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gdp排名 > 2016台州人均gdp

2016台州人均gdp

发布时间:2021-01-23 18:59:24

A. 影响台州经济的龙头城市是玉环市吗我只看人均gdp

玉环的确是台州经济重点区域,不过不是龙头,台州的经济各地区其实差不多,不过你要按照GDP来划分,第一是路桥,第二是玉环,接下来排名是椒江、温岭、黄岩,临海,三门,仙居,最后是天台、

B. 2016年浙江台州农村股份制实施具体时间什么时候

中国五大新商帮
新商帮的分布及其特征

经过26年的改革开放与发展,我国目前已形成三大经济发展活跃区域。在这些区域形成了一批新的商帮,它们创造了目前中国最具竞争力的产业,如珠三角的电子信息、浙江的纺织、皮鞋和五金、闽南的运动鞋在中国乃至全球都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浙江商帮、山东商帮、苏南商帮、闽南商帮、珠三角商帮被并称为中国新五大商帮。

1、山东商帮:主要分布在山东省内的青岛、威海、烟台、济南等地。既有北方人的务实,也有南方人的精明。特点是受国营模式影响较大,企业与政府的荣损过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2、苏南商帮:主要分布在苏州、无锡,常州等地。苏南模式的文化背景是吴文化。吴文化重格物致志,强调均衡、集体、等级。其特点是集体所有制模式。

3、浙江商帮:主要分布在温州、宁波、台州、杭州等地。受永嘉文化(也叫浙东文化)影响较大。永嘉文化重经世致用,强调个性、个体、能力。浙江商帮吃苦耐劳,有着强烈的事业心。其特点就是温州模式。温州的原始积累靠的是勤奋吃苦,在体制和意识形态的边缘完成了资本积聚,并逐渐从分散的家庭作坊过渡到现代私营企业。

4、闽南商帮:主要分布在泉州、漳州、厦门等地。受闽南和吴越文化共同影响,是一种典型的客家商业文化,特点是“爱拼才会赢”,但多为家族企业。

5、广东商帮:主要分布在广州、深圳、东莞、顺德、中山等珠三角地区。受岭南文化影响较大。特点是胆大务实、精明灵活、擅长贸易,并与港澳及海外资本有紧密联系,同时对市场策略、产品策略的研究很重视。

.中国新商帮 改变了什么?

从体制来看,在最北段的山东商帮,很有国有企业特色,苏南商帮具有集体企业的色彩,愈往南,民营企业的特色愈浓烈。新商帮的种种模式,代表了中国企业寻找本土生存通道的努力。

随着区域经济的新一轮发展,目前中国存在看可以地域识别的商人群体。浙江商帮、山东商帮、苏南商帮、闽南商帮、珠三角商帮引起世人关注可并称为中国新五大商帮。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明清时代的十大商帮山西商帮、宁波商帮、徽州商帮、龙游商帮等只能象征着那个时代中国商业的荣光。而这些旧商帮的陨落虽然令人惆怅但毕竟演绎着历史的逻辑。现在涌现出的中国五大新商帮则代表着中国商业的新品格某种程度上折射出中国经济发展的脉络和走向。

如果红顶商人胡雪岩能活到180岁,他就能看到取代他日荣光的五大新商帮的勃勃生机。

在威海、烟台、青岛、济南等地诞生了赫赫威名的山东商帮。

往南,在江苏南部是以苏锡常为基地的苏南商帮。再往南,东海边是由宁波、台州、温州、杭州组成的浙江商帮。

继续往南是与台湾隔海相望的由泉州、漳州、厦门组成的闽南商帮。

最后一处。是毗邻港澳的广州、惠州、东美、顺德、深圳组成的珠三角商帮。

如果胡雪岩与张瑞敏、何享建、李书福、鲁冠球卧席长谈,会碰撞出什么火花?这让人浮想联翩。

新商帮改变了什么?

一项在北京地区进行的企业界人士调查显示,近半数受访人士认为目前中国存在着以地域识别的商人群体。总共有45个地域性商人圈,其中广州与浙江商人几平齐名;温州商人则被从浙江商人中单独列出,排位靠前。

从表面看新商帮与明清商帮”以地域为中心,以血缘、乡谊为纽带,以‘相亲相助’为宗旨,以会馆、公所为其在异乡的联络、计议之所”的特点相比,至少在地域与文化的关联性上并无多大差异。新商帮们植根干当地共同的商业气质和文化脉络把他们结合在一起。细细考察则可以从他们身上解读出他们所代表的时代、环境、地域特征。

新商帮覆盖的地域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在地图上看新商帮们的版图五大商帮都处于沿海地区。联合国发布的各国城市发展指标及发展前景统计报告显示,中国有25个城市最具发展前途其中沿海城市占3/5而这些城市绝大多数都处于五大商帮的”势力范围”。

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渐渐崛起的新商帮已经改变了中国的经济版图。从全国来看,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远远高干西部地区2001年浙江省及浙江台州市的人均GDP已分别达到1794美元和1649美元。

新商帮在经济上的崛起。应该归功于他们创造性地发展了适合当地的商业模式。从体制来看。最北端的山东商帮很有国有企业色彩即所谓的“鲁商近官”而“又红又专”的苏南商帮具有集体主义色彩,越往南,民营企业色彩愈浓烈。这种模式,实际上代表了中国企业寻找本土企业生存通道的努力。而新商帮的发展水平也显示着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

与明清商帮截然不同的是新商帮的最大价值在于他们个性中一种有鲜明地域文化和市场特点的经济模式。新商帮的种种不同模式。反映的是这些商人群体对当地蕴涵的具有延续性的文化因子的改造。浙江商帮承继了浙东文化的文化因子。而浙江商人又将传统的吃苦耐劳精神与强烈的事业心和大胆敏锐的商业意识融会贯通闽南帮则将客家商业文化和“爱拼才会赢”的现代意识结台……新商业文化。不能不说是新商帮对中国商业的重要贡献。

改变中国经济版图的背后,是新商帮们创造了目前中国最具竞争力的产业珠三角的电器、浙江的皮鞋和服装、闽南的运动鞋在中国乃至全球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行业的整合最终必然产生商业巨子张瑞敏、黄宏生、鲁冠球、徐冠巨、南存辉等中国新商帮的代表人物具有强烈的示范作用他们已经成为一个行业和一个时代的标志。这些商业”偶像”频频出现在各种年度颁奖会上,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中国人对财富的追求和对上游社会的渴望。

在新商帮中,有一个现象不得不提。随着中国进入流动社会 “人不分南北”的现象出现了。在五大商帮中,非本土但在当地“生根发芽”的商人也占据了重要地位。这在珠三角商人身上体现得较为明晰。

来自浙江的善商族来自北方的重义族,他们极富冒险精神既了解广东又了解本土情况一旦商战,极难招惹。他们往往具有高学历和深厚底蕴。相对于传统的广东商人,他们事业更为宽阔。不过度关注眼前利益。他们往往语出惊人却绝少过度张扬。段永平曾说过我在企业中强调“本分”二字信誉就是本分。如果员工从客户那里占了不该占的便宜他决不会得到表扬。

南北商因大竞争

随着各大商帮势力的扩展和各省带有浓烈攀比意识的竞争态势的出现。商帮之间的比较也成为下到百姓,上至官员关心的话题。近年来关干粤商和浙商的比较,已经被炒得纷纷扰扰。一个比较得到广泛认同的说法是,继徽商、晋商之后浙商已成为引世纪中国第一商人群体,浙江商帮精神和浙商品牌的传播已经成为一大热点。浙江商帮的代表群体温州商人更显得“出位”。

中国管理科学院教授、温州经济研究所所长李丁富研究员认为,温州商人的最大特点是愿意吃苦,温州的文化也是一种功利派的文化这一点与广东的民营企业是非常相似的。广东人也是很勤劳、很务实因此发展到现在也有了很大能量。温州股份制改造比广东早,产权明晰带来机制上的忧势。温州的股份制改造比全国早8年至10年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空间。

在比较温州和广东民营经济的时候,“无为”和“有为”被反复提到。温州的政府在发展的第一阶段是“无为”的政府。放手发动千家万户搞农村工业化,但由于不懂市场经济,政府反应滞后;在第二阶段成为“有为”的政府,政府开始加强宏观调控和监管到了第三阶段是“适度政府”用政府有形的手与无形的手结合来催生民营经济的发展。

与此同时山东商帮和珠三角商帮成为北方企业和南方企业的代表,南北商圈的争论也成为热占有观点认为,珠三角商帮的商人做企业,重视的是个人理想的实现而很少联想到国家和历史山东商人则把经营企业看成”治国平天下”的一种竞相形式。张瑞敏说“要做大商人,不做大官”。而实际上在山东商人的背后站着坚定的”大官”。在”海尔”发展期间的多次并购上,政府扶持功不可没。相对而言广东商人更多的是自生自灭。山东商帮的特点是“一手拿孙子兵法,一手拿道德经”,而珠三角商帮的特点是开放式的市场竞争。

山东商帮近官珠三角商帮近商;山东商帮厚实。珠三角商帮灵活,这可能代表了南北两大商圈的主要特点。

新商帮赶考WTO

中国新商帮的起步都得益于1978年之后的改革开放而今在WTO的新背景下如何做大做强参与国际竞争也成为新商帮们仔细考量的问题。

舆论认为珠三角商帮的格兰仕和山东商帮的海尔,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新商帮直面WTO的表率。

格兰仕是土生土长、地地道道的民营企业。格兰仕主导产品三年做到全国第一名(70%的市场份额)6年做到全球第一名(全球35%的市场份额)。《人民日报》称“格兰仕的实践,本质上讲已追寻到一条中国产经与世界接轨的通道。”格兰仕的创意是:把自己定位为一个世界工厂通过超低成本控制建立压倒性低成本竞争优势。如果说格兰仕主动把自己辛在全球化的链条上,而海尔的张瑞敏则是选择了一条运用全球化资源开发全球市场的道路。

张瑞敏说.只听到过海尔到美国设厂有风险我从来没听说过有人提出不到美国设厂风险是不是更大。海尔到美国设厂的风险是创世界品牌过程当中的风险,而不到美国设厂是必无疑的风险。而担当海尔国际化战略重任的首批先头部队是成千上万台专为美国市场设计的“储酒冰柜”。

与此同时,以温州为代表的浙江商帮在WTO面前有些艰难地维护着自己已经取得的江湖地位。

2002年2月,美国提起的中国轴承倾销案成为入世后的中国首起反倾销案轴承生产厂家基本上都在浙江,涉及金额2亿美元。2002年6月,距欧盟针对温州打火机而通过的CR法规不到两个月。他们就起诉温州打火机反倾销涉及金额5000万美元。无论是轴承、眼镜、纺织品,还是茶叶、小龙虾、蜂蜜等,在半年多的时间内,涉及到多个行业的浙江产品遭遇贸易壁垒的就有十多起。

浙江商帮的拳头产品。区域性强。产业集中优势非常明显。在全球经济发展迟缓、贸易保护势力抬头的大背景下,出口活跃的浙江商帮非常容易成为贸易壁垒的受害者。浙江商帮一方面在努力理解和掌握W丁O游戏规则。另一方面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也迫在眉睫。

C. 台州人均收入在全国排名

浙江抄第一全国的话。。。。
2003年年,台州的人均收入水平超过杭州、宁波、上海、北京,跻身浙江省上半人均收入第二,全国人均收入前十名的位置,成为了继杭州、宁波、温州后的浙江又一大城市 。2005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列长三角地区第一位。
2008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965.27亿元,
生产总值的增长带来了居民收入平稳增长,台州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10.7%,达到了9940元,其中,温岭和玉环的居民收入都超过了1万元,分别为11908元和10503元。
也就这些了你直接打台州就能找到的

D. 台州GDP全国排名几位

截止到2019年月全国排名31位。

权威机构工信部研究院赛迪顾问发布《发展研究白皮书》,我省有8个城市进入2018赛迪数字经济百强城市榜单,台州位列全省第四,全国排名31位。

回眸我市数字经济(信息经济)“进击高阶”之路,一个个文件的出台、一家家企业的蝶变、一场场高端精准的“数字会谈”,都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历史脚印。在这条新时代的跑道上,我市秉持勇立潮头的干劲,促转型、引产业、立规范,戮力同心书写台州风云。

年前,我市还专门出台《关于加快数字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今后5年的“奔跑”目标:实施数字经济“211”培育工程,即到2022年,台州数字经济规模实现倍增,增加值总量达到2000亿元,核心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00亿元,规上企业实现数字化改造100%覆盖。

(4)2016台州人均gdp扩展阅读

台州2018年GDP增长7.6%

回望2018年,台州的发展令人倍感欣喜,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一些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省前列,呈现了高质量发展态势。台州市2018年生产总值4874.67亿元,比上年增长7.6%。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的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高端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均居全省第一位。全市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民间投资增速,均居全省第二位。

2018年,台州经济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仍然走在全省前列,台州经济不仅平稳发展,更是稳中转优,优中见质,彰显了台州民营经济的发展优势。

2018年,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1895.25亿元,比上年增长9.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102.43亿元,比上年增长9.7%。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14.17亿元,比上年增长20.9%。

E. 比较一下温州与台州,台州的经济起步比温州晚了二十年,为什么台州的人均GDP比温州高

因为台复州的重工业发展的好,汽制车,橡胶工业都是高投资高产出的重资产行业,而且台州人少,这个在算人均GDP的时候就很厉害了,当然个人财富跟GDP虽然有直接关系,却并不是划等号的关系,台州经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F. 08台州各地区的总GDP排名和人均GDP的排名

总GDP排名:抄 人均GDP排名:
温岭 路桥
路桥 玉环
临海 椒江
椒江 温岭
玉环 黄岩
黄岩 临海
天台 天台
三门 三门
仙居 仙居

G. 请问台州的经济状况怎么样

台州经济状况GDP并不高,但人民总体生活水平较高,消费也较高

台州市的战略定位:

n 台州市在未来5到10年的战略定位是建立长三角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中国民营经济创新示范区和现代化港口城市。

n 在未来更长时期内,台州的战略定位则是“三城一基地”,即国际机电城、山水型生态城、现代化港口大城市和中国东部先进制造业基地。

n 台州区域和城市发展的方向是“四位一体”,即港口、制造、物流和城市四位一体的城市经济。

台州市的发展目标:

n “两翻番”。台州的人均GDP在过去十几年内基本上是每六年翻一番,今后还是争取6年翻一番。2004年人均GDP为2500美元,争取在2010年达到5000美元,在2016年达到10000美元。

n “三提高”。城市化水平明显提高(在2010年达到50%以上,在2015年达到60%以上,到2015年跻身于浙江省一级城市行列);社会和谐文明程度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年社会保障覆盖率达到80%以上,2015年达到90%以上)。
我们认为,目前台州所作的战略规划在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的描述上已经相当清晰,但是在给出相应的实现目标的手段方面却不充分。
要实现人均GDP每六年翻一番的目标,人均GDP就必须年均增长12%以上。要在未来十余年内保持人均GDP如此高速度的增长,并不是一项容易的任务。虽然从1978年到2004年,台州市人均GDP年均增速达到20%(图1),但是随着收入基数的扩大,人均收入的增长速度已经明显减缓。从1997年到2004年的八年间,人均GDP增速低于12%的就有四年,这八年期间的年均增速也仅为11%。 与之相对比的是,这八年间全国人均GDP的年均增速为8%, 而浙江省人均GDP的年均增速为12%。 因此,要落实人均GDP持续快速增长的战略目标,就必须确保有各方面充足的资源作为支持和保障。

H. 浙江省各县市人均GDP排行(最新资料)

2009年浙江省各县市人均GDP排行
市县 生产总值(亿元) 人均GDP(元)
绍兴县 655.26 91491
嵊泗县 57.39 71911
义乌市 519.53 71457
慈溪市 626.24 60610
余姚市 500.69 60031
嘉善县 226.36 59182
玉环县 243.32 58938
平湖市 283.72 58529
海宁市 375.26 57471
海盐县 210.23 56826
富阳市 356.4 55251
岱山县 102.35 53394
桐乡市 340.27 50800
诸暨市 527.51 49509
上虞市 368 47568
德清县 202.4 47328
永康市 257.36 45438
临安市 236.49 44945
象山县 237.11 44230
新昌县 187.06 42925
桐庐县 171.56 42902
温岭市 498.73 42260
奉化市 196.83 40847
长兴县 242.32 39132
宁海县 235.55 39075
安吉县 159.52 34978
乐清市 418.6 34397
瑞安市 383.24 32441
建德市 165.86 32312
嵊州市 231.18 31499
武义县 103.25 30775
东阳市 248.84 30555
浦江县 109.64 28200
洞头县 33.34 26277
云和县 27.71 24669
龙游县 97.88 24283
临海市 275.62 23953
江山市 140.91 23817
淳安县 103.32 22858
兰溪市 147.76 22444
遂昌县 47.86 20735
三门县 86.63 20413
平阳县 171.91 20000
缙云县 89.08 19842
磐安县 40.65 19408
永嘉县 179.71 19356
常山县 62.96 19164
青田县 94.17 19022
龙泉市 51.03 17855
天台县 101.96 17827
苍南县 219.26 17256
仙居县 82.95 16927
开化县 59.1 16874
松阳县 38.9 16462
景宁县 23.13 13659
庆元县 25.95 12860
泰顺县 34 9554
文成县 33.59 9009

I. 台州人均gdp

2010年,全市人均GDP为41582元,比上年增长12.3%,按年平均汇率折算已达6143美元。
GDP为2415.1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1%。

J. 浙江台州经济情况

我是温岭的,台州经济最好的就是温岭了!年中国城市GDP排名

1.上海 直辖市 上海 10296.97 中国第一个GDP过万亿的城市

2 北京 直辖市 北京 7870

3 广州 副省级 广东 6068.41 广东省GDP最高的城市,同时也是GDP最高的中国副省级城市

4 深圳 副省级 广东 5684.39 中国GDP最高的非直辖市及省会城市

5 苏州 地级市 江苏 4820.26 江苏省GDP最高的城市,中国GDP最高的地级城市

6 天津 直辖市 天津4337.73

7 重庆 直辖市 重庆 3486.2

8 杭州 副省级 浙江 3440.99 浙江省GDP最高的城市

9 无锡 地级市 江苏 3300

10 青岛 副省级 山东 3206.58 山东省GDP最高的城市

11 佛山 地级市 广东 2926.72

12 宁波 副省级 浙江 2864.5

13 南京 副省级江苏 2774

14 成都 副省级 四川 2750 四川省GDP最高的城市

15 东莞 地级市 广东 2624.63

16 武汉 副省级 湖北 2590 湖北省GDP最高的城市

17 大连 副省级 辽宁 2569.7 东北地区及辽宁省GDP最高的城市

18 沈阳 副省级 辽宁 2482.5

19 烟台 地级市 山东 2402.1 山东省GDP最高的地级城市

20 唐山 地级市 河北 2362 河北省GDP最高的城市

21 济南 副省级 山东 2185.1

22 哈尔滨 副省级 黑龙江 2094 黑龙江省GDP最高的城市

23 石家庄 地级市 河北 2064 河北省GDP最高的地级城市

24 郑州 地级市 河南 2001.5 河南省GDP最高的城市

25 泉州 地级市 福建 1901.42 福建省GDP最高的城市

26 温州 地级市 浙江 1834.38 浙江省GDP最高的地级城市

27 长沙 地级市 湖南 1790.66 湖南省GDP最高的城市

28 南通 地级市 江苏 1758.34

29 长春 副省级 吉林 1741.2 吉林省GDP最高的城市

30 潍坊 地级市 山东 1720.88

31 绍兴 地级市 浙江 1678.19

32 福州 地级市 福建 1656.94

33 淄博 地级市 山东 1645.16

34 大庆 地级市 黑龙江 1620.3

35 常州 地级市 江苏 1560

36 台州 地级市 浙江1467.48 台州民营经济的比重占了台州经济总量的97%以上,高于同省的 宁波70%,绍兴96%的比重水平。高程度的私有化也促使台州拥有了雄厚的民间资本和发达的金融放贷业。据十年前有关部门统计,仅路桥小小一个区的私人企业,总资产上亿元的有18家,上千万的有2800多家,至于那一些500万元以上的企业,更是多如牛毛。台州虽然是个新兴的城市,名气不大,但起点高,发展迅猛。仅2002年,台州就以13.8%的增速名列浙江省首位。2003年年,台州的人均收入水平超过杭州、宁波、上海、北京,跻身浙江省上半人均收入第二,全国人均收入前十名的位置,成为了继杭州、宁波、温州后的浙江又一大城市 。2005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列长三角地区第一位。
最后入队的“小弟”最有钱,浙江省台州市后来居上,以居民人均收入9940元居位长三角16城市之首。台州是2005年4月份才被正式接纳为长三角城市群的城市,然而,台州市这个最后入队的长三角16城市中的“小弟弟”,却在今年上半年长三角16城市居民人均收入排行中排在了首位。今年上半年,台州市城镇居民人均收入高达9940元,比排在第二名的上海市高出280多元,居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首位。
今年上半年,台州市实现生产总值600亿元,同比增长13%。生产总值的增长带来了居民收入平稳增长,台州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10.7%,达到了9940元,其中,温岭和玉环的居民收入都超过了1万元,分别为11908元和10503元。
上半年,长三角城市居民收入平稳快速增长,16个城市居民平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123元,比去年同期增加千余元,增速均值达到14.5%。在长三角16个城市居民人均收入排行中,除上海外,前七位均为浙江省的城市。它们分别是绍兴(9425元)、宁波(9381元)、杭州(9055元)、舟山(8665元)、湖州(8645元)。
初步核算,2008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965.2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3.54亿元,增长2.4%;第二产业增加值1037.47亿元,增长8.3%;第三产业增加值794.26亿元,增长12.4%;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6.6:53.9:39.5调整为6.8:52.8:40.4。全市人均生产总值为34374元,比上年增长8.7%,按年平均汇率折算已达4949美元。
2008年,市区实现生产总值714.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4%。市区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6983元,比上年增长7.5%。
2008年,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935.9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1%,增幅比上年回落7.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060.86亿元,比上年增长13.2%。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59.58亿元,比上年增长4.4%,增幅比上年回落12.3个百分点。
2008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9.71亿元,比上年增长19.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1%。
全年共接待旅游总人数2605.2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9.3%,其中入境旅游人数10.38万人次,增长11.5%。实现旅游总收入208.59亿元,比上年增长19.0%,其中旅游外汇收入7047万美元,增长13.7%。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138.1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4.5%。
全年新签外资项目38个,项目总投资4.35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2.73亿美元,比上年下降66.6%,实际利用外资2.39亿美元,比上年下降23.3%。
2008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574.06万人,其中男性人口295.38万人,女性人口278.68万人,男女性别比为106.0:100。全年共出生6.53万人,死亡3.45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1.42%,比上年回落0.53个千分点,死亡率为6.0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39%,比上年回落0.8个千分点。总人口中市区人口152.75万人。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738元,比上年增长8.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3.5%。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180元,比上年增长10.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1%。乡镇街道资料截至2005年12月31日;面积、人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07)》,人口截至2007年底。
台州市 面积9413平方千米,人口560万人。辖3个市辖区、4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椒江区市府大道市民广场东100米。
椒江区 318000面积 276平方千米,人口 48万人。区人民政府驻海门街道青年路404号。
黄岩区 318020面积 988平方千米,人口 58万人。区人民政府驻东城街道县前街22号。
路桥区 318050面积 274平方千米,人口 43万人。区人民政府驻路北街道管淋村。
临海市 317000面积 2171平方千米,人口112万人。市人民政府驻古城街道东方大道。
温岭市 317500面积 836平方千米,人口115万人。市人民政府驻太平街道人民东路128号。
三门县 317100面积 1072平方千米,人口 41万人。县人民政府驻三门县海游镇湫水大道9号。
天台县 317200面积 1426平方千米,人口 56万人。县人民政府驻始丰街道玉龙路1号。
仙居县 317300面积 1992平方千米,人口 47万人。县人民政府驻环城西路50号。
玉环县 317600面积 378平方千米,人口 40万人。县人民政府驻珠港镇东城路6号。改革开放以来,温岭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形成了机制灵活、市场活跃、民资丰厚等鲜明的区域经济发展特色,是浙江省优先培育的中等城市,省 17 个扩权县之一,先后获“ 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中国明星县(市)”、“全国农民收入先进县市”、“全国科技先进县市”、“全国质量兴市先进县市”和全省目前唯一的 “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等称号。 2004 年, 全市实现生产总值 291.8 亿元,增长 13% ,居全省第 4 位;财政总收入 20.32 亿元,增长 13.8% ,居全省第 7 位,其中地方财政收入 10.46 亿元,增长 20.3% ,居全省第 10 位;农民人均纯收入 7026 元,增长 6.6% 。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和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位居全国百强县市 33 位和 11 位。 2005 年第一季度全市生产总值 64.44 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 11.2% ;今年 1-5 月份财政总收入 9.77 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 5.02 亿元,同比增长 1.8% 。辖太平、城东、城西、城北、横峰 5 个街道,泽国、大溪、松门、箬横、新河、石塘、滨海、温峤、城南、石桥头、坞根 11 个镇,面积925.8平方公里,人口 116 万,是全国人口密度最高的县市之一。

阅读全文

与2016台州人均gdp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