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全国百强县排名
百强县是从全国1643个县、377个县级市和43个县级区中选出来的。从百强县名单来看,本年度有辽宁长海、内蒙古二连浩特和集宁3个县出列;5个地级区被调整出参选名单;新入列8个县,分别是山东诸城、广饶、邹平、莱西、江苏六合、高淳,河北武安和天津的静海。
从地区分布来看,百强县主要集中于长三角、珠三角以及环渤海三大经济圈的格局保持不变。百强中有46个县属于长三角地区,15个县属于珠三角地区,21个县属于环渤海地区。浙江、山东、江苏三省的百强县个数站全国2/3以上。
第三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
县域单位 中郡指数 竞争力动态 竞争力等级
1 江苏江阴市 R1T2026 相对稳定 A级
2 江苏常熟市 R2T2026 相对稳定 A级
3 江苏张家港市 R3T2026 相对稳定 A级
4 江苏昆山市 R4T2026 相对稳定 A级
5 福建晋江市 R5T2026 相对稳定 A级
6 江苏吴江市 R6T2026 相对稳定 A级
7 浙江绍兴县 R7T2026 相对稳定 A级
8 江苏宜兴市 R8T2026 相对稳定 A级
9 浙江慈溪市 R9T2026 相对稳定 A级
10 山东荣成市 R10T2026 相对稳定 A级
11 浙江温岭市 R11T2026 相对稳定 A级
12 浙江余姚市 R12T2026 相对稳定 A级
13 福建福清市 R13T2026 相对稳定 A级
14 江苏太仓市 R14T2026 相对稳定 A级
15 浙江乐清市 R15T2026 相对稳定 A级
16 浙江诸暨市 R16T2026 相对稳定 A级
17 浙江义乌市 R17T2026 相对稳定 A级
18 山东文登市 R18T2026 相对稳定 A级
19 浙江瑞安市 R19T2026 相对稳定 A级
20 辽宁海城市 R20T2026 相对稳定 A级
21 广东增城市 R21T2026 相对稳定 A级
22 山东邹城市 R22T2026 相对稳定 A级
23 江苏丹阳市 R23T2026 相对稳定 A级
24 浙江海宁市 R24T2026 相对稳定 A级
25 山东龙口市 R25T2026 相对稳定 A级
26 浙江桐乡市 R26T2026 相对稳定 A级
27 山东即墨市 R27T2026 相对稳定 A级
28 山东胶南市 R28T2026 相对稳定 A级
29 福建南安市 R29T2026 相对稳定 A级
30 浙江富阳市 R30T2026 相对稳定 A级
31 山东胶州市 R31T2026 相对稳定 A级
32 浙江上虞市 R32T2026 相对稳定 A级
33 江苏海门市 R33T2026 相对稳定 A级
34 江苏通州市 R34T2026 相对稳定 A级
35 山东平度市 R35T2026 相对稳定 A级
36 福建惠安县 R36T2026 相对稳定 A级
37 山东章丘市 R37T2026 相对稳定 A级
38 山东寿光市 R38T2026 相对稳定 A级
39 广东普宁市 R39T2026 相对稳定 A级
40 广东惠阳市 R40T2026 相对稳定 A级
41 山东莱州市 R41T2026 相对稳定 A级
42 江苏启东市 R42T2026 相对稳定 A级
43 山东滕州市 R43T2026 相对稳定 A级
44 江苏江都市 R44T2026 相对稳定 A级
45 山东新泰市 R45T2026 相对稳定 A级
46 江苏泰兴市 R46T2026 相对稳定 A级
47 浙江临海市 R47T2026 相对稳定 A级
48 四川双流县 R48T2026 相对稳定 A级
49 浙江东阳市 R49T2026 相对稳定 A级
50 浙江玉环县 R50T2026 相对稳定 A级
51 北京密云县 R51T2026 相对稳定 A级
52 江苏溧阳市 R52T2026 相对稳定 A级
53 广东潮阳市 R53T2026 相对稳定 A级
54 山东兖州市 R54T2026 相对稳定 A级
55 广东台山市 R55T2026 相对稳定 A级
56 福建石狮市 R56T2026 相对稳定 A级
57 江苏东台市 R57T2026 相对稳定 A级
58 浙江平湖市 R58T2026 相对稳定 A级
59 山东肥城市 R59T2026 相对稳定 A级
60 新疆库尔勒市 R60T2026 相对稳定 A级
61 山东诸城市 R61T2026 相对稳定 A级
62 广东开平市 R62T2026 相对稳定 A级
63 河南巩义市 R63T2026 相对稳定 A级
64 浙江永康市 R64T2026 相对稳定 A级
65 山东乳山市 R65T2026 相对稳定 A级
66 上海崇明县 R66T2026 相对稳定 A级
67 山东招远市 R67T2026 相对稳定 A级
68 辽宁瓦房店市 R68T2026 相对稳定 A级
69 河北迁安市 R69T2026 相对稳定 A级
70 广东高要市 R70T2026 相对稳定 A级
71 福建长乐市 R71T2026 相对稳定 A级
72 江苏铜山县 R72T2026 相对稳定 A级
73 湖南长沙县 R73T2026 相对稳定 A级
74 辽宁庄河市 R74T2026 相对稳定 A级
75 辽宁普兰店市 R75T2026 相对稳定 A级
76 河北遵化市 R76T2026 相对稳定 A级
77 浙江象山县 R77T2026 相对稳定 A级
78 江苏靖江市 R78T2026 相对稳定 A级
79 江苏金坛市 R79T2026 相对稳定 A级
80 浙江苍南县 R80T2026 相对稳定 A级
81 江苏如东县 R81T2026 相对稳定 A级
82 浙江宁海县 R82T2026 相对稳定 A级
83 福建龙海市 R83T2026 相对稳定 A级
84 山东蓬莱市 R84T2026 相对稳定 A级
85 山东莱西市 R85T2026 相对稳定 A级
86 湖北仙桃市 R86T2026 相对稳定 A级
87 浙江长兴县 R87T2026 相对稳定 A级
88 辽宁大石桥市 R88T2026 相对稳定 A级
89 浙江嵊州市 R89T2026 相对稳定 A级
90 浙江临安市 R90T2026 相对稳定 A级
91 浙江嘉善县 R91T2026 相对稳定 A级
92 江苏大丰市 R92T2026 相对稳定 A级
93 广东高州市 R93T2026 相对稳定 A级
94 山东莱阳市 R94T2026 相对稳定 A级
95 广东从化市 R95T2026 相对稳定 A级
96 江苏兴化市 R96T2026 相对稳定 A级
97 浙江永嘉县 R97T2026 相对稳定 A级
98 重庆江津市 R98T2026 相对稳定 A级
99 浙江平阳县 R99T2026 相对稳定 A级
100 浙江德清县 R100T2026 相对稳定 A级
其中,浙江30个,与上年持平;山东20个,比上年增加4个;江苏18个,比上年增加2个,排在其后的省份分别为广东省、福建省,分别为10个和5个,与去年持平。值得注意的是,江苏在前十位中占了6席。
农业生产大县在百强县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粮食生产大县有18个,蔬菜、禽蛋、奶类生产大县约占一半,水果、肉类生产大县约占三分之一强,棉花、油料大县也略有增加。
B. 全国百强县排名2016什么组织排的
全国县域经济专业研究机构社会智库中郡研究所
8月22日,全国县域经济专业研究机构社会回智库中郡研究所发布答《2016县域经济发展报告》,第十五届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县揭晓。观察者网统计发现,江苏、山东和浙江三省共65个县上榜,而黑龙江、甘肃、广西等9个省份无一上榜。
C. 2016年全国各城市gdp排名 中 哪些城市不出名
2017年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16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达744127亿元,同比增长6.7%,城市GDP方面:截至1月20日,全国大部分城市的去年经济运行数据已经公布,根据信息汇总,2016年中国城市GDP(经济总量)100强排名如下:
四大经济强省方面:广东21个省辖市中,9个进入全国百强;江苏13个省辖市全部进入全国百强,是唯一所有省辖市都跻身百强的省份;山东17个省辖市中,15个进入全国百强,数量居全国各省首位;浙江11个省辖市中,8个进入全国百强。
详细排名:
1.上海26688亿元,同比增长6.7%(人口:2415万)
2.北京24541亿元,同比增长6.7%(人口:2171万)
3.广州(广东1)20004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1667万)
4.深圳(广东2)19300亿元,同比增长9%(人口:1077万)
5.天津17800亿元,同比增长9%(人口:1547万)
6.重庆17010亿元,同比增长10.7%(人口:3372万)
7.苏州(江苏1)15400亿元,同比增长7.5%(人口:1060万)
8.武汉(湖北1)11756亿元,同比增长7.8%(人口:1061万)
9.成都(四川1)11721亿元,同比增长7.5%(人口:万1573)
10.杭州(浙江1)11700亿元,同比增长10%(人口:889万)
区间分析:
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化,作为前沿阵地的广东经济活力进一步增强;前几年发展迅猛的成都进入经济结构调整阶段,经济增速有所放缓;杭州在长三角地区率先完成经济转型升级,进入新一轮高速发展期,未来几年在全国的排名有望继续前移。
11.南京(江苏2)10450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824万)
12.青岛(山东1)10100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871万)
13.长沙(湖南1)9309亿元,同比增长9.4%(人口:743万)
14.无锡(江苏3)9157亿元,同比增长7.5%(人口:651万)
15.佛山(广东3)8600亿元,同比增长8.5%(人口:735万)
16.宁波(浙江2)8560亿元,同比增长7%(人口:783万)
17.大连(辽宁1)8150亿元,同比增长6.5%(人口:669万)
18.郑州(河南1)7920亿元,同比增长8.5%(人口:957万)
19.沈阳(辽宁2)7644亿元,同比增长3%(人口:829万)
20.烟台(山东2)7003亿元,同比增长8.2%(人口:702万)
区间分析:
南京、青岛前几年受举办国际盛会利好而发展迅速,但随着盛会结束,经济增速也随之放缓,进入相对平稳期;大连、沈阳受东北地区整体经济形势影响,发展速度相对缓慢。
21.济南(山东3)6800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706万)
22.东莞(广东4)6770亿元,同比增长8.1%(人口:832万)
23.泉州(福建1)6610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851万)
24.南通(江苏4)6607亿元,同比增长9%(人口:730万)
25.唐山(河北1)6474亿元,同比增长7%(人口:780万)
26.西安(陕西1)6480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871万)
27.哈尔滨(黑龙江1)6270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1001万)
28.合肥(安徽1)6200亿元,同比增长10%(人口:779万)
29.福州(福建2)6050亿元,同比增长8.3%(人口:734万)
30.长春(吉林1)5860亿元,同比增长7.5%(人口:767万)
区间分析:
济南最大发展障碍是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但一直没下定决心根治。号称第二条经十路的刘长山路二期工程一再推诿,如同“血栓于脑、偏瘫在身”,成为阻碍其快速发展的首要因素;泉州、福州受“一带一路”政策带动,短期内还将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
31.石家庄(河北2)5822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1049万)
32.潍坊(山东4)5746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927万)
33.徐州(江苏5)5720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867万)
34.常州(江苏6)5700亿元,同比增长8.5%(人口:470万)
35.温州(浙江3)5110亿元,同比增长8%(919万)
36.绍兴(浙江4)4800亿元,同比增长5%(501万)
37.鄂尔多斯(内蒙古1)4678亿元,同比增长7.3%(人口:201万)
38.济宁(山东5)4620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808万)
39.淄博(山东6)4400亿元,同比增长7.6%(人口:464万)
40.大庆(黑龙江2)4350亿元,同比增长1.5%(人口:281万)
区间分析:
合肥承接江浙沪产业转移的同时,汇集安徽全省优质资源,提升了经济增速,未来几年仍有望保持;潍坊曾经是全球经济发展最快的城市,随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经济增速放缓;大庆石油资源日益枯竭,发展趋缓,迫切需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41.盐城(江苏7)4380亿元,同比增长9%(人口:721万)
42.扬州(江苏8)4375亿元,同比增长9%(人口:461万)
43.昆明(云南1)4370亿元,同比增长6.4%(人口:726万)
44.南昌(江西1)4360亿元,同比增长9%(人口:530万)
45.临沂(山东7)4305亿元,同比增长9%(人口:1124万)
46.东营(山东8)4013亿元,同比增长7%(人口:209万)
47.包头(内蒙古2)3969亿元,同比增长7.6%(人口:276万)
48.台州(浙江5)3930亿元,同比增长6.8%(人口:603万)
49.泰州(江苏9)3924亿元,同比增长9%(人口:508万)
50.嘉兴(浙江6)3836亿元,同比增长6.8%(人口:455万)
区间分析:
扬州近年来的经济增速一直位居江苏省前列,良好的区位优势使其在省内的城市地位逐步提升。南昌、临沂作为红色旅游目的地城市,日益受到国内外游客的青睐,经济增速持续高位运行。
51.洛阳(河南2)3795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662万)
52.厦门(福建3)3737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367万)
53.镇江(江苏10)3706亿元,同比增长9.1%(人口:311万)
54.金华(浙江7)3662亿元,同比增长7.9%(人口:536万)
55.泰安(山东9)3630亿元,同比增长9.3%(人口:556万)
56.南宁(广西1)3629亿元,同比增长8.5%(人口:666万)
57.沧州(河北3)3620亿元,同比增长7.6%(人口:680万)
58.襄阳(湖北2)3600亿元,同比增长8.6%(人口:550万)
59.宜昌(湖北3)3591亿元,同比增长8.8%(人口:405万)
60.邯郸(河北4)3500亿元,同比增长6.5%(人口:917万)
区间分析:
厦门近年来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增速有所放缓,但发展质量显著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已跃居副省级城市前列;泰安是中国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地级市之一,随着“中外著名旅游目的地”品牌和旅游大项目建设,其经济增速在未来很长时间都有望高位运行。
61.榆林(陕西2)3412亿元,同比增长5%(人口:375万)
62.惠州(广东5)3390亿元,同比增长7.8%(人口:476万)
63.呼和浩特(内蒙古3)3319亿元,同比增长7.1%(人口:300万)
64.威海(山东10)3257亿元,同比增长8.5%(人口:280万)
65.中山(广东6)3213亿元,同比增长7.1%(人口:312万)
66.保定(河北5)3150亿元,同比增长6.7%(人口:1017万)
67.漳州(福建4)3111亿元,同比增长9.3%(人口:496万)
68.贵阳(贵州1)3077亿元,同比增长11%(人口:468万)
69.吉林(吉林2)3001亿元,同比增长6%(人口:441万)
70.德州(山东11)2990亿元,同比增长7.5%(人口:650万)
区间分析:
威海作为世界宜居之都和中国首个国家卫生城市,其环保至上的发展思路带给今天的中国以深刻启示,其绝佳的城市环境未来将更好地推动实体经济增长。鞍山是老牌工业强市,在国家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政策带动下,未来几年的经济发展有望提速。
71.鞍山(辽宁3)2988亿元,同比增长3%(人口:364万)
72.太原(山西1)2985亿元,同比增长8.3%(人口:429万)
73.聊城(山东12)2905亿元,同比增长7.4%(人口:591万)
74.乌鲁木齐(新疆1)2824亿元,同比增长10.1%(人口:353万)
75.衡阳(湖南4)2820亿元,同比增长9%(人口:734万)
76.常德(湖南3)2819亿元,同比增长8.9%(人口:607万)
77.岳阳(湖南2)2735亿元,同比增长7.9%(人口:559万)
78.南阳(河南3)2720亿元,同比增长8.3%(人口:1009万)
79.淮安(江苏11)2717亿元,同比增长8.9%(人口:564万)
80.茂名(广东7)2679亿元,同比增长7%(人口:601万)
区间分析:
乌鲁木齐受益于“一带一路”政策利好,近年来经济增速不断走高,并且还将长期保持这一势头。贵阳自从开始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其经济增速就不断提升,这给很多中西部地区发展相对落后的城市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81.滨州(山东13)2587亿元,同比增长7%(人口:380万)
82.芜湖(安徽2)2571亿元,同比增长9.5%(人口:365万)
83.湛江(广东8)2570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716万)
84.菏泽(山东14)2550亿元,同比增长8.5%(人口:843万)
85.江门(广东9)2406亿元,同比增长7.4%(人口:448万)
86.柳州(广西2)2401亿元,同比增长7.2%(人口:375万).
87.株洲(湖南5)2395亿元,同比增长8.2%(人口:395万).
88.许昌(河南4)2385亿元,同比增长7.5%(人口:431万).
89.咸阳(陕西3)2362亿元,同比增长7.6%(人口:527万)
90.枣庄(山东15)2357亿元,同比增长7%(人口:394万)
区间分析:
芜湖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相对滞后,随着其加快融入长三角城市群的步伐,未来几年还会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咸阳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但并未像西安那样转化为发展优势,经济发展仍有跨越式提升的潜力。
90.廊坊(河北5)2312亿元,同比增长8.6%(人口:450万)
91宿迁(江苏12)2306亿元,同比增长9.3%(人口:485万)
92.周口(河南5)2299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880万)
93.连云港(江苏13)2297亿元,同比增长8.5%(人口:507万)
94.湖州(浙江8)2238亿元,同比增长7.7%(人口:262万)
96.兰州(甘肃1)2220亿元,同比增长8.2%(人口:401万)
97.郴州(湖南6)2170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469万)
98.新乡(河南6)2133亿元,同比增长7%(人口:600万)
99.通辽(内蒙古4)2112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313万)
100.遵义(贵州2)2100亿元,同比增长12%(人口:800万)
区间分析:
连云港的经济发展水平处于华东沿海地区垫底水平,因此有很大的可提升空间;遵义随着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带动了经济总量的提升;兰州作为西北地区重要交通枢纽,近年来发展速度较快,经济总量连续多年维持在全国100名左右。
D. 2016年全国各大城市GDP值排名
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城市GDP排名-依次是:1上海、2北京、3深圳、4广东、5重庆、6成都、7苏州、8杭州、9南京、10天津、11青岛、12郑州、13无锡、14宁波、15武汉、16长沙、17佛山、18西安、19南通、20济南。
此回答由康波财经提供,康波财经专注于财经热点事件解读、财经知识科普,奉守专业、追求有趣,做百姓看得懂的财经内容,用生动多样的方式传递财经价值。希望这个回答对您有帮助。
E. 全国百强县排名第一是哪里当地的经济有多厉害
F. 全国百强县排名是看什么的
全国百强县(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发布时间:-5-10 被阅览数:658 次
文字 【 大 中 小 】
自2000年以来,关于县域经济“百强县”的评价,国内有两个最权威的排名。即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评出的中国最发达100名县(市、区)和《经济日报》与中国区域经济学会评出的我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即“经济百强县”,至今已进行到了第四届。
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的“百强县”评价,主要采用发展水平、发展活力、发展潜力三个方面的33个指标,分别计算出发展水平指数、发展活力指数、发展潜力指数和综合发展指数,根据测算和统计结果,每年公布综合发展指数前100位县以及重要单项指标前100位县。该评价指标体系中,发展水平主要反映县(市)的发展程度,它包括经济发展规模、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四个方面。发展活力主要反映县(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活跃程度,包括经济发展速度、贸易、外资、投资等。发展潜力主要反映县(市)的发展后劲,它包括资金、生产效率、基础设施、自然环境、文化教育。各方面具体指标:
发展水平
(1)经济规模
地区生产总值
地方财政收入
(2)产业结构
非农产业比重
(3)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密度
人均GDP
人均地方财政收入
农民人均纯收入
城镇职工平均工资水平
(4)社会发展水平
每万人拥有社会福利院床位数
每万人中的医院、卫生院床位数
每万人拥有医院、卫生院技术人员数
发展活力
(1)发展速度
地区生产总值指数
工业企业增长速度
(2)贸易与外资
实际利用外资额与GDP之比
出口总额与GDP之比
外资企业比重
(3)投资
每百户居民民用汽车拥有量
每百户的电话拥有量
人均各项贷款
人均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
投资变动率
发展潜力
(1)财政
地方财政收入占GDP比重
人均科教文卫事业费支出
(2)生产效率
农业劳动生产率
工业劳动生产率
耕地产出率
(3)资源环境与基础设施
人均耕地面积
公路密度
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
(4)文化教育
每万人中的中学生人数
每万人中的小学生人数
小学密度
每个教师负担学生数
指数含义及计算过程为:
1、指数所反映的经济意义
每个指数值的范围是介于0到100之间,在单项指数中,每一个指数值代表一个县在该方面的水平高低,指数为100代表基期年度的最好水平。在综合发展指数值中,每个指数值代表一个县在该年度综合发展的水平和程度,指数的高低反映的是一个县(市)发展的综合水平的高低,在年度和年度之间,该指数既可以进行横向比较,又可以进行纵向比较,既可以反映它的相对变化程度,又可以反映它的绝对变化程度。
2、指数的计算过程
主要根据主成分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办法,对每一个县(市)的综合发展指数进行测评,主要计算过程如下:
第一步,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将原始数据同趋化和无量纲化;
第二步,计算相关系数。对标准化后的每两个指标变量间计算相关系数,这样就可以得到一个相关系数矩阵。
第三步,计算其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第四步,选择综合反映该经济现象的主分量;
第五步,确定该主分量对应的特征向量的元素值为各变量的权数;
第六步,计算指数值。以以上确定的权数对经过标准化后的数据进行加权合成,从而得到反映各因素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数;
最后,以各因素的指数值进行加权合成,计算出县(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指数。
综合指数 =0.5×发展水平指数 +0.2×根号下(发展水平指数×发展活力指数)+0.3× 根号下(发展水平指数×发展活力指数)+
G. 全国百强县近10年排名
2007年全国百强县排名完全名单
http://blog.sina.com.cn/s/reader_41399a5b010009mj.html
2006全国百强县排名
县域单位 中郡指数 竞争力动态 竞争力等级
国 1 江苏江阴市 R1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2 江苏昆山市 R2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3 江苏张家港市 R3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4 江苏常熟市 R4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5 福建晋江市 R5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6 江苏吴江市 R6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7 浙江慈溪市 R7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8 浙江绍兴县 R8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9 江苏宜兴市 R9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10山东荣成市 R10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11浙江余姚市 R11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12浙江义乌市 R12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13江苏太仓市 R13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14浙江诸暨市 R14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15浙江温岭市 R15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16山东文登市 R16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17福建福清市 R17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18浙江乐清市 R18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19广东增城市 R19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20浙江瑞安市 R20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21浙江海宁市 R21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22山东邹城市 R22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23山东龙口市 R23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24浙江桐乡市 R24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25山东胶南市 R25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26江苏丹阳市 R26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27山东即墨市 R27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28浙江富阳市 R28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29山东寿光市 R29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30山东胶州市 R30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31山东滕州市 R31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32福建南安市 R32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33山东章丘市 R33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34山东平度市 R34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35福建惠安县 R35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36江苏海门市 R36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37辽宁海城市 R37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38山东莱州市 R38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39江苏通州市 R39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40山东新泰市 R40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41新疆库尔勒市 R41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42浙江上虞市 R42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43河北迁安市 R43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44四川双流县 R44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45河南巩义市 R45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46辽宁瓦房店市 R46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47浙江平湖市 R47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48福建石狮市 R48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49山东兖州市 R49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50山东诸城市 R50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51江苏泰兴市 R51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52江苏启东市 R52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53湖南长沙县 R53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54江苏溧阳市 R54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55河北遵化市 R55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56江苏江都市 R56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57山东招远市 R57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58上海崇明县 R58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59浙江东阳市 R59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60浙江临海市 R60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61福建长乐市 R61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62山东邹平县 R62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63山东肥城市 R63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64浙江嘉善县 R64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65浙江长兴县 R65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66江苏东台市 R66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67浙江海盐县 R67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68福建龙海市 R68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69辽宁普兰店市 R69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70山东乳山市 R70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71辽宁庄河市 R71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72浙江宁海县 R72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73河南偃师市 R73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74浙江永康市 R74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75浙江玉环县 R75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76北京密云县 R76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77江苏金坛市 R77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78山东蓬莱市 R78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79浙江象山县 R79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80浙江临安市 R80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81山西河津市 R81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82河北武安市 R82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83浙江德清县 R83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84山东莱西市 R84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85辽宁大石桥市 R85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86江苏靖江市 R86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87江苏如东县 R87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88广东高要市 R88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89内蒙古准格尔旗 R89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90浙江嵊州市 R90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91浙江奉化市 R91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92广东开平市 R92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93江苏仪征市 R93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94江苏铜山县 R94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95山东桓台县 R95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96江苏海安县 R96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97浙江苍南县 R97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98江苏大丰市 R98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99山东曲阜市 R99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100福建安溪县 R100T2005 相对稳定 A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