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日,记者汇总统计了2016年31个省份的gdp总量,gdp增速和人均gdp三大指标,到底谁的
GDP总量反映着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人均 GDP则是衡量各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标准。而GDP增长率反映的是一个时期到下一个时期GDP百分比的变动。
(一)GDP总量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状况重要指标。GDP是指一个国家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是反映常住单位生产活动成果的指标。GDP是用最终产品和服务来计量的,即最终产品和服务在该时期的最终出售价值。所以,GDP总量大小,反映着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品和服务产出能力的大小,反映着一国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
(二)人均 GDP是衡量各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标准。将一个国家核算期内实现的国内生产总值与这个国家的常住人口相比进行计算,得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核算期内实现的生产总值与所属范围内的常住人口的比值。人均GDP状况,决定着国内每个居民的平均购买力,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在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及其社会建设方面的投入取向、投入能力与投入水平,所以常常作为衡量各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标准。
(三)GDP增长率反映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不同年度总体经济状况变动的情况。当GDP的增长数字处于正数时,即显示该地区经济处于扩张阶段;反之,如果处于负数,即表示该地区的经济进入衰退时期了。可以说,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变化的一个晴雨表。
⑵ 31省份2017年GDP是什么情况
31省份2017年GDP:22地增速超全国 东北经济回暖。
1月29日消息, 随着全国2017年经济数据公布,各省份也陆续揭晓了本地的2017经济“成绩单”。从经济总量来看,2017年多地迈上新台阶,广东、江苏位列“8万亿俱乐部”;从经济增速来看,22省份GDP增速超过全国增速;从区域格局来看,西部地区抢眼,东北经济出现回暖迹象;从未来发展来看,各地纷纷布局推动高质量发展,部分地区下调了GDP目标。
资料图:北京的蓝天。
未来发展
——多地下调GDP目标 布局高质量发展
记者注意到,在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大背景下,“推动高质量发展”成为各省份在当地两会上频繁提到的关键词,而对于GDP增速,不少地方主动下调了预期目标。
天津2018年的GDP预期目标则由2017年的8%下调至5%。天津代市长张国清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今年是天津实现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生死攸关的一年,将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依靠创新形成新动能、激发新动力,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在加快发展中补齐短板,在提升质量中扩大总量。”甘肃则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实际执行时只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也可以低一些。
山东省省长龚正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8年,山东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并强调高质量发展,不为增长速度高低困扰。他指出,要深入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进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在“破”“立”“降”上下功夫。设立6000亿元新旧动能转换基金。
辽宁则从十个方面部署了2018年政府重点工作,狠抓深化改革、狠抓全面开放、狠抓优化营商环境等位列其中。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徐洪才对中新网记者表示,新时代的根本特征之一就是追求高质量发展。下调GDP增长目标,体现出淡化GDP,更关注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导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在此背景下,单一的经济增长指标的重要性正在下降,地方政府不必过于在意GDP,忙于搞“GDP竞赛”,从而有助于减少造假和掺水的冲动。
⑶ 31省份GDP一季度成绩单有哪些新变化
自4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数据后,全国各省份陆续公布了一季度成绩单。
截至5月1日,全国31个省份一季度经济总体运行情况已全部公布(内蒙古未公布GDP相关数据)。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8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为1987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8%,国民经济实现良好开局。
北京青年报记者梳理发现,在经济总量方面,一季度有五省份突破万亿大关,广东以21705.29亿元居全国之首。而在GDP增速方面, 18个省份增速跑赢全国,贵州以10.1%的增速领跑。
投资 海南贵州等省投资增速抢眼
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3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00763亿元,同比增长7.5%,增速比1-2月份回落0.4个百分点。从环比速度看,3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0.57%。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62386亿元,同比增长8.9%。
“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在不断地显现”,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邢志宏此前对媒体表示,一季度民间投资活力增强,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60%以上,一季度增长8.9%,增幅比去年全年加快2.9个百分点,同时民间投资的领域在进一步拓宽。
北青报记者梳理各省一季度成绩单发现,海南、贵州、云南、福建等省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抢眼。
海南一季度全省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同期增长25.3%。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6.4%;其他项目投资增长34.7%。
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下降,而二、三产业投资增长较快,其中第二产业投资增长77.2%。按地区分,“海澄文”(海口、澄迈、文昌)地区投资增长36.3%,“大三亚”(大三亚旅游经济圈)地区投资增长17.2%,东部地区投资增长29.7%,中部地区投资增长39.3%,西部地区投资增长4.0%。
贵州一季度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17.8%,增速高于全国水平10.3个百分点。
不过与海南不同,贵州第一产业投资增长幅度超过了第二、第三产业。该省份一季度民生领域投资力度加大,全省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投资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60.2%和60.6%。基础设施投资也有较快增长。全省基础设施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22.1%。其中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50.3%,交通运输和邮政业投资增长17.2%。
在民间投资方面,不少省份增速也十分明显,比如青海省一季度民间投资80.47亿元,增长34.2%;浙江省一季度民间投资增长15.1%,占投资总额的63.4%,提高5.6个百分点。另外,甘肃省的固定资产投资一季度也由负转正,同比增长2.7%,位居全国第23位。
以上内容来自:北青报
⑷ gdp含金量的各省情况
2009年
根据GDP含金量计算公式,《中国经济周刊》计算得出了中国各省区市的单位GDP人均可支配收入,即GDP“含金量”,并按照先后顺序予以排列。
2009年GDP含金量排名依次为:上海、北京、海南、黑龙江、浙江、安徽、江西、西藏、广东、重庆、贵州、广西、云南、湖南、吉林、福建、湖北、四川、山西、甘肃、辽宁、天津、宁夏、江苏、陕西、青海、河北、河南、山东、新疆、内蒙古。
数据还显示:排名靠前的东部省份居多,排名靠后大都是中西部省份,与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基本吻合。GDP高的省份,GDP含金量排名并不靠前,很多还很靠后。2009年,GDP总量前5名的省份是: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其对应GDP含金量排名则为:第8位、第23位、第28位、第5位、第27位。值得注意的是:2009年海南省的GDP总量排28位,其GDP含金量则为第3位。
2010年
根据中国各省、区、市公布的2010年经济数据,《中国经济周刊》计算得出了中国各省区市的单位GDP人均可支配收入,即GDP“含金量”,绘制出了“2010年中国各省、区、市GDP含金量排名”。
2010年31个省、区、市GDP含金量排名依次为:上海、北京、安徽、贵州、广西、海南、江西、云南、重庆、浙江、广东、黑龙江、福建、四川、湖南、天津、吉林、湖北、山西、宁夏、辽宁、甘肃、江苏、河南、河北、陕西、山东、青海、新疆、西藏、内蒙古。
数据还显示:2010年,GDP总量前5名的省份是: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其对应GDP含金量排名则为:第11位、第23位、第27位、第10位、第24位。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贵州的GDP总量排第26位,其GDP含金量却为第4位。
2011年
《中国经济周刊》旗下智囊机构中国经济研究院通过为期3个月的调研、统计、计算,从中国31个省份公布的最新数据(截至2012年2月22日)中计算得出了中国各省区市的单位GDP人均可支配收入,即“GDP含金量”,编制出了“2011年中国31个省、区、市GDP含金量排名”。
2011年中国大陆31个省份居民幸福指数排名依次为:上海、北京、广东、浙江、贵州、海南、云南、安徽、江西、重庆、福建、黑龙江、广西、四川、天津、湖南、湖北、山西、辽宁、吉林、江苏、甘肃、宁夏、河南、山东、河北、陕西、青海、新疆、内蒙古、西藏。
数据显示:2011年,GDP总量前5名的省份是: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其对应GDP含金量排名则为:第3位、第21位、第25位、第4位、第24位。gdp排名靠前的江苏、山东、河南,GDP含金量排名靠后。
2012年
《中国经济周刊》旗下智囊机构中国经济研究院通过为期3个月的专家调研、统计、计算,从全国31个省份公布的最新数据(截至2月25日)中计算得出全国各省份的单位GDP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即“GDP含金量”。
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大陆31个省份GDP含金量排名依次为:上海、北京、广东、浙江、海南、江西、云南、安徽、重庆、贵州、黑龙江、福建、广西、宁夏、山西、湖南、四川、湖北、江苏、甘肃、辽宁、天津、河北、河南、吉林、山东、陕西、青海、新疆、内蒙古、西藏。三甲与2011年相同。
数据还显示,GDP总量排名靠前的,GDP含金量却并不一定靠前。2012年GDP总量排名前五的省份是: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其对应的GDP含金量排名则为:第3位、第19位、第26位、第4位、第24位。山东、河南的GDP总量虽然靠前,但GDP含金量却靠后。
2013年
2014年年初,《中国经济周刊》旗下智囊机构中国经济研究院通过统计全国31个省份公布的2013年的最新经济数据(截至2014年2月23日),以北京大学中国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杨开忠提供的“单位GDP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计算公式(“人均可支配收入”除以“人均GDP”)为基础,计算得出《2013年31省份GDP含金量排名》,并采访专家学者对排名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
结果显示,2013年,中国大陆31个省份GDP含金量排名依次为:上海、北京、广东、浙江、云南、江西、安徽、海南、重庆、山西、福建、黑龙江、广西、贵州、四川、湖南、湖北、江苏、天津、辽宁、河南、甘肃、河北、宁夏、吉林、山东、陕西、青海、新疆、内蒙古、西藏。
2014年
2015年2月,《中国经济周刊》旗下智囊机构中国经济研究院通过统计全国31个省份公布的2014年的最新经济数据,计算得出2014年31省份GDP含金量排名,并采访专家学者对排名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
结果显示,2014年,中国大陆31个省份GDP含金量排名依次为:云南、安徽、江西、山西、广西、贵州、上海、四川、浙江、海南、甘肃、黑龙江、湖南、河南、河北、广东、北京、湖北、重庆、宁夏、西藏、福建、青海、新疆、辽宁、吉林、山东、陕西、江苏、内蒙古、天津。
其中云南等12个省份位居GDP含金量的全国平均数之上。
跟GDP含金量直接相关的首要指标就是居民收入。从2014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榜单看,排在前三位的是:上海、北京、浙江。尽管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是含金量计算公式中的分子,其高低排名不等于GDP含金量排名,但鉴于自2011年以来,上海、北京、广东已经连续三年位居GDP含金量排行榜前三,且位次无变化,故研究人员起初认为如果不出意外,上海、北京应该依然会是2014年GDP含金量榜单的领头羊。
⑸ 31省份上半年GDP数据全部出炉,哪些省份持续增长
31个省份的上半年GDP数据已经出炉了。
通过这些数据就可以发现,现在的疫情防控形势非常好。各个地方的经济正在稳步的复苏和恢复。而且各地的经济也在稳中向好,逐渐的恢复到疫情前的状况。而且在疫情当中,还有很多省份经济出现了正向增长。
以上就是我的一点个人之见,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⑹ 中国31个省份人均gdp突破4000美元的有多少个
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63646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4%。2014年末,中国大版陆总人口(包括31个省、权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海外华侨人数)13678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10万人。全国人均GDP为46531.20元。2014年人民币对美元全年平均汇率6.1443。按平均汇率,2014年中国GDP折合103585.93亿美元,人均GDP达到7573美元。
⑺ 全国31个省区gdp排名怎样
全国31个省份GDP增速已全部公布,排名第一的为重庆和西藏,增速为11%,经济总量最大的为广东和江苏,首次突破七万亿元。此外,有24个省份增速超7%,“跑赢”全国6.9%。
粤苏鲁GDP总量保持前三
新京报记者梳理发现,2015年全国31省份中,总量在万亿元人民币以上的有25地,较2014年增加一地。
多年来,盘踞“31省份GDP排行榜”前三名的是广东、江苏、山东。据此前广东省、山东省统计局数据,2015年,广东地区生产总值达7.28万亿元, 自1989年以来连续27年稳居全国第一;江苏7.06万亿仅次于广东省,差距逐步缩小。山东跻身“6万亿俱乐部”,在江苏之后。
GDP总量万亿以下有5省份。排名后三位的分别为西藏、青海和宁夏,GDP分别为1026.39亿元、2417亿元和2900亿元。
老工业基地增速放缓
2015年,中西部省份经济表现抢眼。GDP增速排名前三位的省份均来自西部地区,分别是重庆、西藏和贵州,增速分别为11%、11%和10.7%,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此外,在24个GDP增速“跑赢”全国的省份中,其中17个是中西部省份。
31个省份中,排名后四位的分别是辽宁、山西、黑龙江和吉林,增速分别为3%、3.1%、5.7%和6.5%。
黑龙江、辽宁、吉林及内蒙古四地社科院近日共同发布了《东北蓝皮书:中国东北地区发展报告(2015)》。报告认为,产业结构偏向于资源型企业以及重化工业;民营经济严重滞后;经济体制仍然落后于经济转轨的进程;自主创新能力偏弱;人口红利不断流失等五大因素,是东北经济发展面临困境的原因。
山西省统计局副局长张晓东25日对媒体表示,2015年山西在煤炭等能源原材料价格持续下跌,经济运行面临严峻挑战的情况下,仍处于最困难时期。山西省经济发展中积极因素不断积累,经济结构积极变化,民生进一步改善,实属不易。
18省份完成增速目标
31个省份中,有15个省份去年实际经济增速超过预期目标,吉林、宁夏和北京与目标基本持平。其中,北京的2015年经济增速目标为7%左右,实际增速为6.9%,北京市统计局副局长夏沁芳表示,这一速度与年初确定的7%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是相符的。
还有12个省份未能完成预期增速目标,分别是西藏、福建、湖北、新疆、陕西、山东、海南、内蒙古、河北、黑龙江、山西和辽宁。此外上海2015年取消了GDP增长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西藏GDP增速居于榜首,但却未同时达到12%的预期目标。
⑻ 31省份GDP排行榜,广东、江苏和山东列前三,如何看待这次排名
中国近几年的发展确实有目共睹,尤其是在全国人民都在旅游的高峰期,五一十一期间,更是能够展现出各个省份的经济实力。
不得不说这三个省份,用富可敌国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山东是孔子的故乡,也是古代重要战略要地。沿海地区相对发达,越是往西部,西南、西北经济欠发达。但是随着近几年山东省经济发展,即便是西南、西北地区,如今发展的经济也是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