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人均gdp占比怎么算
人均GDP是衡量各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标准。
计算方法:
人均GDP= 总产出(即 GDP 总额,社会产品和服务的产出总额)/ 总人口
衡量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标,是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之一,它是人们了解和把握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有效工具。将一个国家核算期内(通常是一年)实现的国内生产总值与这个国家的常住人口(目前使用户籍人口)相比进行计算,得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❷ GDP是什么意思
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总和,常被认为是衡量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的指标。
生产法计算GDP是从各个部门在核算期内的增加值的角度来计算的。GDP=各部门的总产出-各部门的中间消耗=各部门的增加值,其中总产出就是产品产量 × 单位价格,中间消耗就比如是对生产设备进行定期的保养和修理等。
(2)人均gdp公式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反映经济的统计指标有许多,GDP是其中重要指标之一。GDP的诞生源于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需要,帮助判断经济是在萎缩还是在膨胀,是需要刺激还是需要控制,是处于严重衰退还是处于通胀威胁中,避免决策者陷入杂乱无章的经济数据中而不知所措。
GDP的核算范围涵盖了国民经济各个行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
❸ 人均产值的计算方法
为了更堠客观的衡量,经常与 购买力平价 结合。计算方法是: :人均国内回生产总值 = 总产出答 (即 GDP 总额,社会产品和服务的产出总额) / 总 人口 注: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即“ 人均GNP ”,在统计口径上与 人均GDP 略有不同,在大多数场合可以相互替䠣。
❹ 知道人均收入,怎样计算人均GDP
没有办法,GDP和国民收入之间的差距并不是固定的。
❺ 人均GDP怎么计算
GDP核算有三种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三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国民经济生产活动成果。
❻ 年均GDP增长率怎么算
GDP增长率的计算分为两种,一个是年度经济增长率的计算,衡量的是两年之间经济的变化。
年度经济增长率的计算比较简单,就是后一年的经济指标(如GDP或人均GDP)减去前一年的经济指标再除以前一年的经济指标,如果我们用百分 数来表示的话还要再乘上百分百,比如我国2003年的GDP是61687.9亿元(按1990年价格计算,以下同),而2004年的GDP是 67548.2亿元,因此2004年的经济增长率就是0.095,用百分数来表示就是9.5%。
另外一个就是年均经济增长率的计算,衡量的是若干年来经济的平均变化情况。
年均经济增长率的计算就比较复杂,为了准确起见,我们用数学符号和公式来表述。假设一个经济变量y的值由初始值y0经过n个时间段(比如年、月、日等)后变为yn,则在每个时间段里y的平均增长率应该是g= n√yn/y0-1。举例来说,按1990年价格计算,中国1952年人均GDP为,2004年人均GDP为5196.5元,则按照这个公式计算,这52 年人均GDP年均增长率为6.07%。但是如果年均经济增长率比较小的话,也可以按照指数的形式来计算,计算公式是g=(In•yn/y0)/n。比如, 以1996年美元来衡量,美国的真实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从1870年的3340美元上升到2000年的33330美元,则按照这个公式计算,美国这130年的人均年均增长率是1.8%。
❼ 求人均GDP增长率怎么算
平均增长率用几何平均法计算,上面这题以05年为基期,只要把06年、07年、两个数相加去除于05年基期数,然后开2次方就计算出来了。求出的是发展速度,增长率(增长速度)还要减100%
❽ 求年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公式
什么是人口出生率?
人口出生率是指某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指一年)内出生人数容与平均人口之比。
计算公式:出生率=(年内出生人数/年平均人口数)×1000‰
什么是死亡率?指一定时期内人口死亡人数与同期平均人口数之比。
什么是人口自然增长率?
是指一年内人口自然增长数与年平均总人数之比,通常用千分率表示。用于说明人口自然增长的水平和速度的综合性指标。
计算公式:(人口自然增长率=年自然增长人数/该年年平均人口数)×1000‰
❾ 实际GDP增长率是怎么算出来的
实际GDP增长率=(本期实际GDP - 上期实际GDP)/上期实际GDP×100%
实际GDP(Real GDP),是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当年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它衡量在两个不同时期经济中的产品产量的变化,以相同的价格或不变金额来计算两个时期所产生的所有产品的价值。
实质GDP和名义GDP通常是不等的(只有计算实质GDP的固定价格的基数年相等),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名义GDP增长率=[(1+实质GDP增长率)x(1+本地平减物价指数升幅)x100%]-1。
(9)人均gdp公式扩展阅读:
实际GDP和名义GDP通常是不等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等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之和,由通货膨胀引发的价格变动,即使产量一直没有变动,名义GDP仍然会上升。
GDP缩减指数(GDP deflator)可以通过每年的实际GDP和名义GDP进行划分得到,基础年的GDP缩减指数为1,这体现了经济的价格变化(通货膨胀或紧缩)的整体水平。
某年的GDP平减指数=(该年的名义GDP/该年的实际GDP)×100,实际GDP的年度增长是经通货膨胀调整后的名义GDP增长率,通常是用百分数来表示的。
❿ 人均产值如何计算
为了更堠客观的衡量,经常与 购买力平价 结合。计算方法是: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 总产出 (即 GDP 总额,社会产品和服务的产出总额) / 总 人口 注: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即“ 人均GNP ”,在统计口径上与 人均GDP 略有不同,在大多数场合可以相互替䠣。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总产出(GDP总额,即社会产品和服务的产出总额)/总人口
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核算期内(通常为一年)实现的生产总值与所属范围内的常住人口的比值(当前流动人口成为全国或地区经济贡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决不能忽视,故用户籍人口作为比较指标是不科学的)。
(10)人均gdp公式扩展阅读
产值
产值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是指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工业最终产品和提供工业性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
表明工业企业工业生产总规模和总水平,反映的是生产总成果,并不说明经营状况的好坏和经济效益。企业是否增收,主要看利润总额的增长。利润总额是企业在报告期内实现的利润(亏损以“-”号表示)。它集中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各方面的效益,是企业最终的财务成果。
企业作为商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只有把生产的产品提供给社会,才能加速资金的周转,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如果生产的产品很多,但销售的很少,不能实现尽产尽销,甚至根本销不出去,就很难实现增收。
如果实现了尽产尽销,但成本费用过高,利润率很低,甚至亏本销售,也不能实现增收,甚至造成亏损。因此,企业在报告期内工业总产值增长了,利润总额不一定增长或不一定同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