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求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总人口、平均个人消费、以及当地GDP总值。答案满意可加分,谢谢!
通城县 总人口 统计表发表年份统计对象数字全文快照1996通城县443556人年末总内人口443556人,其容中男229800人,女213756人,人口出生率为10.43编,自然增长率为3.28肠。《通城年鉴》(1996年)1996塘湖镇24938人塘湖镇位于通城县东南部,全镇版图面积72平方公里,下辖24个行政村,173个村民小组,1995年末,总人口24938人,耕地面积16273亩;镇直部门18少,镇办企业14家。
❷ 2019湖北各市的GDP是多少
2019湖北各市的GDP是:
1 、武汉市14847.29 8亿元。
2 、襄阳市4309.79 7.8亿元。
3 、宜昌市4064.18 7.7亿元。
4 、荆州市2082.18 7.5亿元。
5 、黄冈市2035.2 7.2亿元。
6 、孝感市1912.9 8.1亿元。
7、 荆门市1847.89 8亿元。
8、 十堰市1747.82 7.2亿元。
9 、黄石市1587.33 7.8亿元。
10、 咸宁市1362.42 8.5亿元。
11、 随州市 1011.19 7.8亿元。
12、 鄂州市 1005.3 8.2亿元。
13、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870.95 6.2亿元。
14 、仙桃市800.13 8.3亿元。
15、 潜江市755.78 8.3亿元。
16、 天门市591.15 8.2亿元。
❸ 阳新县浮屠镇GDP是多少!
咸宁 行政区划 咸宁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湘鄂赣三省交界处,是南下北上的主要通道,有“湖北南大门”之称。东与黄石市的阳新县交界,南与江西省的修水县、湖南省省的平江县接壤,西与湖南省的临湘市相连,北与荆州市的洪湖市隔江相望,与武汉江夏区、鄂州市、大冶市毗邻。国土面积9861平方公里。咸宁市人民政府驻咸安区温泉办事处。 2003年咸宁市辖嘉鱼县、通城县、崇阳县、通山县、赤壁市、咸安区四县一市一区,共设11个乡、51个镇、6个办事处,下辖1271个村民委员会、11585个村民小组。 其中,咸安区辖汀泗桥、官埠桥、双溪桥、马桥、高桥、横沟桥、贺胜桥、向阳湖、桂花9个镇,浮山、永安2个办事处和大幕1个乡,温泉经济技术开发区辖温泉办事处;嘉鱼县辖陆溪、高铁岭、官桥、鱼岳、新街、渡普、潘家湾、牌洲湾8个镇;赤壁市辖赵李桥、新店、中伙铺、官塘驿、茶庵岭、赤壁、柳山湖、神山、车埠9个镇,赤马港、蒲圻、陆水湖3个办事处;通城县辖麦市、塘湖、关刀、五里、马港、隽水、沙堆、石南、北港9个镇,四庄、大坪2个乡;崇阳县辖沙坪、石城、桂花泉、天城、青山、路口、白霓、金塘8个镇,肖岭、铜钟、港口、高枧4个乡;通山县辖通羊、南林桥、黄沙铺、厦铺、闯王、洪港、大畈、九宫山8个镇,大路、杨芳林、慈口、燕厦四个乡。 气候地理 咸宁市隶属湖北省,素有“湖北南大门”之称,享有“桂花、楠竹、茶叶、苎麻之乡”之誉。位于湖北省东南部,地跨东经113º32′-114º58′,北纬29º02′-30º19′。东邻赣北,南接潇湘,西望荆楚,北靠武汉。区位适中,交通便捷。138公里长江黄金水道依境东流,京广铁路、106、107、京珠高速公路贯通南北。国土面积9861平方公里。现辖一市一区四县:赤壁市“三国故事”享盛名;咸安区向阳湖畔翰墨香;崇阳县戏乡琴韵号天城;嘉鱼县秀水澄湖鱼米乡;通城县三省通衢多客商;通山县九宫巍峨云天外。 咸宁位于长江中游南岸,幕阜山北麓。大地构造处于扬子准地台(Ⅱ)东端的下扬子台坪(Ⅱ3)的大冶褶带(Ⅱ3)的梁子湖凹陷(Ⅱ3)和咸宁台褶束(Ⅱ3)以及幕阜台拗(Ⅱ4)的通山台褶束(Ⅱ4)等3个四级构造单元。区内出露有元古代至新生代地层,岩浆活动主要集中于通山的九宫山一带。由于地壳运动的影响,区内褶皱断裂发育,形成现今地貌景观。地势南高北低,分为3个地貌区。江汉湖积冲积平原区,位于西北部,为赤壁市茶庵岭至咸安区双溪以北的大片地区。大幕山――雨山低山丘陵区,位于中部,为通山县高湖至沙店一线以北,茶庵岭至双溪一线以南的广大地区。幕阜山侵蚀构造中山区,位于通山高湖至沙店一线以南地区。 咸宁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降水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冬季盛行偏北风,偏冷干燥;夏季盛行偏南风,高温多雨。年平均气温16.8℃,极端最高气温41.4℃,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15.4℃。年平均降水量1577.4毫米,年平均日照时间为1754.5小时,年平均无霜期为245-258天。主要灾害性天气有倒春寒、大暴雨、水灾、洪涝及夏旱、伏旱。 历史沿革 咸宁市(地级市)行政建置较晚,但境内各县市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市域夏商属荆楚,秦属南郡,汉属江夏郡,东汉末属东吴。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置蒲圻县(今赤壁市)。唐代宗大历三年(公元768年)置永安镇,南唐保大十三年(公元955年)升为永安县,宋真宗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为避宋太祖永安陵讳,按《易?乾象》“万国咸宁”与“永安”近义之意,取名咸宁县(今咸安区)。南唐保大十一年(公元953年)置嘉鱼县。北宋乾德二年(公元964年)置通山县。北宋开宝八年(公元975年)置崇阳县。北宋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置通城县。元时,市域属湖广行省武昌路;明清时,属武昌府。民国时期,先属江汉道,后属湖北省第一行政督察区。新中国成立后,先后隶属大冶专区、孝感专区。1965年8月成立咸宁专区,辖咸宁、嘉鱼、蒲圻、通山、通城、崇阳、阳新、鄂城、武昌9县。1970年咸宁专区改称咸宁地区。1975年和1979年,武昌、鄂城县分别划属武汉市、黄冈地区。1983年8月撤销咸宁县,设立咸宁市(县级市)。1986年6月撤销蒲圻县,设立蒲圻市(县级市),1998年10月蒲圻市更名为赤壁市。1997年阳新县划属黄石市。 199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咸宁地区,设立地级咸宁市,同时撤销原咸宁市(县级市),设立咸安区。2003年底咸宁市共设11个乡、51个镇、6个办事处,共有1271个村民委员会、11585个村民小组。 自然资源 土地矿产资源 我市处于幕阜山脉向江汉平原过渡地带,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山地、丘陵、岗地、平原兼而有之,素有“六山一水两分田,一分土地为家园”之说。全市国土总面积986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总面积291.7万亩,人均耕地仅1.05亩(统计数据为0.79亩),低于全国人均1.55亩、全省人均1.25亩的水平。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是我市的土地市情,合理利用土地特别是保护耕地在我市显得尤为重要。 我市矿产资源以非金属矿产为主,金属矿产次之,能源、水气矿产少。已发现矿产37种,其中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18种,包括能源矿产2种、金属矿产8种、非金属矿产7种、矿泉水1种。全市有11种矿产资源的储量列居全省前五位。其中,居全省第一位的有镁、锑、独居石、钽、地热等5种矿产,居第二位的有金、铌、冶金用白云岩等3种,居第四位的有煤、钒、锰3种。 水资源 2003年,全市平均降水量1584.2mm,折合水量156.0亿m3,较上年偏少19.2%,较多年平均偏多4.5%,属平水年份;全市水资源总量102.8亿m3,较上年偏少13.8%,较多年平均偏多27.5%;其中地表水资源量100.4亿m3,地下水资源量19.17亿m3,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计算量16.78亿m3。全市人均占有水资源量3693m3,亩均占有水资源量5488m3;全市各类供水工程总供水量13.2496亿m3,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12.8848亿m3,占97.2%,地下水源供水量0.3648亿m3,占2.8%。全社会用水总量13.2496亿m3,其中生产用水量12.3124亿m3,占92.93%;生活用水量0.9349亿m3,占7.06%;生态环境用水量0.0023亿m3,占0.01%。全市人均用水量476m3,万元GDP用水量763m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332m3,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680m3。 建国初期全市有大小湖泊115个,正常水位的湖水面积为488平方公里。由于人为侵占等原因,目前全市500亩以上的湖泊仅有19个,湖水面积206.4平方公里,其中万亩以上湖泊5个。 全市境内河流众多,落差较大,水能资源丰富。全市水能理论蕴藏量31.1084万KW,可开发量为24.1057万KW。到2000年底止,全市已建成水电站169处,全市有21座大中型水库。全市灌区设计灌溉面积148.5万亩,设计年均引水量为10.21亿立方米。 森林资源 全市土地总面积积981494公顷。其中陆地面积905655公顷,占92.27%。 在全市陆地面积中:林地面积561286公顷,占61.98%;荒地面积16375公顷,占1.81%;难利用面积7302公顷,占0.81%。 在全市林地面积中:森林面积411095公顷,占73.24%;疏林地面积8563公顷,占1.53%;灌木林地91110公顷,占16.23%;无立木林地47452公顷,占8.45%;苗圃地3067公顷,占0.05%。 在全市森林面积中: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面积共有308238公顷,占74.98%;竹林102475公顷,占24.93%;农林间作林382公顷,占0.10%。 全市活立木蓄积量8768293立方米。其中:森林蓄积量8302520立方米,占94.69%;疏林蓄积量45516立方米,占0.53%;散生木蓄积量135271立方米,占1.54%;四旁树蓄积283795,占3.24%。 全市森林覆盖率为52.3%。 我市南部属幕阜山系余脉,海拔多在1500米以下,最高山峰老鸦尖海拔1656米,一般在200-800米。北部属江汉平原,海拔多在20-50米。其地带性植被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树种资源种类繁盛,主要植物群落类型划分为: 常绿阔叶林:主要分布于海拔 5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地带,其代表群落有苦槠林、樟树林、甜槠林。林中散生树种有长叶石栎、冬青、青栲、油茶、石楠、乌楣栲、丝栗栲、女贞、厚皮香、绵槠等。 落叶阔叶林:主要分布在海拔1200-1500米地带,其代表树种有短柄枹、锥栗、化香、黄莲木、青檀、黄檀、稠李等。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主要分布于海拔 500-1100米之间,其代表树种有甜槠、栓皮栎、青冈栎、厚皮香、青榨槭、石栎、白栎、绵槠、交让木、枫香、黄檀、酸枣、糙叶树、拐枣、短柄枹、山槐、化香、茅栗、臭辣树等。 针叶林:海拔 800米以上的代表树种有黄山松、油松, 800米以下其代表树种有杉木、马尾松、柏木等。杉木是鄂南主要造林树种,大部分为人工纯林。天然林只在通山县九宫山、一盘丘,通城县黄龙山等地有零星小块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