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国的一线城市有哪些二三线城市又是哪些
中国的一线,二线,三线概念模糊,充满歧义,并且没有任何官方的说法。不是说没有科学的划分方式,而是说不同的划分方式利用不同的标准易产生不同的结果。大家对“一线城市”的定义可能比较客观,但一线/二线,二线/三线不同的界定有矛盾。总的来说,城市排名这个东西无疑有用处,但不要过于当真,因为它只是一个约略的标签而已。深深了解城市之间的相比利弊,还是得看各种指标,数据,再进行仔细的分析。
城市
人们从感性认识很容易知道,中国的一线城市,必须在硬件上能够代表目前国内最一流的水平。比如说机场设施,地铁里程,枢纽性大型高铁站,高速快速公路网,高质量的高楼大厦等等。所以现在,成都,天津,重庆,杭州这些城市,在硬件上的很多方面,并不亚于北上广深了。
Ⅱ 在江苏,扬州与镇江的人均gdp哪高
当然扬州
2012年上半年江苏各市GDP排名
1.. 苏州5610亿
2.. 无锡3510亿
3.. 南京3380亿
4.. 南通2130亿
5.. 常州1860亿
6.. 徐州1850亿
7.. 盐城1520亿
8.. 扬州1380亿
9.. 泰州1350亿
10. 镇江1280亿
11. 淮安880亿
12. 连云港730亿
13. 宿迁630亿
Ⅲ 镇江人均GDP超过江苏省会南京,和南通,深圳,镇江发展比南京,南通,深圳强吗
不会。首先,你要搞清楚一个问题。南京是省会城市。就算GDP比不过镇江,它还是省会城市。而且外来务工人员占很多,所以是不可能的。而深圳又是另一个级别了,在全国算一线城市了。而南通曾经进入过全国一百强城市的名单。一个地区的发展你只需要从房价和外来务工人员的数量就可以看出来了。
Ⅳ 为什么扬中丹阳人均gdp在江苏排名高却是二类地区
因为镇江地处苏南,相信我美丽的家乡会更好、南通,一直都有着那种自我的良好感觉,可是这种自我感觉的良好的造成的只是停滞不前,镇江人以前都觉得我们和苏北比还是有很强的优越感,殊不知扬州作为一个镇江人我不是很想回答这个问题,那么人均GDP比较的价值可能就没那么能突出什么了吧。
Ⅳ 镇江人均GDP在江苏什么地位呢
作为一个镇江人我不是很想回答这个问题,因为镇江地处苏南,一直都有着那种自我的良好感觉,可是这种自我感觉的良好的造成的只是停滞不前,镇江人以前都觉得我们和苏北比还是有很强的优越感,殊不知扬州、南通、盐城这些苏北城市的发展比我们好多了现在。 你也说了镇江人少,那么人均GDP比较的价值可能就没那么能突出什么了吧! 不过近两年镇江发展的大港新区我个人觉得还是不错的,相信我美丽的家乡会更好!
Ⅵ 中国的一线城市有哪些,二三线城市又是哪些
一、一线城市
上海市、北京市、深圳市、广州市
二、二线城市
昆明市、大连市、厦门市、合肥市、佛山市、福州市、哈尔滨市、济南市、温州市、长春市、石家庄市、常州市。
泉州市、南宁市、南昌市、南通市、金华市、徐州市、太原市。
嘉兴市、烟台市、惠州市、保定市、台州市、中山市、绍兴市、乌鲁木齐市、潍坊市、兰州市。
三、三线城市
珠海市、镇江市、海口市、扬州市、临沂市、洛阳市、唐山市、呼和浩特市、盐城市、汕头市、泰州市、济宁市、湖州市、江门市、银川市、淄博市、邯郸市、芜湖市、漳州市、绵阳市、桂林市、三亚市、遵义市、咸阳市、上饶市、莆田市
宜昌市、赣州市、淮安市、揭阳市、沧州市、商丘市、连云港市、柳州市、岳阳市、株洲市、衡阳市、襄阳市、南阳市、威海市、湛江市、包头市、鞍山市、九江市、大庆市
许昌市、新乡市、宁德市、西宁市、宿迁市、菏泽市、蚌埠市、邢台市、铜陵市、阜阳市、荆州市、驻马店市、湘潭市、肇庆市、德阳市、曲靖市、秦皇岛市、潮州市、吉林市、常德市、宜春市、黄冈市
(6)镇江人均gdp怎么那么高扩展阅读
依据2018年的170个主流消费品牌的商业门店数据和18家各领域头部互联网公司的用户行为数据和数据机构的城市大数据,按照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和未来可塑性五大维度指数来评估337个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
算法也和以往保持一致:综合新一线城市研究所专家委员会打分的方式及主成分分析法综合得出最终结果。
在整个算法框架中,构成一级维度指数的数据来自19个二级维度和79个三级维度——展开到四级维度的话,指标数量已经超过了100个。在《第一财经》YiMagazine五月刊及线上发售的《2019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报告册中,我们把评判城市评判框架5个维度下的所有79个三级维度指标依次列出。
会发现,所有城市的指标高低变化曲线都有自己明显的特色。没有完美的城市,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形状,每座城市都尽力抓住机遇,在擅长的领域走得更远。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城市等级体系
Ⅶ 镇江人均GDP与南通谁高强调一下,是人均。
啊,镇江高一点,不过差的不多。
Ⅷ 全国各省市综合实力排名
截止年2月全国各省市综合实力排名:
1、江苏省,GDP排名第二,高校数量167所,江苏省排名第一位,不管是从经济上还是教育上都没有太大异议,并且江苏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沿海省份,长江出海口,省内各市发展相对均衡,综合实力排名第一。
2、广东省,GDP排名第一,高校数量151所,广东的很的GDP长期排名第一位,尤其是珠三角区域十分发达,未来珠三角可能成为世界数一数二的大湾区,广东省的高校数量也很多,但是因为省内发展不均衡,还有很多落后的地方,所以综合实力排名第二。
3、山东省,GDP排名第三,高校数量145所,山东是儒家文化发源地,高校数量也很多。地理位置上和辽宁省公共拱卫京畿,作为工业大省,山东的经济虽然集中在传统领域,转型比较慢,但是山东是全国省内城市发展最均衡的省份,综合实力仍然排在第三位
4、浙江省,GDP排名第四,高校数量107所,浙江省地域面积不大,但是浙江省是一个富藏于民的省份,杭州、温州、宁波等城市发展非常迅速。在我国浙江是经济最活跃的省份之一,人均可支配收入长期位居第一位。综合排名第四。
5、台湾省,GDP排名第五,高校数量162所(数据不一定完全准确),台湾省在以前称之为亚洲四小龙,虽然目前经济增长乏力,但是台湾的各项实力不容小嘘,尤其高校、医疗等建设水平,还是十分有实力的,综合排名第五。
6、河南省,GDP排名第六,高校数量134所,河南是中原文化的发祥地,作为人口大省,很多人对河南存在不好的印象,其实河南绝对属于一个好地方,是中国中部最重要的省份之一,也是一个粮食大省,高校数量也名列前茅。作为中部大宗商品的集散地,河南工业实力很发达,综合实力第六。
7、湖北省,GDP排名第八,高校数量129所,湖北位居洞庭湖以北,素有千湖之省的称号,而且武汉有九省通衢的称号,而且湖北也是我国重要的科教省份,工业发达,近今年也在寻求转型大力发展高科技企业,综合实力排名第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