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gdp排名 > 2005北京人均gdp增长率

2005北京人均gdp增长率

发布时间:2021-01-14 16:15:13

❶ 、2005年某市人均gdp约为2003年的1.2倍,如果该市每年的人均GDP增长率相同,那么增长率为

列示为(1+X)的平方×1=1.2
抱歉我手边没有计算器所以自己算吧!加油~

❷ 我国2005年人均gdp为1703美元。如果按照7%的年平均增长率,我们要努力多少年才能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

又是平均。
李村有十户人家,一户是千万富翁,其他全是穷光蛋,平均下来都是百万富翁。
我们最大的问题是分配不均。国企垄断,财富集中在少数GUAN员手里

❸ 求07年我国主要省市的人均GDP增长率表

名次 省份 GDP(亿) 增长率

01 广东省 25969 14.1%

02 山东省 21700 15.0%

03 江苏省 21548 15.0%

04 浙江省 15649 13.9%

05 河南省 12464.09 14.0%

06 河北省 11631.7 13.2%

07 上海市 10297.17 12.2%

08 辽宁省 9257 13.0%

09 四川省 8367.82 12.3%

10 北京市 7720.31 12.1%

11 福建省 7501.64 13.4%

12 湖北省 7497.17 12.1%

13 湖南省 7493.17 12.0%

14 黑龙江 6216.84 12.0%

15 安徽省 6141.88 12.9%

16 广 西 4801.99 13.5%

17 山西省 4746.52 11.7%

18 江西省 4609.85 12.3%

19 内蒙古 4790.11 18.6%

20 陕西省 4382.83 12.5%

21 天津市 4337.74 14.4%

22 吉林省 4249.22 13.0%

23 云南省 4001.86 11.9%

24 重庆市 3840.84 12.3%

25 新 疆 3063.15 11.2%

26 贵州省 2259.67 10.1%

27 甘肃省 2246.00 10.6%

28 海南省 1052.43 12.5%

29 宁 夏 706.98 12.4%

30 青海省 641.05 12.2%

31 西 藏 290.05 13.4%

准确的回答是这样的!(*^__^*) 嘻嘻……

❹ 我国2005年人均gdp为1703美元。如果按照7%的年平均增长率,我们要努力多少年才能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

1703*(1+7%)^x≥10000
1。07^x≥10000/1703
x*ln 1.07≥ln(10000/1703)
x≥ln(10000/1703)/ln1.07
x≥2。655/0.0676586
x≥39.24
看来40年就可以赶上了!
问题是美元还专在贬属值,10000美元这个水平可能有点低!

❺ 2005年某地区的人均GDP约为900万美元,如果按7%的年平均增长率,那么到2015年该地区人均

设2015年该地区人均GDP比2005年增长x%,依题意可得
900(1+x%)=900(1+7%)^10

❻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公报显示:2001到2005年,我国GDP增长率分别为8.3%,9.1%,10.0%

答案B
分析:根抄据中位数、众数、平均数和方差的意义分析,只有方差反映一组数据波动大小.
解答:由于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所以“增长率之间相当平稳”就是指数据的方差情况.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方差的意义.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大,表明这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大,即波动越大,数据越不稳定;反之,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即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

❼ 急求2006年—2011年中国人均GDP增长率,谢谢啊~~

2006年—2011年中国人均GDP增长率

2006 12
2007 13.6
2008 9.1
2009 8.6
2010 9
2011 8.5

❽ 计算1995-2011年人均GDP增长速度,按2005年不变价,怎么求

既然复是按2005年不变价,那么就以2005年的价格制水平为基期,计算实际GDP;如果以当年的价格水平为标准,就是名义GDP。

比如说,我们计算2011年的GDP=2011年产出总量×2005年这些产出品的价格
其他年份的计算以此类推
算出总增长,再平均一下

❾ 2003-2007中国人均GDP(人民币),以及人均gdp增长率

一楼也太假了吧....骗术垃圾...

中国历年GDP-中国历年人均GDP
(1978~2006)
国内生 人均国内
年份 产总值 生产总值
(亿元) (元/人)
1978 3645.2 381
1979 4062.6 419
1980 4545.6 463

1981 4891.6 492
1982 5323.4 528
1983 5962.7 583
1984 7208.1 695
1985 9016.0 858

1986 10275.2 963
1987 12058.6 1112
1988 15042.8 1366
1989 16992.3 1519
1990 18667.8 1644

1991 21781.5 1893
1992 26923.5 2311
1993 35333.9 2998
1994 48197.9 4044
1995 60793.7 5046

1996 71176.6 5846
1997 78973.0 6420
1998 84402.3 6796
1999 89677.1 7159
2000 99214.6 7858

2001 109655.2 8622
2002 120332.7 9398
2003 135822.8 10542
2004 159878.3 12336
2005 183084.8 14040
2006 209407.0 15931

2007 中国 总 30100 人均 2280美元

中国历年GDP增长率 (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
年份 GDP增长率(%)

1978 11.7

1979 7.6

1980 7.9

1981 4.4

1982 8.5

1983 10.2

1984 14.5

1985 12.9

1986 8.5

1987 11.1

1988 11.3

1989 4.3

1990 3.9

1991 8.6

1992 13.6

1993 13.4

1994 11.8

1995 10.2

1996 9.7

1997 8.8

1998 7.8

1999 7.1

2000 8.

2001 7.3

2002 8

2003 9.1

2004 10.1

2005 9.9

2006 10.7

2007 11 .4

1 中国历年GDP-中国历年人均GDP(1978~2006)

年份 国内生 人均国内

产总值 生产总值

(亿元) (元/人)

1978 3645.2 381

1979 4062.6 419

1980 4545.6 463

1981 4891.6 492

1982 5323.4 528

1983 5962.7 583

1984 7208.1 695

1985 9016.0 858

1986 10275.2 963

1987 12058.6 1112

1988 15042.8 1366

1989 16992.3 1519

1990 18667.8 1644

1991 21781.5 1893

1992 26923.5 2311

1993 35333.9 2998

1994 48197.9 4044

1995 60793.7 5046

1996 71176.6 5846

1997 78973.0 6420

1998 84402.3 6796

1999 89677.1 7159

2000 99214.6 7858

2001 109655.2 8622

2002 120332.7 9398

2003 135822.8 10542

2004 159878.3 12336

2005 183084.8 14040

2006 209407 15931

2007 246619

这里有个电子表格 也是其他人回答里面的 我觉得不错http://bbs.macd.cn/viewthread.php?tid=706205

❿ 哪里能找到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人均GDP(1994-2005)的数据

<P> <STRONG>一、货币数据变动与名义GDP之间存在着高度相关性</STRONG></P>
<P> (一)我国货币数据增长率与名义GDP增长率存在密切的关系<BR><BR> 1.从概念上看,货币数据与名义GDP存在密切的相关性。货币数据包括货币供应量、各项存款等金融统计数据。国内生产总值(GDP)用于衡量一国一年内以市场价格计量的商品和劳务的总产出。产生GDP的投资、消费、政府支出或进出口等经济活动涉及的结算行为必然体现在各项存款、企业存款和储蓄存款等各类货币存量当中,因而与货币数据有密切联系,这也使货币数据与GDP具有了“交叉检查”功能。GDP值的增减,意味着经济交易规模和货币结算数量相应增减,而货币结算数量的增减将在货币数据的增减上得到反映。因此,GDP的变动方向与有关货币数据的变动方向基本一致,二者是互为反映的,即GDP增长或下降会反映为货币数据增大或减少,货币数据增长和下降也反过来反映为GDP的增大或减少。对GDP与货币数据进行交叉检查时,如果货币数据增速变动与GDP增速变动不对应,则GDP可能存在高估或低估的可能,二者偏离越大,运用现行统计方法计算的GDP的准确性就越低。</P>
<P> 2.相关理论文献中论证了经济发达国家货币数据与名义GDP的密切联系。《货币、银行与经济》第十六章阐明了一些主要国家货币变动与国民生产总值变动之间的密切关系,即货币存量的增长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同向增长。[1]联邦德国、法国、荷兰、意大利、南非、西班牙、澳大利亚、瑞典和挪威等9个国家在1975-1984年间的货币存量与国民生产总值同样存在着高度的相关性。亚洲国家以日本为例,《货币、银行与经济》一书以图表说明了日本1956-1985年间货币存量和国民生产总值同样显示出密切的关系。此外,Masaaki Shirakawa在其文章《零利率局限下的货币政策和资产负债调整》中提供的有关日本名义GDP与货币供应量(M2+CDs)的有关数据表明:日本名义GDP与货币供应量取得了较为一致的增长。[2]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的GDP年均增长率为13.5%、6.1%和2.3%,同期货币供应量(M2+CDs)年均增长率为16.2%、9.1%、和3.6%。日本20世纪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的GDP年均增长率与同期货币供应量年均增长率之比分别为83%、67%和63%,GDP增速越来越落后于货币供应量增速。</P>
<P> 3.我国的实证研究表明,货币数据增长率与名义GDP增长率在我国同样存在类似的密切关系。(1)我国1994-2004年GDP年均增长率与货币数据年均增长率之间的比值关系。我国GDP年均增长率比各项存款、企业存款和储蓄存款的增长率都要低,GDP年均增长率是11.3%,大约为各项存款年均增长率的56%、企业存款的54%,储蓄存款的57%。(2)全国、上海市和浙江省1999年至2004年GDP年均增长率与货币数据年均增长率之间的比值也相当接近(见表1)。全国1999年至2004年年均GDP增长率为10.71%,是各项存款年均增长率的58%,是企业存款年均增长率的56%。全国1999年至2004年GDP年均增长率与货币数据年均增长率之间的比值与1994-2004年的比值极其接近。上海市和浙江省1999年至2004年间的各项存款和企业存款与GDP的关系与全国类似。上海市1999年至2004年年均GDP增长率为13.05%,是各项存款年均增长率的57%,是企业存款年均增长率的57%。浙江省1999年至2004年GDP年均增长率为16.01%,是各项存款年均增长率的69%,是企业存款年均增长率的72%。</P>
<P> 表1 上海市和浙江省GDP与货币数据表 (单位:亿元)</P>
<P> 年份 项目</P>
<P> 上海市</P>
<P>各项存款</P>
<P>企业存款</P>
<P>储蓄存款</P>
<P> 浙江省</P>
<P>各项存款</P>
<P>企业存款1588 1949 2412 2889 3476 4314 5893 6558 </P>
<P> 储蓄存款2294 2847 3261 3595 4262 5234 6889 7742 </P>
<P> 资料来源:根据1999年、2003年《中国金融年鉴》和2002年、2003年、2004年上海市和浙江省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整理。</P>
<P> 4.我国货币数据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相互关系的规律性结论。与世界主要国家类似,我国经济的增长与货币数据的增长互为反映,只是我国经济增长对货币投放的依赖较强,反映经济增长效率较差。归纳分析上面所述全国、上海市和浙江省GDP与货币数据之间的比值关系,可得出我国GDP与货币数据增长率相互关系的规律:我国的GDP增长率与各项存款、企业存款等货币数据增长率的比值的范围是50%至75%,即:货币数据增长率×50%<GDP增长率<货币数据增长率×75%。</P>
<P> 这一规律表明我国目前如果要保持每年9%的GDP增长率

阅读全文

与2005北京人均gdp增长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