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法国和北约,法国和欧盟有什么关系具体点,最好分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急用 非常感谢。。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英NATO: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法OTAN:l'Organisation Traité de l'Atlantique Nord),简称北约组织或北约,是美国与西欧、北美主要发达国家为实现防卫协作而建立的一个国际军事集团组织。北约拥有大量核武器和常规部队,是西方的重要军事力量。这是资本主义阵营在军事上实现战略同盟的标志,是马歇尔计划的发展,使美国得以控制欧洲的防务体系,是美国称霸世界的标志。
欧洲联盟(英文:European Union;法文:Union européenne),简称欧盟(EU),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是由欧洲共同体 (European Community,又称欧洲共同市场)发展而来的,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荷卢比三国经济联盟、欧洲共同体、欧盟。其实是一个集政治实体和经济实体于一身、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一体化组织。1991年12月,欧洲共同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欧洲联盟条约》,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1993年11月1日,《马约》正式生效,欧盟正式诞生。
欧洲联盟盟旗
欧盟现有27个成员国,人口5亿,GDP16.106万亿美元。欧盟的宗旨是“通过建立无内部边界的空间,加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建立最终实行统一货币的经济货币联盟,促进成员国经济和社会的均衡发展”,“通过实行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在国际舞台上弘扬联盟的个性”。欧盟的盟旗是蓝色底上的十二星旗,普遍说法是因为欧盟一开始只有12个国家,代表了欧盟的开端。实际上这个十二星旗代表的是圣母玛利亚的十二星冠,寓意圣母玛利亚将永远保佑欧洲联盟。欧盟27国总面积432.2万平方公里。 欧洲联盟(欧盟)是一个政治和经济共同体的27会员国,位于主要在欧洲。它成立于1993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加入新领域的政策,以现有的欧洲社会。与5亿市民,欧盟相结合产生的估计有30 %的份额,世界各地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欧盟已经制定了一个单一市场,通过一个标准化的法律制度,其中适用于所有会员国,保证人,货物,服务和资本的迁徙自由。它保持了一个共同的贸易政策,包括农业和渔业政策,和区域发展政策。15会员国已通过了一个共同的货币,欧元。在对外政策上,代表其成员在世界贸易组织,在八国集团首脑会议和在联合国的会议上发言,维护其成员国利益。 2001年,欧盟已经体现的作用,在司法和内政事务方面,包括许多会员国之间根据申根协定取消护照管制。而且在某些领域,它取决于会员国之间的协议。不过,也有超国家机构,能够作出决定,而不管协议的成员。重要的机构和组织的欧盟,包括欧洲委员会,欧洲议会,欧洲联盟理事会,欧洲理事会,欧洲法院的司法和欧洲中央银行。欧盟国家公民选出议会每5年一次。 欧盟的起源,可追溯到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其中6个国家在1951年和罗马条约于1957年。自那时以来,欧盟已经长大的大小,通过加入新会员国,并增加其权力,通过增加新的政策范畴,它的职权范围。该条约在里斯本签署了在2007年12月的用意是修改现行条约,以更新的政治和法律结构的联盟,如果批准是在2008年落成。欧洲统一思潮存在已久早在中世纪就已经出现。中世纪时期的法兰克帝国和神圣罗马帝国等都将欧洲许多地区统一在其疆域之内。1453年,拜占庭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帝国攻破之后,波西米亚国王就于1646建议,欧洲基督教国家应该组成联盟,对抗奥斯曼帝国的扩张。1776年,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当时就有欧洲人设想欧洲仿效美利坚合众国,建立欧洲合众国。19世纪初,拿破仑·波拿巴在大陆封锁期间实行关税同盟,该关税同盟对今天欧盟的建立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统一思潮进入高潮。1946年9月,英国首相丘吉尔曾提议建立 “欧洲合众国”。1950年5月9日,法国外长罗伯特·舒曼提出欧洲煤钢共同体计划(即舒曼计划),旨在约束德国。1951年4月18日,法、意、联邦德国、荷、比、卢六国签订了为期50年的《关于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条约》(又称《巴黎条约》)。1955年6月1日,参加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六国外长在意大利墨西拿举行会议,建议将煤钢共同体的原则推广到其他经济领域,并建立共同市场。1957年3月25日,6国外长在罗马签订了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与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两个条约,即《罗马条约》,于1958年1月1日生效。1965年4月8日,6国签订了《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统一起来,统称欧洲共同体。条约于1967年7月1日生效 ,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欧共体总部设在比利时布鲁塞尔。1991年12月11日,欧共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了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的《欧洲联盟条约》(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1992年2月1日,各国外长正式签署马约。经欧共体各成员国批准,马约于1993 年11月1日正式生效,欧共体开始向欧洲联盟过渡。1993年11月1日“马约”正式生效,欧共体更名为欧盟。这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1995年,奥地利、瑞典和芬兰加入,使欧盟成员国扩大到15个。欧盟成立后,经济快速发展,1995年至2000年间经济增速达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997年的1.9万美元上升到1999年的2.06万美元。欧盟的经济总量从1993年的约6.7万亿美元增长到2002年的近10万亿美元。 欧洲联盟总部
2002年11月18日,欧盟15国外长会议决定邀请塞浦路斯、匈牙利、捷克、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马耳他、波兰、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10个中东欧国家入盟。2003年4月16日,在希腊首都雅典举行的欧盟首脑会议上,上述10国正式签署入盟协议。2004年5月1日,这10个国家正式成为欧盟的成员国。这是欧盟历史上的第五次扩大,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扩大。2007年1月,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两国加入欧盟,欧盟经历了6次扩大,成为一个涵盖27个国家总人口超过4.8亿的当今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国家联合体。 2003年7月,欧盟制宪筹备委员会全体会议就欧盟的盟旗、盟歌、铭言与庆典日等问题达成了一致。根据宪法草案:欧盟的盟旗仍为现行的蓝底和12颗黄星图案(这12颗星不代表12国,而是代表圣母玛利亚的守护),盟歌为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中的《欢乐颂》,铭言为“多元一体”,5月9日为“欧洲日 ”。 欧元1999年1月1日起在奥地利、比利时、法国、德国、芬兰、荷兰、卢森堡、爱尔兰、意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11个国家开始正式使用,并于2002年1月1日取代上述11国的货币。
Ⅱ 发达国家的标准
最简单的评判标准是人均gdp,通常是以2万美元作为分界线,但是这个数字并回不是固定的,答而是会根据经济情况进行调整,人均GDP是最直观的一项,除此之外还有社会发展程度,工农业水平,也就是说单纯的有钱是不够的,这也是为什么中东产油国即使富得流油也不能称之为发达国家。
发达国家当中人均GDP最高的当属卢森堡,高达10万美元,然后是瑞士的8万美元,卢森堡领土面积狭小,但是经济发达,依靠的就是产业模式。
(2)奥地利人均gdp扩展阅读:
发达国家经济特点
1、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较高的国家,产业结构先进,在国民经济结构中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一般大于60%。
2、经济运行机制比较成熟,市场机制和市场体系健全,经济发展很有用很有优势,管理不错,并有比较完善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
3、经济国际化程度较高,外贸对外出口方面比较多多质量总体高,外贸在世界贸易总额中占据较大份额,金融市场高度国际化,跨国公司高度发展。
Ⅲ 世界综合强国排名
综合国力的含义 综合国力(National Power)是衡量一个国家基本国情和基本资源最重要的指标, 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军事、技术实力的综合性指标。综合国力可以简单地定义为一个国家通过有目的的行动追求其战略目标的综合能力。我们将国家战略资源(National Strategic Resources)定义为一个国家实现本国战略目标所可以利用的现实的和潜在的关键性资源, 它们反映了一个国家在全球范围内利用各种资源的能力, 也反映了该国的综合国力。实际上,综合国力就是国家战略资源的分布组合,被动员和利用来实现一个国家的战略目标。我们所称的综合国力,一般指的是各类国家战略资源之总和;而国家战略资源一般指的是某一类战略资源。 (二)国家战略资源的内容 国家战略资源应当包括那些资源呢?米歇尔·波特(Michael Porter,1990)提出了五大要素资源:即物质资源(Physical Resources);人力资源(Human Resources);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知识资源(Knowledge Resources)和资本资源(Capital Resources)。 我们将国家战略资源划分为八类资源和23个指标,这些指标的总和构成了综合国力。八类资源依次是:经济资源是指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内生产总值(GDP)、人力资本、自然资源、资本资源、知识技术资源、政府资源、军事实力和国际资源。 : (三)国际竞争力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和条件往往突出地表现在国际竞争力上。国际竞争力是一个国家在市场经济竞争的环境和条件下,与世界整体中各国的竞争比较,所能创造增加值和国民财富的持续增长和发展的系统能力水平。它提出影响国家国际竞争力的八大因素是: (1)国内经济实力:指一国经济力量的整体评估; (2)国际化程度:指一国参与国际贸易和投资的程度; (3)政府影响:指政府政策对竞争力的有利程度; (4)金融实力:指对资本市场和金融服务质量的整体评估; (5)基础建设:指投资源与制度满足企业基本需求的程度;(6)企业管理能力:指企业管理在创新、获利和应变等方面的表现; (7)科技实力:指科学和技术的能力以及在基础和应用研究上的成功程度; (8)人力资源:指拥有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这八个因素中,每个又包括若干方面,共有244个指标,特别是人力资源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四)综合国力排名表(国际公认排名) 1989年 综合国力排名 1 美国 2 苏联 3 日本 4 联邦德国 5 法国 6 英国 7 中国 8 加拿大 9 意大利 10 印度 11 巴西 12 澳大利亚 13 韩国 14 墨西哥 15 南非 1997年 综合国力排名 1 美国 2 日本 3 德国 4 法国 5 英国 6 中国 7俄罗斯 8 加拿大 9 印度 10 意大利 11 巴西 12 澳大利亚 13 韩国 M/x>51< 14 墨西哥 15 南非 2007年 最新综合国力排名 1 美国 2 日本 3 德国 4 法国 5 中国 6 俄罗斯 7 英国 8 印度 9 加拿大 10意大利 11巴西 12 澳大利亚 13 韩国 14 墨西哥 15南非 (五)综合国力预计排名 2012年 综合国力预计排名 1 美国 2 日本 3 中国 4 德国 5 俄罗斯 6 法国 7 英国 8 印度 9 巴西 10 加拿大 11意大利 12 韩国 13 澳大利亚 14 墨西哥 15 西班牙 16 南非 17 印度尼西亚 18 阿根廷 19 伊朗 20 以色列 21 尼日利亚 22 巴基斯坦 2018年 综合国力预计排名 1 美国 2 中国 3 日本 4 德国 5 俄罗斯 6 法国 7 印度 8 英国 9 巴西 10 加拿大 11 韩国 12 意大利 13 澳大利亚 14 西班牙 15 南非 16 墨西哥 17 伊朗 18 印度尼西亚 19 阿根廷 20 以色列 21 巴基斯坦 22 哈萨克斯坦 2025年 综合国力预计排名 1 中国 2 美国 3 俄罗斯 4 日本 5 印度 6 德国 7 法国 8 巴西 9 英国 10 韩国 11 加拿大 12 澳大利亚 13 意大利 14 伊朗 15 西班牙 16 墨西哥 17 印度尼西亚 18 阿根廷 19 以色列 20 巴基斯坦 21 南非 22 尼日利亚
就找的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