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洛阳各区县经济排名
工业:1.吉利 2.涧西 3.洛龙 4.高新 5.西工 6.廛河 7.老城
商业:1.西工 2.洛龙回 3.涧西 4.老城 5.廛河 6.吉利 7.高新
县:偃师市、栾答川县、新安县、伊川县、孟津县、嵩县、汝阳县、宜阳县、洛宁县
⑵ 洛阳GDP在中部六省所有城市中排第几
洛阳GDP目前在中部六省之中
仅次
武汉,长沙,郑州,合肥
位列第五位
2010年GDP
武汉5515.76亿
长沙4547.06亿
郑州4000.00亿
合肥2702.50亿
洛阳2321.20亿
⑶ 洛阳县市区经济排名
几个县市比较依次是:偃师市、栾川县、新安县、伊川县、孟津县、嵩县、汝阳县、宜阳县、洛宁县
⑷ 洛阳市哪个县经济最好
栾川县旅游业 矿业比较发达。
经济比较好的觉得是偃师市 各种厂比较多 鞋厂、家具厂、牡丹石、银条菜、还有现在的伊滨去庞村镇办公家具基地
⑸ 洛阳6个市区经济排名
工业:1.吉利 2.涧西 3.洛龙 4.高新 5.西工 6.廛河 7.老城
商业:1.西工 2.洛龙 3.涧西 4.老城 5.廛河 6.吉利 7.高新
⑹ 洛阳是不是经济较为发达的市
是!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洛阳上缴给国家的利税总额,超过整个广东省,即使到了20世纪80年代,洛阳的经济发展水平也把两任省会城市开封和郑州甩在身后。
在中原城市群的官方发展规划中,洛阳是作为“副中心”来规划的。洛阳是全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是解放以后全国的重要工业城市。在改革开放的初期,洛阳的经济地位与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名声也是不能小觑。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河南省最大的失误是没有倾力把洛阳建成河南省的经济中心城市,使洛阳错过了经济发展的一次有利的时机。
2006年,洛阳市的GDP总量1332亿元,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的GDP排名45位,低于河北省的邯郸市 1338亿元(排名44位),更低于山东省潍坊市(排名30位) 、淄博市 1645亿元(排名33位)。
2005年至2007年,洛阳经济总量在全国分别排第47位、第45位、第43位,2008年洛阳市经济总量仍居全国第43位,与排在洛阳市之前的5个城市差距明显缩小,相对于排在洛阳市之后的城市的优势由10.1亿元拉大到104.3亿元。
据初步掌握的资料,在全国GDP前45位的城市中,洛阳市经济增速位居第6位。在全国排名前45位的城市中,洛阳市增速仅落后于天津、大连、西安、武汉和长沙,位居第6位。
另外,洛阳市经济总量在中西部地区位居第7位、中部第4位,排在合肥、南昌、太原3座省会城市之前,在省内稳居第二位。
⑺ 洛阳县市区经济排名
偃师市是中国百强县
⑻ 洛阳市经济实力如何
洛阳的经济实力是中部六省城市中的第四位,中西部十八个省自治区城市中的第七位(超过中西部的十余个省会首府)。
不过距离一个经济较强,辐射能力较强的中心大城市还是有不小的差距的。
⑼ 洛阳有几个区,哪个区最大
截止2019年3月7日,洛阳市辖7个区,分别是瀍河区、老城区、西工区、涧西区、洛龙区、吉利区、伊滨区,其中伊滨区面积最大。
一、伊滨区
面积280平方千米。伊滨区位于洛阳市区东南部,西邻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北与佛教祖庭白马寺隔洛河相望,是古都洛阳的一颗璀璨明珠、明日新城,是未来十年洛阳城市发展的方向。
二、 洛龙区
面积244平方千米,洛龙区是洛阳近16年发展起来的“新贵”,人文景观多,名胜古迹遍布,高楼大厦林立,经济发达。
三、涧西区
面积90平方千米,涧西以机械工业为主体的工业区,洛阳大部分的厂矿都聚集在涧西,是今日洛阳最繁华的城区之一。
四、吉利区
面积80平方千米,吉利被称为即将崛起的新星,这里有石油化工等朝阳产业,景色更是静谧秀丽。
五、老城区
面积56.7平方千米,是洛阳最早的建成区,老洛阳的灵魂所在,可以说是不到老城,枉来洛阳。
六、西工区
面积56平方千米,是洛阳最繁华的城区之一,是经济、文化、金融和商贸中心,洛阳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之一。
七、瀍河区
面积34.8平方千米,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城市区之一,素有“洛阳的东大门”之称,是洛阳异域风情最浓的一个区,全区居住有回族、满族、蒙古族等22个民族。
(9)洛阳市各区GDP排名扩展阅读:
洛阳市地形地貌
洛阳市地势西高东低,境内山川丘陵交错,地形复杂,其中山区45.51%,丘陵40.73%,平原占13.8%,周围有郁山、邙山、青要山、荆紫山、周山、樱山、龙门山、香山、万安山、首阳山、嵩山等多座山脉。
洛阳市位于豫西地区与东秦岭褶皱系,地势西高东低,有伏牛、外方、熊耳及崤山四大山脉。伏牛山自西南横贯南部,外方山为东南屏障,熊耳山自西南斜贯中部伸向东北,崤山位于西部。
伏牛山海拔1500-2000米;外方山为伏牛山分支,海拔600-1000米;熊耳山海拔1500-2000米,为伊、洛河分水岭;崤山海拔1200-1800米,境内最高点为海拔2212.5米的伏牛山主峰老君山。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洛阳
⑽ 河南城市经济排名
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上看,河南省18地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9948.05亿元。排名前三为郑州市、洛阳市、南阳市,分别为2091.06亿元、1013.8亿元、917.6亿元。
河南经济前四名为郑州市、洛阳市、南阳市、许昌市
河南省18地市以GDP排名,18地市中排名第一为郑州市4611.4亿元,占全省GDP的20.7%,增速8.5%;排名第二为洛阳市2159.31亿元,增速8.8%。南阳市以1725.66亿元排名第三,增速7.6%。GDP前三名地市合计GDP为8496.37亿元,占到全省GDP的38.19%。
初步核算,2017年河南生产总值44988.16亿元,比上年增长7.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339.49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21449.99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19198.68亿元,增长9.2%。三次产业结构为9.6:47.7:42.7,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47130.00元,增长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