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gdp排名 > 民国gdp排名

民国gdp排名

发布时间:2020-12-01 19:38:58

1. 民国时期经济状况

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全国共有92个城市对外开放,铁路和汽轮将这些城市与外界联接。

新的职业和中外企业在这些城市发展起来,工业增长率在1912-1920年间高达13.4%,1921-1922年有一短暂萧条, 1923-1936年,为 8.7%, 1912-1942年, 平均增长率为8.4%,整个1912-1949年,平均增长率为5.6%。

而在二战前民国时期,尽管连绵战争,工业增长率仍高达8-9%。

外国投资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之命题并没有实证资料支持,中国人所有的现代工业在总现代工业中的比重在二次大战前一直没有下降,而中国人均外国投资在1914年是3.75美元, 1936年是6.97美元,比印度和拉丁美洲低得多。1930年代外国投资只占国民生产净值的1%。


(1)民国gdp排名扩展阅读:

民国时期的领土范围

按照中华民国宪法规定,中华民国领土依其固有之疆域,但其中并未列明何为固有之疆域。中华民国在1946年承认外蒙古独立,但在1953年重新将蒙古地方作为中华民国领土。

若包括蒙古地方,其面积为1141万8174平方公里,是世界领土面积第二大国(仅次于俄罗斯);若依1947年之疆域而不包括蒙古地方,则是世界领土面积第三大国。

中华民国(败退台湾时期)实际控制领土包括台湾岛、澎湖群岛、金门、马祖、东沙群岛、南沙太平岛和中洲岛,总陆地面积36189.5平方公里。

2. 民国时候的经济水平是什么样的

在1937年,中国拥有了3935家现代工厂,1万余公里铁路,11万6千多公里公路,12条民航空运线路。此前十年间,工业经济成长率平均达到9.3%,经济增长率估计达到11%以上,为当时中国有史以来增长最快的时期。中国小学生人数增长了86%,大学生人数增长了94%。4月1日,民国设立了盐务总局,从外国人手中收回了煮权。在此7年前,中国海关实行海关新税率,这是近百年来中国第一次行使关税煮权。至1937年的6月底,国家税收总额达到法币8.7亿元,是8年前的2.6倍。而贸易逆差为1.5亿元,不足两年前的一半。至1937年,中国棉稻麦也基本实现了自给,经济学家何廉说:“农业经济发展已步入‘起飞’之路”。

3. 民国时期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是南京吗

是上海。现在也是上海。

4. 中华民国时期的经济如何

中华民国经济:据约翰·K.张的研究:在1912—年期间,平均增长率为5.6%;在1923—1936年期间,平均增长率为8.7%;在1912—1942年期间,平均增长率为8.4%,但1937-1949年的战争期间,人均产出和人均收入可能还是显著下降。换而言之,在全面抗战爆发前,中国现代工业和矿业实现了8—9%的高速增长。民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大致可分为农业、现代工商业及影响交易效率的交通运输业和金融业几个部分来说。
一、民国的农村经济
民国时代的土地制度由于1930年土地法的颁布而较清末更为成熟。但由于缺乏长子继承权,战乱连绵,制度化的土地市场仍不发达,所以每户土地分割为很小的数块。1910年户均土地为2.62公 顷 , 1933年为 2.27公顷。民国时土地所有权分布虽然不平均,但比其它落后国家要平均,73%的家庭平均每户拥有15亩地,他们的土地占全部土地的28%,而5%的家庭户均拥有50亩以上的耕地,占总耕地的34%。民国时期资本主义式的雇工租地大规模商业化农业经营并不普遍。
1930年代,50%的农业人口与租佃制有关,30%的佃农耕作的土地完全是租佃的,20%以上的佃农耕种自己的土地同时租佃部分耕地。但是整个民国时代,财产权由于民法、土地法、公司法的通过和实行而逐渐现代化。清末政府可任意侵犯财产的行为成为非法,中国传统的佃农的永佃权概念,及地主卖地后永远可以以原价赎回土地的概念都被现代土地自由买卖概念和司法案例所代替。民国时期的中国农村保持着高生育率和高死亡率,基本自给自足的农村人口占人口的75%,农业产出占产出的65%。卷入较高分工水平的人口,主要是大中城市人口,只占人口的6%。
二、民国商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业
民国时期的农村,虽然基本是自给自足的,但专业商人在商业发达的城市和沿海地区比一般落后国家要发达,这被称为商业资本主义或原始资本主义。上海、宁波沿海地区与长江流域其它地区的国内贸易和主要在最终消费品生产中的分工是这些商人的主要生意。
长江流域的丝织业中已有相当发达的商人与手工业者之间的计件外包制。政府于1929-1930年摆脱了固定的关税额必须偿付战争赔款的束缚,完全获得关税自主权,增加了关税率。30年代政府也收回一些租界,但收回租界的经济效果是负面的。1930年进口税从银本位改为金本位,1928年盐税统一于全国财政系统,各种苛捐杂税统一成中央政府的税收及地方政府的土地税,1933年统一货币,几乎停止使用银两,1935年政府用外汇储备为支持建立起现代化纸币制度,银两完全被禁止用作货币。官方的中国中央银行、中国银行(601988,股吧)、交通银行(601328,股吧),正式发行了纸币,政府开始试行年度预算,税收和财政报告制度都大大改进。现代政府债券制度也于1931-1932年发展起来。债券主要由国家政府银行及上海私人银行购买。
国家政府银行同时发挥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功能,官商不分,使贪污和国家机会主义行为制度化。大私人银行通过与四大官方银行的人事交叉安排,也使官商勾结等坏资本主义的特色出现。但是与1949年以后的制度相比,私人银行业在民国时期相当自由和发达, 1928-1937年间,共有160家私人现代银行建立,它们拥有1,597个分支机构。现代银行资本从1928年的1.86亿元增至1935年的4.47亿元 , 存款从11.2亿增至37.8亿元。但由于四个官方银行的垄断地位,相当大的金融资源主要用来为政府提供统一战争的军费,用于提高交易效率的公共设施建设的比重太小,四大政府银行由于官商不分,也不能按市场竞争的规律有效地支持有利可图的经济发展。
现代金融和纸币制度的发展,可以大大提高交易效率,因而促进分工的演进,提高全社会的生产力。但是由于中国还没有真正统一,1928-1937年中央控制的财政收入70%用于统一战争,而中央对地方财政的控制在1929年只到达浙江、江苏、安徽、江西和河南五省。而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支出于1931-1936年间只占国民收入的3.2-6%,大大低于美国政府1929年的8.2%。

5. 民国时期经济最繁华的,除了大上海,还有哪些地方

民国时期经济比较繁华的城市,除了大上海,还有那么几个地方(不过与上海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
南京(当时的首都)、北平(即现在的北京)、天津、青岛、广州、杭州、厦门等。

6. 汉唐宋元明清及民国时的GDP是多少

我朝历代GDP数据统计:所占世界GDP比重
秦朝及以前的可能太多久远,不好考证。没找到相关数据,不能杜撰,只能从汉朝算起。 汉朝:汉朝时占全球财富26%的地位。和当时罗马帝国称霸东西,是世界东方的经济中心。
唐朝:中国古代封建史最高峰,占世界GDP比重:58%,看看当时其他国家水平就知道唐朝的强大,第二名东罗马帝国占世界GDP比重:9% 。第三名阿拉伯帝国(大食)占世界GDP比重:7% 。第四名古印度(天竺)占世界GDP比重:7%。在大国林立的为数不多的古代,唐朝可谓一家独大。
宋朝:整个宋朝占世界的GDP的80%,这是中国占世界GDP比例最高峰。是中国历史最富有的朝代,一千年后的西方人说:“一千年前的中国经济总量最高时候占当时世界的百分之八十。”一千年后的中国人震惊的说:“这怎么可能?”西方史学家这样评价宋朝时我国的富有,说东京一个看城门的其生活状况,都要比西方同期任意一个君主都要强。宋朝是典型的藏富于民。
元朝:成宗大德二年金一万九千两,银六万两,钞三百六十万锭。320亿。
明朝:万历时期占世界GDP的55%。整个明朝的GDP平均水评是45%,可是明朝末期发生灾荒和战争使其从其迅速下滑,在明朝中后期部分江南地区已经恢复至宋朝水平。明朝是藏富于国。
清朝:占世界GDP在35%-10%之间,可1840年后的经济更加大幅度衰退,被侵略后大量白银用于赔款并外流,造成整个国力迅速跌落,从康熙乾隆嘉庆的35%最高峰跌至不足10%。

658年 1. 唐朝 58% 2.东罗马帝国 9%
3. 阿拉伯帝国(大食)7% 4.古印度(天竺) 7%。
1095年 1.宋朝80%
1500年 1 明朝 25% 2.印度 24% 3. 西亚 4.2% 1600年 1 明朝 29% 2.印度 22% 3. 中东 7.3%
1700年 1.莫卧儿印度 24% 2. 清朝 22% 3. 西欧 22%
1800年 1. 清朝 32% 2. 印度次大陆 12% 3. 法国 5.5%
1870年 1.英帝国 24% 2.清朝 17% 3. 英属印度 12%
1913年 1.英帝国 21% 2.美国 19% 3. 中华民国 8.8%
——————维基网络参考文献

7. 民国前期的中国经济上的三者并存是哪三者

连我前期中国世界上应该是非常简单,病情三年折的

8. 民国GDP世界第三是什么意思

假的,原因如下:
1、首先要明白什么是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内所有容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2、民国时期,有部分是交换经济,但是绝大部分都是小农经济,也就是——衣服自己纺纱织布;鞋自己缝;粮食自己种,屋子自己盖,就连筷子都是用树枝自己做的。除了铁器和食盐,其他东西都是自己生产的。
GDP的核心就是:”最终产品的形式之一:各种商品。也就是必须是以交换购买为主的。这种小农经济,根本没有任何意义。

3、西方学者的计算方法是,取一个普通民国人的年度GDP平均值,乘以人数,得出民国的GDP世界第一,这种方式是西方学者自己凭空计算出来的,中国学者并不认可(也根本没法认可)!

9. 民国时期为什么城乡之间经济差距大

根本原因是民国时期,无论是北洋还是蒋,都不是全面正服,管辖范围只有城市,而农村基本出于地方自治状态(否则我当也没那么容易轻易建立农村根据地)

10. 二战民国时期的大陆经济能力如何

在1937年,中国拥有了3935家现代工厂,1万余公里铁路,11万6千多公里公路,12条民航空运线路。版此前十年间,工业经济成长权率平均达到9.3%,经济增长率估计达到11%以上,为当时中国有史以来增长最快的时期。中国小学生人数增长了86%,大学生人数增长了94%。4月1日,民国设立了盐务总局,从外国人手中收回了煮权。在此7年前,中国海关实行海关新税率,这是近百年来中国第一次行使关税煮权。至1937年的6月底,国家税收总额达到法币8.7亿元,是8年前的2.6倍。而贸易逆差为1.5亿元,不足两年前的一半。至1937年,中国棉稻麦也基本实现了自给,经济学家何廉说:“农业经济发展已步入‘起飞’之路”。

阅读全文

与民国gdp排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