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gdp排名 > 香港深圳gdp排名2015年

香港深圳gdp排名2015年

发布时间:2021-01-10 08:05:00

1. 深圳GDP已经超过香港了吗

日前来有媒体报道,根据香港源统计处2月28日发布的地区生产总值,按当天港元/人民币的中间价来算深圳首超香港。深圳统计局方表示,按当天汇率计算不对,应该按2017年年均汇率来算,目前深圳GDP仍未超香港,不过深港差距进一步缩小。

希望深圳的GDP可以早日赶超香港!

2. 深圳已经超越香港,与北上广相比,深圳处于什么地位

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国内的许多城市建设的越来越好,一些城市甚至成为了世界上赫赫有名的大都市,其中最出名的当属北上广深。而在北上广深这几座城市中,深圳是最年轻的,其经济已经超过了香港,那么与北上广相比,深圳处于什么样的地位?今天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

第一:深圳的发展现状

1979年深圳市成立,1980年成为中国设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新兴移民城市,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被誉为“中国硅谷”。深圳在中国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服务、外贸出口、海洋运输、创意文化等多方面占有重要地位,也在中国的制度创新、扩大开放等方面肩负着试验和示范的重要使命。2019年12月,位列2019中国城市创意指数榜第三名。2019年12月,荣登年度中国城市品牌前10强。2020年6月,经中央依法治国委入选为第一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项目名单。

综上所述,目前深圳的地位在北上广深中排名第三,但是在未来,深圳极有可能会超越上海的北京,成为国内当之无愧的一哥。

3. 深圳去年GDP有没有超香港

2月28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统计处发布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26626.37亿港元。当天下午,有媒体据此计算得出:深圳GDP首次超过香港,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经济总量第一的城市。不过,深圳这个“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第一城”的位子还未坐热48小时,3月1日晚间,深圳市统计局就进行了回应,低调地表示深圳与香港的GDP尚差611亿元。

是什么导致深港GDP排名的争议?在人民币近期大幅升值的背景下,采用何种汇率换算方法,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2月28日采用的是当日汇率计算,于是得出深圳2017年GDP领先香港;而深圳市统计局则是按2017年的平均汇率换算,于是结论是深圳还未超香港。

对此,有业内人士解释,算资产价格时可按即时汇率计算,但算存量数据时,一般采用年平均汇率计算。

实际上,在国家(地区)的综合实力对比中,除了汇率换算法,联合国统计署、世界银行等还公布过另一种评价方法,即用购买力平价换算法来衡量GDP规模(购买力平价PPP是根据各国的价格水平计算出来的不同货币之间的等值系数,用来衡量对比国之间价格水平的差异)。该方法将物价和通胀等因素囊括其中,可以改善宏观经济数据的可比性。

以下,用三种方法呈现深圳和香港GDP对比的不用结果。

按年平均汇率计算:深圳GDP暂未超香港

数据显示,2017年,香港GDP为26626.37亿港元,深圳GDP为22438.39亿元。2月28日的港元/人民币的中间价是0.80858,则香港去年GDP约折合21529.55亿元人民币

3月1日晚间,深圳统计局发布官方回应称,2017年,初步核算并经广东省统计局核定,深圳生产总值22438.39亿元,同期香港本地生产总值26626.37亿港元。按照2017年港元/人民币平均汇率0.86565折算,2017年香港GDP为23049.14亿元人民币。这一数字,要比2月28日汇率版本高出1519.59亿元人民币,相当于2017年西藏的GDP。

为什么不同口径变化会这么大?原因是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人民币对美元大幅升值,2017年全年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累计升值6.16%,创九年来最大年度涨幅。而港币与美元锚定,因此,2017年人民币对港币的汇率也发生较大波动,导致分别用当日汇率和年平均汇率将香港GDP换算成人民币时,结果差距较大。

世界银行公布的按购买力平价衡量的GDP前十国家排名

查阅了前瞻数据库中各国(地区)的购买力平价转换率数据,按购买力平价计算,深圳GDP规模在2016年就超过了香港。2016年,中国(内地)购买力平价转换率为4.36本币/国际元,换算后深圳GDP规模为4605.18亿国际元;香港购买力平价转换率为5.77本币/国际元,香港GDP规模换算为4316.64亿国际元,深圳领先香港288.54亿国际元。2017年,根据各自的转换率计算,深圳GDP领先香港559.66亿国际元,优势进一步扩大。

不过,当前对用购买力平价衡量GDP规模的算法存在争议。国家统计局曾表示,这个研究项目主要是为了便于国际比较研究,并不是用来替代原有的GDP核算。

“这样的算法实际也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深圳的物价高于全国水平,这样算出来的结果高估了深圳的GDP规模。国际上比较的时候,一般用汇率计算即可。”一位长期从事国际经济研究的人士表示。

深港GDP之争的背后,是外界对深圳发展潜力的期待。2017年,国家统计局改革GDP核算方法后,对研发支出未计入GDP部分进行补充核算。深圳2016年GDP首次突破2万亿,跃居广州之前,成为内地城市中经济总量排名第三的城市。深圳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GDP增长的目标为8%以上,按照这一增速,2018年深圳GDP将达到24233.46亿元。

而纵观近十年来深港GDP的增长,深圳10年来增长了近1.9倍,香港则增长了0.5倍。按照这样的发展速度,深圳把香港甩在身后,只是时间问题。

4. 香港的GDP和大陆那个城市相当啊

“沪港国际城市竞争力报告”公布的结论之一是,上海于个别竞争力指标上,评分高过香港;报告亦指出,在十年内上海的人均GDP将会超越香港。
针对这一结论,段樵说,香港与上海的地理位置不同,上海的快速发展应不会威胁香港经济的发展。他说,港沪两地未来的最根本发展之道,除了强化本身的持续成长条件外,其实是如何去巩固与发展城市邻接地区的经济关系,扩大其经济疆域。对香港来说,那就是如何更好地利用珠江三角洲地区,以求互利互惠。

5. 深圳GDP超香港没

根据香港统计处2月28日发布的地区生产总值,按当天港元/人民币的中间价来算深圳首超香港。实际上,按官方算法,根据当天汇率计算不对,应该按2017年年均汇率来算,目前深圳GDP仍未超香港,不过深港差距进一步缩小。

虽仍未超,但深港GDP差距进一步缩小。差额比2016年数据缩小超一半,由2016年的1305亿元差额缩小到2017年的611亿元。

6. 香港和深圳的GDP差多少

香港和深圳今年的GDP已经相差不大了,专家预计2018年,深圳全年GDP将超过香港。

7. 深圳香港GDP哪个强

2015年,深圳GDP总量超越香港,但是人均和香港还有较大差距。
2014年,深圳GDP为16001.98亿元人民币,香港GDP为17144亿元人民币。

8. 深圳全年GDP总量超过香港了吗

2月28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统计处网站28日发布数据显示,2017年香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626.37亿港元,按照28日港元/人民币的中间价计算,折合人民币约21529.55亿元。数据显示,深圳2017年的GDP总量为22438.39亿元,首次超过香港,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经济总量第一的城市。

香港大公网报道称,陈茂波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对香港而言,有双市场、创新科技产业和土地资源等三大优势。大湾区6800万人口,生产总值14000亿美元,为香港金融和高端服务业提供庞大的市场。香港可以和内地企业并船出海,开拓市场。此外,大湾区既有汇聚多家龙头科创企业的深圳,亦有多个正向先进制造业转型的城市,在科创产业上与香港互助互辅,可以成就一个人才、科研机构与企业汇聚的国际创科中心。大湾区也有丰富的土地资源,随着多项交通基建落成通车,往返区内各地非常方便,若能在政策上有所突破,香港人可以更便捷地在区内营商、学习、就业和生活。

对于2018年的经济前景,香港特区政府认为,环球经济扩张势头持续,加上内部需求强劲,预计会在未来为香港经济提供有力支持。只要外围不出现重大突变,香港经济继2017年实现3.8%的增幅后,预测2018年本地生产总值将会增长3%至4%。

9. 深圳GDP将超香港意味着什么

半个多世纪以来,香港经济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亚太区,都独领风骚,人均收入水平一直名列前茅。然而,由于内地中心城市的迅速崛起,令经济实力对比出现了根本性变化:上海在2009年GDP率先超越香港,北京今年GDP追上香港也已毫无悬念,就连深圳这一新兴城市,也将在未来五年内迎头赶上。香港在上世纪90年代初经济总量曾经占到内地的四分之一,目前这种情况已悄然改变。 枯燥的统计数字,足以反映这一变化的脉络。1979年,刚刚拉开经济特区建设序幕的深圳,只是一个仅31万人口、GDP不足两亿元人民币的小城,而香港已是一个人口逾500万、GDP超过200亿美元的亚洲国际都会。 然而,依靠香港的大量投资和产业转移、挟着特区开放开发气势的深圳,30多年来以超前眼光规划未来,以强势领导推动落实,推动经济以相当于香港5.4倍的超高速增长,使两地发展差距迅速缩小:去年深圳常住人口已超过1000万,为香港总人口的1.5倍;经济总量也已超过1400亿美元,相当于香港GDP的63%。 保守估计,如果未来五年深圳经济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增长,加上人民币每年以不多于3%的幅度升值,则深圳GDP有机会在2015年超越香港。成为内地经济总量超越香港的六大城市(其余三个城市分别为天津、广州和苏州)中最值得留意的一个。 深圳的经济总量能够在短短35年时间内就迅速赶上开埠超过一个半世纪的香港,毫无疑问是由于其惊人的发展速度 “深圳速度”。1979年以来,深圳GDP年均增长率高达25.3%,是全国平均增速的2.6倍。 香港半个多世纪以来的迅速崛起,被公认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奇迹。因为香港曾在短短40年时间内,走完了西方国家大约用了120~200年才走完的路。 若仅从发展速度看,深圳似乎更胜一筹,因为30多年来的“深圳速度”,是同时期“香港速度”(4.9%)的5.2倍,也是香港在上世纪60年代初有GDP统计以来的50年间平均增速(6.4%)的4倍。即使扣除深圳上世纪80年代几乎从零起步形成极低基数的影响,最近20年步入正常增长期的“深圳速度”(18.8%),也比香港经济高速起飞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年均8.9%)要快一倍以上,也大大超过其他亚洲三小龙经济崛起时的增长水平。 首先是大量物流向深圳集中。深圳外贸出口总量已连续18年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使深圳出口总值与香港的比率从2000年的只有17%,迅速提升至2010年的53%;深圳港口货物吞吐量则连续八年保持全球第四,去年货柜吞吐量上升到2251万箱,仅比香港少102万箱。 其次,人流亦向深圳聚集。去年全年经特区管理线进入特区人数逾六亿人次,一线口岸出入境人数近两亿人次,使用深圳机场的旅客高达2671万人次,相当于香港机场的54%;全年接待游客约7700万人次,居全国大中型城市首位,其中过夜游客3285万人次,超过香港的大约2000万人次。 再次,进出深圳的资金流增加。 最后,对外辐射力日益增强。 深圳经济影响力的提升会给香港带来更大的竞争压力。一方面是深圳实体经济地位的进一步加强,将形成分流效应,进一步影响香港的转口贸易和货物运输,从而影响香港这些传统支柱产业的发展空间。但由于香港仍有不少优势,加上港深两地实际上已融为一体,因而深圳竞争力的提升对香港总体上仍是利大于弊。扩张效应本身会给香港带来的发展机会,也有助于巩固香港的国际地位。 另一方面,深圳经济总量的超越,将提升深圳在港深两地合作中的地位。由于深圳早期主要是由香港带动发展的,所以在两地关系中香港一直是深圳学习的目标,未来这一单向的学习模式,将会转变为双向的学习模式,即互相学习和借鉴对方的长处和经验,取长补短互动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深圳经济总量的扩张,未来两地的合作重点将逐步从经济领域转向制度和社会管理层面,因为30多年来深圳一方面创造出超高速增长的奇迹,另一方面也出现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二元经济问题较为突出,社会矛盾较大,法制建设、市场规则、交通运输和社会管理等方面也有待完善,需要吸纳香港的制度优势和社会管理经验,在这方面香港与深圳有很大合作空间。

10. 深圳,香港,台湾,上海2015年的gdp是多少

2015年GDP(港台GDP都折算为人民币):
地区 GDP(亿元) 人口 (万) 人均GDP(元)
台湾版 约34000.00 2343.37 136508
香港 约20255.51 743.42 277256
上海 25697.38 2425.68 105938
深圳权 17500 1077.89 162354

阅读全文

与香港深圳gdp排名2015年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