经济结构的重要标志。经济结构始终是经济发展中的关键环节。许多重要的经济结构,如产业结构、消费需求、地区经济结构等等,都是通过GDP来描述的。目前,我国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和地区经济结构都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如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比重偏低,需求结构中消费需求比重偏低,地区经济结构中中西部地区比重偏低,等等。这些问题都是通过GDP反映出来的,它们是制定经济结构调整战略和政策的重要依据。 第四,GDP指标是描述价格总水平变化的指标。国际上通行的描述价格总水平变化的指标有两个,一个是CPI,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它描述的是用于居民消费的最终产品的价格变化;另一个是GDP缩减指数,它描述的是所有最终产品的价格变化,即除了用于居民消费的最终产品外,还包括用于政府消费、固定资本形成、存货变动和进出口的最终产品的价格变化。CPI很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居民的实际生活水平,涉及到居民的切身利益;GDP缩减指数也很重要,因为它反映的价格变化更全面。 第五,GDP指标是对外交往的重要指标。一个国家承担国际义务的轻重,享受优惠待遇的多少,以及在国际社会发挥作用的大小,往往和这个国家的GDP有密切的联系。例如,GDP和人均GDP是联合国确定其成员国承担联合国费用、维和费用的重要依据之一,也是世界银行确定其成员国享受优惠待遇的重要指标。同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确定其成员国发言权时也要重点考察这一指标。 客观地说,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发明之一”的经济总量指标GDP在历史上曾发挥过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和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这三个主要的宏观经济运行指标都有著密切的关系,也是一国经济及其景气周期、经济健康与否的最重要依据,因而它至今都是国际上用来衡量所有国家与地区经济表现的通用标准。 但是,当人类迈入了21世纪后,以GDP作为衡量经济运行状况的标准却日益显现出其片面性和滞后性。GDP指标只考虑经济总量的增长,而没有将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使用状况考虑在内,并且没有剔除对环境和生态破坏这一因素。目前很受关注的由美、德两国作者合著的《四倍跃进》一书,对GDP曾这样描写道:“乡间小路上,两辆汽车静静驶过,一切平安无事,它们对GDP的贡献几乎为零。但是,其中一个司机由于疏忽,突然将车开向路的另一侧,连同到达的第三辆汽车,造成了一起恶性交通事故。‘好极了’,GDP说。因为,随之而来的是:救护车、医生、护士,意外事故服务中心、汽车修理或买新车、法律诉讼、亲属探视伤者、损失赔偿、保险代理、新闻报道、整理行道树等等,所有这些都被看作是正式的职业行为,都是有偿服务。即使任何参与方都没有因此而提高生活水平,甚至有些还蒙受了巨大损失,但我们的‘财富’———所谓的GDP依然在增加。” 在GDP日益显现其不足的情况下,西方发达国家纷纷推出新的经济运行指标,力求将环境保护及资源利用率等因素考虑在经济运行状况中。然而在中国,GDP增长率目前依旧是考核官员的最重要标准。各地官员为了提高GDP以实现政绩,很多时候不顾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上马各类所谓的“开发区”、“工业区”等项目,不仅造成了滥占耕地等环境问题,而且经济效益也微乎其微。虽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取得GDP的“虚假繁荣”,但就其质量来说,很可能出现《四倍跃进》中所描述的情况。 在世界各国纷纷采用更加合理的经济运行指标的情况下,依旧坚持“唯GDP论”,显然是不合时宜的,而且其危害性是显而易见的。“唯GDP论”的第一个危害在于,它没有意识到,GDP的增长在一些情况下还会带来社会财富的减少。比如说,当年的大水灾引发了巨大灾后重建需求,推动了GDP增长,但实际上社会财富却是绝对的减少。再比如,在许多地方是一任领导,一任工程。班子一换届,工程可能就没人收尾,投入了资源,增加了GDP,却没有任何收益。而农村征地和城镇拆迁中发生的许多问题,实际在很大程度上也与当地政府官员在这方面的观点错误有关。“唯GDP论”的第二个规律在于它为短期目标往往牺牲长期利益,影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比如,根据一份对苏州引资情况的调研通报,这些年苏州由于外资大量进入,经济发展很快,而代价是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就消耗4000亩土地,以目前14%的增长率发展速度来看,到2020年苏州工业用地就没有余地了。这实际上就是将当前的GDP建立在透支未来的基础上。“唯GDP论”的第三个危害在于:在追求总量增长的情况下,人们往往就容易忽视结构的平衡。 国内湖州市就率先取消GDP指标的意义是非常深远的,它摒弃了几十年来“唯GDP论”的片面做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多考虑到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E. 人均实际gdp怎么求 以及gdp指数怎么的出来
1、CPI的统计范围是居民生活消费中的八大类商品,而GDP的统计范围是全部产品和服务,所以不能使用CPI来计算人均实际GDP。
2、现有国家统计制度中,人均GDP是人均名义GDP,人均GDP指数是人均实际GDP增长指数,所以要计算各省人均实际GDP,使用基期人均GDP与随后的人均GDP指数连乘即可。
举例,已知2000-2012年的人均GDP和人均GDP指数,计算以2000年价格为基期的2001-2012年人均实际GDP,做法如下:
2001年人均实际GDP=2000年人均GDP ×2001年人均GDP指数
2002年人均实际GDP=2000年人均GDP ×2001年人均GDP指数×2002年人均GDP指数
2003年人均实际GDP=2000年人均GDP ×2001年人均GDP指数×2002年人均GDP指数×2003年人均GDP指数
2004年人均实际GDP=2000年人均GDP ×2001年人均GDP指数×2002年人均GDP指数×2003年人均GDP指数×2004年人均GDP指数
……
这种算法是政府统计官方算法,可以参见中国统计年鉴表2-1、2-3和2-4自行验证,早期数据可能略有调整,2000年以来的数据确是如此。
注意:人均GDP增长指数是百分数,莫忘记百分号。
F. 请教高手: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指数是如何得到的
国内生产总值是国内的全体生产总值,包括中国国内居民,在中国生活工作超过一定时间的国外居民(具体好像是2年,忘了!)所创造的全部产值,不包括中国公民在国外创造的。所以总人口指数就是:全部中国公民 + 在国内工作生活的外国居民 - 在国外生活工作的中国公民。这个就是人口总数,再用国内生产总值/人口总数,就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G. 有人均GDP现价和GDP指数,怎么计算GDP的不变价
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是将各生产部门现价增加值换算成不变价增加值,各生产部门不变价增加值加总得出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不变价的生产核算方法基本上有两种,即缩减法和外推法.如
以2000年的价格作为基期价格的1978年到2008年的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应该怎么算呢?国内生产总值指数(1978=100),将1978=100的GDP指数除以2000年的指数值,然后乘以2000年的名义GDP值就是GDP的不变价.具体更详解你可以再参考http://wenku..com/view/e09feff27c1cfad6195fa779.html
H. 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长指数一样吗
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长指数是不一样的。
(一)概念不同。人均GDP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核算期内实现的生产总值与所属范围内的常住人口的比值,而人均GDP增长指数,即人均gdp增长率,是指本期人均GDP与上期人均GDP相比的实际增长幅度,它是人均GDP增长率的指数形式,
(二)计算方法不同。人均 GDP是国内生产总值除以年中人口数,用公式表示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总产出/ 总人口;而人均GDP增长率=(本期人均GDP-上期人均GDP)/ 上期人均GDP X 100%。人均GDP是一个指标,而人均GDP增长指数。
(三) 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长指数的意义作用不同。人均GDP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GDP平均到该国家或地区每一个常住人口身上的份额,是衡量各国经济发展的人均水平的一个重要静态经济指标,它反映了本国或本地区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和社会公平程度,构成了一国居民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的主要物质基础。而人均GDP增长率反映的是居民人均收入不同时期的对比状况,是一个反映不同时期人均GDP提高情况的动态指标,也是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生活水平提高情况的重要参照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