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山西省三季度GDP由负转正增速达8.2%。怎样理解
2009年一季度,山抄西省生袭产总值完成1309.2亿元,下降8.1%,(即负8.1%):意思是说2009年1季度的GDP同比增长率是负8.1%,(同比是指和2008年1季度相比,增长率是负意思是本期GDP比上期减少);
同理,二季度GDP也是负增长;
山西省三季度GDP由负转正增速达8.2%,这个增长率8.2%也是同比2008年三季度,由负转正是对比于山西省一、二季度的负增长率。
⑵ 求今年第三季度的一些经济数据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再创新高。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CPI同比上涨2.9%。其中,9月份CPI同比上涨3.6%,环比上涨0.6%,涨幅创23个月新高。前三季度,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 5.5%。其中,9月份PPI同比上涨4.3%,环比上涨0.6%。初步测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26866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6%,比上年同期加快2.5个百分点。其中,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6%。
指标8月、7月、9月
GDP/10.3%(Q2)、11.9%(Q1)、8%
CPI/3.5%、3.3%、3.5%
PPI:4.3%、4.8%
房价:9.3%、10.3%
固定投资(累计):24.8%、24.9%
消费品零售额 :18.4% 、17.9%、18.8%
工业增加值:13.9%、13.4%、13.3%
PMI:51.7% 、51.2%、54.3%
出口:34.4%、38.1%、25.5%
进口:35.2%、22.7%、22%
顺差(亿美元);200.3/287.3
FDI(累计)/18.1%/20.7%/18.9%
M2/19.2%/17.6%/19%
信贷(亿元)/ 5452 / 5328 /5167
人民币存款余额/68.65万亿/67.57万亿
⑶ 2018上半年GDP增速多少
7月16日, 国家统计局今日公布多项宏观经济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418961亿元,同比增长6.8%。总的来看,上半年国民经济延续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支撑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有利条件积累增多,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主要发展目标打下良好基础。
各项数据表明,上半年国民经济延续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结构调整深入推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质量效益稳步提升,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起步良好。
⑷ 2018太原市各区县市gdp和人均gdp是多少
⑸ 2018年前3季度,我国GDP过10万亿关口,该指标为
不知道你的数据哪里来的,2018年前三季度我国GDP是65万亿,一个季度都不止10万亿了。
中国政府网截图
⑹ 2018前三季度各省会城市GDP增速排名
目前没有明确数据
希望能帮到你,如果你的问题解决了,麻烦点一下采纳,谢
⑺ 山西今年被国务院发改委定为国家资源型转型特区,真正山西能得到多少实惠,太原市五年内能有多大的变化
山西加入新特区行列
被称为“新特区”的综改区花开第九朵,这次是继重庆后,首次批复一个省的全部地区为综改区
《财经国家周刊》从山西方面独家获悉,国务院已正式批复山西省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下称“综改区”),文件将随即下发山西省,山西方面也将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已审批政策。
至此,国家从浦东新区开始,陆续批复的国家综改区已经达到九个,其他七个分别是天津滨海新区、成都、重庆、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深圳和沈阳经济区。
从2010年4月山西申请方案上报中央后,历时半年审批即获得国务院批复,山西成为获得批准最快的综改区之一。
这是国务院在批复直辖市重庆之后,首次批复一个省的全部地区为综改区,同时也是地域面积最大的综改区。与其他八地相比,山西综改区更多体现了中央的指令改革意图。
值得注意的是,与其他八个地方先主动提出申请后获中央认可批复路径不同,本次对山西的批复,首先源于中央的试点意图。而此前,与最早的南方五特区时代相对照,被称为“新特区”的综改区更多被认为是国家审批政策空间下的自主改革。
据知情人士透露,国家发改委从2009年底开始了山西省“申综”工作的调研。《财经国家周刊》记者曾巧遇国家发改委2009年12月底的一次调研,其在太原迎泽宾馆召开了汇报讨论会,当时整个工作尚属启动阶段,在标识牌上还将“试验区”误写为“实验区”。
山西成为国家批复的面积最大的综改区,全省总面积156579平方公里,现辖太原、大同、朔州、阳泉、长治、忻州、吕梁、晋中、临汾、运城、晋城等11个地级市,而此前批复的省级城市重庆的总面积为82402.95平方公里。
在一次调研中,国家发改委体改司司长孔泾源曾这样阐述山西申请综改区的意义:“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在全国具有典型意义,山西具备其他省份难以复制的资源优势,要尽快把资源要素资本化,乃至市场化。”
9月1日下午,履新三个月的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与省长王君一起,专程拜会了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副主任彭森,就在山西省开展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工作进行了会谈。在会上袁纯清直言,“山西不转型将难以为继”。
据悉,山西将获得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财政返还、煤层气开采、旧有煤矿用地审批权等方面政策优惠。与其他综改区综合配套改革方案类似,山西将获得土地方面的审批优势政策。
国家将支持山西省在现有耕地总量不变情况下,拥有“土地置换”的用地指标;此外,山西还将特别拥有对采煤沉陷区、废弃工矿地、劣质土地的使用和审批权。
山西煤层气开发的气权问题,很可能在此次取得突破。山西煤炭企业将在首先获得煤炭资源开采权的前提下,拥有优先开采煤层气的权利。
根据惯例,在国务院批复地方为综改区后,地方政府将再行制订详细综改方案,对于金融、土地方面的细化政策,还将以专项方案的方式报批申请。
作为国内最为典型的资源型经济省份之一,山西省境内约有11座资源型城市,119个县(市、区)中94个有煤炭资源分布,经过长期开采,这些县市已经接近或几乎接近“资源枯竭城市”。
在此之前,2001年国务院曾批复辽宁省阜新市为全国第一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而全省范围内的试点一直未有突破,这次山西的批复得以实现。
而其中煤、焦炭等相关产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占到了山西的近九成。
王君在向国家发改委的汇报会上指出,“资源型转型是山西实现科学发展的根本出路”。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指出,“山西调整产业结构,推进资源型经济转型,既有外部客观要求,又有省委、省政府主动调整的主观愿望”。
在“十二五”规划以转变增长方式为主线,以及国家下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意见的大背景下,此次对山西的批复还具有更显著的一层意义。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彭森就曾提出,希望山西省接下来在清洁能源、新能源方面加大工作力度,继续发挥好国家能源基地的作用。
山西在此次的申请方案中提出,山西省将继续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建设现代化煤炭能源产业,建设煤电气一体化的综合能源基地和产业体系,打造文化旅游强省,实现全省经济由单一资源化主导型产业向新型、多元、现代产业体系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