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武汉有哪几个大区
截至2018年末,武汉市下辖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汉阳区、武昌区、青山区、洪山区、蔡甸区、江夏区、黄陂区、新洲区、东西湖区、汉南区等13个行政区。
武汉市位于湖北省东部、长江与汉水交汇处,地理位置为北纬29°58′—31°22′,东经113°41′—115°05′。武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境内盘龙城遗址有3500年历史。
武汉地处江汉平原东部、长江中游,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江在城中交汇,形成武汉三镇隔江鼎立的格局,市内江河纵横、湖港交织,水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四分之一。
(1)武汉各区人均gdp2018排名扩展阅读
部分区介绍:
一、江岸区
江岸区,隶属于湖北省武汉市,位于长江北岸、武汉市的东北部,东邻黄陂区,南隔长江与武昌区和洪山区相望,西沿江汉路、三眼桥路与江汉区接壤,北接东西湖区,是武汉七个中心城区之一。截至2018年,江岸区下辖16个街道、1个社区。江岸区人民政府驻六合路1号。
二、江汉区
江汉区,隶属湖北省武汉市,南临长江、汉江交汇处,分别与武昌区、汉阳区隔江相望;北抵张公堤,与东西湖区接壤;东、西两面各与江岸区、硚口区相邻,汉口地区中部、是武汉七个中心城区之一。截至2018年底,江汉区下辖13个街道和一个开发区、一个管委会区。
B. 武汉市有哪几个区以及各区的情况
截至2018年末,武汉市下辖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汉阳区、武昌区、青山区、洪山区、蔡甸区、江夏区、黄陂区、新洲区、东西湖区、汉南区等13个行政区。
1,江岸区
截至2016年,江岸区户籍人口71.11万,常住人口100万。2018年,江岸区下辖16个街道、1个社区。2017年,江岸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073.60亿元,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别为19.6%和80.4%。
2,江汉区
2018年,江汉区地区生产总值1255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240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5.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42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13.1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
3,硚口区
截至2016年,硚口区总面积41.46平方千米;2017年常住人口62万人;辖11个街道;130个社区,1个行政村。2016年,硚口区完成生产总值509.56亿元,按可比口径比2015年增长7.3%。
4,汉阳区
2017年,汉阳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48.31亿元,同比增长6.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946 元,同比增长9%。
5,武昌区
截至2018年,武昌区下辖15个街道,常住人口126.37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290.08亿元,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176.9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113.17亿元,二、三产业对GDP增长贡献率分别为9.8%和90.2%。
6,青山区
截至2016年,青山区辖10个行政街道、1个管理委员会、1个经济开发区,82个社区居委会和12个行政村。10个街道办事处是红钢城、新沟桥、红卫路、冶金、钢花村、工人村、青山镇、厂前、武东、白玉山,1个管理委员会是钢都花园,1个经济开发区是青山经济开发区。
7,洪山区
2018年,洪山区地区生产总值1044亿元;同比增长9%,公共财政总收入和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分别达到183亿元和108亿元,增长15%和12.1%。
8,东西湖区
截至2018年,东西湖区下辖12个街道,另设有7个管理处,常住人口58.48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903.6137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000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617.9190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71.6942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1.5:68.4:30.1。
9,汉南区
截至2017年,全区版土面积287平方公里,2017年常住人口21万人,辖4个街、4个国营农场、一个农科所、一个畜禽公司。2012年,汉南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并且获批“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城区”、“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基地”。
10,蔡甸区
截至2018年,蔡甸区下辖12个街道、1个乡,另设有4个管委会,常住人口46.66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76.07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2.9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47.3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85.70亿元,一、二、三产业比重9.0:52.0:39.0。
11,江夏区
截至2017年末,江夏区常住人口91.37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770.9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03.86亿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78.07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89.04亿元,三次产业的比重为13.5:62.0:24.5。
12,黄陂区
201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09.19亿元,获评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区,名列第66名,中国工业百强区,名列第100名。2019年9月,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13,新洲区
2017年新洲地区生产总值676.3亿元,比上年增长8.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3.35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381.33亿元,增长8.1%;第三产业增加值211.64亿元,增长9.9%。三次产业比为12.3∶56.4∶31.3。
C. 2018年7 月合规p2p武汉地区排名
虽然P2P投资公司排名具有一定的参考性,但排名并不限于此。选择投资平台,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可能某些平台比较安全,但是收益率偏低,那么可能该平台不符合你的投资期望。有些平台收益率较高,但是可能背景不过强大,担心风险过大。因此,选择平台,需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选择。投资P2P理财产品,最重要的就是对风险的把握,建议你多维度理财投资,降低投资风险。
D. 2018年中国城市综合实力排行榜显示武汉成为仅次于北上广深之后的中国第5城请
按照武汉的人口和区位,成为中国第五大城也不那么让人吃惊,但是,武版汉的这个第五城周围一定有几个有权力的竞争者,像成都重庆西安都有这种实力,也就是说这个位子武汉不是座得那么稳。具体比其它几个城市领先的数据可能也不那么乐观。
中国中西部笔的省份,近些年来都有忽视区县,做强省会的倾向。这样让一个省除了省会,其它地方都处在不断失血的状态。所以中西部这些欠经济发达的地方也能出现这样超大规模的城市原因。而在沿海省份,因为经济发展比较均衡,现在已经不用大城市这一名称,而用的是城市群这一概念。
武汉被称为九省通衢,良好的区位优势再依脱长江水道,可以说有着发展出一个可以媲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的中部城市群的潜力。
E. 武汉和 成都哪个综合实力强一些
应该是成都。人口和经济实力成都都要强一些。应该是成都。人口和经济实力成都都要强一些应该是成都。人口和经济实力成都都要强一些
F. 武汉是几线城市,有人说是二线
武汉市是新一线城市。
新一线城市:
是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依据品牌商业数据、互联网公司的用户行为数据及数据机构的城市大数据对中国338个地级以上城市排名而出。
2019年15座新一线城市依次为成都、杭州、重庆、武汉、西安、苏州、天津、南京、长沙、郑州、东莞、青岛、沈阳、宁波、昆明。
评选标准:
新一线城市,是《第一财经周刊》根据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和未来可塑性五大指标综合评比后划分的名单。这批“新一线”城市,它们或为直辖市,拥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庞大的中产阶层人群以及可观的政治资源,或为区域中心城市,对周边多个省份具有辐射能力,有雄厚的教育资源、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便利的交通,或为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省会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有良好的经济基础、便利的交通和独特的城市魅力。
(6)武汉各区人均gdp2018排名扩展阅读
武汉:
湖北省省会、副省级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
地处中国华中地区、江汉平原东部、长江中游,长江及汉江横贯市境中央,将武汉中心城区一分为三,形成武汉三镇隔江鼎立的格局。武汉江河纵横、湖泊众多,水域面积约占全市总面积四分之一。武汉有“九省通衢”之称,是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其高铁网辐射大半个中国,是华中地区唯一可直航全球五大洲的城市。
截至2018年,全市下辖13个区,总面积8494.41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628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108.1万人,城镇人口889.69万人,城镇化率80.2%,是中国中部六省唯一的特大城市。
地区生产总值14847.29亿元(2018年),人均生产总值135136元(2018年)。
位置境域:
位于湖北省东部、长江与汉水交汇处,地理位置为北纬29°58′-31°22′,东经113°41′-115°05′。武汉市东西最大横距132.1千米,南北最大纵距约154.0千米,最东端位于新洲区徐古镇将军山村,最西端位于蔡甸区侏儒街国光村,最南端位于江夏区湖泗街道均堡村,最北端位于黄陂区蔡店街道李冲村。
G. 湖北省有多少个全国百强县
在中西部地区来说,湖北是发展相对不错的省份。一方面在地理位置上联通南北,承东启西,水路、陆路都很发达。另一方面武汉市有名的九省通衢,因此才能够成为我国著名的经济城市。
2018年湖北省GDP393661元,在大陆地区排名第7位。在中西部地区,仅次于河南和四川排名第3位。并且湖北的经济发展水平——以人均GDP衡量——在中西部地区排名第一。
百强县是衡量县域经济的发展指标,百强县的数量越多说明该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越好。我国百强县数量最多的三个省分别是江苏、浙江和山东。这三个省恰是我国县域经济最发达的地方。
(湖北大冶市)
从百强县数量以及排名来看,湖北省的现役经济似乎不是很强。至少在中部地区来说,其他省份相比湖北并不占优势。这是什么原因呢?
我想可能和武汉市的吸附能力太强有关。武汉市的GDP占全省的比重超过35%,其他地市和武汉完全不能相媲美。地方经济资源武汉西走之后,鉴于经济意识很难发展起来。同样也能解释为什么山东江苏浙江百强县那么多,因为经济资源没有被省会城市吸走。
H. 武汉各大学的面积排名
1、华中农业大学:7425亩
根据2019年1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占地面积495万平方米(7425亩),有学院(部)18个,本科专业60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0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0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65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3个;
2、华中科技大学:7000余亩(约466万平方余米)
截至2018年11月,学校占地7000余亩;设有45个学院,99个本科专业;专任教师3400余人,教师中有院士17人;有20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8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3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有8所附属三级甲等医院。
3、武汉大学:5167亩(约344.5万平方米)
据2019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占地面积5195亩,建筑面积266万平方米,设有34个学系,开设123个本科专业,拥有5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17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6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6个一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57个一级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42个博士后流动站。
4、武汉理工大学:4000余亩
截至2019年4月,学校有3个校区,占地近4000亩,总建筑面积174.59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309.41万册;在校普通本科生36000余人,博士、硕士生18000余人,留学生1300余人。
5、中南财经政法大学:3000余亩
截至2018年9月21日,学校占地2800余亩,建筑面积110万余平方米;图书馆有图文藏书854万余册;教职工24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500余人,全日制本科生20000余人,硕士生8000余人,博士生1300余人。
6、武汉科技大学:2705.81亩。
截至2016年4月,学校校园总面积170.93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24.07万平方米。 各类全日制在校学生3万余人。截至2015年6月,学校图书馆藏书刊221余万册。建有32个研究所、1所三级甲等直属附属医院,4所非直属附属医院。
7、湖北经济学院:2283亩
截至2018年12月,学校占地面积106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6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73038.7万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5376.74万元,纸质图书册数196.625万册;有专任教师970人,在校本科生、研究生近1.6万人;设置16个二级学院,开设本科专业57个。
8、江汉大学:2114亩
截至2018年9月,学校总占地面积2114.565亩,建筑面积668218平方米,主校区坐落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三角湖畔,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11大学科门类;有18个省市级重点学科、4个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及研究生工作站。
9、华中师范大学:2000余亩
截至2018年6月,学校占地面积120余万平方米,下设30个学院,75个本科专业;国家重点学科8个,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22个;1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8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17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10、武汉体育学院:1800余亩
位于湖北省会武汉,占地面积1398亩,是新中国首批独立设置的全日制普通高等体育院校之一,“湖北省2011计划”牵头高校。
11、中国地质大学:约1700亩】
截至2018年10月,学校占地面积1421758平方米,校舍面积815074.58平方米。设有19个学院,65个本科专业。有1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工程硕士、MBA、MPA等10个专业学位授予权,其中工程硕士专业包涵14个工程领域。
I. 湖北省武汉市是中国第几大城市
截止2018年末,武汉是中国六个特大城市之一。
武汉市位于湖北省东部、长江与汉水交汇处,地理位置为北纬29°58′-31°22′,东经113°41′-115°05′。截至2017年末,武汉市土地面积8569.15平方公里,建城区面积628平方公里。
2018年,武汉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847.29亿元,同比增长8.0%,三次产业构成为2.4:43.0:54.6。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35136元,同比增长6.4%。
(9)武汉各区人均gdp2018排名扩展阅读:
湖北省的省会城市武汉市是湖北省唯一一座特大城市,也是中部地区最大都市及唯一的副省级城市。武汉在地理位置上是我国的中心城市,现在已经发展成了一个繁华的都市。
武汉历史悠久,据考证,武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6000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武昌、汉阳这些地名在历史上存在已久。公元223年,东吴孙权在武昌蛇山修建夏口城,同时在城内修建瞭望塔,取名黄鹤楼,著名的黄鹤楼因此而来。
到了清朝末期,英国和中国签订了《天津条约》,汉口作为11个通商口岸之一开放,在汉口先后开辟了英租界、德租界、俄租界等等,一直到现在汉口这个地方都保留着很多这些国家留下来的建筑。
武汉这座城市不仅经济发展居全国前列,在医疗、教育、城市规划、环境绿化这些方面可以说是面面俱到。武汉的医疗水平居全国四强,被誉为中西部“医都”;高等院校98所,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总数107.26万人,居世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