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gdp排名 > 人均gdp对消费的影响

人均gdp对消费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1-16 08:13:30

Ⅰ 什么是人均gdp 人均gdp的意义作用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Real GDP per capita),即“人均GDP”,常作为发展经济学中衡量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标,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之一,它是人们了解和把握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有效工具。将一个国家核算期内(通常是一年)实现的国内生产总值与这个国家的常住人口(或户籍人口)相比进行计算,得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各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标准,为了更加客观的衡量,经常与购买力平价结合。

人均GDP的意义:
一、除资源国以外的绝大多数工业化国家,人均GDP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定国家社会的发展水平和发展程度。一方面,就中日比较而论,人均GDP虽不能正确反映中日两国综合国力,但确实表明日本在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和人口寿命以及环境和生态建设等方面的发展水平要高于中国,尤其是日本城乡发展的相对均衡以及农村农业基本上“水旱无忧”的抗灾能力与抗灾水平,更是让中国望尘莫及。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农村农业的滞后发展恰恰拖了我国人均GDP的后腿,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最终也深刻影响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以阎教授提出的2009年人均GDP排名前八位的卢森堡等经济体为例,尽管它们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能与排在第137位的印度相比,但是就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指标而言,卢森堡等国家的社会发展水平及其城乡均衡发展程度却是印度所不可企及的。
二、人均GDP本身具有社会公平和平等的含义。人均GDP虽然不能直接等同于居民的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但构成了一国居民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的主要物质基础,是提高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生活水平的重要参照指标。事实上,强调人均GDP的国家,一般也比较注重提高本国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和社会公平程度。人均GDP观念及其人均GDP状况直接决定和影响着一个国家在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及其社会建设方面的投入取向、投入能力与投入水平。
三、人均GDP与工业化进程和社会稳定,具有一定内在联系。据亨廷顿分析,在一定阶段,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与社会安定、社会和谐成正比。发展理论也把人均1000-3000美元认定为工业化起飞阶段,4000-6000美元为工业化中期。工业化起飞后,相对于传统社会,社会不安定因素增加,尤其在人均GDP达到4000-6000美元时,一些现代化进程中国家往往进入高危阶段。但人均GDP一旦达到6000-8000美元,尤其在8000美元以后,除阿根廷以外,基本都进入一种新的社会稳定状态。阎文提到人均GDP在3万美元以上的法国和意大利似乎并不比人均GDP1000-3000美元的36个国家更稳定,显然混淆了国家基本政治稳定与领导更换政府更迭之间的巨大差别。不论左派还是右派,只要不抱偏见,应该承认,包括西欧国家在内的这种民主政治条件下的某些不稳定表现,与转型社会民主化进程中的社会不稳定,存在本质不同。

Ⅱ 请问人均GDP数值的变化,会带来怎样的消费趋向。非常感谢!

不可能精确到到了多少会怎样,只是国外作出一条参考曲线,影响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另外外国预测单看gdp也不是一种科学的预测。还有gnp及衡量国民经济的其他数值

Ⅲ 人均gdp到1万美元消费会发生什么变化

通常来说,人均GDP水平的高低反映了当前地区经济发展阶段的定位。人均回GDP达到1万美元,对于一个国家答或地区,表示该地区已基本完成工业化。在20世纪80年代,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先后达到人均GDP1万美元水平。人均GDP1万美元发展阶段后主要发达国家和国际大都市的经济社会均有趋同的发展轨迹:从生产为主向消费为主转变,从工业为主向服务业为主转变,从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变(胡鞍钢)。作为一个省来说,浙江省已经达到人均GDP1万美元,基本接近高收入发达国家行列,可以说当前是工业化已经基本完成,正加速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将加快由工业为主向服务业为主、生产为主向消费为主、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变的步伐。

Ⅳ 关于人均GDP与人们生活质量的关系

1,人均GDP概念:均国内生产总值(Real GDP per capita)常作为发展经济学中衡量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标,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之一,它是人们了解和把握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有效工具。将一个国家核算期内(通常是一年)实现的国内生产总值与这个国家的常住人口(或户籍人口)相比进行计算,得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各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标准,为了更加客观的衡量,经常与购买力平价结合。
2,人均GDP与生活质量的关系:(1)人均GDP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定国家社会的发展水平和发展程度(除资源国以外的绝大多数工业化国家)。一般体现一个国家的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和人口寿命以及环境和生态建设等方面的发展,人均GDP越高,表明这个国家的人们生活保障率越高。(2)人均GDP本身具有社会公平和平等的含义。人均GDP虽然不能直接等同于居民的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但构成了一国居民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的主要物质基础,是提高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生活水平的重要参照指标。它表明人们的收入情况和生活质量水平。(3)人均GDP与工业化进程和社会稳定,具有一定内在联系。在一定阶段,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与社会安定、社会和谐成正比。通常情况下随着人们收入提高,生活质量也会随之提高,生活满意度就会随之提升,社会将会更和谐稳定。

Ⅳ 人均收入与人均gdp是怎样的比例关系

两者比例关系说明了两个反应生活水平状况的标准之间的差距。

以上述的深圳为例,人均收入和人均GDP的比例为1:6.33.说明人均实际收入反应的生活水平远没有达到人均GDP反应的生活水平程度。主要原因资源不能公平、平等、有效的配置。人们没有享受到经济迅速发展的红利。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 总产出(即GDP总额,社会产品和服务的产出总额)/总人口

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核算期内(通常为一年)实现的生产总值与所属范围内的常住人口的比值(当前流动人口成为全国或地区经济贡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决不能忽视,故用户籍人口作为比较指标是不科学的)。

(5)人均gdp对消费的影响扩展阅读: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Real GDP per capita)是人们了解和把握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有效工具,即“人均GDP”,常作为发展经济学中衡量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标,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之一。

将一个国家核算期内(通常是一年)实现的国内生产总值与这个国家的常住人口(或户籍人口)相比进行计算,得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各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标准,为了更加客观的衡量,经常与购买力平价结合。

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所有常住机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年或季)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成果(简称GNP)。一个国家常住机构单位从事生产活动所创造的增加值(国内生产总值)在初次分配过程中主要分配给这个国家的常住机构单位,但也有一部分以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等形式分配给该国的非常住机构单位。

同时,国外生产单位所创造的增加值也有一部分以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等形式分配给该国的常住机构单位。从而产生了国民生产总值概念,它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来自国外的劳动报酬和财产收入减去支付给国外的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

参考资料: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网络

Ⅵ 人均GDP和人均消费水平的关系分析中把那个作为因变量比较合适

都可以,只不过出发点,即角度不同。
不过一般而言,人均消费水平做因变量,人均GDP做自变量,观察人均GDP的变动对人均消费水平的影响,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Ⅶ 居民消费对GDP的影响

首先,GDP里面包含消费(目前我国GDP主要是出口,居民消费所占比重很低。美国的居民消费所占比重就相当大,从而影响其消费)
其次,我国的消费值在世界上是偏低的。发展空间很大。
最后,消费值也反映在一个国家的社会福利上,社会福利低,你很难去敢消费,只能存款,如果消费值上来了,那么也就是说社会福利有所完善,那么我国会从出口转变为自销,在转变为进口,就像美国一样。
所以居民消费不但影响一国的GDP值,也从根本上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实体。而经济实体实际上就是GDP,只不过后者是用数字方式表现罢了。
你可以用中美两个的居民消费水平,写到影响一国是进口还是出口。在GDP不变的情况下,主要影响的是GDP的构成。看你侧重点在那里了

Ⅷ 人均GDP和人均消费水平有什么区别这两个指标各通常用在什么领域要深刻一点的解释。谢谢

首先GDP是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GDP就是人均的生产值,意思就是指你在工作的时候可以回生产多少东西,这些东西的答真实价值就是你的人均GDP.很多人都把人均GDP和人均收入混为一谈,其实这是极端错误的,因为你的收入不可能等于你生产出来的东西的真实价值,收入等于真实价值减去剩余价值,因为公司要用剩余价值来维持它的运作,因为有剥削,所以收入会低于人均GDP,人均GDP反映的是生产者的生产力,收入反映的是生产者实际的待遇状况。

Ⅸ 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因素有哪些

1、国内生产总值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

国内生产总值()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总量,人均GDP通常用以评价一国的富裕程度,通常我们把国内生产总值作为经济发展水平的代表性指标。而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又与居民消费水平有很大联系。

2、居民储蓄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居民的消费和储蓄互相影响,储蓄增加,现实的消费就会减少,储蓄减少,现实的消费就会增加。

3、通货膨胀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物价大幅度上涨,直接影响到居民家庭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另外,通货膨胀对居民的消费预期也产生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持续上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城市居民的消费欲望。

4、社会保障对我国居民消费的影响

社会保障水平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地区)社会成员享受社会保障的高低程度,其主要衡量指标是社会保障总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9)人均gdp对消费的影响扩展阅读

反映居民消费水平的主要指标有:

1、平均实物消费量指标

平均每人全年主要有消费品的消费量、平均每百户耐用消费品拥有量、人均居住面积、平均每人生活用水量、平均每人生活用电量等;

2、现代化生活设施的普及程度指标

平均每百户主要家用电器拥有量、电话普及率等;

3、反映消费水平的消费结构指标

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中食品的比例、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中文化生活服务支出比例、不同质量消费品的消费比例等。

消费计算

根据计算居民消费的不同价格,可以计算出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居民消费水平和按可比价格计算的居民消费水平,后者便于观察居民实际消费水平的增长变化。

为了观察居民消费的实物构成,还可以进一步计算各种消费品的平均消费的数量和金额,以反映居民在取得基本生存资料的基础上逐步向需要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的方向发展的趋势。

居民消费水平,是按国内生产总值口径,即包括劳务消费在内的总消费进行计算的。计算公式为:居民消费水平(元/人)= 报告期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居民消费总额 / 报告期年平均人口。

居民虚拟消费类型:

居民消费除了包括直接以货币形式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消费之外,还包括以其他方式获(如虚拟性消费)得的商品和服务的消费。居民虚拟消费包括以下类型:

单位以实物报酬或实物转移等形式提供给劳动者的商品和服务;

住户自己生产并由自己消费的商品和服务(其中,服务仅指住户的自有住房服务);

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中介服务;保险公司提供的保险服务。

阅读全文

与人均gdp对消费的影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