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南昌附近有哪些城市啊
距离南昌较近的城市有:抚州(直线距离95km)、鹰潭(127km)、版上饶(权204km)、九江(116km)、景德镇(144km)、新余(132km)、宜春(170km),此外,从南昌市驱车安徽、湖北、湖南、浙江等周边省省会的距离全部在5小时以内,形成了一个以南昌为中心的“5小时经济圈”。
(1)安徽马鞍山各区人均gdp扩展阅读:
南昌市地处江西中部偏北,截至2017年,江西省公路通车里程16228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5916公里。江西南昌市,北往九江市、南至赣州市、西至萍乡市、东连上饶市和省外的浙江、上海;西至湖南、重庆;北至安徽,南至广东、福建等各省市的高速公路均已通车。
南昌是江西最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之一,105、316、320等十几条国道在南昌市交汇,多条出城快速通道使得南昌市的交通四通八达,高速公路网络直贯湘、鄂、皖、浙、闽、粤等邻省而与全国联网,从南昌市驱车安徽、湖北、湖南、浙江等周边省省会的距离全部在5小时以内,形成了一个以南昌为中心的“5小时经济圈”。
⑵ 皖M的牌照是哪个地区的
安徽车牌字母代码地图
在讲《生活地理:浙江车牌字母代码地图》时,有网友问安徽的,今天就来介绍安徽省各市的车牌字母代码,找一找记住安徽车牌字母代码的方法。
安徽省的地理位置
安徽省简称"皖",现有16个省辖市。各省辖市车牌字母代码如下:
合肥市:皖A
芜湖市:皖B
蚌埠市:皖C
淮南市:皖D
马鞍山市:皖E
淮北市:皖F
铜陵市:皖G
安庆市:皖H
黄山市:皖J
阜阳市:皖K
宿州市:皖L
滁州市:皖M
六安市:皖N
宣城市:皖P
池州市:皖R
亳州市:皖S
上面所列的安徽各市车牌字母代码是指目前市民上牌所用的字母代码,实际各市还有少量其他字母代码车牌。如Q车牌,它是原来巢湖地级市的车牌字母,2011年,地级巢湖市撤销,原巢湖地级市所管辖的区县被分别划归给合肥、芜湖和马鞍山管辖。这样,巢湖原有的Q车牌就随之到这三个市了(如果不转让,不需强制更换字母)。
安徽各省辖市的地理位置
安徽的车牌字母不少,怎样去记住它们呢?
我们先来看看按人口规模排序来记行不行。以2018年为例,安徽省各市常住人口如下:
合肥市:808.7万人
芜湖市:374.8万人
蚌埠市:339.2万人
淮南市:349.0万人
马鞍山市:233.7万人
淮北市:225.4万人
铜陵市:162.9万人
安庆市:469.1万人
黄山市:140.7万人
阜阳市:820.7万人
宿州市:568.1万人
滁州市:411.4万人
六安市:483.7万人
宣城市:264.8万人
池州市:147.4万人
亳州市:523.7万人
对比安徽的车牌字母与人口规模排序,我们会发现,它们几乎是完全不对应的。例如皖A是合肥市的车牌,但人口最多的却是阜阳市;亳州市的车牌字母是最后的,但亳州市人口规模却排在全省第5位。所以,不能按人口规模去找规律记安徽车牌字母代码。
安徽省会合肥
我们再来看看能不能按各市的经济实力(或GDP)排序来记。以2018年为例,安徽各市GDP总量及人均量如下:
合肥市:总量7822.9亿元;人均9.7万元
芜湖市:总量3278.5亿元;人均8.7万元
蚌埠市:总量1714.7亿元;人均5.1万元
淮南市:总量1133.3亿元;人均3.2万元
马鞍山市:总量1918.1亿元;人均8.2万元
淮北市:总量929.0亿元;人均4.1万元
铜陵市:总量1222.4亿元;人均7.5万元
安庆市:总量1917.6亿元;人均4.1万元
黄山市:总量677.9亿元;人均4.8万元
阜阳市:总量1759.5亿元;人均2.1万元
宿州市:总量1630.2亿元;人均2.9万元
滁州市:总量1801.7亿元;人均4.4万元
六安市:总量1288.1亿元;人均2.7万元
宣城市:总量1317.2亿元;人均5.0万元
池州市:总量684.9亿元;人均4.6万元
亳州市:总量1277.2亿元;人均2.4万元
对比安徽的车牌字母与各市GDP排序,除了合肥市和芜湖市的吻合,其余的基本不吻合。所以,也不能按GDP总量或人均GDP排序去找规律记忆安徽车牌字母代码。
安徽各市车牌字母与人口、经济
目前各省使用的车牌是在1994年左右启用的,车牌字母代码排序与现在的人口规模和经济实力不相吻合,是很正常的。就算在当时,也不一定完全吻合。所以,按人口规模或经济实力排序去找安徽车牌字母代码排序是行不通的。
各种车牌
那么,怎么去记住它们呢?
我们不妨试一试借助地理的第二语言——地图来记。
把安徽省各市的车牌字母代码标注在下面的地图上,会不会好记一些了呢?
作者绘制的安徽车牌字母代码地图
这里特别提醒一下,淮北市有块"飞地"——段园镇,好多地图都错了,它是淮北市的,不是宿州市的!它的车牌字母是F。
⑶ 安徽马鞍山富裕程度怎么样,在安徽所有城市中,人均GDP排第几
马鞍山人均GDP 城镇 农民人均三大指标位居中部非省会之首,安徽省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