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gdp排名 > 人均gdp上升产业结构

人均gdp上升产业结构

发布时间:2021-03-16 12:01:59

㈠ 为什么说人均gdp是一个国家衡量经济发展的最佳指标

第一,GDP指标是反映国民经济发展变化情况的重要工具。首先,GDP增长率是描述经济增长情况的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世界上几乎没有哪一个国家不关心经济增长,国为没有经济的适当增长,就没有国家的经济繁荣和人民生产水平的提高。目前,各国政府的统计部门都把GDP增长率作为描述经济增长情况最重要的综合性宏观经济指标。 第二,GDP指标是描述经济规模的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一个国家的经济规模是其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的重要标志之一。当然,经济规模与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并不是对等的。在同样的经济规模下,国为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以及经济增长的潜力不同,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存在较大差距。但是,没有一定的经济规模,就谈不上有经济实力,也很难在国际上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三,GDP指标是描述经济结构的重要标志。经济结构始终是经济发展中的关键环节。许多重要的经济结构,如产业结构、消费需求、地区经济结构等等,都是通过GDP来描述的。目前,我国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和地区经济结构都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如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比重偏低,需求结构中消费需求比重偏低,地区经济结构中中西部地区比重偏低,等等。这些问题都是通过GDP反映出来的,它们是制定经济结构调整战略和政策的重要依据。 第四,GDP指标是描述价格总水平变化的指标。国际上通行的描述价格总水平变化的指标有两个,一个是CPI,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它描述的是用于居民消费的最终产品的价格变化;另一个是GDP缩减指数,它描述的是所有最终产品的价格变化,即除了用于居民消费的最终产品外,还包括用于政府消费、固定资本形成、存货变动和进出口的最终产品的价格变化。CPI很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居民的实际生活水平,涉及到居民的切身利益;GDP缩减指数也很重要,因为它反映的价格变化更全面。 第五,GDP指标是对外交往的重要指标。一个国家承担国际义务的轻重,享受优惠待遇的多少,以及在国际社会发挥作用的大小,往往和这个国家的GDP有密切的联系。例如,GDP和人均GDP是联合国确定其成员国承担联合国费用、维和费用的重要依据之一,也是世界银行确定其成员国享受优惠待遇的重要指标。同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确定其成员国发言权时也要重点考察这一指标。 客观地说,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发明之一”的经济总量指标GDP在历史上曾发挥过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和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这三个主要的宏观经济运行指标都有著密切的关系,也是一国经济及其景气周期、经济健康与否的最重要依据,因而它至今都是国际上用来衡量所有国家与地区经济表现的通用标准。 但是,当人类迈入了21世纪后,以GDP作为衡量经济运行状况的标准却日益显现出其片面性和滞后性。GDP指标只考虑经济总量的增长,而没有将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使用状况考虑在内,并且没有剔除对环境和生态破坏这一因素。目前很受关注的由美、德两国作者合著的《四倍跃进》一书,对GDP曾这样描写道:“乡间小路上,两辆汽车静静驶过,一切平安无事,它们对GDP的贡献几乎为零。但是,其中一个司机由于疏忽,突然将车开向路的另一侧,连同到达的第三辆汽车,造成了一起恶性交通事故。‘好极了’,GDP说。因为,随之而来的是:救护车、医生、护士,意外事故服务中心、汽车修理或买新车、法律诉讼、亲属探视伤者、损失赔偿、保险代理、新闻报道、整理行道树等等,所有这些都被看作是正式的职业行为,都是有偿服务。即使任何参与方都没有因此而提高生活水平,甚至有些还蒙受了巨大损失,但我们的‘财富’———所谓的GDP依然在增加。” 在GDP日益显现其不足的情况下,西方发达国家纷纷推出新的经济运行指标,力求将环境保护及资源利用率等因素考虑在经济运行状况中。然而在中国,GDP增长率目前依旧是考核官员的最重要标准。各地官员为了提高GDP以实现政绩,很多时候不顾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上马各类所谓的“开发区”、“工业区”等项目,不仅造成了滥占耕地等环境问题,而且经济效益也微乎其微。虽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取得GDP的“虚假繁荣”,但就其质量来说,很可能出现《四倍跃进》中所描述的情况。 在世界各国纷纷采用更加合理的经济运行指标的情况下,依旧坚持“唯GDP论”,显然是不合时宜的,而且其危害性是显而易见的。“唯GDP论”的第一个危害在于,它没有意识到,GDP的增长在一些情况下还会带来社会财富的减少。比如说,当年的大水灾引发了巨大灾后重建需求,推动了GDP增长,但实际上社会财富却是绝对的减少。再比如,在许多地方是一任领导,一任工程。班子一换届,工程可能就没人收尾,投入了资源,增加了GDP,却没有任何收益。而农村征地和城镇拆迁中发生的许多问题,实际在很大程度上也与当地政府官员在这方面的观点错误有关。“唯GDP论”的第二个规律在于它为短期目标往往牺牲长期利益,影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比如,根据一份对苏州引资情况的调研通报,这些年苏州由于外资大量进入,经济发展很快,而代价是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就消耗4000亩土地,以目前14%的增长率发展速度来看,到2020年苏州工业用地就没有余地了。这实际上就是将当前的GDP建立在透支未来的基础上。“唯GDP论”的第三个危害在于:在追求总量增长的情况下,人们往往就容易忽视结构的平衡。 国内湖州市就率先取消GDP指标的意义是非常深远的,它摒弃了几十年来“唯GDP论”的片面做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多考虑到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㈡ 实证人均gdp和二三产业结构需要同时加入进去么

工业和服务部门劳动力比重和产值比重的比较来看,二者变动的情况与库兹涅茨分析的情况完全不同。按照库兹涅茨分析的结论,劳动力的部门份额的变动幅度要大于产值的部门份额的变动幅度,基本不符合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即它不是按照一、二、三产业顺序发展的轨迹进行结构的转换和升级,以此对印度独立50多年来的产业结构变动轨迹进行实证分析:“参加本项目的全体人员都认为,除了战后初期有限的短时期外,高速增长基本上是通过建立在竞争基础上的价格机制和旺盛的企业家精神的作用取得的、重结构的政策)效果比较显著外,在以后的全部时期里产业结构政策推动结构调整和升级的作用十分有限。产业结构政策推行20多年来,长期困扰我国的三次产业结构失衡问题未能得到根本解决,加强“短线”产业和抑制“长线”的政策目标没有能实现,政府重点和着力扶持的主导产业仍然没有摆脱“幼稚”状态,有升有降;从横断面分析来看,产业结构政策的有效性问题,不仅在国内存在争议,在国际上也存在着严重的分歧,在以产业政策创造经济“奇迹”著称的日本,对产业政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问题仍然存在着不同的观点,由市场机制取代政府产业结构政策配置资源,其实现的产值占整个GDP的比重在上升,但上升的幅度没有第一产业比重的下降幅度大,而且对印度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最大的。4.从印度的农业,然后对就业在三次产业中的变动和产值在三次产业中的变动做出比较,观察其发展的特点: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发展,德国工业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化,产业布局日趋合理;而印度的劳动力的部门份额的变动幅度却大大低于产值的部门份额变动幅度,这个问题对其后的发展模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印度产业结构的演进来看,企业规模小。”(注、二的发展轨迹,最终形成了三,稳步地提高了产业集中度和国际竞争力,产业结构明显优化,重化工业,日本一些著名的经济学家曾经在完成一项有关日本产业政策研究课题后郑重声明。因此,在市场机制已经形成并比较完善的条件下,而是按照一,大中小型企业结构变化率为5。相反,没有能得到政府的扶持和强力保护、较早和较彻底地摆脱了行政计划干预。 有专家对中国产业结构政策失效的原因作了具有开创性的分析,认为政府不具备推动结构调整、升级的动力(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往往从自身利益出发制定和执行政策)和能力(政府不能判断所选择的产业结构政策的合理性和有效地实施产业结构政策是造成产业结构政策失效的深层原因.56,行业结构变化率为5.66、产业集中度低、技术升级慢等问题依然大量存在,除了在市场机制尚在形成中的改革开放初期,却往往能够快速发展、一,轻重工业年结构变化率为2.50。这是印度产业结构演变中的一大特点。这也是印度工业化进程中的一大问题,日本经济学家这种结论与我国产业结构政策实践的结果也是基本吻合的。这说明印度劳动力流动的刚性特征十分突出、支柱产业、高技术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等,在德国工业中的作用增强,内源性经济日渐增大,活跃了德国工业发展。德国工业产业结构调整进程情况2000-2004年间,德国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明显,但绝对值还在上升。第一产业产值的相对比重下降幅度超过劳动力相对比重下降幅度:《日本的产业政策》。家电行业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调整产业结构,是产业结构有效调整的基本途径,经济类型结构变化率为8,第535页,也说明农业在印度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还比较大。2.第二产业随着人均GDP的增长。事实上。这就说明,不仅第三产业具有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其产值所占比重和就业所占比重都是上升的。劳动力的上升幅度从时间序列分析来看。……,甚至也许可以说战后主要时期产业政策的历史,说明农业劳动力数量仍很大,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低下;同时,是民间企业的首创精神和活力,不断地否定政府控制性直接干预意图的过程中国产业结构的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政策绩效的实证分析中可以看出,其实现的产值在整个GDP的比重下降过程中,劳动力的就业比重也在下降:印度产业结构演进的轨迹和特点主要运用克拉克和库兹涅茨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 德国:一是各产业的就业人数及在总就业人数中所占比重;二是各产业的产值及在GDP中所占比重,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版,按以下公式测算、引入市场机制的产业,说明第二产业对GDP尤其是人均 GDP增长的贡献不大。3.第三产业的情况尤其独特。第三产业无论从时间序列分析还是横截面分析、三,以资产结构为例、轻。)显而易见,第二产业的扩张性发展没有出现,或是受制于资本,或是受制于市场;另—一方面,第二产业所实现的GDP比重的上升十分缓慢。其特点是:1.从第一产业看,略有上升。这种状况一方面说明第二产业不能大量吸纳劳动力.43。 印度的产业结构:小宫隆太郎等编,产业结构政策(主要是调整农,首先用两类指标

㈢ 按照国际惯例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将发生什么变化

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这是经济体在发展过程中所处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相继实现了人均GDP3000-5000美元的跨越。从这些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国际经济发展轨迹来看,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的国家和地区,在向高收入国家和地区行列迈进时,经济发展有许多显著的共性特征。
1.发展方向特点:面临经济发展的“分水岭”。历史经验和国际研究表明,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往往会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分水岭,其经济社会的发展往往存在较大变数。处理得当,通常会出现一个较长的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并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人均GDP的更高突破;反之,则可能出现经济震荡,徘徊不前,甚至倒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欧美发达国家与拉美、东亚国家在相近的时期实现了人均GDP3000美元的突破,日本、韩国和欧美发达国家成功跨越这道“分水岭”,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重工业,实施出口替代战略,成功实现了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经济普遍保持了十年以上的高速增长,并很快实现人均GDP5000美元甚至10000美元的突破。而处于大致相同起跑线上的拉美国家,由于实施耐用消费品进口替代,本国企业缺乏技术创新,增长方式难以向集约化过渡,导致农业衰退,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造成失业剧增,经济发展艰难,有的国家,如巴西甚至出现倒退,直到本世纪初人均GDP仍徘徊在2000至3000美元之间。
2.产业结构特点:第三产业上升为主导产业。产业结构变化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内容。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将呈明显下降趋势,产业结构的重心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产业结构趋向高级化的规律。从第二产业内部结构看,重工业的比重逐步提升;从整体产业结构看,第三产业将逐渐取代第二产业而居于主导地位。人均GDP在达到3000美元之前,经济发达国家基本处于工业化时期,“投资主导—工业推动”的组合是其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之后,由于消费快速扩张,服务业迅速崛起,“消费主导-服务业推动”的组合逐渐成为新的增长动力,第三产业比重超过50%而成为主导产业,产业结构呈现高级化。
3.发展动力变化:技术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经济增长的驱动力主要可划分为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创新驱动和财富驱动四大动力。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后,发达经济体逐渐放弃“以资源促发展”、“以市场换技术”、“以利润换资本”等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的前期发展方式,经济发展由以主要依靠投资驱动逐步转向主要依靠创新驱动,技术创新逐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4.企业格局变化:跨国公司成为经济实力的主要载体。企业实力是国家经济实力的基础。工业化初级阶段,广大中小企业是产业的重要支柱力量。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社会步入后工业化时代,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后,企业规模逐渐扩大,大企业数量快速增加,跨国公司或企业迅速崛起壮大,成为发达国家经济实力的主要载体,带动人均GDP迅速向更高阶段跨越。例如,从1965年到1980年,美国年营业收入在50万美元以上的大型企业比重从2.4%上升到5.4%;资产在1亿美元以上的大型、超大型公司从0.13万个上升到0.61万个,增长了3.69倍;资产排名前100名公司的资产集中度达到46.7%。
5.收入分配结构变化:中产阶层崛起成为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后,经济体发生的一个直观明显的变化就是中产阶层迅速扩大。在现代发达国家中,中产阶层人数众多,如在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家和地区,中产阶层占全社会家庭总数的比重都在70%以上。中产阶层是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是市场消费的主体,具有强劲的购买力,是消费需求持续扩大的主要来源。同时,中产阶层的形成,是推动社会结构由“金字塔型”向“橄榄型”转变、促进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中产阶层是发达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人均GDP向更高阶段跨越发挥了重要作用。

㈣ 为什么说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社会发展将进入一个关键阶段

1按照全球休闲与旅游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一个国家当人均GDP达到1000-3000美元,就将进入休闲专消费、旅游消属费的爆发性增长期。
2 这是一个社会生产力升级,加快发展的时期;也是人们消费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人们告别了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
同时也是黄金发展期+矛盾凸显期机遇
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后,消费结构将进一步升级,由“吃穿用”向“住行”及相关产业转换,进而促进投资结构和生产结构发生变化,经济发展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
可能有人会问,为何老百姓感觉不出消费能力大幅提高?其实,受物价上涨和社会保障水平影响,城乡居民实际消费能力并未得到充分释放,所以不容易感同身受,但是以汽车、住房为主的消费必将呈加剧趋势。
人均GDP跃上1000美元台阶,也意味着产业结构、市场结构、产品结构和经济结构会逐步产生重大调整。但这个调整期会因地制宜,经济总量和发展速度都较快的经济发达地区调整会快一些。
这既是一个发展的黄金时期,又是一个矛盾的凸显期。

㈤ 发展经济学中提到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经济社会将进入重要转型时期。这是谁提出来的或是根据什么理论

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的时候,其城镇化、工业化的进程将版出现加速发展,而产业结构权、消费类型也将发生重大转变。

按国际普遍统计口径,一国人均GDP超过3000美圆,就是中等发达国家。

所以超过3000GDP不是什么谁提出的 是统计学上的数据

英格尔斯指标体系的现代化标准是:
人均GDP3000美元;
平均寿命70岁以上;
农业产值占GDP比例低于12%至15%;
服务业产值占GDP45%以上;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50%以上;
80%以上人识字;
大学入学率10%至15%;
每名医生服务人数1000人以下;
人口增长率1%以下;
非农人口70%以上。

兄弟,可以的话加点分吧 这种专业问题那么少人回答分那么少
傻问题一堆人回答竟然分 那么多。。。

㈥ 人均GDP增长图能表现出什么

人均GDP增长图能表现出
国民平均收入和国内生产总值

㈦ 人均gdp 达到多少 三产比重 会开始增加

江苏GDP含金量的具体数值,尚未被测算出来,但有一个数据,是含金量不断提高的专表现,根据夏心旻属的表述,2015年,消费成了“三驾马车”的主动力,江苏的产业结构由“二三一”变为“三二一”,服务业占GDP比重已经达到48.6%。一旦三产比重超过二产,经济结构会发生质的飞跃。江苏服务业提升以后,对先进制造业有促进作用,如生产性服务业会带动制造业发展,提升“微笑曲线”两端。此外,生活性服务业的档次和质量也会进一步提升,如健康、文化服务业将直接提升百姓生活质量。
长期以来,江苏的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排名要低于江苏的人均GDP排名,2015年,江苏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全国列第五,而人均GDP在全国居第四位,在全国仅次于京津沪三市,在大陆省区排第一位。而在2015年全年,全省的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为8.7%,没有达到全国8.9%的平均增速,而同年GDP增速却高出全国GDP平均增速1.6个百分点。

㈧ 导致人均gdp上升的原因,产生了什么影响,有多大同时对某地区的经济

我#威 new206

㈨ 人均GDP各阶段剖析

GDP(GrossDomesticProct),就一个国家而言,被称国内生产总值。它是对一国产量的标准测量指标,表示该国居民在一特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商品和服务的货币价值总和。在国民经济核算中,通常使用GDP总量、GDP增长率和人均GDP三个重要指标。这三个指标分别具有不同的功效。 GDP总量,衡量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规模。它的主要功效是:1、用于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实力。2、用于国际间和地区间进行比较。3、用于制定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战略。4、用于经济分析和经济管理。GDP指标为经济学家分析经济运行状况、政府调控管理经济提供了广泛的用途。 GDP增长率,衡量的是经济增长速度。其主要功效是: 1、是宏观经济的重要调控目标。 宏观经济调控的通用目标是: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 2、是经济周期性波动的重要测度指标。经济增长速度围绕潜在的生产能力出现一定程度的上下波动,是经济运行的一种必然的不可完全避免的现象。 3、是横向、纵向比较的重要参照指标。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今日与过去相比较,一国与他国、一地区与他地区相比较,除了比较GDP总量外,更重要的是比较GDP增长率1978—2002年间我国GDP年均增长9.4%,国际地位快速提升。 在横向比较中,1996—2002年间我国GDP增长分别高于世界、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增长速度的4.5个、5.0个和3.3个百分点。 人均GDP,衡量的是一个国家的生活水平和富裕程度,同时也是划分经济发展阶段的重要指标。世界银行按人均GDP水平(实际购买力平价),将各国分为低收入、下中等收入、上中等收入和高收入四个等级。2000年,人均GDP1980美元为低收入组,4600美元为下中等收入组,9120美元为上中等收入组,27770美元为高收入组。中国当时为3920美元,低于下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数,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7400美元)的53%。 从作为划分经济发展阶段的重要指标看,国际上通常把一国的发展水平按人均GDP分为几个阶段:300—400美元以下是贫困阶段;400—500美元是摆脱贫困的阶段;800—1000美元是开始走向富裕阶段,我国称小康阶段;3000—6000美元是比较富裕阶段,我国称全面小康阶段。如英国社会学家英格尔斯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9项现代化量化指标,其中第一项就是人均GDP(或GNP)在3000美元以上。我国研究机构提出的基本实现现代化主要评价指标体系,共分3类12项,其中第一项为人均GDP9000美元。可见,人均GDP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对GDP要用历史的观点看待,在人们对GDP普遍质疑时,仍然要看到,GDP是美好的,其“功”不可没。

㈩ 从我国和发达国家在人均GDP、产业结构、农业发展、科技现状等方面存在的差距来谈为什么我国要长期处在社会

好像问题没问完哇?我国人均GDP、产业结构、农业发展、科技现状:1、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人均国民收入排世界127位。表明世界发展中国家

经济都在快速增长,速度都不慢,连续几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排名都没啥变

化啊!

所以看我国总的GDP我国还是算可以的,但是我们要知道我们的国情是人口众多,如果我们将我们的人均GDP和别人比较的话那我们就得往后靠了由此可见我们国

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甚远。

2、我国的第一产业是农业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我国大部分的是农民,而且农民是个很庞大的的队伍。但是进入近现代以来,在工业文明的发展中,中

国落伍了,这不仅表现在工业上,而且在曾经创造灿烂文明的农业也大大落伍了。水平远远比不上发当发达国家都是飞机播种的时候我们大部分还是人工插秧,当发达国家都是飞机施肥的时候我们还是人们到田地里面去撒。发达国家的农民一个人可以拥有几十亩或者几百亩地的时候,我们每个人最多也就十几亩。我们和发达国家还是有差距的。

3、政府的引导、支持和协调在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
我们国家的措施就没有他们那么健全我国农业还处于过渡性农业阶段。在中国,
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相对于市场力量、企业家力量,农民还处于相对劣势,而
在发达国家农业产业化体系中,大多数农户就是企业,农户的主人就是农场主,
或叫农业企业家。农户做为企业,在这条企业链上没有任何特殊,不存在受欺负、
被剥削的问题。在农业发展方面我们和发达国家的距离还是有的。4、我国的人口众多,出现的人才应该也是不少,但是在科技方面我们还是比
不上发达国家,可能一方面是我们国家对于科技人才的回报这方面的有些欠缺,
缺乏吸引、调动科技人员服务基层的有效政策和措施,所以导致了人才流动。而
且科技管理部门缺乏基本工作条件,职能弱化,相当数量的)科技管理部门工作
条件很差,不能有效开展工作。所以我国有必要加强在科技方面的投资和关注。由以上方面可看出我国在和发达国家的比较时,我们还是有相当大的进步空
间的,所以我国要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阅读全文

与人均gdp上升产业结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