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广西各城市排名
广西壮族抄自治区地级市人口(2018年数据)和面积(2018年数据)排名如下:
1、广西各地级市人口(2018年数据)人口排名:
广西历史悠久,早在80万年前广西就有原始人类生息了,先秦时期,岭南称百越之地,广西分属西瓯、骆越。广西境内最早的古国,见诸文献记载的是苍梧古国。
公元前222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因南征百越之君”,派屠睢率领50万秦军攻打岭南;公元前214年,秦军基本上占领岭南。随即,秦始皇将所夺取的岭南地区,设“桂林郡、象郡与南海郡”3个郡。广西分属桂林郡、象郡,这是广西历史上第一次划分行政区。
⑵ 广西所有城市经济排名
2009广西地级市GDP排名 财政收入排名 2009 广西各市gdp
地级市 GDP总量 同比增长 固定资产投资 同比增长 财政收入 同比增长
1南宁达 1492.38亿 15% 1043.91亿 50.54% 231.21亿 20.93%
2柳州 1030.02亿 15.7% 680.5亿 58.2% 157.64亿 12.5%
3桂林 940.55亿 14%, 659.35亿 35.7% 97.64亿 14.1%。
4玉林 682.04亿 13.8% 445亿 53.08% 53.7亿 12.5%
5梧州 458亿 17.5%
6百色 441.77
7贵港 438.59亿 15% 290亿元, 31.8% 34亿元, 17%
8钦州 396.37亿 15% 38亿 18.8%
9河池 382.83
10北海 317.71亿 16% 35.7亿 32%
11崇左 300.28 12.6
12来宾 299.36 12.8
13防城港 242.8亿 22.5% 250亿 71.2% 27亿 23.2%
14贺州 243.78 12.5
2010年的统计数据还没有出来~
应该不会出现太大变化。
南宁近些年敛财了敛的严重,牢牢的抓住了老大的位置,压制桂柳的上升。
⑶ 广西经济在国内排名第几
1、广东 39082亿元 增速9.5%广东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见事早、行动快、出拳重,促进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完成生产总值39082亿元、比上年增长9.5%,人均生产总值40748元、增长8.4%,均提前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
2、江苏 34061亿元 增速12.4%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061亿元,比上年增长12.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4232元,折合6475美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229亿元,增长18.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9%。
3、山东 33805.3亿元 增速11.9%全省实现生产总值 33805.3亿元,增长11.9%;地方财政收入 2198.5亿元,增长12.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81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119元,分别增长9.2%和8.5%。
4、浙江 22832亿元 增速8.9%2009年,全省生产总值22832亿元,比上年增长8.9%;地方财政收入按可比口径增长7.2%;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例1.7%;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预计下降5.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61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007元,实际增长9.7%和9.5%;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1.5%;城镇新增就业81.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26%;人口自然增长率4.63‰。
5、河南 19367亿元 增速10.7%初步核算,全省生产总值19367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26亿元、支出2903亿元,分别增长11.6%和27.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705亿元,增长30.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46亿元,增长19.1%。
6、河北 17026.6亿元 增速10%经初步核算,2009年全省生产总值实现17026.6亿元,总量排全国第六位,比上年增长10%。
7、辽宁 15065.57亿元 增速13.1%预计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5065亿元,增长13.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591亿元,增长17.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075亿元,增长30.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12亿元,增长18.2%。经济增长保持了不低于振兴以来的平均速度,不低于东部地区的平均速度。
8、上海 14900.93亿元 增速8.2%2009年,上海市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8.2%,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540.3亿元,比上年增长7.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完成5273.3亿元比上年增长9.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14%,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0.4%,扭转了工业生产持续下滑的走势,初步遏制了对外贸易降幅持续扩大的势头。
9、四川 14151.3亿元 增速14.5%初步统计,全省生产总值14151.3亿元,增长14.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74.2亿元,增长21.9%;城镇新增就业7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04元,增长10.1%;农民人均纯收入4462元,增长8.3%;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8%;人口自然增长率2.7‰。
10、湖南 12930.7亿元 增速13.6%全省实现生产总值12930.7亿元,增长13.6%;财政总收入1504.6亿元,增长14.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695.4亿元,增长36.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13.8亿元,实际增长21.1%;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0.4%。
11、湖北 12831.52亿元 增速13.2%初步统计,全年生产总值12831.5 亿元,增长13.2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742.2 亿元,增长20.1 %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211.8 亿元,增长41.6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28.4 亿元,增长19 .0%;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367 元,增长9.2 % ;农民人均纯收入5035.3 元,增长8.1 %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68.8 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 %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5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下降0.4 个百分点。
12、福建 11949.53亿元 增速12.0%初步核算,2009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949.53亿元,比上年增长12.0%。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7.6%,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全年工业增加值4918亿元、增长12.1%,建筑业增加值894亿元、增长18.6%。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01亿元,增长5%,粮食总产量667万吨,连续三年增产。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增长9%,农产品出口增长12.8%。
13、北京 11865.9亿元 增速10.1%初步核算,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865.9亿元,比上年增长10.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026.8亿元,增长10.3%。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4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73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986元,实际增长9.7%和13.4%。
14、安徽 10052.9亿元 增速12.9%初步核算,2009年,我省共实现GDP 10052.9亿元,成为第14个“万亿大省”。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9%,增幅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比全国高4.2个百分点。
15、内蒙古 9725.78亿元 增速16.9%初步核算,经国家统计局审定,2009年,全区完成生产总值9725.7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6.9%,比全国平均增速高8.2个百分点,增速连续八年保持全国各省区市第一位。
16、黑龙江 8288亿元 增速11.1%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288亿元,比上年(下同)增长11.1%,连续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2905.5亿元,增长12.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029.1亿元,增长37.6%。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641.6亿元,增长10.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401.8亿元,增长19.2%。
17、陕西 8186.65亿元 增速13.6%全年实现生产总值8186.65亿元,增长13.6%;完成财政总收入1389.5亿元,增长25.8%;城镇新增就业38.8万人,登记失业率3.94% 。
18、广西 7700.36亿元 增速13.9%初步统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7700.3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9%,比全国高5.2个百分点,增速在全国排第5位;财政收入966.89亿元,增长14.7%,其中一般预算收入620.83亿元,增长19.8%,比全国高6.1个百分点,增速在全国排第6位。
19、江西 7589.2亿元 增速13.1%全省实现生产总值7589.2亿元,增长13.1%,财政总收入928.7亿元,增长13.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642.4亿元,增长4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84.4亿元,增长19.3%。
20、天津 7500亿元 增速16.5%初步核算,2009年全市生产总值是7500亿元,比上年增长16.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4110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259亿元,分别增长3.4%、18.2%和15.1%。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生产总值62403元,折合9136美元,增长11.1%。
21、山西 7300亿元(对比2008年数据) 增速6%预计全年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左右(7300亿元——对比2008年数据);一般预算收入增长8%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0%,增速创15年以来新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9%,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0.4%。
22、吉林 7200亿元 增速13.5%预计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完成7200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地方级财政收入达到487亿元,增长15.2%。
23、重庆 6527亿元 增速14.9%2009年,是重庆在逆境中化危为机、挑战中克难奋进的一年。初步统计,全市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4.9%,达到6527亿元。
24、云南 6168亿元 增速12.1%去年,全省生产总值完成6168亿元,增长12.1%;财政总收入1490.8亿元,增加130.6亿元,增长9.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98.3亿元,增加84.2亿元,增长13.7%,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949.8亿元,增加479.6亿元,增长32.6%。
25、新疆 4270亿元 增速8%全区生产总值预计4270亿元,增长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825亿元,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78亿元,增长14.8%。全口径财政收入883.7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88.8亿元,分别增长7.9%和7.7%;地方财政支出1474.9亿元,增长28.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20元,增长6%;农民人均纯收入4000元,增加497元,增长14%,实现历史性突破。
26、贵州 3887亿元 增速11%预计全省生产总值3887亿元,增长11%;财政总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分别为779.58亿元和416.46亿元,增长15.9%和19.7%,一般预算支出1358.76亿元,增长28.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38.18亿元,增长30.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7.25亿元,增长19.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实际增长10.9%和10%左右;年末全省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比年初增加1161.2亿元和1087.2亿元。
27、甘肃 3380亿元 增速10%预计,完成生产总值3380亿元,增长10%,其中:第一产业486亿元,增长4.9%;第二产业1508亿元,增长10.5%;第三产业1386亿元,增长11.1%。
28、海南 1646.6亿元 增速11.7%全省经济持续回升。全省生产总值1646.6亿元,比上年增长11.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02.5亿元,增长4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4.5亿元,增长19.2%,投资、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29、宁夏 1334.6亿元 增速11.6%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334.6亿元,增长11.6%。财政总收入突破200亿元,达213.6亿元,增长19.6%;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超百亿元,达111.5亿元,增长17.4%。税收增幅居全国第六。粮食总产实现“六连增”。扩内需取得重大成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千亿元大关,达1119.1亿元,增长30.3%。
30、青海 1081.27亿元 增速10.1%经济总量持续攀升,实现生产总值1081.27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00.5亿元,增长37.5%。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300亿元,增长18.8%,实际增幅为近20年来最高。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66.5亿元,增长21.9%,增幅超过全国水平10.2个百分点。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到3.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692元,增长9%;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346元,增长9.3%。
31、西藏 437亿元(预计) 增速12.1%今年西藏自治区的生产总值预计达到437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大幅增长,预计达到30亿元,连续4年保持20%以上的增速。
⑷ 2011广西各市gdp排名
地级市市辖区GDP排名 南宁1303.94 柳州871.56 桂林360.90 钦州324.85 北海264.58 贵港255.50 玉林246.40 防城港 232.02 来宾202.41 梧州176.03 贺州169.31 百色120.87 河池93.18 崇左77.02
⑸ 求广西各城市经济排名
2007年前3季度广西各城市经济指标排名
GDP:南宁737.63亿元(17%)、柳州506.26亿元(16.3%)、桂林472.8亿元(14.1%)、玉林333.1亿元(13.3%)、梧州228.3亿元(15.9%)、百色222.3亿元(15.1%)、贵港210亿元(15.1%)、河池203.2亿元(15.6%)、钦州197.37亿元(17.2%)、北海172.59亿元(17.9%)、来宾147.4亿元(15.9 %)、贺州142.7亿元(13.4%)、崇左133.9亿元(16.6%)、防城港104.3亿元(21%)
人均GDP:柳州元14423元(1923美元)、防城港13203元(1760美元)、北海11903元(1587美元)、南宁11490元(1532美元)、桂林9590元(1279美元)、梧州7739元(1032美元)、来宾5992元(799美元)、百色5976元(797美元)、钦州5945元(792美元)、贺州5801元(773美元)、崇左5797元(773美元)、玉林5617元(749美元)、河池5251元(700美元)、贵港4468元(596美元)
财政收入:南宁113.11亿元(29.1%)、柳州85.59亿元(25.84%)、桂林50.9亿元(20.9%)、百色35.8亿元(29.7%)、玉林28.2亿元(23.9%)、河池25.8亿元(27.9%)、北海21.7亿元(40.65%)、崇左20.9亿元(24.9%)、梧州20.2亿(22%)、钦州18.46亿元(44.89%)、来宾18.43 亿元(22.2%)、贵港17亿元(30.2%)、防城港11.66亿元(42.5%)、贺州11.1亿元(22.3%)
工业总产值:柳州1002.69亿元(23.8%)、防城港158.48亿元(53.2%)
规模工业产值:柳州815.28亿元(25.3%)、梧州196.5亿(63.1%)、北海127.2亿元(35.4%)、防城港124.63亿元(68.4%)、钦州120.9(57.66%)、崇左115.48亿元(23.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南宁375.6亿元、柳州200.87亿元(17.91%)、桂林164.2亿元、玉林128亿元、贵港91亿元、梧州85.1亿元(16.7%)、钦州71.05亿元(17.3%)、河池57.9亿元、百色48.6亿元、北海46.94亿元(18.96%)、34.3亿元、来宾32.95亿元(16.7%)、崇左27亿元、防城港22.43亿元(17.3%)
外贸进出口总额:防城港9.39亿美元、钦州4.64亿美元(54.9%)、北海3.38亿美元(99.33%)、贵港0.63亿美元(49.2%)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柳州9614元(15.28%)、北海9551元(19.45%)、防城港9342元(33.5%)、钦州8889元(17.99%)
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北海4908元(13.51%)、柳州3857元(22.34%)、防城港3358元(27%)、钦州2926元(18.4%)
港口吞吐量:防城港3485万吨(62.9%)、江山港905万吨
海关税收:防城海关30.17亿元(27.03%)、北海海关5.21亿元(49.4%)、钦州海关5.09亿元(34.19%)、梧州海关2.38亿元(90.4%)、柳州海关1.74亿元
⑹ 广西各城市综合排名
1、南宁市(在东盟,大西南,泛珠三大背景的催化下,享受中央沿海开放城市政策后,经济飞速发展广西城市的老大)
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简称"邕",拥有1680多年的历史。从远古到近代,这座城市都在不断的创新发展,时至今天,它是中国西部各省区唯一沿海的省会城市,是中国大西南出海通道的重要枢纽城市,是中国华南、西南和东南亚经济圈的重要中心城市,是沟通中国和东盟的前沿城市。2004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88.86亿元,财政收入74.63亿元,
2、柳州市(强大的工业体系使柳州屈居南宁稳居广西第二把手把交椅)
又称龙城,是以工业为主、综合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是山水景观独特的历史文化名城。全市辖六县四区,总面积18686平方公里,总人口351.3万人,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和承东启西的地理位置,构成了柳州的禀赋特色,日趋发展的工业经济彰显着柳州的时代特征。2003年,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327.82亿元,财政收入58.18亿元,
3、桂林市
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享有山水甲天下之美誉。它地处广西东北部,是桂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心。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桂林市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在交通、通信、能源等方面过去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得到缓解,城市建设和改造步伐加快,现代化国际旅游城市构架初步形成。“十五”期争取实现固定资产投资540亿元,城市建设有重大进展。
4、玉林市(繁荣的民营经济,和众多的消费人口,支撑玉林保持桂东南老大广西四哥的位置)
所辖二区五县市的建成面积达 74.43平方公里;其中玉林市城区常驻人口近40万人;以北流、容县、陆川、博白、福绵、兴业、玉州为卫星城,使玉林成为具有亚热带风光的园林式现代化城市1996年,国民生产总值达154.25亿元(90年乡镇企业在广西、在全国享有盛名,是玉林经济具活力的增长点。
建立了以机械、建材、陶瓷、食品、制药、糖纸、化工、卷烟为支柱的工业体系,培养出以玉柴机器、玉林制药、广西运美为代表的一大批大型企业集团。
5、北海市(从地产泡沫中走出,开始谋求新的机遇,西南出海大通道和大型临海工业造就北海迅猛发展使之超过老工业城市梧州,屈居第五)
近十年来发展最快的一年是2004年。全年完成生产总值158.1亿元,增长12.1%,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40.8亿元、52.9亿元、64.4亿元,
6、梧州市(随着铁路,高速公路,珠江航道改造的完成,接受广东辐射的效果初步显现成为两广枢纽,开始聚积底气准备超越沿海城市,完成其超越发展的第一步)区位优势比较明显。梧州市是我国西部大开发12省(市)区中最靠近粤港澳的城市,是广西乃至西南地区接受粤港澳台地区产业、技术、资金转移的最前沿地区。东邻广东,南接玉林,西连贵港,北通贺州、桂林。浔江、桂江汇于市区为西江。三江交汇处黄绿分明,人称鸳鸯江。梧州集广西水流85%以上,有“广西水上门户”之称,与粤港澳一水相连。水路距广州341公里、香港436公里、澳门384公里,为广西距港澳最近的港口口岸城市。梧州口岸为国家一类口岸。梧州口岸有百年对外贸易历史,设施齐全,基础较好,与世界五大洲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梧州市是广西最早的工业基地。早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梧州市的火电、火柴、肥皂、电池、机械、纺织、治炼、医药、化工等行业就享有盛誉。林化林产工业、轻化工业、食品工业、房地产业、对外贸易已发展成为梧州的优势产业。
7、钦州市(整合为一个经济体走廊逐步成熟,桂南小城市群飞速发展)
是广西沿海金三角上的一块宝地。这里气候温和宜人,河流水库众多,土壤肥沃,植物繁茂。自然资源丰富,依水临海,山川美丽,游览风景迷人,名优产品繁花似锦,有兴旺发达的农业。也有大有可为的海洋捕捞养殖业,城乡市场广阔,开发建设有着很大潜在优势。全市工业目前已形成制糖、医药、食品加工制造、建材、化工等为主的地方工业体系。制糖、医药工业是全市的两大支柱,
8、防城港市(独特的区位优势,
决定了防城港市在西部大开发战略格局中居于特殊的战略地位。)
是1993年5月23日设立的地级沿海开放城市。防城港市因港而得名,依港而发展。全市拥有大小港口10多个,其中防城港是广西乃至中国西部第一大港,是全国枢纽港之一,以水深、避风、不淤积、航道短和可用岸线长而著称于世。,年吞吐量超过1300万吨,与71个国家和地区的227个港口通商通航,跻身全国大港行列。21世纪的防城港已成为大西南与东南亚乃至世界各国贸易往来最现实最便捷的出海口,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桥头堡”。
9、贵港市(经过十几年的工业建设,已经走上了工业强大稳定发展的道路)
1998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102亿元,比上年增长7.3%,财政收入8.08亿元,增长10.3%,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4亿元,增长14%。目前,贵港市已建成富有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工业新格局,是广西新兴的工业基地。形成了制糖、造纸、建材等支柱产业以及机电、化工、冶金、纺织、医药、皮革、食品、印刷等10多
10、百色市(新型的工业建设和南贵昆经济圈中心等优势开始化为百色发展的实际动力)
2004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02.99亿元,增长15.3%;财政收入完成24.7亿元,政府决定把百色打造为中国乃至亚洲重要的铝工业基地。如果我这辈子注定要孤单,我会选择在路上漂泊一生。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在陌生的地方认识喜欢的陌生人,可以是朋友、兄弟甚至知已,我只需要陪伴。然后和自己喜欢的陌生人握手,拥抱,一起看繁华世界人间苍凉,然后告别,然后期待下一次惊喜的重逢。
⑺ 广西的经济在全国排名多少
1、广西壮族自治区在2016全年的全国GDP增长排名是第23名,在2017第一季度版GDP增长排名是26名;
2、广西权壮族自治区2017第一季度经济以3909.53亿元排名全国第19名;
3、全国GDP排名共31个单位,今年广西排名在20以内,不算落后,属于中等水平;
⑻ 2010年广西各市GDP排名
NO.1 南宁:1800.43亿 NO.2 柳州:1260.3亿 NO.3 桂林:1115亿 NO.4 玉林:805亿 NO.5 梧州:558亿 NO.6 百色:530亿 NO.7 贵港:515亿 NO.8 钦州:503亿 NO.9 河池:440亿 NO.10 北海:390亿 NO.11 崇左:389.2亿 NO.12 来宾:385亿 NO 13 防城港:317亿 NO.14 贺州:285亿 初步核算,广西2010年全区生产总值(GDP)9502.39亿元,比上年增长14.2%。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7.6%、47.5%和34.9%。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859.0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