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求2000到2010我国农村、城镇人均gdp数据
找中国统计年鉴吧,多年的。
各年 GDP(注意换算成哪年的) 农村人口 城镇人口
再计算,慢慢积累。
⑵ 万州农村人均GDP和城市人均GDP的比较
万州区经济工作会议召开
坚持科学发展 力求又好又快
三峡传媒网讯(三峡都市报记者 侯义祥)12月28日,万州区委、区政府召开全区经济工作会议,贯彻落实中央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今年经济工作,分析明年发展形势,部署明年经济工作,统一思想,鼓足干劲,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切实坚持科学发展,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万州区经济工作会议现场。 三峡都市报记者 何 忠 摄
万州区经济工作会议现场。 三峡都市报记者 何 忠 摄
重庆市委常委、万州区委书记马正其主持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区委副书记、区长吴政隆代表区委、区政府全面总结了今年的经济工作、安排部署了明年的经济工作。吴明宗、梁先玉、方仁发、刘光术、李世奎、谭登平、蒋健等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领导出席会议。
2006年全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实现了“十一五”良好开局。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出台了加快产业发展、扩大城乡就业、促进社会和谐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继续实施“五个一批”,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圆满完成三期移民攻坚,战胜了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加快,实现了“十一五”良好开局。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七大亮点:工业经济发展加快,商贸旅游上档升级,城乡就业不断扩大,三期移民圆满完成,抗旱救灾取得重大胜利,基础设施和城市建设加快推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2007年的经济工作,要坚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重庆第二大城市、三峡库区经济中心及和谐万州的总体目标,着力加快产业发展,着力扩大城乡就业,着力优化发展环境,着力维护社会稳定,努力推动经济社会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2007年全区经济工作的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5%;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新增城镇就业1.8万人,调查失业率下降到12%以内;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3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内。
会议提出,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实现预期发展目标,要坚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协调推进。
坚持以工业为重点,大力发展城市经济。在盘大盘强重点企业和增长型企业;推进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和都市工业,加快工业园区开发建设,加快第三产业尤其是商贸、旅游、交通运输、物流业的发展等方面狠下功夫。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抓好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加强城市规划和建设,加快江南新区开发,搞好城市管理。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由抓农民增收向减少农民转变、由粗放型生产经营向集约型生产经营转变、由规模型向质量型转变,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积极建设经济强镇,在抓好新农村建设试点的基础上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06年全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实现了“十一五”良好开局。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出台了加快产业发展、扩大城乡就业、促进社会和谐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继续实施“五个一批”,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圆满完成三期移民攻坚,战胜了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加快,实现了“十一五”良好开局。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七大亮点:工业经济发展加快,商贸旅游上档升级,城乡就业不断扩大,三期移民圆满完成,抗旱救灾取得重大胜利,基础设施和城市建设加快推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2007年的经济工作,要坚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重庆第二大城市、三峡库区经济中心及和谐万州的总体目标,着力加快产业发展,着力扩大城乡就业,着力优化发展环境,着力维护社会稳定,努力推动经济社会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2007年全区经济工作的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5%;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新增城镇就业1.8万人,调查失业率下降到12%以内;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3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内。
会议提出,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实现预期发展目标,要坚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协调推进。
坚持以工业为重点,大力发展城市经济。在盘大盘强重点企业和增长型企业;推进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和都市工业,加快工业园区开发建设,加快第三产业尤其是商贸、旅游、交通运输、物流业的发展等方面狠下功夫。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抓好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加强城市规划和建设,加快江南新区开发,搞好城市管理。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由抓农民增收向减少农民转变、由粗放型生产经营向集约型生产经营转变、由规模型向质量型转变,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积极建设经济强镇,在抓好新农村建设试点的基础上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搞好移民工作,促进移民安稳致富。继续把移民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扎实抓好移民各项工作,积极促进移民安稳致富。加快推进四期移民搬迁,抓好移民安置规划调整,加大移民后期扶持力度,强化移民信访稳定工作。
努力扩大就业,为民多办实事。构建和谐万州,解决民生问题是关键,必须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促进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努力扩大就业,按照要精确设计,定点落实的要求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切实加强社会保障,坚持实施一批“民心工程”。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强化基本公共服务。在着力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全面提升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逐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加快发展文化体育事业等方面取得新的实效。
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要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进一步创造良好的体制机制环境,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强发展的活力和后劲。积极推进改革,加强对口支援和招商引资工作,放手发动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开展“执政为民、服务发展”学习整改活动,大力培育和发扬“自强不息、开拓开放”的人文精神,从领导做起,干部带头,始终保持超一流的精神状态和工作劲头,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内动力。
加强平安万州建设,切实维护社会稳定。要努力化解社会矛盾,深化“平安万州”建设,狠抓安全生产管理,开展和谐单元创建活动。
会议强调,要切实加强和改善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确保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落到实处。要进一步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强化服务意识,做到一切围绕、服从、服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积极参与发展,推进发展。
会议要求,要切实做好当前工作,特别要做好今年的收尾工作,安排好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保障节日期间供应,高度重视安全稳定工作,做好农业普查等。
会上,江南新区、万州工业园区、三峡技术纺织有限公司负责人作了大会发言,区计委、区经委、区农办、区商委、太白酒厂、科华水泥作了书面交流。
江南新区、各镇乡街道党政负责人,区级部门主要负责人,中央、重庆市驻万有关单位负责人,有关企业主要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努力扩大就业,为民多办实事。构建和谐万州,解决民生问题是关键,必须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促进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努力扩大就业,按照要精确设计,定点落实的要求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切实加强社会保障,坚持实施一批“民心工程”。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强化基本公共服务。在着力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全面提升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逐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加快发展文化体育事业等方面取得新的实效。
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要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进一步创造良好的体制机制环境,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强发展的活力和后劲。积极推进改革,加强对口支援和招商引资工作,放手发动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开展“执政为民、服务发展”学习整改活动,大力培育和发扬“自强不息、开拓开放”的人文精神,从领导做起,干部带头,始终保持超一流的精神状态和工作劲头,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内动力。
加强平安万州建设,切实维护社会稳定。要努力化解社会矛盾,深化“平安万州”建设,狠抓安全生产管理,开展和谐单元创建活动。
会议强调,要切实加强和改善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确保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落到实处。要进一步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强化服务意识,做到一切围绕、服从、服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积极参与发展,推进发展。
会议要求,要切实做好当前工作,特别要做好今年的收尾工作,安排好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保障节日期间供应,高度重视安全稳定工作,做好农业普查等。
会上,江南新区、万州工业园区、三峡技术纺织有限公司负责人作了大会发言,区计委、区经委、区农办、区商委、太白酒厂、科华水泥作了书面交流。
江南新区、各镇乡街道党政负责人,区级部门主要负责人,中央、重庆市驻万有关单位负责人,有关企业主要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⑶ 1978年农村人均GDP是多少元求数据的准确出处!多谢!
登录中国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数据表阅览——年度数据——点击2011——国民经济核算下的国内生产总值,可以看到全国人均GDP为381元,但是在“居民消费水平”可以找到城市消费绝对水平是农村的3倍,可以推断当时农村人均GDP是城市的1/3。又知当时城市化率为18%,全国GDP为3645亿,总人口为9.567亿,综合上述数据可以算出1978年农村人均GDP为280元人民币。
实在找不到农村人均GDP的数据,只能退而求其次了,希望可以帮到楼主。
⑷ 重庆最近几年城镇与农村人均GDP各是多少
一般城镇和农村人均GDP不分开来计算,人均GDP代表的是整个地区,但是会计算城镇居民人均家庭总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这才是实在的。
下面是重庆这几年的数据:
2008年,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GDP18025元;城镇居民人均家庭总收入15218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126元
2009年,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GDP22916元;城镇居民人均家庭总收入1699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621元
2010年,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GDP23897元;城镇居民人均家庭总收入1899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277元
⑸ 中国的农村人均GDP有多少
按照农村现在来说.每人每月1300/人.
⑹ 人均GDP和人均收入有什么联系
人均GDP和人均收入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指标。
人均GDP是反映按人口计算的全社会新创造的价值,从分配的角度来说,它包括国家收入(也就是各项税收)、企业收入(也就是企业利润以及固定资产折旧)和劳动者收入,因此人均GDP的概念要大于人均收入,也就是说,个人收入(包括城市和农村居民的收入)只是GDP中的一个构成要素。
举例说明:
2014年,中国人均GDP排名最高的是克拉玛依、鄂尔多斯、阿拉善三个资源型城市,人均GDP分别为22万元、20万元、19万元,大大高于深圳的15.5万元。
其中,克拉玛依产石油,鄂尔多斯产煤炭,阿拉善产煤炭。
克拉玛依人均可支配收入不到3万元,鄂尔多斯不到4万元,阿拉善不到3万元,均低于深圳。
一个地方的GDP=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查看等式发现,人均GDP和人均劳动者报酬,两者并不具有一致性。因为还有“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三个变量。
人均GDP与人均收入不一致或者严重背离,说明经济的循环效率低。
(6)村人均gdp扩展阅读
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总和,常被认为是衡量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的指标。
GDP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的总体经济状况重要指标,但不适合衡量一个地区或城市的经济状况,因为每个城市的生产总值上缴上级或国家的量都不同,所以在每个城市留下的财富就不一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2016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为744127亿元,比上年增长6.7%;全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3980元,比上年增长6.1%。
国家统计局2018年1月5日发布公告,经最终核实,2016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现价总量为743585亿元,比初步核算数减少54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7%,与初步核算数一致。
2017年中国GDP总量为827122亿元,首次登上80万亿元的门槛;GDP同比增长6.9%,增速较2016年提高0.2个百分点。这是自2010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首次加速。
⑺ 1978年~2013年四川省人均GDP、四川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四川省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分别是多少
78年的。。。。。那时候有GDP的概念么?
有些年份好下,有些不好下,下面是好下的。
02-10年的:【把网络换成点“.”】
ishare网络iask网络sina网络com网络cn/f/17176170网络html
11年的:【把网络换成点“.”】
ishare网络iask网络sina网络com网络cn/f/18415084网络html
12年的:【把网络换成点“.”】
wenku网络网络com/view/e22a37e09b89680203d825bf网络html
这些事不好下的:
87-13年的:【把网络换成点“.”】,这个好像要注册
nianjian网络xiaze网络com/info/sichuantongjinianjian网络html
再早的就不好找了。那时候都没光盘,也许更多的是纸面的数据了。你需要去你所在的学校的图书馆去翻了。
⑻ 2008年全国城市人均gdp 和乡村GDP分别是多少 急 谢谢了
没有你说的城市人抄均gdp 和乡袭村GDP 这两个指标。
相近的指标有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等三个,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是相对应的。
时间 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2000年 6,295.91 6,279.98 2,253.42
2001年 6,907.08 6,859.60 2,366.40
2002年 8,177.40 7,702.80 2,475.60
2003年 9,061.22 8,472.20 2,622.20
2004年 10,128.51 9,421.60 2,936.40
2005年 11,320.77 10,493.00 3,254.93
2006年 12,719.19 11,759.50 3,587.00
2007年 14,908.61 13,785.80 4,140.36
2008年 17,067.78 15,780.76 4,760.62
2009年 18,858.09 17,174.65 5,153.17
⑼ 中国目前农村和城镇人口的人均GDP各是多少
很少见农村人口和城镇人口的人均GDP,
2004年农村居民家庭收入4039.6元
2004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21.6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