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2017广东省各地级市GDP
找了好久!希望对你有用!
⑵ 广州GDP总量又第一吗
中国正进入“强省会”时代,省会城市作为强有力的资源配置中心,对区域引领作用举足轻重。
统计显示,2017年全国26省会城市GDP以及增速发生了较大变化,反映出区域经济显现新的格局。
西安位次上升3位东北城市整体在全国名次下滑
2017年,西安,合肥,长春,石家庄,乌鲁木齐等省会城市,GDP排名都有所上升。
工业增速放慢,表明这些地方有去工业化的情况,服务业尽管对经济贡献率上升,但因为服务业效率提升慢的原因,实际整个经济增速会放慢,竞争力会下降。因此无论是东部还是西部的城市,应该注意防止过分发展服务业、消极发展工业趋势。
⑶ 广州哪个区最穷
广州是我国的南大门,也是我国的一线城市,在广东省里除了深圳之外是发展最好的城市了但虽说广州的经济实力比起广东省很多城市来说要发达很多,但是广州内部并不是所有区都是有钱的,在广州最“富”的地方和最穷的区相差接近11倍,而第一理所当然是天河区,垫底你们知道是那个区嘛?广州最“富”的地方是天河区,这一点应该没有人会觉得疑惑,毕竟广州大多数高楼大厦都在天河区,很多高新科技企业也是在设立在天河,有着这些企业的加持,天河区呈现出了繁华的景象,同时在天河区内还有很多广州的著名景点,比如花城广场,广东省博物馆等等,而且天河区的交通也是十分的方便,具备这么多基本要素,天河区能够排第一是理所当然的。
而在广州11个区中,天河区是排名第一,最穷的区却是从化区。从化区在广州11个区里确实属于比较默默无闻的,说到从化大家可能只会想到泡温泉,确实从化本身就被规划成旅游区,全区的旅游景点就有20多处,本以为旅游能够给从化带来经济增长,但从化的经济依旧还是排名垫底。
根据2017年数据显示,天河区的GDP总值达到了4317.1亿元,而从化区的GDP的总值只有400.44亿元,两者相差了接近11倍,可以说差距是十分大了,出现这个差距也是能够被理解的,就在交通上天河区就比从化区方便了不少,而从化区在近2年才开始通地铁,大家都知道交通对于一个地区的经济来说影响是很大的。
⑷ 柳州市2017和2018年的GDP数据
2017年的GDP为2755.64亿元,2018年GDP为3083.7亿元。
2017年柳州市地区生产总值(GDP)2755.64亿元,比上年增长7.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9.49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1487.08亿元,增长4.4%;第三产业增加值1079.07亿元,增长11.6%。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6.88%、53.96%和39.1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7%、35.0%和61.3%。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9249元。
2018年柳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00亿元,达3083.7亿元,增长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409.5亿元,增长3.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财政收入436.2亿元,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71.2亿元,增长10%;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4784元和13488元,分别增长6.5%、11%。城镇登记失业率2.92%。年内脱贫99897人,63个贫困村脱贫出列,农村贫困发生率下降至6%。
⑸ 2017年金溪县全年实现生产总值《GDP》是多少
2017年金溪县GDP
据初步核算,2017年全年金溪县实现生产总值88.2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8.7%,增速位居全市第6位。
这是官方给的数据
⑹ 惠州市和东莞市2017年GDP和人均GDp各多少
2017年,惠州GDP3830.58亿元,人均GDP8.02万元;东莞GDP7582.12亿元,人均GDP9.12万元。
数据来源:
东江时报网页链接
东莞阳光网讯网页链接
“昨日,市统计局发布了惠州2017年“经济成绩单”,数据显示2017年惠州全市经济运行呈现稳中向好、稳中提质的发展态势。其中,人均GDP为8.02万元,增长7.4%,首次迈入8万元大关。”
“据省统计局核定,2017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830.58亿元“
“东莞市统计局发布了《2017年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公报》显示,初步核算,2017年东莞生产总值(GDP)7582.12亿元,比上年增长8.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91329元,增长7.5%。”
⑺ 2017年我国GDP为多少
2017年GDP为82.7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6.9%。
1月18日国新办就2017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介绍,2017年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好于预期。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82712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9%。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6.9%,二季度增长6.9%,三季度增长6.8%,四季度增长6.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5468亿元,比上年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334623亿元,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427032亿元,增长8.0%。
下阶段,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