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南宋和北宋有什么区别
宋包括北宋和南宋。
区别如下:
1、位置区别。南宋(1127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在临安(今杭州)重建宋,史称南宋。与金朝东沿淮水(今淮河),西以大散关为界,南宋与西夏和金朝为并存政权,南宋偏安于淮水以南。
2、政治区别。北宋的政治偏向于隋唐,而南宋的政治却与明代更为类似,毕竟北宋基本上奉行“祖宗之法”,而南宋“祖宗之法”影响力明显减弱,相权与皇权矛盾冲突也有所加大。
3、经济区别。经济南宋与北宋相比,南宋的商品经济显然更为成熟发达,商业收入对于国家收入的贡献显然更大,而对外贸易也大幅度发展。
(1)山西人均gdp为什么不高扩展阅读:
北宋:
北宋(960—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
显德七年(960年),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赵匡胤为帝,建立宋朝,定都东京开封府(河南开封),改元建隆。后通过杯酒释兵权,将兵权与财政权集中于中央,避免了中晚唐藩镇割据的乱象。 但也导致宋朝与辽国、西夏、金国的战争中失利。靖康元年(1126年)发生靖康之难,次年被金国灭亡。
北宋疆域东北以今海河、河北霸州、山西雁门关为界;西北以陕西横山、甘肃东部、青海湟水为界;西南以岷山、大渡河为界。宋神宗时通过熙河开边收复河湟,宋徽宗时期于青海北部置陇右都护府,并重金赎回幽云七州。
宋朝政治体制大体沿袭唐朝,采用分化事权方式,宰相职位由多人担任,还实行官衔与实际职务分离的官吏任用制度,这些对维护国家统一,起了重要的作用,也造成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有人认为北宋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文化最繁荣的时代 ,儒学得到复兴,科技发展突飞猛进,政治也较开明,经济文化繁荣。咸平三年(1000年)GDP为265.5亿美元[8],占据世界比重的22.7% ,人均GDP为450美元,超过当时西欧的400美元。北宋时期,因推广占城稻,人口从太平兴国五年(980年)的3710万迅速增至宣和六年(1124年)的12600万。
北宋时期对外关系在唐朝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在东亚同朝鲜和日本关系交流密切,在东南亚同越南和印尼也加强了联系,同时还影响到了西亚和非洲。
南宋
南宋(1127-1279年)是北宋覆亡后,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称帝,与北宋合称宋朝,共传五世九帝,享国一百五十三年。1127年,靖康之变后,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幸免于难,定都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继承大宋皇位,为延续宋朝皇统和法统,定国号仍为宋,史称南宋。1138年,皇室南迁定都临安府(今浙江杭州)。
金国几度南征都未能消灭南宋,而南宋数次北伐皆无功而返,南宋和金国形成对峙局面。1141年,宋、金达成绍兴和议,南宋放弃淮河以北地区,双方以淮河-大散关为界。南宋中后期奸相频出,朝政糜烂腐败,而处于漠北草原的蒙古人开始崛起。1206年,铁木真建立大蒙古国,消灭金国后开始大举入侵南宋,南宋军民拼死抵抗,直到1276年行在临安被攻占,1279年崖山海战宋军战败,宋末帝赵昺随陆秀夫背着跳海而死,南宋至此彻底灭亡。南宋由于是北宋的延续,在政治和军事等诸多领域都沿袭北宋。
在中央地方权力、官僚机构、司法、军权等方面加强中央集权的一系列措施,军事上在招收溃兵及勤王之军等基础上,开始军事重建之路,最终形成几支较强大的军事力量,于是有了岳家军、韩家军的出现。南宋虽长期偏安于秦岭淮河以南,却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繁荣、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王朝。南宋灭亡的直接原因是游牧民族对宋朝先进生产关系的毁灭性打击,使一直处于上升阶段的东方先进文明,从此逐渐趋向衰落。
参考资料:网络-宋朝
② 山西省临汾市市区人口多少市区面积多少近三年人均GDP水平和消费水平。
420万人
③ 山西数哪个市最穷为什么
山西整体不行。人均最穷忻州,运城,临汾。官方2017年gdp排名 1太原 2长治 3运城回(人口多,人均很差答)4吕梁。2018最新gdp排名 1太原 2长治 3吕梁 4运城 5晋中 6临汾 7晋城 8大同 9朔州 10忻州 11阳泉
2018人均gdp倒数排名1运城 (长期倒数三名)2忻州(长期倒数第一)3临汾(长期倒数四名之中)4大同。
吕梁市在最近十年没有掉到过最后,除了煤炭市场不景气和反腐的几年,一般保持在2到6名。下辖的孝义市常年gdp和财政山西第一,柳林县多次gdp第二和财政山西第一,但各县贫富差距悬殊。
④ 山西省运城市07年至10的GDP总值,增长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人居可消费性支出!急需,谢谢
运城市城抄镇居民家庭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10年,运城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203.6元,增长12.2%。城镇居民家庭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占据家庭可支配收入的7成以上,经营性收入稳步增长,财产性收入同比上年增长17%,养老金和离退休金等转移性净收入增长27.3%,城镇居民人均储蓄存款同比增长近3成。
运城市统计局城调队分析,工资性收入目前仍是城镇居民家庭经济收入来源的主渠道。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占家庭可支配收入的76.2%,达到10818.0元,比去年增长近1成。
2010年,运城市个体经营市场逐渐恢复,经营活跃,私营、个体经营者的收入普遍增加,运城市城镇居民经营净收入稳步增长。全市城镇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为1007.8元,比上年增长7.3%。
⑤ 广东省云浮罗定市人均GDP高还是山西省临汾市人均GDP高
这种比较是太远了,但仍然临汾高调,临汾非常富有。要看到,土地的五星级豪华厕所知道,那个地方在广东较差的。
⑥ 中国人均GDP排名
截止到2020年8月7日,中国人均GDP排名为第72位。
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990865亿元,比回上年增长6.1%。人均国答内生产总值70892元,比上年增长5.7%。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Real GDP per capita)是人们了解和把握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有效工具,即“人均GDP”,常作为发展经济学中衡量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标,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之一。
(6)山西人均gdp为什么不高扩展阅读: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总产出(GDP总额,即社会产品和服务的产出总额)/总人口
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核算期内(通常为一年)实现的生产总值与所属范围内的常住人口的比值(当前流动人口成为全国或地区经济贡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决不能忽视,故用户籍人口作为比较指标是不科学的)。
⑦ 山西省晋城、长治、运城下辖各县市1980、1900、1995、2000年人均GDP或人均国民收入
你要是查区县一级的数据要到市一级的统计局去查,比如晋城市统计信息网,上面有个区县的地区生产总值,你可以统计一下,但是你说的年份都太早了,不知道能不能找到,但最近几年的应该都没问题,希望可以帮到你
⑧ 为什么山西在中国人均gdp倒数第一
呵呵,山西人均GDP并不是全国倒数第一,应该是中等偏下一点,倒数第一2011年统计应该是贵州。制约山西人均GDP增长的因素主要有,产业单一,过度依赖重工业能源产业,贫富分化大,山西主要依赖卖煤和煤的深加工为主,这样势必会引起资源被少数人占领的局面,大多数老百姓得到的很少,再者就是山西的地理位置两边都是山,这样对于吸引投资和运输都是不很有利。
⑨ 05-09年山西的GDP排名是多少,人均是多少
下面是2008年中国各省GDP排名
中国各省GDP排名
名次 GDP(亿元) 人均GDP(元)
1 广东 29863 32142
2 山东 25326 27148
3 江苏 24738 32985
4 浙江 17633 35730
5 河南 14234 15056
6 河北 13387 19363
7 上海 11658 65473
8 辽宁 10418 24645
9 四川 9657 11708
10 北京 8879 57431
11 湖北 8451 14733
12 福建 8440 23663
13 湖南 8366 13123
14 黑龙江 7081 18463
15 安徽 6906 11180
16 内蒙古 6140 25558
17 山西 5465 16143
18 广西 5386 11417
19 江西 5323 12204
20 天津 5014 47972
21 陕西 4806 12843
22 吉林 4693 17211
23 云南 4260 9459
24 重庆 3938 14011
25 新疆 3305 16164
26 贵州 2543 6742
27 甘肃 2494 9527
28 海南 1121 13361
29 宁夏 769 12695
30 青海 706 12809
31 西藏 326 11567
中国2001年各省.市.区国内生产总值统计
2001年12月31日采集
地区 总计 人均国内 全社会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生产总值 劳动生产率
(元) (元/人)
全国 95933.3 14610.0 49069.0 32254.0 7548 13137
北京 2817.6 93.0 1063.7 1660.9 25300 45445
天津 1826.7 78.6 891.5 856.6 19986
河北 5577.7 914.1 2744.3 1919.3 8300
山西 1774.6 171.5 912.2 690.9 5444
内蒙古 1545.5 361.3 624.4 559.7 14521
辽宁 5033.1 545.0 2444.2 2043.9 12070 24199
吉林 2032.5 409.6 880.8 742.0 7640
黑龙江 3561.0 408.9 1998.7 1153.4 9349
上海 4950.8 85.5 2355.5 2509.8 37300
江苏 9514.6 1088.4 4913.7 3512.5 12925
浙江 6700.0 690.0 3440.0 2570.0 14550
安徽 3290.1 754.2 1415.2 1120.7 9518
福建 4258.4 652.4 1904.2 1701.8 12375 25526
江西 2176.0 506.0 787.0 883.0
山东 9438.3 1359.5 4654.5 3424.3 10465
河南 5645.0 1234.0 2662.3 1748.7
湖北 4662.3 692.2 2313.7 1656.5
湖南 3983.0 826.0 1570.0 1587.0 6054
广东 10556.5 1004.5 5304.0 4248.0
广西 2231.2 556.2 816.9 858.1 4697 8687
海南 566.1 200.3 131.2 234.6
重庆 1750.0 293.0 727.0 730.0 5655
四川 4421.8 981.7 1756.9 1683.2
贵州 1082.2 274.3 421.6 386.3 2865
云南 2077.5 450.5 880.5 746.4 4872 9075
西藏 138.6 37.5 32.2 69.0 5302
陕西 1841.2 280.5 815.7 745.0 5015
甘肃 1073.0 207.0 481.0 385.0 4173
青海 300.8 42.8 132.3 125.7 5732
宁夏 298.3 49.5 135.0 113.8
新疆 1485.0 22005年全国各省GDP排名
单位(亿元人民币)
台湾 28544左右
广东 21701.28
山东 18468.3
江苏 18272.12
香港 14000-15000(2004年为12820亿港元,2005年增长率8%左右)
浙江 13365
河南 10535.2
河北 10116.6
上海 9125
辽宁 7920
四川 7385.1
北京 6814.5
福建 6487
湖南 6237
湖北 6000
黑龙江 5510
安徽 5375.8
江西 4070
广西 4063.3
山西 4000(超过)
内蒙 3822.7
陕西 3674.75
天津 3663.86
吉林 3614.92
云南 3400(预计)
重庆 3069.1
新疆 2680(预计)
贵州 1910(预计)
甘肃 1894(预计)
澳门 900-1000(2004年为827澳门元,2005增长率为8-9%)
海南 903.6
青海 543.2
宁夏 525(预计)
西藏 250.4
87.0 640.0 558.0 7898
2006年各省GDP对比!
名次 省份 GDP(亿) 增长率
01 广东省 25969 14.1%
02 山东省 21846.7 15.0%
03 江苏省 21548 15.0%
04 浙江省 15649 13.9%
05 河南省 12464.09 14.0%
06 河北省 11631.7 13.2%
07 上海市 10296.17 12.2%
08 辽宁省 9257 13.0%
09 四川省 8637.8 12.3%
10 北京市 7720.31 12.1%
11 福建省 7501.64 13.4%
12 湖北省 7497.17 12.1%
13 湖南省 7493 12.0%
14 黑龙江 6216.84 12.0%
15 安徽省 6141.88 12.9%
16 广西区 4801.99 13.5%
17 山西省 4746.52 11.7%
18 江西省 4618.77 12.3%
19 内蒙古 4790.11 18.6%
20 陕西省 4383.91 12.5%
21 天津市 4337.74 14.4%
22 吉林省 4249.22 13.0%
23 云南省 4001.86 11.9%
24 重庆市 3486.2 12.3%
25 新疆区 3063.15 11.2%
26 贵州省 2259.67 10.1%
27 甘肃省 2246.00 10.6%
28 海南省 1052.43 12.5%
29 宁夏区 706.98 12.4%
30 青海省 641.05 12.2%
31 西藏区 290.05 13.4%
2004中国各省(31个)GDP排名
2004年中国各省市自治区GDP总量排名 (香港澳门台湾除外)
名次 名称 GDP总量(RMB) 比上年增长
1 广东 16040亿元 14.2%
2 山东 15490.7亿元 15.3%
3 江苏 15512.35亿元 14%以上
4 浙江 11243亿元 14.3%
5 河北 8836.9亿元 12.9%
6 河南 8815.09亿元 13.7%
7 上海 7450.27亿元 13.6%
8 辽宁 6872.65亿元 12.8%
9 四川 6556亿元 12.7%
10 湖北 6320亿元 11.5%
11 福建 6053亿元 12.1%
12 湖南 5612.26亿元 12.0%
13 黑龙江 5303亿元 11.7%
14 安徽 4812.7亿元 12.5%
15 北京 4283.3亿元 13.2%
16 江西 3500亿元 13.2%
17 广西 3320.10亿元 11.8%
18 山西 3042.4亿元 14.1%
19 云南 2959.48亿元 11.5%
20 吉林 2958.21亿元 12.2%
21 天津 2931.88亿元 15.7%
22 陕西 2883.5亿元 12.9%
23 内蒙古 2700亿元 20.0%
24 重庆 2650亿元 12.0%
25 新疆 2203亿元 11.4%
26 贵州 1591.9亿元 11.4%
27 甘肃 1540亿元 11%
28 海南 790.12亿元 10.4%
29 青海 465.73亿元 12.3%
30 宁夏 460.3亿元 11.%
31 西藏 200亿元 2003年为150亿元
2007年中国各省人均GDP
排名 省份 人均GDP 生产总值GDP 人口
1. 上海市 64592元 12001.16亿 1858.00万
2. 北京市 55151元 9006.23亿 1633.00万
3. 天津市 45007元 5018.28亿 1115.00万
4. 浙江省 36835元 18638.36亿 5060.00万
5. 江苏省 33524元 25560.10亿 7624.50万
6. 广东省 32462元 30673.71亿 9449.00万
7. 山东省 27637元 25887.67亿 9367.00万
8. 辽宁省 25644元 11021.73亿 4298.00万
9. 福建省 25580元 9160.14亿 3581.00万
10. 内蒙古 25026元 6018.81亿 2405.06万
11. 河北省 19967元 13863.50亿 6943.20万
12. 吉林省 19144元 5226.08亿 2729.82万
全 国 18665元 246619.00亿 132129.00万
13. 黑龙江 18507元 7077.20亿 3824.00万
14. 山西省 16790元 5696.15亿 3392.58万
15. 新疆区 16678元 3494.42亿 2095.19万
16. 河南省 16088元 15058.07亿 9360.00万
17. 湖北省 16055元 9150.01亿 5699.00万
18. 重庆市 14602元 4111.82亿 2816.00万
19. 海南省 14551元 1229.64亿 845.03万
20. 湖南省 14390元 9145.00亿 6355.00万
21. 陕西省 14327元 5369.85亿 3748.00万
22. 青海省 13796元 760.96亿 551.60万
23. 宁夏区 13669元 834.16亿 610.25万
24. 四川省 12926元 10505.30亿 8127.00万
25. 江西省 12520元 5469.25亿 4368.41万
26. 广西区 12345元 5885.88亿 4768.00万
27. 西藏区 12043元 342.19亿 284.15万
28. 安徽省 12007元 7345.69亿 6118.00万
29. 云南省 10460元 4721.77亿 4514.00万
30. 甘肃省 10313元 2669.20亿 2617.16万
31. 贵州省 6817元 2710.28亿 3975.48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