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澳门是什么地方
符合你要求
复制到浏览器打开:ⅷ2。Ⅽₒⅿ
食材明细
主料
鲜虾4只
海鲜什锦半袋
嫩豆腐一盒
金针菇1把
青辣椒1个
红辣椒1个
辅料萝卜一小块
梨一小块
鸡蛋2个
配料蒜2~3瓣
生抽少许
辣椒油适量
香油适量
韩式辣酱1大勺
盐适量
其他口味
煮工艺
一小时耗时
普通难度
韩式海鲜豆腐汤的做法步骤
1
主要食材的准备工作:虾洗净开背去虾线,海鲜什锦化开洗净,金针菇洗净择好,青红椒洗净去蒂切丝,蒜、梨、萝卜切末。
2
豆腐用勺挖成小块,放入蒜、梨、萝卜末,并加入一小勺生抽,略腌一下,大约30分钟(韩国嫩豆腐汤的豆腐多是弄碎做汤的),待用。
3
倒入香油,锅热,放虾,炒到变色,再加入辣椒油翻炒一下(也可以放辣椒面再炒出红油,这样就多放点油,我的就是油有点少了,辣椒面稍微有点糊了)。
4
锅中倒入腌好的豆腐,略微翻炒一下,加清水(或银鱼高汤),没过豆腐即可,我们比较爱喝汤、食材又多,所以水加的多,照片里都看不见豆腐了。
5
锅中加入海鲜什锦,并加了一大勺韩式辣酱,调匀,大火烧开。
6
烧开后,加入金针菇,稍后,将鸡蛋打进去,(我们喜欢卧鸡蛋所以没提前打散,喜欢蛋花的提前把鸡蛋打碎拌匀),再次烧开后,放盐、辣椒面调味,再放入辣椒丝,关火,出锅。
7
最终成果。
小窍门
1.这个汤做出来其实有3~4人量了,人少的,食材量减2.步骤3时最好还是用辣椒油,省得容易糊锅、辣油还少,最后汤的红油色淡3.我用的海鲜什锦里的蟹棒不太好,淀粉多,最后都成小面片了,如果也是这种的,就少放点,要是韩国那种蟹肉多的蟹棒就无所谓了~4.腌豆腐的生抽不要多,有点就成了补充:土大力的味道是因为用了牛肉汤煮的缘故,喝着有股牛肉汤的香味~不嫌麻烦的童鞋可以试试哟!
B. 澳门简介
地理和人口 地理位置
澳门特别行政区是中国领土的一部份,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地处珠江三角洲的西岸,毗邻广东省,与香港相距60公里,距离广州145公里。本地时间比格林威治子午线时间早8小时。
面积 澳门的总面积因为沿岸填海造地而一直扩大,已由19世纪的10.28平方公里逐步扩展至今日的27.3平方公里,面积约是香港的四十分之一、新加坡的二十三分之一。澳门包括澳门半岛、仔和路环两个离岛。半岛北面与中国大陆相连,南面分别由嘉乐庇大桥、友谊大桥和西湾大桥与仔连接;至于仔与路环,则由全长2.2公里、6线行车的路连贯公路相接。
人口 在2005年3月底,澳门居民约有46.98万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超过17,000人。澳门半岛北区更为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区之一。
澳门人口近20年快速增长,每年以接近4%的幅度增加。人口的流动性相当大。全年人口流动量高达2,500万人次。
根据2004年底的统计,澳门人口当中,52% 为女性。在年龄组别方面,17.1% 为15岁或以下,74.8% 介于15到64岁,8.1%为65岁或以上。两性的平均预期寿命均超过78岁。
2001人口普查显示,43.5万居住人口中,中国籍居民占95%,葡国籍占2%及菲律宾籍占1%。
澳门的官方语文分别是中文及葡文。澳门以中文为日常用语的居住人口超过97%,而使用葡萄牙语的人口则为0.7%,其余人口使用英语、菲律宾语及其它语言。
居澳时间方面,超过80%人口在澳门居住超过十年。至于出生地点,在澳门或是在中国大陆出生的居民各占约45%,在其它地方出生者不足10%。
气候 澳门的气候炎热而潮湿,全年温差较大, 6月至9月的气温可高达摄氏30度以上, 11月至2月则可低至摄氏10度以下,但平均气温很少低于摄氏14度。每年的台风季节,澳门都有可能受到来自南太平洋的热带风暴影响。
C. 中国澳门
rehecame.theyputthebieronthebrink
his future prospects and proceedings. One day
D. 澳门以前的名字叫什么
澳门以前又叫做:妈港、濠江、梳打埠、马交等。
澳门(葡语Macau、英语Macao),简称“澳”,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车牌粤Z。葡萄牙于1887年12月1日非法占领澳门,于1999年12月20日正式回归祖国。
位于中国广东省中南部,地处珠江三角洲西岸。北与广东省珠海市相接,西与珠海市的湾仔和横琴相望,东与香港、深圳隔海相望。相距60公里,南临中国南海。由澳门半岛和氹仔、路环二岛组成,陆地面积32.8平方公里,总人口65.6万(截至2018年3月)。
(4)菲律宾语人均gdp扩展阅读:
历史沿革
澳门地区的考古发掘,特别是1995年在路环岛黑沙的沙丘中发掘出土的彩陶以及玉器,经鉴定,证实是四、五千年前的珍贵古文物,与其同时出土的石斧等石器,同近几年来在距离澳门不远的珠海地区出土的同类文物,属于同一文化系统。
澳门先秦属百越地。从秦帝国起就成为中国领土,属南海郡。澳门古称濠镜澳,与广州香山县的历史关系极其密切。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香山已属百越海屿之地。
约前3世纪(即秦始皇一统中国之时),澳门被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属南海郡番禺县地。420年(晋朝元熙二年),澳门属新会郡封乐县地。
1553年,开始有葡萄牙人在澳门居住。虽然从1557年开始被葡萄牙人在明朝求得澳门的居住权,但明朝政府仍在此设有官府,由广东省直接管辖。
E. 澳门回归资料
澳门概况
澳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16世纪起,澳门被葡萄牙租借,这也成为欧洲国家在东亚的第一块领地。1999年12月20日,葡萄牙结束对澳门的统治,政权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一国两制”的政策下,澳门享有“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权利。而在这400余年间,东西文化的融和共存使澳门成为一个独特的城市:既有古色古香的传统庙宇,又有庄严肃穆的天主圣堂,还有众多的历史文化遗产,以及沿岸优美的海滨胜景。
澳门是“世界四大赌城”之一。其著名的纺织品、玩具、旅游业、酒店和娱乐场使得澳门长盛不衰。因此,澳门也是全球最富裕的城市之一。
区旗
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为五星莲花绿旗。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旗是绘有五星、莲花、大桥、海水图案的绿色旗帜。其长和宽之比为3:2。五颗呈弧形排列的五角星,象征着国家的统一,象征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澳门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含苞待放的莲花是澳门居民喜爱的花种,既与澳门古称“莲岛”,旧称的“莲花地”、“莲花茎”、“莲峰山”相关,又寓意澳门将来的兴旺发展;三片花瓣表示澳门由澳门半岛和氹仔、路环两附属岛屿组成;大桥、海水反映着澳门自然环境的特点。底色象征着和平与安宁,寓意澳门四周是中国的领海。
澳门特别行政区区徽区徽
澳门特别行政区区徽上有五星、莲花、大桥、海水图案,以绿为底色。区徽中间是五星、莲花、大桥、海水,周围以中文书写“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下为澳门的葡文名“MACAU”。区徽图案的含义与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相同。
行政区划
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堂区”作为行政区划单位,澳门半岛共有五个堂区(包括花地玛堂区、花王堂区、望德堂区、风顺堂区、大堂区)。氹仔岛属于嘉模堂区,路环岛属于圣方济各堂区,此外还有一个路氹填海区。
语言
澳门官方语言为中文、葡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九条,“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行政机关、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除使用中文外,还可使用葡文,葡文也是正式语文”。澳门以中文(粤语、福建话、普通话)为日常用语的居住人口超过95%,而使用葡萄牙语的人口则为0.6%,其余人口使用英语、菲律宾语及其它语言。
政府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是澳门的行政机关。政府的首长是行政长官。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设司、局、厅、处。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首长,向中央人民政府和澳门特别行政区负责。首任行政长官是何厚铧(Edmund Ho Hau Wah,1999年12月20日起连任两届)。2009年12月20日起崔世安任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
建立
葡萄牙人取得居住权:1557年
葡萄牙占领:1881年12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行使主权:1999年12月20日
曾用“葡属澳门”区旗(1887—1999)
面积
全区土地面积32.8平方公里(已包含2009年11月29日国务院批复澳门填海造地360公顷建造新城的澳门新城区在内),澳门的总面积因为沿岸填海造地而一直扩大。由于未明确划定“海域管理界线”,水域面积占全区面积的0%,海岸线总长44公里(美国中央情报局)。
海拔
全区最低点为南海,海拔0米。最高点为塔石塘山(Coloane Alto),海拔172.4米。
人口
全
澳葡时期后期在国际场合使用的澳门旗帜区人口549,200人(2008年7月,澳门统计暨普查局,世界国家和地区第163名),人口密度18,901人/平方公里(2007年,世界国家和地区第1名)。全区人口增长率2.0%,出生率8.69‰,死亡率3.43‰,男女人口比例0.92:1,全区居民平均寿命84.33岁(2008年,世界国家和地区第2名,美国中央情报局)。
民族
中国籍居民占全区总人口的94.3%,葡萄牙籍及菲律宾籍居民占5.7%。
宗教
全区人口中佛教信徒占50%,天主教信徒占15%,无宗教信仰者及其他教信徒占35%(1997年,美国中央情报局)。
当地生产总值
1536.1亿元澳门币(2007年,比上一年增长27.3%,约15,997美元,世界国家和地区第108位,世界银行统计)。人均GDP 292,165澳门币(约36357美元,中国省级行政区第2名,次于香港)。
人类发展指数
0.909(高,中国省级行政区第4位,次于香港、台湾、上海;世界国家和地区第25位)
货币
澳门币(Macau Pataca,MOP)。在澳门售卖的商品和所提供的服务收费一律以澳门币计算,但也可使用港币或其他流通货币。兑换率按市场浮动率厘定。
时区
澳门标准时间(Macau Standard Time,MST)(UTC+8)
国际域名缩写
.mo
F. 菲律宾简介。
菲律宾共和国(他加禄语:Republika ng Pilipinas),简称菲律宾,位于西太平洋,是东南亚一个多民族群岛国家,面积29.97万平方公里,人口1.049亿(2017年)。
菲律宾人的祖先是亚洲大陆的移民,14世纪前后建立了苏禄国。1565年沦为西班牙殖民地。1898年6月12日宣布独立。同年美西战争后,成为美国属地。1942年到1945年被日本侵占。二战后重新沦为美国殖民地。1946年7月4日,菲律宾获得独立。
菲律宾主要分吕宋、米沙鄢和棉兰老岛三大岛群,共有大小岛屿7000多个,种族与文化为数众多,融合了许多东西方的风俗习惯,史前的尼格利陀人可能是菲律宾最早的居民,随后民族的迁徙陆续带来了马来文化、随着宗教与贸易发展也带来了印度文化、华夏文化和伊斯兰文化。
菲律宾是东盟(ASEAN)主要成员国,也是亚太经合组织(APEC)的24成员国之一。菲为发展中国家、新兴工业国家及世界的新兴市场之一,但贫富差距很大。独立至今,菲经历数次经济快速成长,然而政局时常动荡,政府贪污腐败,社会的不安定已成为阻碍其发展的一大因素。
2018年3月16日,菲律宾已正式通知联合国退出国际刑事法院的决定。2019年3月17日,菲律宾正式退出国际刑事法院。
(6)菲律宾语人均gdp扩展阅读:
国家象征
菲律宾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靠旗杆一侧为白色等边三角形,中间是放射着八束光芒的黄色太阳,三颗黄色的五角星分别在三角形的三个角上。旗面右边是红蓝两色的直角梯形,两色的上下位置可以调换。平时蓝色在上,战时红色在上。
太阳和光芒图案象征自由;八道较长的光束代表最初起义争取民族解放和独立的八个省,其余光芒表示其他省。三颗五角星代表菲律宾的三大地区:吕宋、萨马和棉兰老岛。蓝色象征忠诚、正直、红色象征勇气,白色象征和平和纯洁。
国徽
菲律宾国徽为盾形。中央是太阳放射光芒图案,三颗五角星在盾面上部,其寓意同国旗。左下方为蓝地黄色的鹰,右下方为红地黄色狮子。狮子和鹰图案分别为在西班牙和美国殖民统治时期菲律宾的标志,象征菲律宾摆脱殖民统治、获得独立的历史进程。盾徽下面的白色绶带上用英文写着“菲律宾共和国”。
G. 菲律宾的国土面积和人口有多少 相当于中国的哪个地方
和我国广西省面积差不多。
菲律宾共和国面积29.97万平方公里,广西陆地面回积23.76,海域面积约4万平方千米答,菲律宾共和国位于西太平洋,主要分吕宋、米沙鄢和棉兰老岛三大岛群,共有大小岛屿7000多个,是东南亚一个多民族群岛国家,人口1.049亿。
(7)菲律宾语人均gdp扩展阅读
菲律宾
1、菲律宾位于亚洲东南部,北隔巴士海峡与中国台湾省遥遥相对,南和西南隔苏拉威西海、巴拉巴克海峡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相望,西濒南中国海,东临太平洋,共有大小岛屿7000多个,其中吕宋岛、棉兰老岛、萨马岛等11个主要岛屿占全国总面积的96%。海岸线长约18533公里。
2、菲律宾群岛地形多以山地为主,占总面积3/4以上,有200多座火山,其中活火山21座,除少数岛屿有较宽广的内陆平原外,大多数岛屿仅沿海有零星分布的狭窄平原,吕宋岛东南的马荣火山是最大的活火山,棉兰老岛东南部的阿波火山海拔2954米,为境内最高峰。
3、各岛之间为浅海,多珊瑚礁。菲律宾群岛两侧为深海,萨马岛和棉兰老岛以东的菲律宾海沟,最深达10479米,是世界海洋最深的地区之一。
H. 菲律宾为什么叫菲律宾
菲律宾共和国(他加禄语:Republika ng Pilipinas),简称菲律宾(当地华侨或称作菲律滨),位于亚洲东部,是由西太平洋的菲律宾群岛(7107个岛屿)所组成的国家。19世纪末菲律宾经历了对西班牙革命、美西战争、美菲战争之后,成为美国殖民地。二战期间菲律宾为日本所占领,战后获得独立。美国在菲律宾留下了英语的主导地位以及对西方文化的认同。菲律宾为发展中国家,新兴工业国家及世界的新兴市场之一,但贫富差距很大。独立至今,菲律宾曾经历数次经济快速成长。然而政局时常动荡,社会的不安定已成为阻碍其继续发展的一大因素。国家名称:菲律宾共和国外文名称:Republic of the Philippines简称:菲律宾所属洲:亚洲首都:马尼拉主要城市:奎松城,宿务国庆日:1946年7月4日国歌:《菲律宾民族进行曲》国家代码:PHI官方语言:菲律宾语、英语货币:菲律宾比索时区:UTC+8政治体制:总统制共和制国家领袖:总统贝尼尼奥·阿基诺三世人口数量:9580万(2011年)人口密度:308人/平方千米(2010年)主要民族:他加禄人,宿务人,伊洛戈人等主要宗教:天主教,基督新教,伊斯兰教等国土面积:299,764平方公里水域率:0.61%GDP总计:2160.96亿美元(2011年)国际汇率人均GDP:2,255美元(2011年)国际汇率国际电话区号:+63国际域名缩写:.ph道路通行:靠右驾驶国花:茉莉花国鸟:菲律宾鹰人类发展指数:0.644(中)
目录概况地理历史政治军事外交经济展开概况地理历史政治军事外交经济展开
编辑本段概况 菲律宾菲律宾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The Philippines),是东南亚岛国。位于亚洲东南部,东临太平洋,西濒南中国海,北隔巴士海峡与中国台湾省遥遥相对。南和西南隔苏拉威西海、巴拉巴克海峡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相望。是一个群岛国家,共有大小岛屿7,107个,其中2,400个岛有名称,1,000多个岛有居民。吕宋岛、棉兰老岛、萨马岛等11个主要岛屿占全国总面积的96%。这些岛屿像一颗颗闪烁的明珠,星罗棋布地镶嵌在西太平洋的万顷碧波之中,菲律宾也因此拥有“西太平洋明珠”的美誉。该共和国分吕宋、米沙鄢和棉兰老三大部分,是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主要成员国,也是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APEC)的24成员国之一。菲律宾在二战后的1950年代至1970年代之间,与日本、缅甸同属亚洲最富国之一;是新兴工业国家及世界的新兴市场之一。岛上山峦重叠,三分之二以上岛屿是丘陵、山地及高原。多火山,菲律宾风光欣赏(17张)全国有52座火山,其中活火山11座;地震频繁。除吕宋岛中西部和东南部外,平原均狭小。海岸线曲折,长约18,533公里,多优良港湾。属季风型热带雨林气候。常年受热带云团影响,高温多雨,湿度大,夏秋季多台风。月平均气温24-28℃,年均气温27℃。年降水量2,000-4,500毫米。森林占全国土地面积的40%以上。主要矿藏有铁、铬、锰、金和铜等。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二以上。主要作物有椰子、甘蔗、蕉麻、烟草、香蕉、菠萝、芒果、稻、玉米等。稻田三分之一以上集中在吕宋中央平原。工业有食品、采矿、纺织、冶炼、汽车装配和化学等。刺绣工艺著名。椰干和椰油输出占世界首位,香蕉、芒果、木材、铁、铬等在世界市场上也较重要。进口粮食、石油制品、机器、纺织、金属制品等工业均不发达。 菲律宾公元三世纪左右,同中国友好往来。14世纪前后,菲律宾出现了由土著部落和马来族移民构成的一些割据王国,其中最著名的是14世纪70年代兴起的海上强国苏禄王国。1521年,麦哲伦率领西班牙远征队到达菲律宾群岛。此后,西班牙逐步侵占菲律宾,并统治长达300多年。1898年6月12日,菲律宾宣告独立,成立菲律宾共和国。同年,美国依据对西班牙战争后签订的《巴黎条约》占领菲律宾。1942年,菲律宾被日本占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菲律宾再次沦为美国殖民地。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建立之时,菲律宾也是其中参与国家。1946年7月4日,美国被迫同意菲律宾独立。此后,自由党和国民党轮流执政。1965年马科斯就任二战后第六任总统,并三次连任。1983年8月,反对党领导人贝尼格诺·阿基诺被谋杀,导致政局动荡。1986年2月7日,提前举行总统选举,贝尼格诺·阿基诺的夫人科拉松·阿基诺在民众、天主教会和军队的支持下出任总统。此后,拉莫斯和埃斯特拉达先后按宪制当选总统。1996年9月2日,菲政府与最大的反政府组织摩洛民族解放阵线签署和平协议,结束了南部长达24年的战乱局面[1]。2001年1月,埃斯特拉达因受贿丑闻被迫下台,副总统阿罗约继任总统。国名菲律宾在很早以前,是以吕宋、麻逸、苏禄、胡洛等地的名称闻名的。1521年葡萄牙航海者麦哲伦奉西班牙殖民主义者之命踏上这个群岛时,正好是天主教宗教节日,于是就为群岛起了一个有宗教意义的名称----圣拉哈鲁群岛。后来因为麦哲伦干涉岛上内争被当地人民杀死,所以这个名称也就被人们遗忘了。1542年,西班牙著名航海家洛佩兹继麦哲伦之后第二个来到这个群岛。为了在亚洲炫耀西班牙帝国的“功绩”,便按照西班牙皇太子菲律普的名字,把群岛命名为菲律宾群岛。1898年6月份,菲律宾人民推翻西班牙殖民者的统治,宣布要独立,将国名改为菲律宾共和国。1946年7月中旬,菲律宾又摆脱了美国的殖民统治,宣布独立,国名仍称为“菲律宾共和国”。国旗菲律宾国旗是在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争取自由和独立的斗争中制定的。上半部为蓝色,下半部为红色,左边为一个白色等边三角形。三角形中央有一个金黄色的太阳,周围有八道长的光线和一些较短的光线;三角形的每个角落各有一颗黄色的五角星。蓝色代表和平、真理和正义;红色代表爱国心和勇敢;白色等边三角形代表平等。三角形里的太阳代表自由,表示阳光普照全国。八道光线代表1886年最先拿起武器反抗西班牙统治的八个省,其余的光线代表其他各省。三颗星象征菲律宾群岛的三大区域----吕宋、米沙鄢和棉兰老。国旗挂法:菲律宾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国旗挂法不同,寓意不同的国家。和平时期,菲律宾国旗是蓝色条纹在上,代表和平、真理与正义;一旦进入战争之中,菲律宾国旗就会被倒挂,代表爱国与勇气的红色在上,这意味着人民需要拿起武器,捍卫和平。[2]国徽菲律宾国徽呈盾形,盾形的下面有一条飘带,上面写着“菲律宾共和国”。 菲律宾国徽盾形国徽的图案代表菲律宾的三个历史时期,即西班牙殖民统治时期、美国殖民统治时期和菲律宾共和国时期。国徽的上方和中部代表菲律宾共和国时期,底色都是白色,上方有三个金黄色的五角星,代表菲律宾群岛的三大区域----吕宋、米沙鄢和棉兰老。中部是有八道金黄色辐射线的太阳,表示阳光普照全国。国徽的左下方代表美国殖民统治时期,蓝色的底面上绘有一只向左看的金黄色的美国秃头鹰,左爪握着橄榄枝,表示和平;右爪握着三支矛,表示随时准备战斗,以保卫和平。国徽的右下方代表西班牙殖民统治时期,红色的底面上绘有一只跃立的金黄色的狮子,这是采用当时西班牙王国国旗上的竞狮图形。国歌菲律宾共和国的国歌是《菲律宾民族进行曲》。歌词作者为何塞帕尔马。1898年美国侵略军侵占马尼拉后,菲律宾人民在抗战派领袖阿·马比尼和安·卢纳将军的领导下继续英勇抗战。当时,何塞·帕尔马在卢纳将军创办的《独立报》报社当记者,亲身经历了中吕宋激烈的抗美战争。他于1899年利用原菲律宾著名钢琴师和作曲家胡连·菲利佩于1898年6月谱成的《马达洛菲律宾进行曲》的曲调,以西班牙文菲律宾风光集萃(39张)填词,成为菲律宾国歌。他创作的菲律宾国歌歌词,充满了反抗侵略,向往自由和热爱祖国的激情。歌词:早晨的大地,太阳的后裔,让我们一同热情地歌颂你。在你的天空和云层里,在高山大海上,我们到处看到自由放射耀目的光。神圣的江山,英雄的摇篮,侵略者休想在这里爬上岸。在你的国旗上,太阳和星星发出光芒,再没有暴君使它变色,它将永远飘扬。美丽的国家,光辉灿烂,在你的怀里快乐无边;一旦祖国遭受侵犯,我们将以受苦和牺牲为荣。[3]国服【男子国服】菲律宾男子的国服叫“巴隆他加禄” 衬衣。这是一种丝质紧身衬衣,长可及臀,领口如同一般可以扎领带的衬衫,长袖,袖口如同西服上装。前领口直到下襟两侧,都有抽丝镂空图案,花纹各异,颇为大方。据说,在西班牙人统治时期,为了便于从远处区别西班牙人和菲律宾人,殖民者下令所有菲律宾人必须把衬衣穿在外面,不许把衬衣下摆扎在裤内。后来,菲律宾人开始在衬衣上刺绣各种图案,以此表示菲律宾人的自豪。50年代初,这种服装被正式推为菲律宾男子的国服,成为外交场合,庆祝活动和宴会的正式礼服。【女子国服】菲律宾女子的国服叫“特尔诺”。这是一种圆领短袖连衣裙。由于它两袖挺直,两边高出肩稍许,宛如蝴蝶展翅,所以也叫“蝴蝶服”。这种服装结合了许多西欧国家,特别是西班牙妇女服装的特点,并经过三四百年的沿革,而成为菲律宾妇女的国服。国花菲律宾国花是被称为“桑巴吉塔”的茉莉花。这是一种灌木类植物,一般高一米多 菲律宾国花,花色洁白、香味浓郁,有单瓣和双瓣两种。据说,古代菲律宾男子向她心爱的姑娘求婚时,一般都赠送茉莉花花环。如果姑娘将花环挂在脖子上,就意味着接受了他的爱。然后,他们在月光下用他加禄语誓约:“桑巴吉塔”(我答应永远爱你)。因此,茉莉花在菲律宾又称之为“誓爱花”。“桑巴吉塔”是忠于祖国、忠于爱情的象征。菲律宾青年常常将它作为献给爱人的礼物,向对方表达“坚贞于爱情的心声”。每到鲜花盛开的5月,姑娘们都佩带上茉莉花环,唱起赞歌,互相祝愿。在国际交往中,菲律宾人也常把茉莉花环献给外国贵宾,以表示纯真的友谊。国树 国树菲律宾的国树是纳拉树,它是紫檀木的一种。这种树高大挺拔,终年常绿,迎着太阳开放出金光灿烂的花朵。木质坚硬细致,是制作高级家具和乐器的良好材料。纳拉树的树皮在受伤时会渗出一种猩红色的液体。菲律宾人说,这象征自己民族血管里流动着的,而又随时准备为捍卫独立洒在祖国大地上的鲜血。这种树可作为染料和制药原料。菲律宾人民选择纳拉树作为国树,以象征本民族坚强不屈,乐于献身的高尚品质。国果香飘遐迩、名闻世界的水果----芒果,是菲律宾的国果,它形呈椭圆,甜中带有微酸,味道有点儿象桃子。成熟后呈黄色,异香扑鼻。芒果是菲律宾人民最喜欢的热带水果。人口 马尼拉马来族占全国人口的85%以上,包括他加禄人、伊洛戈人、邦班牙人维萨亚人和比科尔人等;少数民族及外来后裔有华人、阿拉伯人、印度人、西班牙人和美国人;还有为数不多的原住民。有70多种语言。国语是以他加禄语为基础的菲律宾语,英语为官方语言。国民约84%信奉天主教,4.9%信奉伊斯兰教,少数人信奉独立教和基督教新教,华人多信奉佛教,原住民多信奉原始宗教。人口9220万。菲律宾目前全球人口最多的20个国家之一,也是东南亚地区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国家。2010年底菲律宾人口数量达9,401万。菲律宾人口委员会执行主任托马斯·欧西亚斯说,菲律宾每年出生大约200万人,今年底全国总人口将达到9,580万人,人口增长率约2.04%,与1.04%的理想增长率相差甚远。在菲律宾,一对夫妻生育三、五个孩子相当平常,在商场里常能看到一对夫妇拖着一大群孩子逛街的情景。而未婚生育、低龄生育的现象也不罕见。行政区划全国划分为吕宋、米沙鄢(维萨亚)和棉兰老三大部分。截至2011年9月,全国设有15个大区(国家首都区、伊罗戈斯区、卡加延河谷区、中央吕宋区、甲拉巴松区、民马罗巴区、比科尔区、西米沙鄢区、中米沙鄢区、东米沙鄢、西棉兰老区、北棉兰老区、南棉兰老区、中棉兰老区、卡拉加区)及科迪勒拉行政区和棉兰老穆斯林自治区,下设79个省和117个市。编辑本段地理地貌菲律宾大部分是由山地、高原和丘陵构成。多活火山,地震频繁。棉兰老岛的阿波火山是菲律宾最高的山峰,吕宋岛的马荣火山是菲律宾最大的活火山,同时也是世界最小的活火山。主要河流有棉兰老河、卡加延河,贝湖是全国最大湖泊。菲律宾国土面积29.97万平方公里,是东南亚岛国。位于亚洲东南部。北隔巴士海峡与中国台湾省遥遥相对,南和西南隔苏拉威西海、巴拉巴克海峡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相望,西濒南中国海,东临太平洋。共有大小岛屿7,107个,其中2,400个岛有名称,1,000多个岛有居民。吕宋岛、棉兰老岛、萨马岛等11个主要岛屿占全国总面积的96%。岛上山峦重叠,三分之二以上岛屿是丘陵、山地及高原。多火山,全国有52座火山,其中活火山11座;地震频繁。除吕宋岛中西部和东南部外,平原均狭小。海岸线曲折,长约18,533公里,多优良港湾。[4]气候属季风型热带雨林气候,高温多雨,湿度大,米沙鄙群岛以北多台风。月平均气温24-28℃,年雨量2,000-3,500毫米。年均气温27℃,年降水量2,000-3,000毫米。森林茂密,占全国土地面积的40%以上。菲律宾北部属海洋性热带季风气候,南部属热带雨林气候,年平均气温27℃,年降水量2,500毫米左右。夏秋季多雨、多台风。每年三月到五月的天气炎热和干燥。六月到十月是雨季,十二月到二月之间,天气凉爽,平均温度:百分之78华氏/摄氏25度至华氏90度摄氏28度。全年平均湿度约77%。由於受到季风及复杂地形的影响,即使是同一岛上,依区域别也有气候上的差异。例如吕宋岛或民答那峨岛东部等,靠近太平洋,就没有所谓的干季,每年11—1月雨量特别多,而吕宋岛或巴拉望岛等菲律宾西部地区则很明显地划分为干季(11—4月)及雨季(5—10月)两季。凉季为12—2月,气温稍低,较为舒爽,雨量也少,是旅行的最好季节。12月圣诞节、4月复活节期间国内人潮涌动,自助游交通不是很方便。但是如果你想感受文化氛围,最好在1月、5月、12月前往,此时节庆较多。5月中旬至12月中旬是台风季节;7、8月是雨量最多的月份[5]。资源主要矿产有铁、铬、锰、金和铜等。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二以上。主要作物有椰子、甘蔗、蕉麻、烟草、香蕉、菠萝、芒果、稻、玉米等。稻田三分之一以上集中在吕宋中央平原。工业有食品、采矿、纺织、冶炼、汽车装配和化学等。刺绣工艺著名。椰干和椰油输出占世界首位,香蕉、芒果、木材、铁、铬等在世界市场上也较重要。进口粮食、石油制品、机器、纺织、金属制品等。森林面积1,585万公顷,覆盖率达53%。有乌木、檀木等名贵木材。水产资源丰富,鱼类品种达2,400多种,金枪鱼资源居世界前列。已开发的海水、淡水渔场面积2,080平方公里。菲律宾海岸线长18,533公里,多天然良港,森林占总面积40%以上,矿藏有金、银、铬、铜、锰、铁等。编辑本段历史菲律宾在很早以前,是以吕宋、麻逸、苏禄、胡洛等地的名称闻名的。公元三世纪左右,同中国友好往来。14世纪前后,菲律宾出现了由土著部落和马来族移民构成的一些割据王国,其中最著名的是14世纪70年代兴起的海上强国苏禄王国。[6]早在唐朝时期中国人就与菲律宾各地有贸易往来,在菲律宾当地,考古发掘甚至发现有日期 菲律宾在3世纪的中国瓷器。1390年,米南加保人(Minangkabau)建立了苏禄苏丹国,他们是在13世纪以来从苏门答腊岛移民而来。 1450年,阿拉伯商人赛义德·艾布伯克尔在菲律宾南部建立了伊斯兰政权。 [6]1521年,麦哲伦探险队于地理大发现首次环球航海时抵达菲律宾群岛。此后,西班牙逐步侵占菲律宾,并统治长达300多年。1565年,宿雾岛为来自墨西哥的西班牙人所占领,此即西班牙统治菲律宾的开始。菲律宾之名,乃自当代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而来。1898年,爆发美西战争;6月12日菲律宾宣告独立,成立菲律宾共和国。尔后西班牙战败,签署“巴黎和约”,美国接收菲律宾,改由美国统治。(为美属菲律宾领地)。 [6]1935年3月24日,菲律宾建立菲律宾自治邦;二战期间为日本所据(1942年-1945年),日本占领菲律宾后建立傀儡政权(菲律宾第二共和国)。1942年,菲律宾被日本占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菲律宾再次沦为美国殖民地。1946年7月4日,美国被迫同意菲律宾独立。此后,自由党和国民党轮流执政。1946年7月4日,获得完全独立。1965年马科斯就任二战后第六任总统,并三次连任。1971年,斐迪南·马科斯成功连任,同年取消总统任期只有两届的限制;未久即宣布戒严,开始独裁统治。1983年8月,反对党领导人贝尼格诺·阿基诺被谋杀,导致政局动荡1986年2月7日,提前举行总统选举,贝尼格诺·阿基诺的夫人科拉松·阿基诺在民众、天主教会和军队的支持下出任总统。此后,拉莫斯和埃斯特拉达先后按宪制当选总统。1992年,菲德尔·瓦尔德斯·拉莫斯胜选,科拉松·阿基诺和平转移政权。1998年5月,约瑟夫·埃斯特拉达当选总统。2001年1月,埃斯特拉达因受贿丑闻被迫下台,副总统阿罗约夫人继任。2010年6月9日,自由党总统候选人贝尼尼奥·阿基诺三世当选菲律宾第15任总统。[7]2010年6月30日,菲律宾当选总统贝尼尼奥·阿基诺三世在首都马尼拉宣誓就职,成为菲律宾第15任总统。[6]编辑本段政治政体阿罗约总统执政以来,致力于消除贫困,发展经济。政府出台多项措施,推动国内和平进程,打击恐怖主义、整顿社会治安,旨在重建社会稳定与秩序。2004年是大选年,国内局势复杂因素较多。1月,“新人民军”多次向政府军发动武装袭击。军方宣布全 国军队处于警戒状态。5月,菲全国大选在总体平和有序的气氛中进行。6月,国会两院宣布执政联盟候选人胜选。7月,国会选举。8月,阿罗约总统宣布菲处于“财政危机”。11月,阿罗约总统发表声明,菲已摆脱财政危机。阿罗约连任后,将工作重点转向巩固政权、发展经济、促进民族和解等方面,加强了执政地位,顺利完成了内阁改组。在推进国内和平进程方面,政府与各反政府武装进行多轮和谈,同时加大打击恐怖主义力度。菲穆斯林领导人重申对阿呼吁国家团结、民族和解的支持。国内政局总体继续保持稳定。宪法独立后共颁布过三部宪法。现行宪法于1987年2月2日由全民投票通过,由阿基诺总统于同年2月11日宣布生效。该宪法规定:实行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政体;总统拥有行政权,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6年,不得连选连任;总统无权实施戒严法,无权解散国会,不得任意拘捕反对派;禁止军人干预政治;保障人权,取缔个人独裁统治;进行土地改革。议会称国会。最高立法机构,由参、众两院组成。参议院由24名议员组成,由全国直接选举产生,任期6年,每三年改选1/2,可连任两届。众议院由250名议员组成,其中200名由各省、市按人口比例分配,从全国各选区选出;25名由参选获胜政党委派,另外25名由总统任命。众议员任期3年,可连任三届。本届国会于2010年7月选举产生。现任参议长恩里莱(Juan Ponce ENRILE),众议长贝尔蒙特(Feliciano BELMONTE, Jr.)。政府实行总统制。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兼武装部队总司令。 阿基诺三世本届政府内阁于2010年6月组成,此后略有调整。截至2011年底,内阁成员28名:副总统杰乔马·比奈(Jejomar BINAY),文官长帕奎托·奥乔亚(Paquito OCHOA Jr.),外交部长阿尔韦特·德尔罗萨里奥(Albert Del ROSARIO),财政部长塞萨尔·普利斯马(Cesar PURISIMA),司法部长莱拉·德利玛(Leila de LIMA),农业部长普罗塞索·阿尔卡拉(Proceso ALCALA),国防部长伯尔泰勒·加斯明(Voltaire Gazmin),贸易与工业部长格里高利·多明戈(Gregory DOMINGO),公共工程与公路部长罗杰里奥·辛松(Rogelio SINGSON),教育部长阿明·路易斯特罗(Armin LUISTRO),劳工与就业部长罗萨琳达·巴尔多兹(Rosalinda BALDOZ),预算与管理部长佛罗伦西奥·阿巴德(Florencio ABAD),卫生部长恩里克·奥纳(Enrique ONA),土地改革部长维吉里奥·德洛斯雷耶斯(Virgilio de los REYES),内务与地方政务部长杰斯·罗伯雷多(Jesse ROBREDO),环境与自然资源部长雷蒙·帕耶(Ramon PAJE),交通与通讯部长曼努埃尔·罗哈斯二世(Manuel ROXAS II),社会福利部长科拉松·索里曼(Corazon SOLIMAN),科技部长马里奥·蒙特赫(Mario MONTEJO),旅游部长拉蒙·吉米内斯(Ramon Jimenez),能源部长何塞·雷恩·阿尔门德拉斯(Jose Rene ALMENDRAS),新闻部长兼总统府发言人陈显达(Edwin LACIERDA),经济发展部长加耶达诺·帕德拉加(Cayetano PADERANGA Jr.),总统府幕僚长茱利娅·阿巴德(Julia ABAD),总统法律顾问埃德华多·德梅萨(Eardo de MESA),总统和平进程顾问特莉西塔·德雷斯(Teresita DELES),高等教育委员会主席帕特里西亚·里古安南(Patricia LIGUANAN),国税局长金·哈辛托·赫纳雷斯(Kim Jacinto HENARES)。司法司法权属最高法院和各级法院。最高法院由1名首席法官和14名陪审法官组成,均由总统任命,拥有最高司法权;下设上诉法院、地方法院和市镇法院。最高法院首席法官希拉里奥·戴维德(Hilario G. DAVIDE Jr.)。检察工作由司法部检察长办公室负责,总检察长里卡多·加维斯(Ricardo GALVEZ)。政党有大小政党100余个,大多数为地方性小党。主要政党和团体有:(1)自由党(Liberal Party):执政党,由菲第5任总统曼努埃尔·罗哈斯于1946年创立,早期成员主要是从菲国家主义党内分裂出来的自由派人士。70年代后期,该党在秘书长阿基诺的领导下,反对马科斯独裁统治,是推翻马科斯政权的主要力量之一。2001年阿罗约政府上台后,该党加入执政联盟,后又脱离执政联盟,并推选阿基诺三世参加2010年总统大选。阿最终以42%的得票率当选菲律宾第15任总统。现任党主席是阿基诺总统,总裁是罗哈斯二世。(2)基督教穆斯林民主力量党(LAKAS-CMD):系前总统拉莫斯于1991年底创立,由人民力量党、全国基督教民主联盟、菲律宾穆斯林民主联盟、团结党等整合而成。主张实行两党制,通过修宪扩大地方政府权力,改革选举制度,将总统任期六年一届修改为四年一届,可连任两届;主张通过谈判实现民族和解,促进社会稳定。经济上重视农业发展,增加就业,扶助贫困,加快私有化进程;倡导经济外交,奉行开放政策。1992年该党在大选中获胜,成为执政党。1998年大选中败于菲律宾民众奋斗党联盟。2001年阿罗约就任总统后,该党成为执政联盟的核心。2002年10月,该党针对2004年大选,对执政联盟进行再次整合改组。该党主席是前总统阿罗约,总裁是前众议长诺格拉雷斯,前总统拉莫斯任名誉主席。(3)民族主义人民联盟(NPC—Nationalist People's Coalition),是前总统埃斯特拉达的执政联盟—民众奋斗党(LAMP)成员之一。2000年10月,埃被弹劾后,该党成为独立党派。现为众议院第二大党。该党支持修改宪法。为防止总统权力过大,主张实行议会制政体及实行两党制,支持加快国有企业私有化。该党总裁是前众议员圣胡安(Frisco F. SAN JUAN)。(4)摩洛民族解放阵线(Moro National Liberation Front,简称摩解):南部穆斯林武装组织。1968年创立,旨在棉兰老地区建立独立的伊斯兰国家。1987年南部各省举行公投,建立由棉兰老岛四省组成的“棉兰老穆斯林自治区”(ARMM),密苏阿里任主席。1996年,政府与摩解达成和平协议。2001年,密苏阿里与阿罗约政府发生利益冲突,其支持者于11月在霍洛岛发动武装叛乱。政府迅速平叛,宣布密犯有叛乱罪。密潜逃至马来西亚沙巴,被马政府逮捕并于2002年1月引渡回菲。2007年2月,阿罗约总统下令执行与摩解的和平协议条款,希望通过和平、发展、多种信仰对话及国际合作实现与摩解的最终和解,解决菲南部冲突。阿基诺总统就任后基本延续这一政策。(5)摩洛伊斯兰解放阵线(Moro Islamic Liberation Front,简称摩伊解):菲最大的穆斯林反政府组织。现有武装力量12500人,主要活跃在棉兰老岛。1978年,以哈希姆·萨拉马(Hashim SALAMAT)为首的强硬派从摩解脱离后建立。2003年萨拉马去世后,穆拉特(Al Haj Ebrahim MURAD)任主席。主张建立独立的伊斯兰国家,坚持武装斗争。摩伊解与政府虽多次签署停火协议,但均未能得到有效执行。2000年4月摩伊解与政府冲突升级为“全面战争”,摩伊解的营地被政府军全部攻占,其武装力量溃散后,继续以小股武装袭击政府军和民用设施。自2001年开始,阿罗约政府与摩伊解重开和谈,并曾签署停火协议与和平协议,但双方武装冲突仍时有发生。2003年,南部地区发生多起恐怖爆炸案件,政府认为是摩伊解所为,宣布通缉其主要领导人,威胁要将摩伊解列为恐怖组织。此后,在马来西亚协调下,双方进行多轮谈判,取得了一定进展。阿基诺总统主张同南部“摩洛伊斯兰解放阵线”等分离组织进行全面和谈,推动外国斡旋调停,促进国家团结和民族和解。
I. philippines是哪个国家
为菲律宾。
菲律宾共和国(他加禄语:Republika ng Pilipinas),位于西太平洋,东南亚一个多民族群岛国家,面专积29.97万平方公里,人口1.049亿(属2017年)。
菲律宾人的祖先是亚洲大陆的移民,14世纪前后建立了苏禄国。1565年沦为西班牙殖民地。1898年6月12日宣布独立。同年美西战争后,成为美国属地。1942年到1945年被日本侵占。二战后重新沦为美国殖民地。1946年7月4日,菲律宾获得独立。
(9)菲律宾语人均gdp扩展阅读:
菲律宾的相关情况:
1、菲律宾位于亚洲东南部。北隔巴士海峡与中国台湾省遥遥相对,南和西南隔苏拉威西海、巴拉巴克海峡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相望,西濒南中国海,东临太平洋。
2、共有大小岛屿7000多个,其中吕宋岛、棉兰老岛、萨马岛等11个主要岛屿占全国总面积的96%。海岸线长约18533公里。
3、菲律宾群岛地形多以山地为主,占总面积3/4以上;有200多座火山,其中活火山21座。除少数岛屿有较宽广的内陆平原外,大多数岛屿仅沿海有零星分布的狭窄平原。