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衡阳现在的经济状况如何
让我来告诉你:2009年,衡阳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07亿元,增长14.2%;财政总收入完成70.03亿元,增长16.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4.5%,增速排湖南省第一位;衡阳市本外币存款余额1103亿元,贷款余额459.8亿元,增幅分别达18.2%、25.9%。2009年衡阳市GDP增速、财政总收入增速、存贷款规模以及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均排在湖南第二,规模工业增速则排名湖南第一。 2009年,衡阳市中心城区“三年塑城计划”积极推进,体育中心、衡州大道、武广站前广场、衡枣连接线等24个省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完成投资近35亿元。2010年,衡阳市中心城区实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将有32个,总投资达140亿元。 2009年衡阳市第一次引入国际规划设计招标,第一条高标准城市快速干道衡枣连接线改造工程竣工,第一座功能齐全的体育中心主体育场如期开工,第一条贯通城区东西向的交通枢纽工程衡州大道湘江大桥开工建设,第一个规模宏大功能齐全的武广客运专线衡阳东站及站前广场建成使用。 懂了嘛? http://s8.hk/3bdo
满意请采纳
㈡ 衡阳市2020年第二季度GDP多少
你可以上当地统计局网站上查到具体数据。
㈢ 衡阳经济在湖南排第几
2006年衡阳市国民生产总值(GDP)为6720697万元,次于长沙(17906562)岳阳(7338474)常德(7238368)居全省第四位;GDP年增长率为12.3%,次于长沙(14.8%)湘潭(13.2%)娄底(12.8%)岳阳(12.4%),居全省第五.
其中,
第一产业GDP总值为1581025万元,次于常德位居全省第二,增长率3.7%,居倒数第二;
第二产业GDP总值为2720611万元,次于长沙(7746586元)岳阳(3509903元)株洲(3117642元)常德(3029911元)位居全省第五;增长率为16.9%,居全省第一;
第三产业GDP总值为2419061万元,次于长沙(8927433元)岳阳(2479946)常德(2433373元)位居全省第四,增长率13.4%,次于长沙(15.3%)张家界(14.9%)常德(14.2%)与岳并列第四.
http://www.hunan.gov.cn/sy/tjsj/sjfb/200701/t20070129_55788.htm
㈣ 湖南所有城市的经济状况排名
长沙市 2190.25亿 16.0% 湘01岳阳市 915.84亿 15.2% 湘02常德市 864.10亿 14.6% 湘03
衡阳市 湘04株洲市 748.70亿 14.9% 湘05郴州市 649.40亿 12.3% 湘06
湘潭市 湘07永州市 506.39亿 14.0% 湘08邵阳市 湘09娄底市 湘10益阳市 408.85亿 14.8% 湘11怀化市 湘12
湘西州 13张家界 14 这是国家库里面的GDP排名
㈤ 湖南各个城市经济排名·
11年的还没那么快出来
2010中国湖南省各市GDP
次位 地区 生产总值 增长率
1.长沙市内 4547.06亿元,增长15.5%
2.岳阳容市 1539.36亿元,增长14.8%
3.常德市 1491.57亿元,增长15.2%
4.衡阳市 1420.34亿元,增长15.1%
5.株洲市 1274.85亿元,增长15.3%
6.郴州市 1081.76亿元,增长15.2%
7.湘潭市 894.01亿元,增长15.2%
8.永州市 767.16亿元,增长14.4%
9.邵阳市 730.33亿元,增长14.6%
10.益阳市 712.27亿元,增长14.7%
11.娄底市 680.72亿元,增长14.5%
12.怀化市 674.92亿元,增长14.8%
13.湘西州 303.44亿元,增长 8.3%
14.张家界 242.48亿元,增长14.5%
来自湖南省统计局
㈥ 上半年GDP十强城市出炉,分别有哪些城市入榜
近日,随着北上广深等全国主要城市的上半年GDP数据陆续出炉,十强城市的名单也算是基本确定了。据悉,2020年上半年国内城市GDP排名前十分别为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苏州、成都、杭州、南京、天津,其中上海以17356.8亿元的生产总值排名第一,北京以16205.6亿元的总值紧随其后,深圳排名第三。
除上述变化之外,成都与苏州的GDP数值也值得我们去注意,其GDP差距相比去年同期正在逐渐缩小。疫情之下,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都不容易,希望下半年各个城市能够有更好的表现。
㈦ 衡阳经济在湖南排名第几啊
湖南省: 5612.26
长沙市: 1108.85
岳阳市: 590.54
常德市: 583.37
衡阳市: 541.23
株洲市: 452.48
郴州市: 394.50
湘潭市: 332.78
邵阳市: 332.67
永州市: 327.85
怀化市: 291.23
益阳市: 287.33
娄底市: 268.00
湘西州: 98.60
张家界市: 96.09
GDP增长率(%)
湖南省: 12.0
长沙市: 14.8
湘潭市: 13.4
娄底市: 13.4
郴州市: 13.0
常德市: 12.5
株洲市: 12.4
张家界市:12.3
岳阳市: 12.2
永州市: 11.8
益阳市: 11.0
衡阳市: 10.8
邵阳市: 10.8
怀化市: 10.7
湘西州: 9.6
人均GDP(按常住人口计算)(元)
湖南省: 9117
长沙市: 17638
株洲市: 12635
湘潭市: 11767(约数)
岳阳市: 11172
常德市: 11064
郴州市: 9239
衡阳市: 7528(约数)
娄底市: 7124
益阳市: 6992
张家界市:6680
永州市: 6544
怀化市: 6540
邵阳市: 5010
湘西州: 4042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湖南省: 1981.29
长沙市: 668.09
郴州市: 157.70
岳阳市: 152.85
常德市: 145.56
衡阳市: 137.05
株洲市: 130.33
永州市: 112.28
湘潭市: 104.50
邵阳市: 103.36
娄底市: 93.20
益阳市: 75.71
怀化市: 66.26
湘西州: 58.80
张家界市: 43.07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湖南省: 2069.84
长沙市: 525.13
岳阳市: 196.15
衡阳市: 176.27
常德市: 176.02
郴州市: 159.30
株洲市: 159.03
邵阳市: 113.50
益阳市: 102.37
湘潭市: 101.80
永州市: 99.45
怀化市: 96.41
娄底市: 85.20
湘西州: 46.78
张家界市: 32.51
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湖南省: 54.38
长沙市: 24.54
湘潭市: 6.75
株洲市: 5.90
岳阳市: 4.63
娄底市: 3.50
衡阳市: 2.43
郴州市: 1.67
常德市: 1.49
永州市: 1.45
湘西州: 1.40
益阳市: 1.30
邵阳市: 0.50
张家界市:0.42
怀化市: 0.34
人口(万人)
湖南省: 6697.70
邵阳市: 739.70
衡阳市: 718.95
长沙市: 610.38
常德市: 601.05
永州市: 572.72
岳阳市: 529.35
怀化市: 495.29
益阳市: 458.54
郴州市: 457.71
娄底市: 405.10
株洲市: 370.93
湘潭市: 282.80
湘西州: 266.63
张家界市:157.29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湖南省: 8617
长沙市: 11021
岳阳市: 10136
株洲市: 10061
常德市: 8872
湘潭市: 8602
郴州市: 8567
益阳市: 8291
衡阳市: 7958
邵阳市: 7398
娄底市: 7240
张家界市:7113
怀化市: 6911
永州市: 6261
湘西州: 5894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湖南省: 2838
长沙市: 4315
湘潭市: 3713
株洲市: 3536
衡阳市: 3464
岳阳市: 3336
郴州市: 3161
常德市: 2953
益阳市: 2713
永州市: 2446
邵阳市: 2315
娄底市: 2184
怀化市: 2164
张家界市:2029
湘西州: 1602
㈧ 衡阳的经济发展
衡阳是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中国现代服务业最佳投资城市、全国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全国现代物流枢纽城市、中南地区区域性物流中心。
衡阳开放平台建设居湖南省之首,拥有国家级衡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衡阳综合保税区、衡阳白沙洲工业园、衡阳松木工业园区、衡阳钢管深加工产业聚集区、耒阳经济开发区、衡阳西渡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衡阳南岳旅游经济开发区、衡南云集工业园、衡阳大浦工业园区、衡山经济开发区、常宁水口山经济开发区、祁东经济开发区等工业园区、祁东县归阳工业园区。
2012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957.70亿元,增长11.8%。其中,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22.89亿元,增长4.3%;二产业实现增加值949.51亿元,增长13.2%;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85.30亿元,增长13.5%。一、二、三产业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分别为6.2%、53.1%、40.7%,分别拉动全市GDP增长0.7、6.3、4.8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7258元,增长11.4%。
2013年,衡阳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69.44亿元,财政总收入211.8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437.3亿元;规模工业总产值3129.37亿元,同比增长12.7%;规模工业增加值901.15亿元,同比增长1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31.92亿元,实际利用外资7.62亿美元,实际到位内资226.82亿元,引进17家世界500强、17家大型央企,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 26.25亿美元、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19亿美元。至2013年6月末,衡阳市银行企业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为2024.28亿元、同比增长20.30%,;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788.21亿元、同比增长20.74%。 衡阳地处亚热带地区,水热条件优良,农业以种植蔬菜为主,其次有猪、鸡、鱼等养殖业。
2012年衡阳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27.15亿元,增长4.3%。其中,农业产值219.32亿元,增长3.0%;林业产值25.77亿元,增长9.7%;牧业产值235.4亿元,增长3.8%;渔业产值36.14亿元,增长9.6%。农作物总播种面积957.39千公顷,增长2.6%;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56.84千公顷,增长1.5%;油料种植面积201.60千公顷,增长2.4%;蔬菜种植面积99.19千公顷,增长4.5%。粮食总产量329.71万吨,增长1.9%;出栏肉猪961.83万头,增长3.1%;出栏牛12.59万头,增长7.9%;出栏羊57.18万头,增长6.7%;出笼家禽10929.41万羽,增长5.1%;水产品产量26万吨,增长3.6%。
截至2012年底,衡阳市农产品加工企业3997家,其中国家级及省级龙头企业33家。全部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利税及利润分别为249亿元、42.2亿元、32.2亿元,分别增长26.8%、16.7%、14.7%。农民专业合作社1296个,增长22.3%;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8.59万人。2012年衡阳市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0.3千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0.6千公顷。全年农村用电量14.61亿千瓦时,增长5.5%。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460.14万千瓦,增长6.5%。 抗战中后期到解放初期,衡阳的工业以轻工业、手工业为主,广州沦陷,武汉相继弃守,长沙文夕大火之后,衡阳暂时成为西南各省军事、政治和经济中心,采购物资的吞吐口。同时内迁和新建了一些中小工业,使工业经济进一步发展,当时是重要的工业城市。由于日本入侵,衡阳会战爆发,衡阳沦陷,工业发展好景不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衡阳的工业得到恢复,重新成为中南地区的重要的工业城市。
衡阳市境内有机械、冶金、化工、建材、纺织、食品加工等工业。主要工业产品有叉车、客车、小型拖拉机、柴油机、变压器、水泵、钢材、电缆、电线、自行车、手表、仪表、灯泡、陶瓷、民用锁、拉链、棉纱、棉布、服装、皮革、盐、卷烟、机制纸、塑料制品、化学药品、制冷设备、矿山机械等。
2012年衡阳市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803.88亿元,增长14.8%。在规模工业中,轻工业增加值175.60亿元,增长10.6%;重工业增加值628.28亿元,增长16.0%。2012年末,全市规模工业企业达到1126家。
2012年,衡阳市市规模工业实现产销率99.68%。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升有降。其中:原煤产量1199.78万吨;发电量62.27亿千瓦时;饲料126.15万吨;水泥1063.03万吨;钢材125.84万吨;变压器9489.95万千伏安;十种有色金属28.30万吨,增长5.8%。2012年全市规模工业中,高加工度工业增加值277.07亿元,增长25.9%;高技术产业增加值81.88亿元,增长77.3%,分别比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高11.1个和62.5个百分点。电子信息产业实现增加值71.63亿元,增长95.5%,增速比上年提高39.5个百分点以上。六大高耗能产业增长得到抑制,全年增长16.7%。2012年衡阳市规模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354.2%,提高12.1百分点。全年规模工业实现销售产值2759.57亿元,增长15.3%;利税249.08亿元,增长14.1%;利润132.97亿元,增长16.1%。 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1072.38亿元(含跨区项目投资8.63亿元,不计增速),增长36.3%。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891.77亿元,增长24.3%。在城镇投资中,国有投资278.09亿元,增长35.1%。
2012年全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577.98亿元,增长32.2%。其中,工业技术改造投资512.4亿元,增长34.9%;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4.3%。其中,制造业投资486.05亿元,增长40.0%;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投资28.38亿元,增长85.6%。
2012年全市基础设施投资162.63亿元,增长30.9%;其中,交通运输、水利设施、民生、教育投资分别增长10.1%、31%、24.5%、28.3%。
2012年全市房地产投资完成96.75亿元,增长19.8%,增速回落3.8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312.75万平方米,下降12.4%,增速回落28个百分点,房地产调控成效有所显现。 全市现有A级景区18个,其中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3个;省级旅游强县3家,特色旅游名镇4家,特色旅游名村14家;星级饭店33家,其中待评五星级饭店2家,四星级饭店8家,旅行社60多家。2015年,全市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046.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06.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4.21%和16.02%。
衡阳也正在打造“大南岳衡山旅游圈”,这个旅游圈由“一山一江一城三圈”组成,即以南岳衡山、湘江、衡阳城,构筑以南岳为龙头、以湘江为纽带、以衡阳市区为中心,辐射其他省市的大旅游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