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促消费政策相继发布 2019年消费仍将领跑中国经济
2月12日,在商务部召开的专题发布会上,商务部市场运行司副司长王斌透露,今年4月将召开全国性专题会议,推进落实消费升级行动计划等促消费系列举措。事实上,继十部门发布促消费24条新政后,北京节能家电补贴政策已经率先推出,新一轮促消费政策开始进入密集落地期。
除了政策利好之外,消费能够平稳持续增长的长期利好因素也在不断累积。专家指出,总体来看,2019年消费仍有望领跑中国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不过,供给和需求的矛盾依然存在,消费的持续升级还需要供给侧改革加码助力。
新一轮促消费政策相继发布
近期,促消费政策相继发布。王斌透露,今年4月将召开全国性专题会议,推进落实促消费的系列举措,将从提升城市消费、促进农村消费、扩大服务消费、创新流通方式、优化消费环境五个方面发力。
据王斌介绍,将推出包括逐步扩大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范围,“年底前,试点步行街总数达到50条左右”;推动出台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指导意见;制订推动便利店、连锁化、品牌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制订家政、餐饮等重点生活服务业服务标准;引导邮政、银行和电商企业共建共享农村服务网点,优化升级千亿级商品交易市场等多项举措。
前不久,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部门联合印发《进一步优化供给推动消费平稳增长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方案(2019年)》(简称“方案”),提出六个方面24项措施促进消费。方案明确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对符合一定条件的家电消费和汽车消费给予适当补贴。
1月30日,北京市商务局发布推出新一轮节能减排促消费政策的公告,明确从2月1日起实施新一轮为期3年的节能减排促消费政策。
本轮政策将产品类别从12类扩围至15类。商品补贴按照能效等级或类别不同,补贴标准从8%-20%不等。所有补贴产品的最高补贴限额均为800元。
不仅仅是家电,促进汽车消费政策也将推出。根据十部门方案,今年将从有序推进老旧汽车报废更新,优化新能源汽车补贴结构,促进农村汽车更新换代,加快繁荣二手车市场等几个方面来稳住汽车消费,托住商品消费“大头”。
其中,老旧汽车报废更新,以及促进农村汽车更新换代,均提出了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给予适当补助。对淘汰更新老旧柴油货车、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等大气污染治理措施成效显著的地方,中央财政在安排相关资金时予以适当倾斜支持。
从日前召开的地方两会和地方经济工作会议来看,不少地方已经将促进消费、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列入重点任务,并酝酿出台政策文件。业内预计,地方层面新一轮促消费政策也将进入密集落地期。
新动能崛起 长期利好累积
除了政策利好之外,消费能够平稳持续增长的长期利好也在累积,新的动能也在加速崛起。
“我国拥有14亿人口的大市场,其中有4亿左右中等收入群体,蕴含着大量消费升级需求。我国消费市场潜力大、韧性强、活力足、成长性好,这是我们保持长期稳定发展的最大优势。”王斌表示。
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也为消费增长打开了新蓝海。据测算,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拉动消费增长约1.6个百分点。2017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8.5%,与发达国家80%的平均水平相比,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此外,我国旅游、文化、信息等服务消费保持较快增长,成为我国消费的新增长点。商务部副部长钱克明表示,近几年我国服务消费增长非常快,而且在总体消费中占比越来越大。2018年居民服务性消费占总消费支出的49.5%,占到将近一半,未来服务消费将成为我国消费的主要增长点。
在消费人群方面,我国新兴消费群体快速崛起也为消费市场带来巨大空间。人口老龄化、生育政策放开、“90后”“00后”年轻群体崛起,都将带来新的消费增长点。
商务部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副主任关利欣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我国居民消费在品质消费、便利消费、文化体育旅游等服务消费领域存在巨大潜力,80后、90后、00后逐渐成为消费主力人群,三四线城市及农村成为消费增长的重要市场。”
专家指出,线上线下加速融合,分享经济广泛渗透,电子支付日益普及,5G、虚拟现实、超高清显示、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进步,将为扩大消费提供新动能。
今年消费有望实现平稳较快增长
此前,消费已经连续五年成为经济增长第一动力,2018年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76.2%,比上年提高18.6个百分点。业内预计,总体来看,2019年消费仍有望领跑中国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
“2019年困难和挑战可能比预想的多一些,但是总体上面临非常有利的政策环境。”王斌指出,党中央、国务院密集出台了一系列稳增长的政策措施,近期十个部门联合印发方案推出24条具体政策举措,多措并举促消费,这将对稳定消费发展势头,实现今年消费市场良好开局发挥重要的作用。“预计201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继续处于平稳较快的增长区间。”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吴琦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预计2019年消费对GDP的贡献率将持续提升。随着生产和生活消费的不断升级,消费结构将进一步优化,中高端消费成为我国着力培育的经济新增长点。
专家指出,在消费需求不断升级的同时,也需要看到,当前消费的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供给创新不足,消费供需匹配度还有待提高。消费的持续升级还需要供给侧改革加码助力。
“进一步激发消费潜力的释放,不仅需要各部门积极落实促消费体制机制改革,着力优化供给结构,推动消费平稳增长,还需要调动市场和企业的积极性,发挥工匠精神,挖掘细分市场,更好地满足居民消费的多样化、多层次需求。”关利欣表示。
❷ 请问中国人均GDP是多少
只有07年的,没找到08年的哦
1 深 圳(粤) 136071.3
2 大 庆(黑) 89962.56
3 珠 海(粤) 66550.61
4 玉 溪(滇) 56307.54
5 克拉玛依(新) 50857.54
6 盘 锦(辽) 46543.21
7 广 州(粤) 38568.37
8 厦 门(闽) 38566.86
9 杭 州(浙) 38246.9
10 无 锡(苏) 37959.06
11 惠 州(粤) 37163.62
12 上 海 36206.43
13 宁 波(浙) 35446.47
14 太 仓(苏) 34813.67
15 江 门(粤) 34200.3
16 昆 山(苏) 33748.03
17 佛 山(粤) 33121.47
18 东 莞(粤) 32278.75
19 石 狮(闽) 31714.78
20 福 州(闽) 31582.03
21 张 港(苏) 31579.26
22 南 海(粤) 31211.92
23 顺 德(粤) 30685.69
24 苏 州(苏) 30470.19
25 大 连(辽) 29706.36
26 江 阴(苏) 28474.97
27 温 州(浙) 28097.32
28 晋 江(闽) 27427.48
29 南 京(苏) 27128.08
30 泉 州(闽) 26513.14
31 库尔勒(新) 26441.96
32 扬 州(苏) 25998.98
33 石家庄(冀) 25476.06
34 常 熟(苏) 24831.92
35 南 通(苏) 24618.85
36 北 京 24077.39
37 长 沙(湘) 23941.84
38 海 口(琼) 23919.67
39 中 山(粤) 23541.81
40 吴 江(苏) 23471.4
41 镇 江(苏) 23404.12
42 秦皇岛(冀) 23279.89
43 鞍 山(辽) 22583.03
44 常 州(苏) 22441.04
45 濮 阳(豫) 21642.85
46 长 春(吉) 21335.72
47 扬 中(苏) 21026.11
48 株 洲(湘) 20817.38
49 高 明(粤) 20462.14
50 天 津 20443.24
51 绍 兴(浙) 20282.59
52 成 都(川) 20110.93
53 三 水(粤) 20023.55
54 萧山(浙) 19957.08
55 三 明(闽) 19731.21
56 十 堰(鄂) 19555.01
57 锡林浩特(蒙) 19511.37
58 武 进(苏) 19509.82
59 沈 阳(辽) 19406.97
60 马鞍山(皖) 19232.18
61 汕 头(粤) 18980.73
62 荆 门(鄂) 18918.97
63 泰 州(苏) 18850.34
64 二连浩特(蒙) 18843.75
65 东 胜(蒙) 18842.32
66 上 虞(浙) 18702.14
67 漳 州(闽) 18582.92
68 海 宁(浙) 18577.28
69 绥 河(黑) 18569.39
70 徐 州(苏) 18407.59
71 肇 庆(粤) 18404.42
72 南 昌(赣) 18387.61
73 惠 阳(粤) 18267.6
74 鹤 山(粤) 18263.03
75 哈尔滨(黑) 18244.04
76 岳 阳(湘) 18058.47
77 九 江(赣) 18058.39
78 台 州(浙) 17995.3
79 余 姚(浙) 17856.01
80 义 乌(浙) 17854.97
81 龙 岩(闽) 17826.19
82 合 肥(皖) 17770.11
83 唐山{冀} 17767.45
84 湘 潭(湘) 17705.86
85 乌鲁木齐(新) 17654.71
86 格尔木(青) 17622
87 宝 鸡(陕) 17555.8
88 余 杭(浙) 17386.35
89 晋 城(晋) 17239.27
90 芜 湖(皖) 17237.18
91 桐 乡(浙) 17221.65
92 丹 阳(苏) 17196.7
93 鹿 泉(冀) 17113.55
94 茂 名(粤) 16992.64
95 宜 兴(苏) 16773.21
96 丰 南(冀) 16735.75
97 铜 陵(皖) 16642.72
98 连云港(苏) 16641.49
99 湖 州(浙) 16638.23
100 富 阳(浙) 16438.37
❸ 我国目前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是多少
还真没有找到直接的数字,以下是我以前计算出来的结果,似乎内和他们的数据有一容些小差距,供你参考:
1,2007年数据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86元,城镇人口59379万人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140元,农村人口72750万人
加起来,2007年全国人民的收入为111978亿元
而07年中国的GDP为246619亿元。
除一下,07年中国GDP中劳动收入占比重为45.4%
2,2006年数据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59元,城镇人口57706万人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87元,农村人口73742万人
加起来,2007年全国人民的收入为94316亿元
而06年中国的GDP为210871亿元。
除一下,06年中国GDP中劳动收入占比重为44.7%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http://www.stats.gov.cn/
❹ 中国2019年进出口贸易总额30万亿占gdp多少
2019年我国gdp是99.0865万亿元。30万的进出口总额,占当年gdp的大约30.27%。
❺ 中国今年GDP会达到10万亿美元吗
去年中国GDP预计突破14万亿美元,那今年能突破15万亿美元吗?
明天(2020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将正式公布2019年全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了——按照近期很多经济机构的分析,预计去年(2019年)中国的经济实际增长在6.1%左右,完成的GDP约为100万亿元人民币。
按2019年全年人民币与美元的平均汇率(约为6.9)折算会超过14万亿美元,继续稳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且中国的人均GDP要突破1万美元了——全球14亿人口的人均GDP上升到1万美元水平,这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进步。
灵魂匹配,我在另一边等你
广告
灵魂匹配,我在另一边等你
这是之前其他任何一个单一国家都未能完成的历史壮举!并意味着从2020年开始,全球就有大约30亿人口的人均GDP进入到1万美元区间之上,这无疑将对全球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中国国家实力达到新的高度
2018年,中国大陆人口为13.95亿,预计在2019年降达到14亿人口——作为世界上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显然彰显了中国的综合国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按照其他国家的发展经验,当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均GDP迈入到1万美元水平,居民消费将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主要动力——这点在当前的中国已经成为事实,消费已经超过投资、出口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最大因素。
而且中国人口巨大,意味着消费市场规模在全球处于顶级位置。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大陆的消费品市场已经接近6万亿美元,略低于美国。预计在2020年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一消费品市场。
这意味着中国的消费倾向将成为全球各大企业重点关注对象,在中国市场上取得成功,就意味着在全球市场能占据较大的位置。从此以后,满足中国消费者的“口味”,创建符合中国消费品的品牌,中国文化、中国元素,将成为全球各大企业的重要出发点。
换句话说,随着收入的增长,中国老百姓对高品质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将持续增加,对文化、娱乐、休闲、旅游、健康、养老、体育消费的需求也将稳步增长。这些需求将为商家和企业投资提供方向和指引,最终形成并带动新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2020年,中国GDP预计突破15万亿美元
2019年已经过去,展望2020年我国经济预计将呈现“前降后升、稳中有进的这样一个态势”。预计今年(2020年)中国的投资增速将会小幅调整至5.1%,房地产投资在整体保持韧性的情况下中枢将有所下移,制造业在持续结构优化的进程中增速或将小幅转暖。
出口方面:2020全球贸易依然不容乐观,全球工业生产端面临的下行压力依然巨大,但由于进口整体下跌速度快于出口,因此今年中国的净出口依然保持较高增速。消费品总额有望在2020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
按照当前多家经济机构的预测,今年(2020年)中国经济增速有望保持在6%左右,完成的名义GDP有望超过15万亿美元,人均GDP或将接近1.1万美元
❻ 投资、出口、消费占GDP的比例是多少
GDP是一个国家生产的最终商品的总价值。这里,国家的概念是在地域的意义上理解的,故被称为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主要由支出方法和收入方法两种方法核算。GDP=总消费+总投资+净出口,这个是指不包含政府采购和税收因素在内,以支出法计算GDP的公式.核算GDP的支出方法是将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有经济单位用于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支出加总起来用以测算的方法。如果Q1,Q2,…Qn分别表示一个国家在特定的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而P1,P2,…Pn分别表示它们相应的价格,那么所有这些产品的市场价值总和就是国内生产总值,即从支出主体的角度来看,支出方法测算的GDP主要包括家庭、厂商的支出。家庭部门的支出包括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以及其他的支出,其中包括:购买耐用消费品、购买非耐用消费品以及劳务支出。厂商部门的支出包括用于机器设备、厂房、民用住房和存货方面的支出。以C表示总消费,I表示总投资,外国人购买本国生产的商品和劳务应该计入本国的生产,而本国购买外国生产的产品应予以扣除。以X表示出口,M表示进口,则不包含政府因素,以支出方法测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可以表示为:GDP=C+I+(X-M)即GDP=总消费+总投资+净出口厂商过去生产但没卖出去的存货,是算在当时的厂商投资中的,所以在过去已经计算进当年GDP,现在就不再记入.汇金宝为你解答,希望对你有用,望采纳
❼ 求2000-2019年消费、出口、投资数据及其占GDP比重的数据表
我今年的那个十年的表呢,应该是都不断提升的。
❽ 2019年政府投资占GDP支出法多少比率
19年正式投资占gdp支出法多少比率?2019年,政府投资战ttb相对是合理的,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也只能这样选择才更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
❾ 中国2019年gdp总量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 值达 99.09 万亿元,比上年增长 6.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70,467 亿元,同 比增长 3.1%;第二产业增加值 386,165 亿元,同比增长 5.7%;第三产业增加值 534,233 亿元,同比增长 6.9%。
❿ 中国2019年gdp总量是多少
中国经济网北京2月28日讯 国家统计局28日发布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990865亿元,比上年增长6.1%。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0467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386165亿元,增长5.7%;第三产业增加值534233亿元,增长6.9%。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7.1%,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9.0%,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3.9%。全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7.8%,资本形成总额的贡献率为31.2%,货物和服务净出口的贡献率为11.0%。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0892元,比上年增长5.7%。国民总收入988458亿元,比上年增长6.2%。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2.6%。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15009元/人,比上年提高6.2%。
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14000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67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84843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0.60%,比上年末提高1.02个百分点。
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4.38%,比上年末提高1.01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1465万人,出生率为10.48‰;死亡人口998万人,死亡率为7.14‰;自然增长率为3.34‰。全国人户分离的人口2.80亿人,其中流动人口2.36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